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新包装》2008,(1):32-33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食品安全卫生。1986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食品法典委员会,并在食品国家标准制定的过程中,积极采用CAC的标准或建议。例如,1994年制定的国家标准《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94)就是采用世界食品法典委员会CAC/PCPREV.2-1985《食品卫生基本原则》制定的。  相似文献   

2.
国外食品添加剂管理情况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1963年,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FoodandAgriculture0rganization。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0rgan—ization,WHO)共同创建了世界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AlimentariusCommission,CAC)。食品法典委员会是制定食品标准、指南和相关文件的一个组织。食品法典委员会所采用的一般食品标准被称为食品法典或食品法规。由食品法典委员会所采用的一般食品标准被称为食品法典或食品法规。  相似文献   

3.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Commission,CAC)是FAO/WHO于1963年建立的政府间协调食品标准计划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通过建立国际协调一致的食品标准体系,保护消费者的健康,促进公平的食品贸易。CAC现有包括我国在内的172个成员国和组织,覆盖全球98%的人口,可称为是食品标准的联合国。Codex一般认为是CAC在科学的基础上,依据风险分析原理制定的国际食品标准。截至2005年1月,CAC采用了214项食品标准,52项推荐操作规程,45项导则。由于WTO在SPS和TBT协定中规定了Codex为解决国际食品贸易争端的仲裁依据,因此Codex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第38届CAC(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大会正式发布了《非发酵豆制品》标准,该标准是我国制定的第一个法典委员会商品标准,由中国商业联合会提出并全程组织完成,该标准于2002年在食品法典委员会亚洲协调会(CCASIA)上首次提出,2005年在CAC大会得到批准。据了解,《非发酵豆制品》CAC标准覆盖豆浆、豆腐、豆腐干和腐竹四种产品,这四种产品是我国传统豆制品。中国商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制定《非发酵豆制品》CAC标准是践行标准化国家战略重要举措,该标准的发布,将有助于降低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食品安全卫生际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内外食品安全卫生标准简介 (一)国际食品法典CAC 截至2001年底,CAC共制定了314项食品标准,包括250项食品商品标准;96项技术规范和指南;58项取样和分析方法;25项污染物准则;1005项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品质指标,7项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标准。  相似文献   

6.
《质量探索》2010,(7):46-46
<正>为确保食品安全,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食品微生物规格委员会(ICMSF)等国际组织及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制定了严格的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其标准体系包括食品种类、检测项目、限量标准、取样计划、应用要求和法定状态等内容。前不久,宁波一速  相似文献   

7.
世界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作为协调世界各国政府间食品安全工作的国际组织,已有160多个成员国,覆盖全球人口的98%,其制定的很多标准被世界各国采用,为保证包装食品的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1986年,我国加入了世界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相似文献   

8.
GB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是食品安全基础标准,对保障食品安全、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维护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国际上通常将常见的食品污染物在各种食品中的限量要求,统一制定公布为食品污染物限量通用标准。如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公布的《食品和饲料中污染物和毒素通用标准》,涉及食品污染物、毒素和放射性核素限量规定;欧盟委员会No1881/2006指令,规定了食品中特定污染物(含真菌毒素)限量;  相似文献   

9.
韩添 《上海包装》2007,(2):59-59
世界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作为协调世界各国政府间食品安全工作的国际组织,已有160多个成员国,覆盖全球人口的98%,其制定的很多标准被世界各国采用,为保证包装食品的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1986年,我国加入了世界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相似文献   

10.
鲜荔枝的国际标准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组建的食品法规委员会(简称CAC)下属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委员会制定。该标准适用于整理和包装后供给消费者鲜食的荔枝(工业加工用的荔枝除外)。该  相似文献   

11.
《中国标准化》2010,(3):78-78
<正> ASTM国际标准组织最近发布了第一项关于获取证书项目的国际标准ASTM E2659—获取证书项目的标准规程。此项标准由E36认证认可技术委员会负责。E36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73年,负责制定有关合格评定的技术标准。E2659由E36.30个人认证分技术委员会制定,旨在为颁发证书机构(大学、政府机构、用人单位、培训机构和行业协会)开发和管理优质认证项目提供标准指南,从而帮助相关利益方评定认证项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人们在20世纪初就发现各国同时独立制定各自的食品标准和法规体系,会给食品贸易带来障碍。在这样的背景下1903年国际乳业联合会(International Dairy Federation,简称IDF)成立了,它从事国际乳与乳制品的标准化工作,并成为后来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简称CAC)成立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3.
食品法典是为了在国际食品和农产品贸易中给消费者提供更高水平的保护,并促进更公平的交易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食品标准和相关的规定。主管法典标准和相关规定制定发布的组织就是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AlimentariusCommission,CAC),它是由粮农组织(FoodandAgricultureOrganization,FAO)和世界健康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联合组建的政府间组织。食品法典委员会的会员资格对FAO/WHO所有成员国、合作组织开放,现在已有160多个国家成为会员。国际上的非政府组织,如消费者、学术或是工业团体可以以观察员身…  相似文献   

14.
《广东包装》2006,(4):16-17
世界贸易组织食品贸易规则《卫生与防疫协议》规定,各成员国有权采取安全卫生措施,保护本国公民和全人类。食品与包装安全是联合国和世界各国政府十分关注的重点,其国际组织——世界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成立40多年来,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制定了全球性食品法典、食品包装安全标准,协调各国政府的食品安全立法,并指导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一、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农产品分类的方法、框架和内容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农产品分类体系是其制定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基础。日本的农产品分类从分类的框架和各层次的内容,以及规定的产品与国际食品与法典委员会(CAC)和中国有一定差异,如蔬菜的分类方法采用植物生理学学科分类,分类相当细致,  相似文献   

16.
<正>全国消费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于2010年,承担单位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主要负责消费品安全通用基础领域的国家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技术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3名、秘书长1名、委员24名,均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工信部、中国检科院等单位。工作范围技术委员会关注除食品、药品、化妆品以外的消费品安全问题,制定基础、通用、综合性的消费品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中国HACCP与食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食品生产企业内部建立更为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1997年6月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FAO/CAC)发布了“HACCP体系及其应用指南”,使HACCP真正成为国际性的食品生产管理体系和标准。在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政府已经在食品行业中强制要求建立和实施HACCP体系并要求向其出口的食品企业也须满足相同的法规要求,HACCP已成为国际自由贸易的“绿色通行证”。特别是加入WTO以后HACCP与食品安全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HACCP(HazardAnalysisCriticalControlPoint)是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的英文缩写,是用于对某一特定食品…  相似文献   

18.
中文名称: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英文全称:CodexAlimentariusCommission英文缩写:CAC历史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AlimentariusCommission,CAC)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建立,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确保食品贸易公平为宗旨的一个制定国际食品标准的政府间组织。  相似文献   

19.
《世界标准信息》2007,(7):14-14
CAC《食品添加剂法典通用标准》是世界各国公认的食品添加剂权威标准,也是WTO解决各国实施食品添加剂技术壁垒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ISO将制定一项关于生物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标准-ISO 13065,该标准将由新的项目委员会ISO/PC248《生物能源可持续发展标准》负责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