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9例MM的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9例MM在免疫固定电泳中47例均可见与对应抗血清形成单克隆条带;而在血清蛋白电泳中31例检出M带,其余的18例血清蛋白电泳出现不明显条带或不出现条带的标本经免疫固定电泳分析,8例为重链型,2例为轻链型,1例IgA型,其余为未分泌型。结论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是MM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后者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骨髓瘤肿瘤坏死因子及其受体 1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发性骨髓瘤 (MM)细胞的生长受白细胞介素 6 (IL 6 )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1] 等细胞因子调节 ,TNFα与IL 6协同作用可阻止瘤细胞凋亡并刺激瘤细胞增殖。我们对TNFα及其可溶性受体 1(sTNF R1)在MM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一、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 :2 0 0 0年 6月~ 2 0 0 1年 11月本院及外院住院及门诊MM病人 72例 ,男 44例 ,女 2 8例 ,平均年龄 6 2岁。均符合血液病诊断标准[2 ] 。按病程分类 :初发患者 40例 ,复发患者 14例 ,治疗平稳期患者 18例。初发及复发病人中Ⅰ期 3例 ,Ⅱ期 2 1例 (Ⅱa 1…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分离胶采血管血液分离结果的演变特点,探讨血液异常分离结果对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5例初诊MM分离胶采血管血液异常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追踪随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液分离结果及血液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不同血液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5例初诊MM患者分离胶采血管离心后呈现分离胶漂浮现象,分3层,自上而下依次为:分离胶、血清、红细胞;随临床症状部分缓解,血液分离结果仍为异常,分3层,自上而下转变为:血清、红细胞、分离胶;最终随病情完全缓解血液分离结果转为正常,自上而下依次为:血清、分离胶、红细胞。随血液分离结果由异常逐渐转为正常,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水平逐渐升高,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逐渐降低;生化指标:总蛋白(TP)、球蛋白(GLB)、免疫球蛋白(Ig)、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逐渐降低;肿瘤负荷相关指标:血清IL-6、TNF-α、IL-17水平逐渐降低,IL-35水平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0例多发性骨髓瘤的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0例MM血清蛋白电泳65例检出M-带,有5例出现极不明显的或不出现M-带,但在免疫固定电泳图谱中70例均可见与对应抗血清形成单克隆条带。5例血清蛋白电泳出现不明显条带或不出现条带的标本经免疫固定电泳分析2例为IgD-λ型,2例为轻链型,1例IgE—κ型。结论免疫固定电泳不仅能对M蛋白准确分型而且能提高单克隆IgD、IgE以及轻链型M-蛋白的检出率,是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标本中HSP90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SP90在76例MM患者及29例健康供者中的表达;收集临床资料,分析HSP90表达情况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MM患者骨髓标本中HSP90表达阳性患者数明显高于对照组;HSP90表达水平与患者的β2-微球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凝血因子及凝血功能。方法:选取本院5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来本院体检的5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凝血因子相关参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T、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PT、APTT、PT-INR、D-D、AT-Ⅱ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凝血功能障碍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出血的主要原因,血液黏度增加,可加重患者出血。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骨髓瘤血清蛋白电泳与免疫学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38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电泳及免疫球蛋白进行定量分析,以探讨M蛋白、MM型别分布及其在MM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血清蛋白和免疫电泳:采用全自动琼脂糖凝胶电泳仪进行电泳和扫描;免疫球蛋白定量:采用Beckman CS-免疫化学分析仪,以全自动方式进行速率散射比浊分析,测各样本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结果38例MM全部检出M带,22例MM尿液检出本一周氏蛋白,检出阳性率为57.90%。血清免疫电泳分型:IgG κ型14例,占36.84%;IgGλ型10例,占26.32%;IgA κ型5例,占13.16%;IgAλ型6例,占15.79%;IgMλ型3例,占7.89%,为最少。结论血清蛋白及免疫电泳能快速、准确地进行MM分型,对MM的诊断、病情判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对预后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初诊时临床及实验室指标,以Log-rank检验作单因素生存分析,将筛选出相对有意义指标利用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作图法估计有意义指标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本组患者失访1例,7例存活,20例死亡,中位生存期14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水平、骨髓涂片检出原浆细胞与预后相关,血红蛋白水平较高者生存率高于低水平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酸脱氢酶水平、骨髓涂片检出原浆细胞等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表面抗原的研究,为探索其病因提供了线索。现认为CD56是区分良恶性浆细胞的标志,但大多数细胞表面抗原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对预后价值的判断还存在的许多争论,表面抗原在肿瘤耐药的研究中及移植治疗进进行阳性及阴性选择时也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miR-424及miR-76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7月三亚中心医院收治的81例MM患者,依据国际分期系统分为Ⅰ期(n=16)、Ⅱ期(n=25)和Ⅲ期(n=40);根据免疫分型结果分为IgG型(n=46)、IgA型(n=19)、轻链型(n=10)和非分泌型(n=6)。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miR-424、miR-765及胱抑素C(Cys-C)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424、miR-765及Cys-C水平诊断MM的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M患者血清miR-424、miR-765水平与Cys-C的相关性。结果:MM组血清miR-424(2.74±1.30 vs 0.85±0.26)、miR-765(2.05±0.82 vs 0.63±0.17)及Cys-C[(2.18±0.86 vs 0.72±0.15)mg/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MMⅢ期患者血清miR-424(5.08±2.36 vs 1.12±0.34,2.24±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证明全自动毛细管电泳法比琼脂糖凝胶法更灵敏快捷。方法 分别用毛细管电泳法和琼脂糖凝胶法分析一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蛋白。结果 毛细管电泳法治疗前、后,β-球蛋白为41.6%和19,7%;琼脂糖凝胶法治疗前、后,p球蛋白为29.6%和13.3%。结论 全自动毛细管电泳法比琼脂糖凝胶法更灵敏,是血清蛋白电泳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临床分型及疗效的关系,分析其临床意义.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76例MM患者血清VEGF浓度,分析其与MM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分型、疗效的关系.结果表明,与老年组(>65岁)相比,年轻组(≤65岁)患者血清VEGF水平较高,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IgG型患者血清VEGF水平最高,轻链型次之,IgA型最低,但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DS分期Ⅲ期患者血清VEGF水平较Ⅱ期患者有增高趋势,但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ISS分期Ⅰ期患者VEGF水平较Ⅱ/Ⅲ期患者低,但也未见明显差异(P>0.05).MM患者经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或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ery good partial remission,VGPR)的患者VEGF水平较治疗前有所降低,而获得PR以下疗效患者的VEGF水平则较治疗前有所升高.根据VEGF的血清水平(≤150 ng/L)将患者分为2组,2组之间中位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存在明显差异(P<0.05),VEGF水平高的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结论:MM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患者年龄、分期和分型无明确关系,但与MM患者疗效及生存期具有相关性,是MM患者的危险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免疫固定电泳、尿液轻链定量及血清游离轻链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轻链检测中的价值。方法用速率散射比浊法进行重链、轻链及游离轻链定量,用蛋白电泳及免疫固定电泳法对M成份做定性分析,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轻链型21例,完整型29例(其中IgGI、gA型19例;IgD型10例)标本分别做免疫固定电泳,尿轻链定量及游离轻链检测,然后比较三种方法的检出率和灵敏度。结果对于轻链型骨髓瘤患者,免疫固定电泳、尿轻链定量及血清游离轻链检测三种方法的轻链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0.5%(19/21);80.9%(17/21);100%(21/21)。对于完整型骨髓瘤患者三种方法的游离轻链检测(免疫固定电泳法检测与重链结合的单克隆轻链的阳性率100%)阳性率分别为20.7%(6/29);41.4%(12/29);82.7%(24/29)。结论血清游离轻链检测较另外两种方法检测游离轻链更为灵敏,其与免疫固定电泳法结合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明确诊断、疗效观察及改善预后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M)因浆细胞克隆性增生致血清中产生大量单克隆游离轻链。血清游离轻链(serumfree light chain,sFLC)检测在浆细胞疾病(plasma cell dyscrasias,PCD)的应用中日益突出。免疫比浊法检测sFLC是一种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的快速自动、定量的检测手段。本研究探讨多发性骨髓瘤中sFLC水平并分析多发性骨髓瘤中sFLC与血清总轻链(sTLC)相关性。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明确诊断的45例多发性骨髓瘤初诊患者的血清游离κ及游离λ浓度,计算游离κ及游离λ的比值,评价sFLC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结果表明,MM患者的sFLC及其比值与正常人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κ=13.53,P<0.001;tλ=17.53,P<0.001;tκ/λ=4.26,P<0.001);MM患者的sFLC和sTLC及二者的比值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MM患者中sFL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sFLC及其比值可作为MM的诊断指标之一。sTLC的测定不能代替sFLC。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循环骨髓瘤细胞(circulating myeloma cells,CMC)和骨髓骨髓瘤细胞(marrow myeloma cells,MMC)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对55例MM患者同时检测CMC和MMC的百分率,并结合患者的β2微球蛋白(β2-MG)、血浆白蛋白(Alb)水平、染色体核型、肾功能等预后相关指标进行系统分析。将患者分成4组:A组为同时检测到CMC和MMC患者;B组为仅检测到MMC患者;C组为仅检测到CMC患者;D组为未检测到瘤细胞患者。结果发现:与其他各组相比,A组的β2-MG和肌酐浓度显著增高,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下。就上述预后因素而言,在检测到与未检测到骨髓瘤细胞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发、复发/难治患者的CMC和MMC百分率明显高于部分缓解和完全缓解的患者。骨髓瘤患者CMC与MMC显著相关。结论:骨髓瘤患者CMC和MMC百分率不仅反映肿瘤负荷,而且预示病情进展,特别是同时检测到CMC和MMC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相似文献   

16.
免疫固定电泳法检测IgD型骨髓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IgD型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检出率。方法 对27例IgD型骨髓瘤标本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及免疫固定电泳分析。结果 此病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图谱中55.6%都有典型M带,18.5%的病例中有极不明显M带,另有25.9%的病例中没有M带,但在免疫固定电泳图中均可见与IgD抗血清形成的致密条带。结论 免疫固定电泳法应用于临床实验室中可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反应停)治疗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男性5例,女性4例,均为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反应停治疗起始剂量为100 mg/d,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加量,最高达400 mg/d。结果:56%(5/9)的患者对治疗有效,其中2例为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进步,2例无效;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嗜睡、便秘、头晕、皮疹等副作用。结论: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有效。  相似文献   

18.
免疫固定电泳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免疫固定电泳(IFE)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法国SebiaHydrasys全自动电泳分析仪对临床提出申请的患者的血清和尿液标本同时进行免疫固定电泳,并回顾性分析其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62例IFE阳性的病人经临床诊断证实,其中MM患者30人,骨髓瘤19人,MM合并其它癌症者3人,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1人,骨髓纤维化1人。在所检出的M蛋白中,Kappa(κ)型20例,Lambda(λ)型38例,κ合并λ型(κ&λ)4例。结论免疫固定电泳是诊断MM的一个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较好方法,它降低了MM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提高了MM诊断的准确性,并且在病情监测、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上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研究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其意义。采用流式细胞仪多参数直接免疫荧光技术、CD45/SSC设门,对3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瘤细胞标记CD138、CD38、CD56、CD117、HLA-DR、CD3、CD7、CD13、CD33、CD19、CD20、CD22、CD34进行检测,并辅以瘤细胞的形态学检查。结果表明:形态学检查观察到瘤细胞比例为10%-68%,CD45/SSC设门证实可疑瘤细胞比例为9.72%-67.77%;抗原阳性表达比例分别为CD13861.29%,CD38 100%,CD56 46.15%,CD13 70.00%,CD33 29.03%,HLA-DR74.19%,CD117 33.33%,其余抗原均为阴性表达。结论:CD45/SSC设门技术可以较准确地设定需要分析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群,与形态学分类瘤细胞的比例相接近;瘤细胞以表达CD138、CD38、CD56抗原为主,部分患者可伴有髓系抗原CD13、CD33、CD117表达,有关这些抗原表达的生物学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