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一.能源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大问题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目前的消费总量差不多为欧盟15国的总和,且一次消费能源基本上都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其中煤炭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6%,水电等占7.0%;而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煤炭占75.6%,石油占13.5%,天然气占3.0%,水电等占7.9%。国内除煤炭资源较为丰富外,石油等能源资源匮乏,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2%,消费量却是世界第二,约一半的消费量需要进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消费需求正持续高速增长,能源供应紧张状况日益严重,价格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四川省的能源资源构成、水能资源的地位及开发条件。通过与其他国家电力工业建设对比分析,得出了四川省的电力建设必须以水电为主,水电建设可以大大加快速度,以及水电建设能适应四川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结论。作者在分析了国内外电力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四川省水电开发的有关政策、管理体制,以及资金筹集等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能源是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主要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资源瓶颈制约日益突出,环境约束日益加剧。保障能源供给、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事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任务。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语     
作为重要的二次能源,电力由一次能源转化而来。能够产生电力的一次能源主要有化石能、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其他可再生能源如地热能、潮汐能、波浪能等。目前,中国的电力生产主要依赖于煤炭。而中国的水能资源、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都很丰富,其他可再生能源如地热能、潮汐能、波浪能等也有一  相似文献   

5.
世界水电开发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角度,论述了世界水电开发的现状和优势,就大力开发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我国能源资源总量较丰富,但优质能源少、人均占有量低。在我国,能源种类有多种,真正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主。  相似文献   

7.
新疆是全国区域国土面积最大的省区,也是全国能源资源最富集的省区,又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区域,还是国家二十一世纪重要的能源接替基地和能源安全西部大通道。丰富的煤炭、煤层气、石油天然气资源、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各类能源的有效开采以及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能源消费结构突破了传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方式,逐步向能源消费多元化模式转换。目前煤炭依然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分析煤炭消费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对现实具有指导意义。利用协整分析法分析了我国近年来产业发展对煤炭消费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9.
过去我们总说“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然而,十几亿规模的人口一旦开始增加能源消费,资源稀缺性逐渐显现。按人均拥有指标来衡量,中国是一个能源、资源储备较低的国家。2007年人均能源可采储量国际比较中,中国的人均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可采储量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对于中国来说,本世纪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不是当前的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0.
中国能源消费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分析了中国能源消费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能源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和煤炭消费需求取向,展望了能源发展前景,认为世界能源结构在21世纪中将再一次发生重大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体或回归煤炭,或以新的可再生能源及其他新能源取代石油和天然气,21世纪将是科技迅猛发展,极大地超越20世纪的年代,能源科学和技术也将会出现超越常规的发展,为替代能源寻求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水能资源丰富,经济可开采容量4亿千瓦。加快水电开发,必须要有新思路。要转变水电移民观念,把水电开发与帮助移民脱贫致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要加大水电建设环保工作力度,规划时给河流保留足够的生态空间。在建设中将促进生态建设作为水电开发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2.
1引言据2013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2年煤炭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68%,煤炭的大量燃烧释放出SO2、NOx等有害气体,同时排放出大量的粉尘,导致空气中悬浮颗粒物过高。鉴于我国环境污染形势的日趋严峻,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提出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2.5)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分别下降25%、20%、15%以上。优化能源结构,推动集中供热建  相似文献   

13.
一、经济转型是资源型城市的必然选择 资源型城市是因对煤炭、石油、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森林等资源开采开发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城市,是我国城市的一个重要类型。据国家发改委的一项调查,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118座,约占我国城市总数的18%,约占我国人口总数的12%。资源型城市又是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城市群体,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居十分重要而突出的位置。它是我国矿物能源和矿物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基地,承载着国民经济能源、资源供给,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重大社会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14.
水能资源是可持续的清洁资源,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可以减少CO2的排放,满足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对能源的需求。水能开发具有正反两方面的效益,分析西部水能开发中政府、企业、居民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利益冲突的基础上,提出加大公众参与力度;创新协调方法;明确产权,加强相关法制建设的协调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目前又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能源资源的消耗强度高,消费规模不断扩大,能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根本出路是必须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能优先的方针,大力开展节能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工作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既是长期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6.
以发展醇醚燃料为重点的能源结构调整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值得注意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能源结构和能源安全问题.我国的能源结构是富煤、少气、缺油.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特别是清洁民用燃料和汽车燃料的增长速度更快.我国是煤炭储量、生产和消费大国,国家的西气东输工程已经启动,因此我国必须坚持能源供应基本立足国内,并以煤炭作为主体能源,发展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的清洁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并进一步发展其深加工产品,提高煤炭和天然气的附加价值,促进经济发展是一个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能源强有力持续的支持,能源工业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2007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24.7万亿元,能源消耗26.55亿t标准煤。在能源消耗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占有相当高比重,达91%以上,其中一半数量的煤炭,用于了火电。水电、风电和核电,仅占8.7%,约相当于2.3亿t标准煤。  相似文献   

18.
产品的内涵能源不仅包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还包括产品在加工、运输过程以及消耗原材料中内涵的能源。笔者基于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利用投入产出方法估算我国42部门内涵能源强度,并依据估算结果计算出我国2007年出口贸易中内涵能源承载量为11.78亿t标准煤,占我国2007年总能源消费的46.42%。  相似文献   

19.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比较贫乏,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资源的国家,环境保护形势严峻。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型绿色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我国长期的能源发展战略。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现状与发展,并论述了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发电技术的途径和我国近期应该注重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能源消费的国内和(或)国外需求决定问题,首先将决定我国能源消费的经济总量分解为国内吸收和出口,以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依据构造了我国能源消费的国内和国外决定函数。然后基于1978~2008年我国能源消费、国内生产总值和出口总额的年度数据,应用E-G两步法构建了单方程误差校正-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能源消费分别与出口和国内吸收具有协整关系,这与众多学者所得的结论一致。但考虑三个变量时,根据采用Johansen协整技术建立的EC-VAR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我国能源消费与国内吸收没有显著的协整关系;该结论回答了我国能源消费的决定问题。脉冲响应结果表明,我国的出口和国内吸收的增长表现出受资源约束的特征。该研究方法对解决能源消费与经济总量依存关系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