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治疗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主要手段是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 ,但其失败率超过 2 0 % 〔1〕 。不少患者于接受治疗时已经发展为转移性前列腺癌。在对于复发或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采取激素治疗、化疗、放疗治疗的疗效均不理想时 ,免疫治疗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树突状细胞 (DC)肿瘤疫苗的研究。肿瘤疫苗可以激活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为主的机体抗肿瘤作用 ,使用自体或异体瘤苗 ,细胞溶解产物和肿瘤抗原的接种治疗可以产生一定的疗效 ,但效果不尽如人意。疗效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被认为是由于抗原提呈系统的不足。DC细…  相似文献   

2.
树突状细胞(DC)被认为是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对以DC为基础的癌症的研究进展迅速,可望成为一种新的癌症治疗方法。本文对DC的生物学特性、DC提取、前列腺癌病人DC的变化以及目前DC治疗晚期、激素不敏感性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树突状细胞疫苗免疫治疗策略   总被引:25,自引:15,他引:10  
中枢神经系统并非“免疫特赦器官”,免疫治疗已被视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4种肿瘤治疗模式。基于我院3年来对树突状细胞(DC)疫苗的基础研究,本实验旨在探讨以DC为基础的不同疫苗对脑胶质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乳腺癌免疫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在启动细胞免疫中起关键作用。本文介绍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尤其在乳腺癌中应用的概况。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肿瘤的免疫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树突状细胞(DC)更是成为研究热点。迄今为止,免疫治疗已应用于黑色素瘤和肾癌等肿瘤的治疗中。有关DC疫苗治疗前列腺癌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已有大量文献报道。本文就有关方面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以肿瘤疫苗为基础的主动免疫治疗和以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成为肿瘤治疗新的热点,近来发现,肝癌患者癌灶缺乏成熟而有活性的CD8+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表明肝癌发生过程中有活性DC的浸润作用[1]。DC是机体免疫系统中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提成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s,APC),其最大特点是能激活初始型T细胞(CD4+Th细胞和CD8+CTL细胞),生成辅助性T细胞和杀伤性T细胞,DC能识别、加工、提呈抗原,表达高水平MHC类分子,共刺激分子,粘附分子,同时分泌高水平的IL-12,从而主导初始型T细胞生成Th1型应答,Th1型应答在…  相似文献   

7.
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方式,目前已经在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疗效,但在前列腺癌中该治疗方式未得到突破。本文旨在概述前列腺癌免疫治疗的应用现状,简述各种免疫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的原理和机制,总结临床试验的结果,并探讨免疫治疗在前列腺癌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8.
树突状细胞(DC)是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能够显著激活T细胞的增殖,有关DC的生物学特性、抗原加载DC的方法以及当前DC在前列腺癌免疫治疗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9.
树突状细胞 (DC)是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能够显著激活T细胞的增殖 ,有关DC的生物学特性、抗原加载DC的方法以及当前DC在前列腺癌免疫治疗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将小鼠前列腺癌细胞株(RM-1)的RNA加载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探讨其体内外诱导特异性CTL反应和抗肿瘤免疫的作用.方法 将RM-1细胞的RNA作为肿瘤抗原加载小鼠骨髓来源的DC,构建DC瘤苗(RNA-DC);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DC瘤苗刺激T细胞的增殖能力,MTT法检测DC瘤苗诱导特异性CTL的杀伤活性;ELISA法测定DC瘤苗诱导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作用;体内实验检测DC瘤苗的抗前列腺癌免疫治疗作用和免疫保护作用.结果 DC瘤苗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能够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CTL,对RM-1肿瘤细胞具有明显杀伤作用,细胞上清液中IL-2和IFN-γ的水平升高;经RNA-DC治疗的荷瘤小鼠瘤体生长减慢,存活期延长.DC瘤苗对小鼠具有免疫保护作用,能有效抵抗肿瘤细胞的攻击.结论 将前列腺癌细胞RNA加载DC,能够有效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和免疫保护功能,为前列腺癌的DC免疫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葡萄籽提取物(GSE)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经预试选用不同浓度(100、200、300μg/ml)的GSE分别作用PC-3细胞24、48、72h,以原代培养的1~3日龄SD大鼠肾细胞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四唑氮蓝(MTT)显色法检测GSE对PC-3细胞和SD大鼠肾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GSE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抑制PC-3细胞生长(P<0.01),对原代培养SD大鼠肾细胞生长仅有轻度抑制作用。结论:GSE可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有可能成为治疗前列腺癌的一种新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Ca组织中前列腺癌抗原-1(PCA-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5例PCa组织、30例前列腺高分级上皮样内瘤样病变组织(HG-PIN)、43例BPH组织和39例其他肿瘤组织标本中PCA-1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不同前列腺组织中PCA-1蛋白的表达。结果:PCa与HG-PIN组织标本中PCA-1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36/45)和60.0%(18/30),BPH组织及其他肿瘤组织中均未见PCA-1 mRNA的表达。PCA-1 mRNA表达与PCa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与HG-PIN组织标本中PCA-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6%(34/45)和50.0%(15/30),BPH组织及其他肿瘤组织中未见PCA-1蛋白阳性表达。结论:PCA-1仅在PCa组织中表达,且与PCa的临床病理参数无关,有可能作为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对PCa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PCa组织中前列腺癌抗原-1(PCA-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5例PCa组织、30例前列腺高分级上皮样内瘤样病变组织(HG-PIN)、43例BPH组织和39例其他肿瘤组织标本中PCA-1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不同前列腺组织中PCA-1蛋白的表达。结果:PCa与HG-PIN组织标本中PCA-1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36/45)和60.0%(18/30),BPH组织及其他肿瘤组织中均未见PCA-1 mRNA的表达。PCA-1 mRNA表达与PCa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与HG-PIN组织标本中PCA-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6%(34/45)和50.0%(15/30),BPH组织及其他肿瘤组织中未见PCA-1蛋白阳性表达。结论:PCA-1仅在PCa组织中表达,且与PCa的临床病理参数无关,有可能作为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对PCa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High grade glioma is a highly invasive brain tumor and recurrence is almost inevitable, even after radical resection of the tumor mass. Cytotoxic immune responses and immunological memory induced by immunotherapy might prevent tumor recurrence. Dendritic cells (DCs) are professional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of the innate immune system with the potential to generate robust antigen-specific T cell immune responses. DC-based immunotherapeutic strategies have been intensively studied in both preclinical and clinical settings. Although advances have been made in the experimental use of DCs, there are still considerable challenges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 for clinical translation. In this review, we describe the variability of regimens currently available for DC-based immunotherapy and then review strategies to optimize DC therapeutic efficacy against glioma.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苦参碱(Matrine)对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凋亡及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5g/L、1.0g/L、1.5g/L、2.0g/L浓度的苦参碱作用于LNCaP细胞12h、24h、36h后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活性;24h后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的变化;24h后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内Bel-2和Bax的表达;12h、24h、36h后化学发光法检测LNCaP细胞培养液中PSA的变化。结果:苦参碱能抑制LNCaP细胞的生长,呈剂量与时间依赖性,不同浓度苦参碱组之间与不同作用时间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苦参碱诱导LNCaP细胞凋亡,各浓度组凋亡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aP细胞内Bcl-2含量呈浓度依赖性下降,Bax含量呈浓度依赖性升高(P〈0.01);LNCaP细胞培养液中PSA的表达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苦参碱能显著抑制LNCaP细胞的体外生长,诱导其凋亡,并抑制PS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黄酮类化合物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在抗肿瘤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主要表现在抗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干预细胞信号转导和增强抑癌基因活性及抑制癌基因表达等方面。本文就黄酮类化合物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上皮特异性肿瘤蛋白 (MUC1)与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 (TIDC)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UC1和TIDC在 30例前列腺癌、2 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的表达。结果 :MUC1在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均表达 ,MUC1的染色分型同肿瘤的病理分级密切相关 (P <0 .0 0 1)。TIDC的数量在高分化与低分化前列腺癌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结论 :MUC1的表达模式和TIDC数量的监测可以作为前列腺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指标。TIDC的减少可能是肿瘤免疫逃逸和耐受的重要环节 ,肿瘤细胞表面高密度的MUC1可能参与前列腺癌侵袭转移和激素耐受机制。  相似文献   

19.
苦参碱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雄激素受体功能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苦参碱(matrine)对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的增殖及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用0.5、1.0、1.5、2.0、3.0g/L浓度的苦参碱作用于LNCaP细胞12、24、36h后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活性;台盼蓝拒染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24h后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变化;24h后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内AR的表达。结果:苦参碱能抑制LNCaP细胞的生长,呈剂量与时间依赖性,不同浓度苦参碱组之间与不同作用时间组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苦参碱诱导LNCaP细胞出现剂量依赖性G2/M期阻滞(P<0.01);细胞内AR的表达随苦参碱剂量依赖性减少(P<0.01)。结论:苦参碱通过下调细胞内AR表达和阻滞细胞周期进展来抑制LNCaP细胞的体外生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外源性PDCD5对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M-1E8的促凋亡作用。方法:扩增重组质粒PCI-neo-PDCD5,利用脂质体介导将其瞬时转染前列腺癌细胞PC-3M-1E8,RT-PCR检测转染后表达情况;撤除血清培养16h后,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指数,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MTT结果显示转染重组质粒组细胞较转染空载体和对照组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存活细胞明显减少(P〈0.001);通过TUNEL与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转染组细胞凋亡程度和数量明显增加,凋亡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结论:PDCD5在撤出血清因素的诱导作用下能显著抑制前列腺癌细胞PC-3M-1E8在体外的生长,明显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