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心脏变时功能不全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40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先后行平板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分析比较两组间心脏变时性指标。运动后最大心率〈预测最大心率的85%和变时性指数(CRI)〈0.8为心脏变时功能不全。结果冠心病组运动后最大心率、变时性指数两种变时功能不全的指标均低于非冠心病组(P〈0.01),与传统的ST段标准相比,变时功能不全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无明显差异(P〉0.05),ST段标准伴变时功能不全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准确性均较ST段标准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板运动试验心脏变时功能不全是诊断冠心病的有用指标,与传统的ST段标准联合应用可提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脏的变时功能。方法对6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观察组)和40例正常窦性心律者(对照组)作运动平板试验,测定静息心率、运动时的最大心率、运动时间、代谢当量;计算2级运动时的心率变时性指数(CRI)、运动后1min心率恢复值。结果观察组静息心率、最大心率、CR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心率上升幅度、运动时间、代谢当量、运动后1min心率恢复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心脏变时功能不全31例(517%),明显多于对照组4例(1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常发生心脏变时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3.
鲁艳玲  代雅琪 《心脏杂志》2017,29(1):65-068
目的 探讨心脏变时功能和患者焦虑情绪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行运动平板试验的患者101(男63,女38)例。记录静息时心电图、血压、运动中心率及血压变化、运动时间、运动量mets,监测血压、心率至运动后6 min。分别测量并计算运动后最大心率值、心脏变时性指数和运动结束后心率下降值。并对其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问卷调查。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01例患者中焦虑39例,非焦虑62例。焦虑组与非焦虑组峰值心率/极量心率、心率储备和心脏变时性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焦虑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峰值心率/极量心率、心脏变时性指数、心率储备和代谢储备与焦虑并无显著性相关;焦虑评分与心脏变时功能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焦虑评分与运动时间呈显著性负相关,而与峰值心率/极量心率和心脏变时性指数呈显著性正相关。结论 焦虑情绪会通过影响自主神经而影响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变时功能,从而导致心脏变时功能不良假阴性结果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心脏变时功能不良的发生和自主神经功能调节的关系.方法 2006年至2009年75例(2006年至2008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66例,2009年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心内科9例)平时窦性心动过缓的体检人群,男52,女23,年龄14 ~72(47.6±13.0)岁,进行运动平板试验和动态心电图检测,检测运动前及运动高峰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运动前静息阶段至运动最高峰的心率(HR)、代谢当量(METS)和NE水平变化,△NE用对数标度表示(log△NE),log△NE/运动时间和log△NE/METS表示运动中交感神经反应的敏感性.观察动态心电图的心率变异指标.按运动试验中运动后最大心率能否达85%年龄预测心率分为变时功能正常组(Non-CI组)及变时功能不良组(CI组).结果 ①CI组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分析指标:低频(LF,49.44±40.73对27.88±12.55,P=0.04)、低频/高频比值(LF/HF,1.85±0.50对1.49±0.32,P=0.008)显著高于Non-CI组,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每5 min段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相邻心搏RR间期的差值>50 ms的心搏数占心搏总数的百分比(PNN50)、HF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CI组log△NE/METS(0.051 5±0.062 3对0.087 4±0.048 7,P=0.012)和log△NE/运动时间(0.049±0.062对0.080±0.046,P=0.019)明显低于Non-CI组.结论 心脏变时功能不良的发生和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对交感神经的反应迟钝可能是心脏变时功能不良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动态心电图(DCG)对缓慢心律失常进行监测,分析临床症状与缓慢心律失常是否有关,评价DCG在永久起搏治疗缓慢心律失常时的心电学指标。方法随机选择临床常见的缓慢心律失常且有DCG资料者86例,以治疗适应证分为3组:①组:窦房结功能障碍(SSS)34例;②组:获得性房室阻滞(AVB)33例;③组:双分支及三分支阻滞19例。对3组24h总心搏,最大、最小及平均心率,长R-R间距,逸搏心律,心脏变时功能(24h最大心率〈120次/分为变时性功能不全)等进行分析。通过随访分析安装及未安装起搏器的原因。结果 3组相比最大心率及长R-R间距差异无显著性,①组和③组相比总心跳、平均及最小心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最小心率:①组和②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②组和③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①组中,发生晕厥4例,〉3.00s的长R-R间距11例,最长R-R间距为5.45s;休息时心率〈40次/分8例;慢快综合征11例;变时性功能不全26例,多为IC类和ⅡaC类适应证患者。在②组中,三度及高度AVB者8例,发生〉5s的长R-R间距5例;2:1AVB者7例,双结病变2例,二度Ⅰ型AVB者16例,多为IC及Ⅱa、bC类适应证患者;在③组中间歇性三度AVB者7例,双分支伴2:1AVB者4例,交替性左右束支阻滞5例;三分支阻滞3例,最长R-R间距为13.00s,多为IB类和IC类适应证患者。起搏器安装情况:86例共安装起搏器48例(55%),主要为IB、C类适应证患者。结论 DCG能记录缓慢心律失常的详细情况,尤其是能提供导致发生症状的缓慢心律失常类别,对安装起搏器适应证的分类做出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心脏变时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91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前1个月内完成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求心率变异时域指标,完成症状限制性踏车运动试验并求心脏变时功能指标最高心率与预测最大心率值之比(rHR)和心率储备率(HRR)。结果:变时功能不全患者各项心率变异指标显著低于变时功能正常者(P<0.01)。所有病例的心率变异指标SDNN、SDANN、SDNNindex、rMssD及PNN50与rHR(依次r=0.548、0.453、0.325、0.340、0.211)和HRR(依次r=0.580、0.477、0.363、0.338、0.190)均存在明显正相关(均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脏变时功能不全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常密切相关,其可能的机制与运动中迷走神经活性抑制不全和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受限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平板运动试验中心脏变时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平板运动试验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明确或排除冠心病的112例患者资料,根据平板运动试验中是否发生心脏变时功能不全(平板运动试验中实测最大心率<85%年龄预测最大心率)将患者分为变时功能正常组(65例)及变时性功能不全组(47例)。收集各项临床观察指标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寻平板运动中发生心脏变时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男性(p=0.016)、吸烟(p<0.001)、冠心病(p=0.004)、BM(Ip=0.047)在心脏变时功能不全组间和心脏变时功能正常组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吸烟(OR=3.473;95%CI1.510-7.988;p=0.003)是平板运动试验中心脏变时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吸烟影响心脏变时功能,是平板运动试验中心脏变时功能不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脏变时性功能(CR)与心率变异性(HRV)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动态心电图(DCG),按DCG检测情况分为HRV异常组(50例),HRV正常组(46例),分析两组患者CR及CR与HRV之间的关系.结果 HRV异常组CR显著低于HRV正常组(P<0.05);两组患者CR与HRV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HRV异常时提示CR不全,DCG检出CR不全可作为判断自主神经受损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9.
选择2012~2013年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113例非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通过DMS公司动态分析系统检测心率减速力(DC)及连续心率减速力(DRS),并检测有关心率变异性(HRV)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DC、DRS值以及HRV有关指标均降低(P〈0.05)。结论:冠心病组DC值和DRS值明显降低,提示冠心病患者迷走神经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和心脏变时功能不全特点. 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各40例,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心脏变异性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计算运动中最大心率、心脏变时指数、心率储备率,分析心脏变时指数和心率储备率与SDNN、SDANN、RMSSD、PNN50的相关性. 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SDNN、SDANN 、RMSSD、PNN50均较健康者降低(P〈0.01).最大心率、心脏变时指数、心率储备率明显低于健康者(P〈0.01);SDNN、SDANN、RMSSD及PNN50与心脏变时指数(r=0.522、0.472、0.337、0.321)和心率储备率(r=0.541、0.480、0.351、0.285)均存在明显正相关.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受损明显,表现为迷走神经功能减退和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患者相应的心肌缺血情况,探讨病变程度与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根据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试验(立卧位30/15比值、深呼吸,12,率差、Valsalva动作反应指数、立卧位收缩压差)评分值,将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正常组(正常组)和DCAN早期组、确诊组、严重组4组,均进行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分析心率、ST-T变化。结果:正常组无痛性ST段压低发生率为10.2%,DCAN早期组为12.1%,DCAN确诊组为23.8%,DCAN严重组达31.3%;无DCAN患者心肌缺血主要发生在上午,有DCAN者则弥散到全天;DCAN越严重,DCG中最快心率值越低(P〈0.05),心率变异越小(P〈0.01)。结论:随DCAN严重性增加,心率变异减小,心肌缺血尤其是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和严重性增加;DCG是较好的早期诊断心肌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后2 min时冠心病患者心率恢复情况与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该院的冠心病患者52例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根据心肺运动试验心率峰值与试验结束后2 min即时心率的差值(HRR)是否≥42次/min进行分组,21例为正常组(HRR≥42次/min),31例为异常组(HRR42次/min)。比较两组患者心肺运动试验结果及生活质量指标。结果心肺储备功能指标:异常组静息心率、摄氧量峰值、无氧阈值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生活质量:异常组生理职能、总体健康及活力维度评分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 HRR与冠心病心脏呼吸储备功能及预后生活质量紧密相关,可作为一个辅助指标提示患者的心脏呼吸储备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用Holter检测了50例伴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并与60例非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及46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对比分析。由此提示,糖尿病患者并发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时心血管并发症的预后较严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持续性房颤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变化,分析其在基础心脏疾病伴房颤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70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房颤组,70例为正常对照组.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测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进一步将70例房颤患者分为孤立性房颤10例,冠心病伴房颤2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伴房颤25例,心衰伴房颤14例.所有房颤患者均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24h HRV时域分析指标.结果 房颤患者HRV时域分析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1).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心衰伴房颤患者HRV时域分析指标较孤立性房颤患者明显降低(P<0.01).结论 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心衰、伴房颤患者HRV降低,即自主神经对心脏的调节能力减弱.HRV可作为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衰伴房颤患者的无创性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12导联动态心电图(DCG)24h对冠心病者进行检测,以期对冠心病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和心律失常早期做出诊断、早期治疗,以降低冠心病者的死亡率,防止心脏事件的发生.方法 对确诊的336例冠心病者进行12导联DCG 24h检测.结果 336例中有ST-T缺血性变化者302例,属SMI 212例,占70.2%.分布在6:00~12:00时较多,0:00~6:00时较少.发作时心率快频依赖占63.3%,慢频依赖占11.3%.SMI多发生在运动时.结论 冠心病者在日常生活中有70.2%发生SMI,应给予早期治疗,以防止心脏恶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DCG)检测冠心病(CAD)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以探讨其发生率、发病规律、病情和预后关系。并由此评价DCG诊断SMI及指导临床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2导联DCG记录系统,对224例CAD患者连续监测24h,回放分析观察ST段移位值;心肌缺血阈等指标。结果:224例CAD患者中发生心肌缺血204例(91.07%),共检出694次心肌缺血发作,而其中589次为SMI(84.87%);心肌缺血性ST段下移发作以6:00~12:00时最为频繁。而0:00~6:00时出现最少;夜间缺血ST段下移持续时间延长,心肌缺血阈变异性值增高;心率越快,诱发的心肌缺血越严重,ST段下移越明显。结论:DCG是较理想的诊断SMI的非创伤性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尿酸人群在平板运动试验中心脏变时功能的变化。方法将受试人群分为对照组127例、高尿酸组121例,观察对比两组人群在运动试验过程中达到运动峰值时间,心脏变时指数(CRI),休息2 min后心率、收缩期血压下降百分比,心率、血压恢复至运动前水平的时间等指标。结果高尿酸组运动峰值时间较对照组提前,且心脏变时功能不良,休息2 min后心率、收缩期血压下降百分比较对照组低,心率及血压恢复至运动前水平时间比对照组长,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尿酸人群易出现心脏变时功能不良,提示其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容易受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预后不良,临床上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旨在评价其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人选冠心病患者60例(观察组),同期体检者排除器质性心脏病60例(对照组),两组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人选者均接受BETHUNE十八导联24h动态心电图(DCG)记录,进行处理后测量计算窦性心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两项指标。结果冠心病患者(观察组)HRT明显消失或减弱,TO明显升高,TO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s明显下降,偈大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TO、TS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与年龄有相关性(P〈0.05);观察组TO、TS与年龄、性别均无相关性(P〉O.05)。结论冠心病患者HRT明显消失或减弱。HRT可能成为评价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预测其危险程度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有运动习惯和无运动习惯的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P)患者心脏变时性指标的对比,探讨运动对EHP患者心脏变时性和运动应激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7例有运动习惯的EHP患者和33例无运动习惯的EHP患者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比较最大心率、达最大心率所用时间、心率上升和下降速率、2级末变时性指数(Chronotropic Index in grade 2 CRI2)值和心脏变时功能异常的百分数。结果:运动组最大心率、达最大心率所用时间均大于非运动组(154.27±12.05)次/minvs(148.75±11.81)次/min,P<0.05和(4.06±0.61)次/minvs(3.64±0.49)次/min,P<0.01,心率上升速率小于非运动组而下降速率增大(0.65±0.02)vs(0.75±021),P<0.01和(0.78±0.12)vs(0.84±0.15),P<0.05),心脏变时功能异常的比例降低(33%vs11%,P<0.05),CRI2值增大(1.07±0.11)vs(0.91±0.22),P<0.05;结论:运动可改善EHP患者心脏变时性,提高心血管系统对运动应激的适应性,因而可能改善自主神经的平衡和调节功能,提高患者抵御运动中不良应激反应的能力并有利于EHP患者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的改变.方法 以动态心电图(DCG)中的SDNN、SDANN、rMSSD和PNN50、LF、HF、Q-T间期变异等指标,对75例冠心病者(A组)和52例正常人(B组)的24h HRV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24hHRV指标明显低于B组(P<0.01或P<0.05).结论 冠心病者HRV降低,提示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