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华法林临床应用及出血不良反应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法林(Warfarin)是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血药,因狭窄的抗凝治疗指数范围和抗凝不当所致的出血并发症一直妨碍其临床抗凝治疗。本文汇总近年来国内外华法林临床治疗使用情况及其安全性评价,探讨华法林治疗中致出血的机制,优化其治疗方案,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中南药学》2015,(10):1058-1061
华法林(warfarin)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口服抗凝血药,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血栓栓塞性疾病。华法林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因而剂量要求各有不同,并且用药不足会达不到抗凝效果,而用药过量又会增加出血风险。华法林相关不良事件中最常见的即为出血反应。本文汇总了近年来关于华法林出血性研究,分析了影响出血的相关因素以及其作用机制,期望能为临床安全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华法林是防治房颤卒中最有效抗凝药物。出血、频繁监测INR值等缺点限制了华法林临床使用率。新近一些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研究不断涌现,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预防卒中的作用中不劣于华法林,且出血风险可能较华法林低,故有望取代华法林这一传统抗凝药。本文系统回顾近年有关口服抗凝药的相关研究,并将这些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郑必龙  刘俊 《安徽医药》2013,17(11):1975-1977
目的探讨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影响因素,促进华法林合理使用。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阐述华法林抗凝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分析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华法林抗凝作用显著,使用方便,但安全范围狭窄,易受遗传、疾病、药物及食物的影响。结论充分认识华法林抗凝作用影响因素,实施个体化给药,提高华法林抗凝疗效,减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抗凝药物华法林的安全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华法林为临床上最常用的抗凝药物。本文综述了华法林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及影响华法林抗凝效果的因素,以期能为临床安全使用华法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小勇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3559-3560
目的:探讨华法林在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中的标准化比值(INR),以减少华法林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9年3月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房颤患者10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后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为1.61%、年出血并发症为0.49%,分别低于文献报道的4%及1%。结论:无抗凝禁忌证的房颤患者,均应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但应密切监测INR,确保华法林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7.
唐凤川 《中国药房》2009,(35):2791-2792
目的:减少机械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的并发症。方法:通过分析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因素及患者在华法林抗凝治疗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开展药学服务,指导其规范使用抗凝药华法林。结果与结论: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因素较多,药师应积极开展合理有效的药学服务以减少华法林抗凝治疗中出血和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避免患者因药物使用而造成的身体损害,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华法林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法林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血药,其狭窄的抗凝治疗指数范围和抗凝不当所致的并发症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如何合理使用已经成为一个难题。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研究发现药动学和药效学多个相关基因的多态性造成了个体差异,影响了华法林的使用剂量。本文综述了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在华法林使用中的国内外最新进展,为华法林个体化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华法林在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中的使用方法及临床效果,以减少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强调需密切监测标准化比值(INR),以减少华法林的不良反应。方法总结2004年5月至2009年5月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后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为3.33%、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无抗凝禁忌证的房颤患者,均应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但应密切监测服用期间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确保华法林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0.
华法林是临床使用最广泛的口服抗凝药,其治疗窗窄,剂量个体差异大,容易发生出血或栓塞的风险。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明显影响华法林剂量。其他参与维生素摄入和循环,华法林转运的基因变异,以及microRNA也可能影响华法林剂量。该文结合国内外各种华法林稳定剂量预测模型研究,总结影响华法林剂量相关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华法林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1.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临床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给药方法以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方法:对11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记录年龄、性别、华法林剂量和INR值等,观察出血、栓塞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华法林维持剂量及达标时间个体差异较大,与年龄、性别、体重无关。华法林维持剂量范围1~6mg·d~(-1),71.1%的患者维持剂量为2.0~4.5mg·d~(-1),INR稳定达标时间为10~21d。结论:华法林抗凝治疗个体差异大,应在严密监测INR值条件下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华法林抗凝治疗时联用胺碘酮引起国际标准化值(INR)异常升高的处理方法及药学监护。 方法 通过对照华法林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确定引起INR值异常波动的药物,及时调整华法林剂量,加强凝血功能的监测,并从华法林与胺碘酮的作用机制、相互作用、两药联用后抗凝作用与两药的剂量、浓度相关性等方面阐述胺碘酮对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影响。 结果 INR异常波动为华法林与胺碘酮联用所致,两药联用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增加出血风险,通过停用华法林3 d,INR恢复到目标值范围,继续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情况控制平稳,顺利出院。 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对患者有效的药学监护,可协助临床及时发现药物治疗相关问题。在使用与华法林有相互作用的药物时要考虑其对抗凝治疗的影响,一方面要充分了解药物合用时的药理学及药动学变化,另一方面要加强监测,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1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患者使用华法林发生腹膜后血肿的临床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分析该患者服用华法林出血的原因,以及出血后的处理措施、重启抗凝的时机与合适的抗凝强度等,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华法林合理用药与用药监护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华法林实施药学监护的切入点。方法:通过分析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因素及患者在华法林抗凝治疗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开展药学服务,指导其规范使用抗凝药华法林。结果与结论: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因素较多,药师应积极开展合理有效的药学服务,以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华法林是临床广泛使用的抗凝药,但其疗效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其中基因多态性是导致华法林剂量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本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与华法林剂量相关的基因,为临床华法林个体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规范使用华法林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华法林长期抗凝治疗的患者日益增多,尤其是近年来对房颤抗凝治疗的加强后,华法林的临床应用显著增加。但是实际工作中、文献个案报道中仍常见到华法林过量相关的出血报道,在长期服用患者中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6.8%,其中以胃肠道出血最常见,血尿、软组织出血也常发生。这种并发症的发生除与患者的个体因素有关外,与华法林临床应用的方法、疗效的监测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强调规范使用华法林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华法林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推动其个体化医疗的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药物基因组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华法林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血药,其狭窄的抗凝治疗指数范围和抗凝不当所致的并发症一直困扰着临床医师,如何合理使用已经成为一个难题。近年来,随着药物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研究发现药动学和药效学多个相关基因的多态性造成了个体差异,影响了华法林的使用剂量。本文综述了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在华法林用药中的国内外最新进展,为华法林个体化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华法林为香豆素类抗凝药,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发挥抗凝作用.许多药物可影响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导致抗凝不足或过量出血.本文报道1例患者因合用氟康唑及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等药物致华法林抗凝作用增强引起出血的病例,为临床药师开展相关药学监护提供参考.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4岁,身高164cm,体质量70kg,因“反复咳嗽、咳痰伴气喘6年,加重1周余”于2013年2月24日入院。  相似文献   

19.
华法林钠药理作用影响因素与华法林钠用药监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为常用的抗凝血药,华法林钠的抗凝作用受到药物、食物以及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影响,常会出现抗凝不足或者出血倾向。因此,临床在使用华法林钠的过程中应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并密切关注患者临床表现,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查和血药浓度监测,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进行监护,以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华法林抗凝个体化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法林是临床使用最多的口服抗凝药,其治疗窗窄,剂量个体差异大,容易发生出血或栓塞的风险,如何准确地调整华法林剂量一直是其抗凝治疗的关键及研究热点。多种因素均会影响华法林剂量,尤其是遗传因素(主要是CYP2C9、VKORC1及CYP4F2基因)。近十年来,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剂量预测模型和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的快速发展,为华法林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该文结合国内外各种华法林稳定剂量预测模型研究,总结影响华法林剂量相关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华法林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