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减轻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09年11月在本院住院的11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的治疗与护理,治疗组55例在接受常规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SAS、SDS及SCL-90的部分因子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庭中心式护理对癫痫儿童家长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2例癫痫患儿家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普通护理干预,实验组予以家庭中心式护理干预。采用中文版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干预前、干预2个月评定两组家长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干预前,两组的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庭中心式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儿家长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3.
李宁 《黑龙江医药》2010,23(5):832-83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缓解外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n=45)对照组(n=45),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的术前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应激反应结果。结果:干预组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情况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的应激反应程度,缓解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其保持较良好的身心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与分析辽宁铁岭农村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各类负性隋绪表现。方法连续选择2012年01月-2012年12月前往铁岭市清河区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农村BPH患者73例,他们均为铁岭农村常住户口,治疗前接受了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并与69例同期参与本院体检、结果健康对象(对照组)比较。结果农村BPH患者的SDS、SAS患病例数及平均SDS、SAS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铁岭农村BPH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制定心理干预治疗计划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6,(18):153-155
目的探讨湿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特点及其影响湿疹患者焦虑、抑郁的因素。探讨SAS联合SDS量表上湿疹患者焦虑抑郁中的应用。方法依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我院2013年6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0例湿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是华裔Zung编制的焦虑评分量表、抑郁评分量表,具有权威性~([1])。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评定对比观察组在治疗之前和治疗之后的SAS和SDS的总体评分;对比观察组湿疹患者前后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湿疹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之前的生活水平质量低于对治疗之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疹患者治疗前的总体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之后,两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湿疹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早期诊断和防治湿疹患者的心理问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SAS联合SDS量表在湿疹患者焦虑抑郁中应用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眼科局麻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90例眼科局部麻醉手术患者入院后20-30mira进行调查,心理干预后手术前20mim完成第2次SAS、SDS量表调查,同时测量血压和心率,比较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评分明显降低(P〈0.05);SBP、DBP、HR相比,干预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加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眼科局麻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精神科2010年5月至2012年1月收治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措施;护理干预组60例,采用焦虑抑郁情绪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焦虑状态评定量表(STAl)评分等.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改善效果确切,能够显著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8.
焦虑和抑郁情绪对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反应对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89例经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分别接受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并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淋巴因子等指标.结果 89例胃癌患者中,焦虑患病率37%(33/89),SAS标准分均值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抑郁患病率33%(29/89),SDS标准分均值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有焦虑、抑郁情绪胃癌患者的血清IgA、IgM,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3、CD4、CD8、CD4/CD8,淋巴因子IL-2和TNFα均明显低于无不良情绪者各对应指标(P均<0.05).结论 胃癌患者有较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表现,这两种不良情绪与患者免疫调节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住院强制隔离霍乱及霍乱疑似病例的焦虑抑郁状态。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入住本院强制隔离的34例霍乱及霍乱疑似患者。结果:存在明显焦虑19例占55.9%,抑郁18例占52.9%。结论:对住院强制隔离霍乱患者及疑似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应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0.
120例冠心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确诊为冠心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20例确诊为冠心病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焦虑自评量。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别评分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20例冠心病患者自评量表结果为:存在抑郁情绪的(SDS≥50)为71例(59.2%),存在焦虑情绪的(SAS≥50)为78例(65.0%),同时存在抑郁和焦虑情绪的为52例(43_3%),不存在情绪问题的为23例(19.2%)。他评量表结果为:120例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存在抑郁情绪的(SDS≥50)为74例(61.7%),存在焦虑情绪的(SASI〉50)为86例(71.7%)。同时存在抑郁和焦虑情绪的为56例(46.7%),不存在情绪问题的为16例(13.3%)。结论: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存在较高的抑郁和焦虑发生率,自评量表与他评量表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医护人员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应针对抑郁和焦虑情绪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药物干预对伴有焦虑抑郁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入选的168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测评对SDS得分粗分大于41以及SAS得分粗分大于40,定为有抑郁和焦虑倾向,共59人入选。将入选患者随分为干预组36例,对照组23例。干预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常规心内科治疗的基础上+抗精神药物+心理干预。对照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常规心内科治疗基础上+安慰剂。2组治疗前后SAS、SDS、SCL-90评分,心绞痛分级和心电图ST段进行比较。结果(1)干预组不同时段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干预组治疗后SCL-90评分除躯体症状人际关系敌对性外其余评分高于治疗前(P〈0.01)。(3)干预组治疗后与常模均值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躯体症状、人际关系、敌对性)。(4)干预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存在抑郁、焦虑、躯体化、人际关系、敌对性、精神病性等心理健康问题。(2)精神药物+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健康水平。通过认知的改变,可以减轻负性情绪对躯体状态的影响,抑制已改变的病理生理过程,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帕罗西汀治疗恶性血液病伴发焦虑抑郁症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评价帕罗西汀治疗恶性血液病伴发焦虑抑郁症状的疗效。方法 :4 2例病人 (男性 16例 ,女性 2 6例 ,年龄 4 4a +s11a)。服帕罗西汀 2 0mg ,每晨 1次 ,共 6wk ,治疗前和治疗后 2 ,4 ,6wk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分析 ;治疗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副反应量表 (TES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 37例 (88% )量表分值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各因子配对比较 (SAS ,SDS ,HAMD ,HAMA等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用药后疗效在wk 2~ 4最为明显 ;wk 4~ 6趋于平缓。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帕罗西汀能减轻恶性血液病伴发焦虑抑郁症状 ,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及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对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各50例(分别为焦虑症组和抑郁症组)进行艾司西酞普兰6周开放性治疗,剂量10~15mg/d。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焦虑症组总有效率为79.6%,抑郁症组总有效率为82.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AMD、HAMA评分均改善(P<0.01),且2组间治疗前后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与抑郁症同样有效,可视为一种抗焦虑症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了解其对CH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CHF患者216例,运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为焦虑/抑郁组和非焦虑/抑郁组,并使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216例中焦虑/抑郁组141例(焦虑84例,抑郁29例,焦虑伴抑郁28例),非焦虑/抑郁组75例,CHF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65.3%;焦虑/抑郁组全部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非焦虑/抑郁组(P〈0.01)。结论 CHF患者焦虑/抑郁障碍较为常见,使其生活质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区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和家属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将225例肿瘤患者及家属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115例和对照组11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结果:干预前患者及家属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高于常模;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及家属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及家属不同程度存在焦虑和抑郁。全科模式的心理干预能够改善社区肿瘤患者和家属的焦虑及抑郁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伴有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确诊为冠心病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量化评分。筛选出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171例,随机分为抗焦虑抑郁药物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组86例,常规治疗对照组85例,分别统计两组12个月内的再入院率和平均住院日,并采用焦虑抑郁评分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再入院率为12.79%、平均住院天数为(15.2±2.31)d,对照组再入院率为69.23%、平均住院天数为(23.5±3.78)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SAQ评分及HAMD及HAMA量化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抗焦虑抑郁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伴有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的预后,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邓银辉 《中国当代医药》2014,(25):187-188,190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况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产科孕早期确诊为GDM的患者为GDM组,选同期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在孕中期(28周)及孕晚期(预产期前1周)采用医院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 GDM组孕中期、孕晚期焦虑及抑郁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GDM组孕晚期与孕中期的焦虑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存在较高的焦虑及抑郁发生率,在产科临床实践中应进行关注和干预。  相似文献   

18.
赵丽波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8):129-130,13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4例老年综合征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倾听、共情、关注疗法、信息疗法、认知疗法、放松疗法等心理学方法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情况。结果入院2周后,试验组SAS、SDS分别为(55.7±3.1)分、(53.9±2.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70.2±3.5)分、(68.8±3.3)分](P〈0.05)。结论对老年综合征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使老年综合征患者减少精神负担,减轻病情,促进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