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横电厂2×35万kW机组的2×1025t/h锅炉,每台炉配备2台Ⅵ型容克式转子回转三分仓空气预热器。该预热器系由上海锅炉厂引进美国CE公司技术制造的,其中部分部件,如上、下轴承,可弯曲扇形板的驱动装置和探测跟踪装置,控制系统和上、下轴承油系统等,均从美国成套购进。. 该Ⅵ型三分仓预热器在结构上比常用两分仓预热器多了一个一次风通道(两分仓预热器有空气区和烟气区两个通道),该通道由一次风机单独提供风源,其位置在转子刚离开烟气  相似文献   

2.
1025t/h锅炉空气预热器改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首阳山电三1025t/h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率超过20%的主要原因。通过取消间隙自动调整装置、三向密封改造成固定式密封、轴向密封由单密封改为双密封、加宽一次风至烟气侧及二次风至烟气侧的扇形板等技术措施,漏风下降到10.53%,提高了锅炉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蒙达公司1025t/h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偏大的问题,采取取消间隙自动调整装置、将三向密封改造成固定式密封、轴向密封由单密封改为双密封、加宽一次风至烟气侧及二次风至烟气侧的扇形板等技术改造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漏风率,提高了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空气预热器的漏风是预热器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预热器漏风国内一直沿用苏联方法,采用漏风系数△α表示。即:△α=α″-α′,α′、α″分别为预热器进出口的过量空气系数。美国及西方国家则用漏风率AL表示。AL定义为预热器漏入烟气侧的空气重量与预热器进口烟气重量之比。从漏风系数及漏风率的技术和物理含义分析及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的需要,采用漏风率作为预热器漏风指标更为恰当,这是因  相似文献   

5.
刘建国 《电力建设》2005,26(3):17-0
石门电厂2×300MW机组容克式空气预热器漏风大、且漏风越来越严重,需改造密封系统、降低漏风率。 在理论上分析了空气预热器的热态变形规律后,采用了双密封削弱空气侧与烟气侧漏风压差、扇形板和轴向弧形板与 转子间隙采取自密封、密封片做成“V”形、减小转子中心筒和其他有关部位理论值与实际值偏差的改造方案。对2台 机组空气预热器密封改造后,漏风从20%下降到7%~9%。  相似文献   

6.
以300 MW富氧煤粉燃烧锅炉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四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数学模型,并基于一体化仿真平台,建立了仿真模型。通过漏风扰动试验,分析了B-MCR工况下锅炉主要运行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四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率的增大,四分仓出口排烟温度下降,一次再循环烟气和氧气温度上升;炉内绝热燃烧温度升高和三原子气体发射率增大,使水冷壁辐射换热量增多;主蒸汽量增多,主汽压力升高,主汽温度下降,不但影响机组的经济性,也威胁着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减小四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对于富氧煤粉燃烧锅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综合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在结构、安装、运行等方面所存在的漏风问题及主要缺陷进行简要分析,全面阐述目前国外在漏风治理方面所采用的技术措施,对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轴向和周向泄漏耦合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周向泄漏和轴向泄漏气流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复杂的流体网络,文中给出了确定流动网络中周向泄漏和轴向泄漏气流方向和流量的方法。计算模型由节流孔流动方程和周向泄漏腔室混合过程质量能量守恒方程组成。以一台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为例,对所有可能的泄漏方向进行了计算,在给定的主气流边界参数下,泄漏方向有唯一合理的物理解;不同密封间隙下的计算表明,正常状态下,烟气和二次风的周向泄漏方向与主气流流向一致,由于一次风压力最大,它从冷热两端同时漏入周向泄漏腔室;当轴向密封间隙达到周向密封间隙的3倍时,烟气周向流动方向发生变化,烟气周向泄漏腔室的气体从冷热两端同时泄漏到预热器进出口烟气气流中。  相似文献   

9.
上海外高桥发电二厂2×900 MW锅炉为超临界直流炉,烟风系统中布置的2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漏风系数较大,未达到设计漏风系数和合同规定要求。对其密封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其中包括一次风侧和二次风侧环形密封系统改造,冷、热端可调径向扇形密封板加固,执行机构加固和密封间隙检测装置的改造等。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技术改造后,漏风率降低,锅炉效率提高,设备磨损减小,使用寿命增加。  相似文献   

10.
佘园元  张茜  周平  张富春  王涛 《热力发电》2020,49(1):98-103
针对《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T 10184—2015)中排烟温度修正计算模型,在非典型进风温度和空气预热器性能状态下对其适用性进行研究,给出修正计算改进模型,并依托某300 MW机组试验结果进行校核计算。结果表明:空气预热器烟气侧漏风率偏离设计值1%以上,进风温度偏离设计值20℃以上时(非典型进风温度条件),GB/T 10184—2015中排烟温度修正计算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应将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和烟气侧效率引入修正计算;不同电负荷下,试验机组空气预热器烟气侧漏风率较设计值偏大2%~3%,依据GB/T 10184—2015修正计算结果 tG 15dA1会偏低1.7~2.6℃,该误差值与烟气侧漏风率(AL)呈正比关系;在非典型进风温度边界条件下,空气预热器烟气侧效率目η较基准工况降低1.2%~3.3%,依据GB/T 10184—2015计算结果 tG 15dA1偏高0~7.2℃,误差值与系统进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该改进模型不仅消除了修正计算误差,也为诸多电站锅炉热效率精准计算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T 10184—2015)中排烟温度修正计算模型,在非典型进风温度和空气预热器性能状态下对其适用性进行研究,给出修正计算改进模型,并依托某300 MW机组试验结果进行校核计算。结果表明:空气预热器烟气侧漏风率偏离设计值1%以上,进风温度偏离设计值20℃以上时(非典型进风温度条件),GB/T 10184—2015中排烟温度修正计算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应将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和烟气侧效率引入修正计算;不同电负荷下,试验机组空气预热器烟气侧漏风率较设计值偏大2%~3%,依据GB/T 10184—2015修正计算结果t_(G15dA1)会偏低1.7~2.6℃,该误差值与烟气侧漏风率(A_L)呈正比关系;在非典型进风温度边界条件下,空气预热器烟气侧效率目η较基准工况降低1.2%~3.3%,依据GB/T 10184—2015计算结果 t_(G15dA1)偏高0~7.2℃,误差值与系统进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该改进模型不仅消除了修正计算误差,也为诸多电站锅炉热效率精准计算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2.
空气预热器的作用是回收烟气热量并对一、二次风进行加热,其性能对大型电站锅炉的热效率有显著影响。电站锅炉一般采用回转式的空气预热器,由于动静间隙的存在,一部分空气流入烟气中形成"漏风"。漏风率可以通过测量空气预热器出入口的烟气氧量进行计算得出,但该方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且实施过程复杂烦琐,高精度和易于实施的测量方法仍是试验研究的重要方向。对空气预热器的漏风进行热平衡分析,得出了计算漏风的可行方法。得益于温度测量的较高精度,提供的方法能够分辨出漏风率的细小变化。生产现场一般都具备充分的温度测量装置,并且温度测量的实施较为方便,因而本方法有益于对漏风率的变化情况进行现场监测。  相似文献   

13.
田强  霍本禹 《宁夏电力》2009,(4):45-47,68
从产生容克式空气预热器漏风原因分析入手。阐述了漏风系数、间隙面积、空气侧与烟气侧之间的压力差△P、转速、结构等因素对漏风及漏风率的影响。提出了减少漏风及控制漏风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彭城电厂300MW发电机组1号炉为东方锅炉厂生产的亚临界中间再热自然循环汽包炉,锅炉配LAP10320/883型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投产后2台空气预热器多次出现热端扇形板调节失灵,内部密封间隙无法保证,致使预热器漏风率大大超标,严重影响了风烟系统稳定运行,锅炉各项经济指标难以保证。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 60 0 MW火电机组锅炉配套的 3 3 -VT-1 60 0型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技改方案 ,通过对空气预热器的技术改造 ,设备漏风率明显下降 ,提高了设备运行的机械性能 ,减少了设备检修、维护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6.
简要地介绍了某电厂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结构和性能,对其摩擦和漏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调整措施作了说明,为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漏风治理以及检修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是利用传热元件在烟气侧吸收热量,再转到空气侧释放热量,必然存在烟风之间的不完全密封,而烟风两侧存在风压差,就造成空气向烟气侧泄露,使得空气预热器进口烟温降低,从而降低了预热器的换热效率,而且为补充风道损失的风量势必造成送风机功耗的增大,同时也增大了烟道内的烟量,引风机的功耗也将增大。因此漏风率的有效控制不仅能提高锅炉热效率,也能减少厂用电的消耗,从而提高全厂效率,降低了煤耗率。造成漏风率超标的原因主要有转于围带拼接的椭圆度偏大、三向密封安装的不够整齐和间隙不均匀、扇形板和轴向密封板调节不够灵活、传动机械运作不够平稳等。本文主要从现场安装上探讨通过细化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安装过程,找到每一安装步骤中对漏风有影响的控制点,来降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率。  相似文献   

18.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所存在的漏风情况、缺陷以及目前漏风治理所采用的技术进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姚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4号炉是进口300MW机组,采用双流道风罩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运行中漏风率高、腐蚀、多数受热面积灰,造成锅炉缺氧燃烧;由于石子煤量大,除尘效率低、工况恶化,带不满负荷。2006年10月更换为豪顿华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28VNT1600型三分仓受热面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经近一年的运行观察,改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300MW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存在漏风问题,分析认为径向和轴向密封片严重磨损、旁路密封片大量损坏、转子顶部及底部T型钢圆度误差偏大等是造成漏风的主要原因.对此,提出了控制空气侧与烟气侧压差,以及控制径向、轴向和旁路密封间隙等措施.实施后,空气预热器漏风率约减少了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