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118例住院及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用化学发光法测定Hcy水平,同时测体检正常者70名,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浆Hcy水平作为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血浆Hcy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Hcy血症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较Hcy水平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高Hcy血症,且患者的Hcy水平与心脑血管并发症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血浆抵抗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抵抗素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48例和年龄、体重指数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30例,于清晨空腹测量身高、体重,并采集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空腹血浆抵抗素水平。结果两组年龄相匹配,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血浆抵抗素水平糖尿病组(42±10)μg/L,正常对照组(21±5)μg/L,2型糖尿病组的血浆抵抗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升高,抵抗素可能对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生长素在2型糖尿病发病及控制中的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生长素的变化 ,并探讨生长素在糖尿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放免法测定2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24例正常人血浆生长素、生长激素浓度 ,用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浓度。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生长素水平 (141 8±25 4) 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110 8±21 5) μg/L(P<0.05) ,生长激素水平 (3 2±0 7) 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1 6±0 3) μg/L(P<0.05) ,血浆生长素水平与生长激素、血糖及体重指数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生长素浓度增高 ,可能引起血浆生长激素增高 ,进而引起血糖增高 ,生长素可能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水平的变化及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关系。方法:测定66例DR患者、30例无DR糖尿病患者血清Visfatin、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并观察应用奎那普利治疗后DR患者血清Visfatin、血浆AngⅡ水平的变化。结果:血清Visfatin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DR)组较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明显升高(P<0.01)。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较BDR组明显升高(P<0.01)。血浆AngⅡ水平BDR组较NDR组明显升高(P<0.01),PDR组较BDR组明显升高(P<0.0)。DR患者血清Visfatin与血浆AngⅡ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98,P<0.01)。应用奎那普利治疗后患者血清Visfatin、血浆AngⅡ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血清Visfatin水平升高在DR病变中发挥重要作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影响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荷肝癌小鼠游离支链氨基酸(BCAA)代谢变化,为肝癌患者氨基酸失衡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ITACHI L-8800型氨基酸分析仪,检测10例荷肝癌H22的ICR小鼠血浆和肿瘤组织游离BCAA,以10例正常ICR小鼠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浆BCAA浓度,对肿瘤组织与对应血浆BCAA浓度及肿瘤体积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荷瘤组血浆缬氨酸、亮氨酸、总BCAA低于对照组[(107.38±25.39)、(62.74±21.55)、(228.86±56.42)vs(150.64±26.18)、(90.84±25.96)、(300.89±58.4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751、2.630及2.804,P<0.05或P<0.01),2组异亮氨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组织缬氨酸(0.192±0.020)μmol/L、亮氨酸(O.105±4).019)μmol/L与血浆对应氨基酸呈负相关(r分别为-0.726和-0.671,P<0.05),异亮氨酸与血浆对应氨基酸无明显相关性;肿瘤组织异亮氨酸、缬氨酸、亮氨酸与肿瘤体积呈正相关(r分别为0.936、0.933、0.897,P<0.01).结论:肝癌对3种支链氨基酸的代谢有区别,其中缬氨酸可能是肝癌的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及糖尿病足患者的相关性。方法测定42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3例2型糖尿病并糖尿病足患者血浆hs-CRP的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并与28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组患者血浆hs-CRP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1)。②患者血浆hs-CRP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C反应蛋白可能是糖尿病及糖尿病足发生发展中的影响因素,与血脂代谢紊乱共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从而导致糖尿病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叶酸辅助治疗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76例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3例)和对照组(9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试验组同时口服叶酸5mg,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血浆Hcy水平和动态血压水平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浆Hcy水平显著下降(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非杓型血压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叶酸治疗可以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降低非杓型血压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徐梅华  蔡克银 《河北医药》2012,(22):3401-340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43例、早期肾病组(EDN组)39例、临床肾病组(CDN组)52例,设健康对照组20例,分别检测3组血浆IL-6、TNF-α、hs-CRP水平。将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IL-6、TNF-α、hs-CRP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对照组(P<0.01)。Logistic回归发现IL-6、TNF-α、hs-CRP等均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L-6、TNF-α、hs-CRP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相关,其血浆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9.
杨明俊 《中国药业》2012,21(15):102-103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CF)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疗效。方法将90例CC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他汀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40 mg/d口服。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BNP水平。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LVEF、血浆BN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LVEF明显升高(P<0.05),他汀组LVEF上升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6个月后,血浆BNP水平明显下降(P<0.05),他汀组血浆BNP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改善CCF患者的预后,血浆BNP水平可作为治疗CCF的一个灵敏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0.
原庆  邹晖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10):1133-1135
目的观察免疫型肠内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8例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标准饮食组(对照组)和免疫型肠内营养组(治疗组),每组各观察34例,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分别测HIF-1α水平、营养指标、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血气指标。结果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14d后,对照组患者的血浆HIF-1α水平较治疗前没有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血浆HIF-1α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较标准饮食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14d的营养指标比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增高(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14d的CD4+、CD8+数目及CD4+/CD8+较治疗前有显著增高(P<0.05),治疗组CD4+、CD4+/CD8+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14d的PaO2比治疗前有显著增高(P<0.05),PaCO2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给予免疫型肠内营养制剂可以降低患者HIF-1α的水平,其机制与营养的改善、感染的控制、缺氧的纠正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炎症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阿卡波糖组(A组)及对照组(B组)。患者于入院次日及经治疗4周后采空腹血,检测血清炎症因子,并对血糖进行监测。结果治疗4周后,A组患者各项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部分炎症因子降低程度与血糖下降程度呈正相关,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无明显变化(P>0.05)。而B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升高(P<0.05)。结论阿卡波糖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这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按就诊顺序号将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给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采用罗格列酮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为6%,对照组为2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罗格列酮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病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病人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TⅡ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水平变化。方法 用放免法和酶免法测定 43例糖尿病肾病组 ,55例糖尿病非肾病组病人和 2 5例正常对照组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糖化血红蛋白 (GHbALc)及尿微白蛋白 (UmALB)的水平。结果 DN组和NDN组病人ATⅡ、VEGF、GHbALc及UmALB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糖尿病肾病组ATⅡ、VEGF及UmALB明显高于糖尿病非肾病组 (P <0 0 1) ;两组糖尿病病人血浆ATⅡ和VEGF、UmALB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γ =0 465,γ =0 485,P <0 0 5)。结论 糖尿病病人血浆ATⅡ和VEGF明显升高 ,可能共同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地塞米松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IMN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给予地塞米松联合CTX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 hUTP、HbA1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ALB质量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Scr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IL-6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CTX治疗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IMN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肾功能水平,对血糖影响较小,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汪思阳  徐蓉  沈展  沈婷婷  邱凌 《河北医药》2013,(17):2585-258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浆氨基酸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2型糖尿病53例,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为正常组(HbA1c≤64.5%)29例和异常组(HbA1c>6.5%)24例。选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32例,为对照组。检测3组的氨基酸水平变化。结果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及缬氨酸)和成酮氨基酸(亮氨酸和赖氨酸)正常组和异常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P <0.05或<0.01),而异常组较正常组升高更为明显( P <0.05);成糖氨基酸(丙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和甘氨酸)正常组和异常组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05或<0.01),异常组降低水平较正常组更为明显( P <0.05)。结论各种氨基酸联合检测对于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状态和病情具有重要意义,为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之间的关系及强化控制对血Hcy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172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47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浆Hcy水平,对其中62例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给予降糖、降压及调脂治疗12个月,检测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和Hcy,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强化控制后二者的变化。结果(1)糖尿病组血浆Hcy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高Hcy血症患病率为43.5%,正常对照组高Hcy血症的患病率为3.4%(p<0.01),(2)糖尿病无肾病变组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的血浆Hcy水平又明显高于无肾病组(p<0.01)。(3)高Hcy组的早期糖尿病肾病发生率56.0%,而正常Hcy组糖尿病肾病发生率仅为20.6%(p<0.05)。(4)糖尿病肾病组经强化治疗后,正常Hcy组和高Hcy组血糖、Hcy、SBP、TC、TG均明显降低(p<0.01),而高Hcy组尿微量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高Hcy血症可能是2型糖尿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分析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本中心全科门诊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症患者2 000例,其中采用阿卡波糖单药治疗1 050例为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950例为联合组。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两组血糖、血脂指标变化。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血脂水平,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8.
本文测定32例正常人和34例应用克糖利(Glutril)治疗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 GHb 和 GSP 浓度。治疗前34例病人 GHb、GSP 及空腹血糖(FBG)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3~6个月后,31例病人(91.2%)GHb、GSP 降至正常,21例病人(61.8%)FBG 降至正常,10例病人(29.4%)FBG 接近正常(116~145 mg/d 1)。疗效差的3例病人(8.8%)GHb、GSP 和 FBG 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据此提出 GHb、GSP 可做为评价糖尿病控制的一项较客观有用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9.
邵宏芬 《海峡药学》2012,24(9):126-127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并与格列美脲进行对比,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和治疗组(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每组63例,连续用药3个月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血糖变化:经3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最高血糖、平均血糖及HbA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餐后2h血糖下降更为明显(P<0.05)。终点达标情况:治疗3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lc达标率均较高(P<0.05)。低血糖:治疗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2.69%VS 3.17%,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是治疗2型糖尿病较为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中药仙灵脾对2型糖尿病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0只,从中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应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及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造模,成模2型糖尿病大鼠共44只按血糖值随机分组:糖尿病(DM)模型对照组(16只)、仙灵脾组(16只)、二甲双胍组(12只),各组共相应给药8周,治疗前后取血测量血糖(FBG)、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成模2型糖尿病各组大鼠FBG,CRP,TNF-α,IL-6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大鼠明显增高(P<0.01)。应用仙灵脾及二甲双胍治疗的两组大鼠的FBG,CRP,TNF-α,IL-6水平均较DM模型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但两治疗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仙灵脾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抑制体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