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影响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方法:随访分析62例70岁以上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计算改良老年疾病累计评分表(MCIRS-G)评分,得到总分(TSC)、严重指数(SV)和合并症指数(CM)。应用单因素分析及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确定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62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0.52个月,82.26%伴有合并症,TSC、CM、SV与年龄增长正相关(r依次为0.656、0.739、0.677,P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分化程度、手术、TSC、CM、SV与预后相关(P均<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ECOG评分、分化程度、手术、TSC、CM、SV是影响患者生存及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合并症、ECOG评分、手术是老年肺癌独立预后因子。MCIRS-G能有效评估合并症对老年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70岁以上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性别、体能状态、分期、病理类型、有无合并症、治疗方式等6个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能状态、分期、治疗方式与患者预后相关,性别、病理类型、有无合并症与预后无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期(P=0.013)和治疗方式(P=0.016)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不能手术的老年NSCLC患者的预后与临床分期、治疗方式有关,积极的放化疗较支持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70岁以上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背景与目的随着全球的老龄化,老年人疾病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肺癌是典型的老年人疾病,大约三分之一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年龄超过70岁。国际上文献大多数也以70岁作为老年人肺癌的划分界限。本文的目的是研究70岁以上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状况,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48例70岁以上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COX回归模型分析性别、年龄、吸烟、症状、病理类型、分期、ECOG状态评分、合并症、手术、放疗、化疗等11个预后因素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随访5-168个月,死亡119例,存活率19.6%。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43.2%、19.0%、9.5%、5.4%,中位生存期9.29个月。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是:临床分期(P=0.002)、ECOG评分(P=0.000)、病灶手术切除(P=0.012)和原发灶放疗(P=0.012)。结论临床分期早及身体状态好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时间长,病灶切除手术及原发灶放疗可以延长其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和简化合并症评分(SCS)两种方法评估合并症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693例65岁以上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生存情况,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吸烟状况、Karnofsky评分(KPS)、TNM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合并症情况(CCI、SCS)等因素;应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单因素对生存期的影响;采用log-rank法检验比较生存期之间的差异;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693例患者平均年龄70.4±4.0岁(65~86岁),确诊肺癌后中位生存时间为34.0个月(0.2~84.0个月),5年生存率为35.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状况、KPS、治疗方式、TNM分期、SCS与预后相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治疗方式、SCS是影响患者生存及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TNM分期、治疗方式、合并症等多种因素影响老年NSCLC患者的预后生存。老年肺癌患者多伴有合并症,SCS方法也许更适用于评估合并症对NSCLC的影响。重视并控制合并症,有助于改善预后,延长生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晚期70岁以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评价中药干预70岁以上晚期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复习210例70岁以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历资料,统计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评价中医药疗效。 结果 210例70岁以上晚期NSCLC的中位生存期为17.7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0.0%、42.2%、25.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否大于75岁)、吸烟指数、组织学类型、ECOG评分、既往是否接受手术治疗、是否放疗、全身系统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及中医综合治疗周期与生存期均显著相关(P<0.05)。而性别、临床分期、首诊中医证型(P>0.05)与生存期并无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P=0.041,95%CI:1.017~1.415)、ECOG评分(P=0.044,95% CI:1.007~1.664)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往手术史(P=0.002,95%CI:0.348~0.796)、全身治疗(P=0.038,95%CI:0.638~0.987)、中医综合治疗(P=0.001,95%CI:0.609~0.885)是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吸烟、ECOG评分高的老年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往手术治疗、系统全身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及中医综合治疗周期越长是70岁以上晚期NSCLC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长期中药辨证治疗能有效延长老年晚期NSCLC生存期。对于老年晚期肺癌无法耐受其他治疗的情况下,中医药治疗可作为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70岁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存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363例福建省肿瘤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70岁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363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8.8个月,1年生存率为28.0%。ECOG评分、临床分期、肝转移、一线治疗疗效和靶向治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05)。结论 ECOG评分>2分、Ⅳ期、有肝转移、一线治疗后进展和从未接受靶向治疗的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1380例手术后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多因素预后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背景与目的 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较多。本研究旨在结合临床资料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6年1月至2003年1月1380例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资料,对影响其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85%、49.78%和38.96%,中位生存时间38.77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临床类型(中心型和周围型)、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方式、术后是否化疗及化疗周期数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术后是否化疗和化疗的周期数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对于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术后化疗情况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70岁以上非手术治疗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治疗前外周血的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与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及意义,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入组115例老年NSCLC患者,并选取5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淋巴细胞、血小板、D-D水平,分别按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TNM分期、ECOG评分、吸烟指数、BMI、有无合并症、有无淋巴结转移进行分组,分析PLR和D-D水平在不同亚组中的差异。 结果:老年NSCLC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PLR、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PLR值与TNM分期、ECOG评分、BMI、有无基础疾病、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D-D则与TNM分期、ECOG评分、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LR、D-D水平与OS呈负相关(P<0.05)。结论:70岁以上老年NSCLC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PLR、D-D水平越高,生存期越短,预后越差,提示PLR、D-D可能作为非手术治疗的老年NSCLC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ALK、Cx37表达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60例老年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ALK、Cx37的表达情况,分析ALK、Cx37水平与其临床病理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ALK、Cx37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肿瘤直径以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患者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ALK、Cx37表达情况是影响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ALK、Cx37为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LK、Cx37表达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预后有关,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预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龄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为高龄肺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高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功能状态(PS)评分、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是否早期手术、晚期化疗方式以及是否接受放射治疗等因素与生存时间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PS评分、临床分期、早期手术和晚期化疗方式与患者的生存时间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S评分和临床分期是高龄肺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结论 PS评分和临床分期影响高龄肺癌患者的预后,对PS评分高的患者建议手术治疗,PS评分低的患者建议采取最佳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炎症预后指数(inflammatory prognostic index,IPI)与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Ⅲa和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01月至2016年12月358例就诊于我院的局部晚期(Ⅲa和Ⅲb期)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获取患者治疗前1个月内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检测结果,并根据血常规中的淋巴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CRP及ALB计算IPI,公式为IPI=CRP×NLR/ALB。采用Kaplan-Meier 生存分析及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结果:采用Xtile计算界值为113,并根据该界值将IPI分为低IPI组(145例)和高IPI组(213例)。两组患者间的年龄、性别、吸烟状态、KPS评分、病理分型和疾病分期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IPI组患者的生存明显优于高IPI组[47个月(95%CI 32~NA) vs 27个月(95%CI 22~NA)],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 6)。低IPI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也优于高IPI组,分别为65.8%(57.9%~74.9%)和52.7%(45.8%~60.5%)。Cox 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年龄(P=0.000)、吸烟状态(P=0.040)和IPI指数(P=0.006)均为影响NSCL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PI是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Ⅲa和Ⅲb期)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脉管癌栓对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CD34标记血管癌栓,D2-40标记淋巴管癌栓,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脉管癌栓组患者和无脉管癌栓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比较淋巴管癌栓组和血管癌栓组患者生存率差异。结果:不同病理分型、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化疗情况和脉管癌栓均会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后预后(P<0.05);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癌栓均为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脉管癌栓组生存期显著低于无脉管癌栓组(P<0.01);血管癌栓组生存率显著低于淋巴管癌栓组(P<0.05);血管癌栓组VEGF高表达比率显著高于淋巴管癌栓组(P<0.01)。结论:脉管癌栓是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其中血管癌栓是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1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情况,并用Kaplan-Meier法进行预后分析。结果:110例NSCLC患者,男女比例为2.79∶1;年龄31~84岁,中位年龄63岁,<65岁的61例,≥65岁的49例。中位生存时间为67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P=0.026)、淋巴结转移阳性(P=0.049)及Ⅲ期患者(P=0.000)预后差。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14)及临床分期(P=0.001)是影响NSCLC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阳性的NSCLC患者中,肿瘤位于右肺(P=0.005)及肿瘤最大径>5 cm组(P=0.014)预后较差。结论:老年、临床分期为Ⅲ期、有淋巴结转移且肿瘤位于右肺及直径大于5 cm的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FGFR4基因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肿瘤标本中的FGFR4基因突变状态。通过卡方检验分析FGFR4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用Logistic分析其疗效。用Kaplan-Meier曲线和COX模型评估患者生存。结果:在16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FGFR4基因突变患者共有48例(29.4%)。FGFR4基因突变状态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ECOG评分、T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EGFR及ALK基因状态无明显相关性(P>0.05)。FGFR4野生型患者的一线疗效明显优于突变型的患者(突变型vs野生型,P<0.001),FGFR4野生型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达68.6%。生存分析显示,突变型患者的中位OS和中位PFS短于野生型的患者(中位OS:16个月vs 43个月,P<0.001;中位PFS:8个月vs 14个月,P<0.001)。多因素结果显示,ECOG 2~3分(HR=2.353,95%CI:1.259~4.398,P=0.007)、有淋巴结转移(HR=3.754,95%CI:2.310~6.101,P<0.001)、FGFR4基因突变(HR=2.517,95%CI:1.521~4.165,P<0.001)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FGFR4基因影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野生型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突变型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46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2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和Cox模型预后影响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7.44个月.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46%、26%.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75岁、晚期、有吸烟史、有肝转移、无手术史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明显缩短(P<0.05或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疾病分期、是否吸烟和是否手术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 <0.05或P<0.01).结论:性别、疾病分期、是否吸烟和是否手术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42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背景与目的目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仍是导致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晚期NSCLC预后的重要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1月4日-2008年12月25日1,742例IV期NSCLC临床资料,所有病例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确诊。分析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分型、临床TN分期、转移器官数目、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应用Kaplan-Meire方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别,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对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742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0.0个月(9.5个月-10.5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4%、22%、13%、9%、6%。单器官发生转移与多器官转移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个月vs7个月(P<0.001)。不同器官发生转移后生存期不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肺12个月(11.0个月-12.9个月),骨9个月(8.3个月-9.6个月),脑8个月(6.8个月-9.1个月),肝、肾上腺、远处淋巴结转移均为5个月(3.8个月-6.1个月),皮下3个月(1.7个月-4.3个月)。腺癌患者1,086例(62%),鳞癌305例(17.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个月vs8个月(P<0.001)。化疗与最佳支持治疗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个月vs6个月(P<0.001)。放疗与否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个月vs9个月(P=0.017)。结论性别、年龄、大体分型、病理类型、临床T分期、N分期、转移器官数目、吸烟史、治疗方法是晚期NSCL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肺楔形切除两种手术方式治疗Ⅰb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130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肺叶切除组与肺楔形切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差异。结果:与肺楔形切除组相比,肺叶切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明显更长,失血量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类型、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肺叶切除组、肺楔形切除组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6.9%(70/91)、82.1%(32/39),复发率分别为32.9%(30/91)、38.5%(15/3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级、病理类型、T分期、胸膜侵犯是影响患者5年生存率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非腺癌类型、存在胸膜侵犯、病理分级越低、T分期越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就越低。病理分级、病理类型、T分期是影响患者复发率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非腺癌类型、病理分级越低、T分期越高,患者的复发率越高。结论:对Ⅰb期老年NSCLC患者,肺楔形切除可在保留更多肺组织的基础上取得与肺叶切除相似的远期生存率及复发控制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