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院对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收集的泌尿系感染标本中分离的细菌及其耐药性的研究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菌株来源 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连续收集在我院就诊的住院和门诊泌尿系感染病人的临床标本 ,按实验室要求留取中段尿。采集的尿标本要求在 1小时内送检 ,并接种完毕 ,同一患者相同菌株只收 1次。1 2细菌分离和鉴定 尿液由经校正的定量接种环(每环 10 μl)挑取 ,接种于一块血平板 ,一块中国蓝平板 ,35℃ 2 4小时 ,细菌呈纯培养状 ,计数革兰氏阴性菌大于 10 5CFU /ml、革兰氏阳性菌大于 10 …  相似文献   

2.
尿路感染患者应用抗生素与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我院门诊病人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和尿沉渣检查脓细胞大于10/高倍的患者,取中段尿培养和计数,来观察患者在用过抗生素与未用过抗生素的中段尿培养的阳性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无菌试管,定量接种环,血平板,麦康凯平板,细菌鉴定系统。  相似文献   

3.
邓穗燕  郭旭光  李莹  夏勇 《重庆医学》2021,50(4):582-585,590
目的 评价BD Kiestra InoqulA全自动标本处理系统接种临床尿液和血液/无菌体液标本的效果.方法 分别用BD Kiestra InoqulA(仪器法)和手工法同时接种尿液标本810例和阳性血/无菌体液培养标本120例,35℃培养24 h观察菌落生长情况,比较两种接种方法培养阳性率、分离得到的单个菌落数、菌落...  相似文献   

4.
泌尿道感染是由多种细菌所致的泌尿系病变 ,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临床上将尿培养集落形成单位大于或等于 10 5 ml作为泌尿系感染的标准[1 ] 。作者对我院 314例泌尿道感染患者作了中段尿培养和菌落计数 ,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标本来源 :为我院 1997年 2月~ 1999年 11月门诊和住院患者 314例 ,年龄 19~ 6 1岁 ,平均 34岁 ,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及尿道刺激症状 ,其中男187例 ,女 12 7例。1 2 方法 :每位患者清洁尿道外口 ,留取中段尿于洁净的无菌试管中 ,用定量接种环接种于血平板上 ,置 …  相似文献   

5.
了解氯化三苯四氮唑能否用于尿液菌落计数。方法:对模拟尿液和临床尿液分别行平板倾注法和TTC法,对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两种方法对模拟尿液和临床尿液的菌落计数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TC可用于尿液菌落计数,且地鉴别计数。  相似文献   

6.
细菌L型的尿培养在临床细菌学检验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关于细菌L型的致病性说法不一,有人认为致病菌变为L型后即无致病住,但也有人认为缺壁细菌及产生的有害物质可导致慢性疾病。我们对尿细菌L型的致病性做了进一步观察,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标本患者清洁尿道和外阴后,用无菌试管留取中段尿作标本,共40份。12L型平板牛肉汤100ml,NaCI3.5g,蛋白陈2g,琼脂0,sg,明胶3g。13方法取同一份标本,先以无菌手续接种血平板,经37℃,24小时培养,若有苗生长,按常规法鉴定。同时以无菌的L棒均匀涂布于L培养基上,于对℃培养5~7天…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 PREVL Isola 全自动微生物标本接种仪对常见标本的接种效果。方法用自动接种仪接种痰液标本与尿液标本各200份、咽拭子标本100份、支气管吸出物100份、血培养阳性标本100份(仪器法),同时用传统手工接种法(手工法)接种同样的标本,培养24~48 h 后观察菌落生长情况,比较接种仪接种与手工接种效果的差异。结果手工法和仪器法对700份标本培养24 h 后菌落生长阳性率分别为34.7%、40.4%,仪器法阳性率高于手工法(χ2=6.69,P <0.05)。仪器法培养阳性的痰液标本中有19份经鉴定认为有意义的菌株而手工法未培养出;仪器接种法培养24 h 后单个菌落较多,多数可直接上机鉴定,报告时间较手工法缩短24 h。尿培养阳性标本中有10份仪器法较手工法菌落计数高1个数量级。血培养阳性标本经接种仪初次接种培养阳性率为93%,而手工法为82%。咽拭子标本及支气管吸出物培养显示,仪器接种法除阳性率高于手工法外,单个菌落的分离效果亦优于手工法。结论PREVL Isola 全自动微生物标本接种仪可以提高培养的阳性率,优化单个菌落分离效果,缩短了检出时间,并可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近年来 ,海南三亚地区医院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情况 ,笔者统计我院 2 0 0 1年 9月 - 2 0 0 2年 6月各科送检的 14 2份尿液培养结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样本来源  2 0 0 1年 9月 -2 0 0 2年 6月各科送检的 14 2份中段尿液(包括留置导尿患者 ) ,均严格要求无菌操作 ,采集后立即送检。1.2 培养与鉴定 采用平板接种法 ,操作流程按第二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以革兰氏阳性杆菌菌落计数≥ 10 5CFU ml,革兰氏阴性球菌菌落计数≥ 10 4 CFU ml,作为泌尿系感染的依据。2 结果14 2例尿液标本中共培养阳性 6 …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留置导尿的感染来源与集尿系统的更换期限。方法用前瞻性观察的方法,从泌尿外科、ICU和神经外科选择无菌尿者,观察其留置导尿过程中出现菌尿的时间。插导尿管前每2~3d同时采导尿管和集尿管内尿样,一旦集尿系统中培养出细菌或更换集尿系统后即停止采样,尿样接种于血平皿,置37℃温箱培养24h后进行细菌计数,将细菌分纯后用美国德灵MicroScan autoSCAN4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结果33.3%的病人集尿袋尿液中有细菌生长,较导尿管尿液中细菌生长发生率(6.67%)要多(〈0.05)。集尿袋尿液第4天开始有菌生长,导尿管第6天才开始长菌。结论集尿袋中尿液较导尿管中尿液更容易污染细菌。因此保持集尿袋的无菌是预防医院内尿路感染的关键措施。在保持导尿管和集尿系统密封不打开前题下,延长换集尿袋时间至1周,导尿管更换可延长至10d。  相似文献   

10.
我们采用玻片培养法作尿细菌定量培养,对诊断尿路感染具有简便、准确的优点。检查方法标本采集严格无菌操作,取中段尿,一份标本同时作普通法细菌定量培养和玻片法细菌培养。 1 普通培养法采用定量接种划法,接种在琼脂板上置37℃恒温48小时后观察结果。 2 玻片培养法选用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监制的快速浸片培养盒,用无菌吸管吸取预先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