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喻颖  彭敏 《中国电梯》2010,(21):60-61
电梯平衡系数是电梯设计、制造、安装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也是电梯验收检验的一个重要检测项目,平衡系数关系到电梯运行性能和电梯节能性能(即能耗指标,表现于正常使用时曳引电动机输出功率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平衡系数一经确定就不再变化,但是,在我们检验过程中,曾发现有的在用电梯因为种种原因平衡系数发生了变化,影响到电梯的安全运行,相关人员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1 电梯平衡系数测试新方法出现的背景 平衡系数是电梯最重要的技术参数之一,合理的平衡系数是保证电梯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因此,每台电梯的安装调试与监督检验都必须进行平衡系数的检验。 现行电梯检验规则是采用逐级加载运行并记录相应驱动电动机电流、绘制电流负荷曲线的方法实施平衡系数的检测。由于现行的逐级加载运行检测平衡系数的方法费时费力,于是无载平衡系数测试技术应运而生,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由于是无载荷测试,省去了反复搬运砝码的环节,省时省力。目前该方法尚存在的问题是,测试数据为电梯静态数值,与现行电梯检验规则采用的动态测试数值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文中认为电梯的平衡系数是电梯设计中一个重要参数,此参数既与传动力有关,也与电梯安全运行有关。文中就此问题进行数理分析并探讨了其对电梯设计及电梯运行的影响.最终得出四点看法。 1)用临界平衡系数的概念设计电梯轿厢,可使其重量最轻; 2)平衡系数不是定值,设计中应用到的是最大的平衡系数,因而检测其平均德是没有意义的; 3)检测平衡系数应以设计中的采用值为基准: 4)检测平衡系数应用成本最低、最简便的无载测试法,甚至可以不直接测定平衡系数而通过间接测定其电梯性能判定平衡系数是否合适。  相似文献   

4.
在电梯运行过程中,轿厢与对重两侧的重量分配呈连续变化趋势,导致平衡系数处于动态变化状态;而且,电梯安装完毕后各运动部件的重量很难核实,从而导致在电梯安装调试和检验检测中较难准确测试电梯平衡系数。针对此难题,分析了电梯平衡系数的参数特性和传统测试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便捷、高效、准确测试平衡系数范围的方法,并设计了用于该测试方法的测试仪。最后分析了该测试方法及测试仪的特点,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测试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陈飞 《中国电梯》2012,(5):41-42
平衡系数是曳引式驱动电梯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是电梯整体设计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平衡系数的取值将直接影响电梯的安全性以及节能降耗,所以平衡系数的检测是电梯监督检验中一项重要的功能试验。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中已明确了对电梯平衡系数的检验要求和检验方法,而现实中,待检验的电梯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6.
平衡系数是曳引式电梯重要的特性指标,它关系到电梯运行性能和曳引电动机输出功率的大小,也是电梯验收检验的必检项目。GB/T10059—1997《电梯试验方法》第5.1.1条指出:电梯的平衡系数的测定方法是在轿厢内分别放入0%、25%、40%、50%、75%和100%额定载重量的负载,在电梯运行到对重与轿厢同一水平位置时,读取上下行的电流值,然后作上、下行电流一负载曲线图,上下行曲线交点横坐标就是电梯的平衡系数。  相似文献   

7.
电梯验收检验中,电梯平衡系数的测量是一个很重要的项目,牵涉到电梯运行时的人员和设备安全。下面就以交流驱动的电梯,阐述电梯平衡系数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姚永红 《电梯工业》2007,8(4):45-46
电梯验收检验中,电梯平衡系数的测量是一个很重要的项目,牵涉到电梯运行时的人员和设备安全。下面就以交流驱动的电梯,阐述电梯平衡系数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刘凯 《电梯工业》2006,7(5):22-23
电梯平衡系数是电梯重要参数之一,它直接关系到电梯乘坐的舒适性和运行的安全性。在电梯新装验收时,必须重点检测,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如:平衡系数的概念、测量方法、注意事项及电梯安装时如何利用平衡系数的要求确定对重块的数量等。  相似文献   

10.
钱宇  朱翠芳 《中国电梯》2008,19(5):31-33
平衡系数是影响电梯安全运转的至关重要的特性参数。目前,电梯平衡系数检测通常采用电流(电压)-载荷曲线图法。虽然此种方法能够满足电梯平衡系数检测的要求,但在工程实践中存在定子电流(电压)拟合电动机输出功率存在系统误差、反复装卸砝码严重影响检验进度等问题。有学者提出利用力变送器进行电梯平衡系数测试仪器研制,但称重传感器需要现场精确安装实难保证。为此,本文提出和设计了基于力学和电子技术的电梯平衡系数检测方法,通过张力传感器测量出电梯钢丝绳张力,就可取得轿厢和对重的重量。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各大民用建筑的规模、质量和性能都越来越高端,而电梯是建筑内部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当前建筑工程中主要的项目之一。然而,电梯是一种特种设备,其在运行过程中都存在着巨大的危险系数,因此,在电梯设备安装时,一定通过有效的电梯检验检测技术,从而保证电梯在后续的运行中能够可靠且安全地运行。本文主要以电梯的检测检验为重点,从电梯制动器的结构分析入手,从而仔细探讨电梯检验检测的对策,希望能给相关的专业人员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正植 《中国电梯》2006,17(23):59-61
平衡系数对电梯专业人员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生疏的参数。说它熟悉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曳引式电梯对重的配置都有一个平衡系数,国家标准中规定“平衡系数应在40%~50%的范围内”,说它生疏是因为到底平衡系数在电梯上起什么作用?其取值大小将影响什么?应如何取值最为合适?以及到底如何测定才是准确的?许多电梯安装、检验人员并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13.
根据电梯平衡系数的定义和作用、电梯检规及相关标准对平衡系数的要求,并结合实际检验经验,分析了在用电梯平衡系数变化的原因,以及电梯平衡系数大小对电梯的整体性能包括安全性能和电梯实际工作能耗的影响,提出较为合理的电梯平衡系数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电梯检测过程中工作量大、测量不精确及测量时需携带大量测量仪器等问题,提出一种以嵌入式STM32F407ZE处理器为核心,基于Android 5.1操作系统的新型电梯综合检测仪,完成电梯速度、振动加速度、平衡系数及噪声的多项参数检测分析。阐述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及测试功能在实际过程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仪器实现了电梯运行性能的可视化测量与现场分析,提高了检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电梯曳引试验包括125%额定载荷下行停车、空载提升轿厢、平衡系数测定等项,目前在日常的检验当中常遇到遇到钢丝绳与绳轮间滑动距离很长、空载轿厢上行主机不驱动等现象,使检验人员难以判断合格与否。本文旨在通过对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关于曳引条件、试验方法及计算依据规定的分析,提出在实际检验中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由于电梯是安装在建筑物中的配套机电设备,其运行安全除了取决于电梯设备本身的产品质量外,还与其在建筑物上的安装质量有着密切关系。在对电梯整机进行检验时,要考虑环境中是否存在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及导电尘埃,电梯现场的温度、湿度、电压、环境空气条件对电梯的安全运行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兴法 《中国电梯》2003,14(11):32-32,43
速度反馈及其保护是调速电梯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电梯整机性能的提高及安全运行起了巨大作用。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带来一定的事故隐患。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等主要标准中只对加减速度做了规定,对速度反馈保护却没有明确规定。这给制造、安装和检验人员造成了一定麻烦。  相似文献   

18.
杜国荣  王守林 《中国电梯》2004,15(15):47-47
俗话说:“兵马未到,粮草先行”。电梯安装前的开箱检验也是如此,是整机运行的先行官,作用极其重要。如不重视或有遗漏现象,会给电梯安装带来诸多不便。如零部件退货、延长交货使用周期甚至会影响电梯原始精度与设计要求。笔者在电梯监督检验中对电梯开箱过程发现如下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19.
唐跃林  蒲晒  王印 《中国电梯》2013,(23):64-65
电梯“溜梯”是指电梯在非电动运行的情况下,由于轿厢与对重之间的质量差造成曳引轮转矩超过制动力矩或者破坏曳引条件而引起轿厢上升或下降的现象。平衡系数的变化可能引起电梯“溜梯”事故。电梯在安装验收完成后,在使用中如果轿厢进行过度装饰或对重块发生变化,都会带来平衡系数的改变。因此,如何验证电梯初装时测试的平衡系数是否有效成了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除了电梯自检记录和验收检验记录中测试的电流载荷曲线图可以为平衡系数的有效性提供证据之外,在本文中,笔者提出一种验证电梯初装时测试的平衡系数有效性的方法,与业界人士探讨。  相似文献   

20.
佘昆 《中国电梯》2009,(9):55-55
电梯属特种设备范畴,应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相关规定进行验收检验和定期检验。电梯检验是一个动态的检验过程,检验人员需要对电梯各部件及整机作详细检验检测,而且部分检验必须在电梯运行状态下进行,这就对检验人员自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各检验检测机构应制定细致、全面的检验检测作业指导书指导现场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