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预防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影响。方法33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经治疗好转31例。死亡2例。对31例好转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半年后对其中24例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健康教育后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情况。结果半年后随访24例患者,无1例出现低血糖昏迷。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预防低血糖昏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诊治和预防经验.方法 对10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治疗6例意识清醒,病情好转出院.2例2~12小时清醒,2例12~24小时清醒,1例死亡.结论 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及时诊断、正确治疗很重要.同时要加强预防措施,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沈宏娇 《基层医学论坛》2016,(27):3865-3867
目的:探讨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病因,临床急救措施,总结护理方法,为该病的急救与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归纳急救措施和护理经验。结果认知功能障碍和知识缺乏是导致低血糖昏迷的主要原因,对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立即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 mL+10%葡萄糖持续静脉滴注,31例在2 h内清醒,经后续治疗及精心护理,1 d~10 d后痊愈出院;1例因昏迷时间过长并发肺部感染未恢复意识最后家属放弃治疗,治愈率为96.9%。结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是内科急症,起病急,病情危重,不及时抢救会有生命危险。此病重在预防,针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不同原因,对患者及其家属从心理、运动、饮食、用药等方面进行指导,可减少和预防低血糖昏迷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急诊救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诊救治方法,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系统性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及血糖水平,随访半年统计患者的死亡率及再昏迷次数。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苏醒时间、平均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半年后观察组患者死亡率和再次发生昏迷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急诊急救方法联合系统干预不仅可以使昏迷患者快速苏醒及恢复正常血糖水平,还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再昏迷次数,显著提高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李燕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7):156-157
目的:分析老年性药源性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和预防对策。方法:对38例老年性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治疗20min~2h后意识清醒;11例血糖纠正后30min仍处于昏迷状态,给予20%甘露醇、氢化可的松、脑细胞营养剂等静脉滴注后好转。3例有明显的记忆力减退和反应迟钝,1例原有冠心病和肾功能不全,抢救无效死亡。结论:老年性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药源性低血糖昏迷,加强病情监测和预防措施,可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治疗体会,为治疗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有效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12月治疗的39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使用100ml50%的葡萄糖溶液静注,再使用10%的葡萄糖静滴,给予吸氧等对症处理,积极治疗糖尿病各种并发症。对颅内压升高者采用降颅压和脑细胞营养治疗。观察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39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发病诱因:药物服用不当12例,过度劳累15例,饮食不当7例,不明原因5例。经治疗后患者的血糖均恢复正常或偏高的水平,血糖为7.2-12.3mmol/L,平均血糖为(9.0±0.6)mmol/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经治疗后5~25min内恢复意识,经观察1d病情均无复发,无患者死亡。结论 应重视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健康危害及识别方法,并及时采用药物治疗。对长期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应加强健康教育,预防低血糖昏迷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周宏云 《吉林医学》2011,(18):3796-3796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危象的临床病因,预防低血糖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7例糖尿病并发低血糖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与低血糖发生相关危险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病例治愈24例,好转2例,1例死亡,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低血糖危象是临床经常遇到的危重病,其临床表现多样。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感染和胃肠道疾病等并发症和年龄是诱导低血糖发生的重要因素;根据糖尿病低血糖发生的诱因,制定合理的护理预防策略,以减少低血糖昏迷患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9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35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后,32例患者的意识得到恢复,肢体恢复正常活动。患者苏醒时间(0.5~18)h,中位苏醒时间为1.2h。治疗后空腹血糖(5.3~7.5)mmol/L,平均(5.9±0.6)mmol/L。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3例发生脑梗死,其中1例因昏迷时间过长,脑细胞严重受损,继而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结论:应高度重视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危害性,采用恰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减少低血糖昏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发病规律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护理预防措施,以降低医疗风险和预防医疗纠纷.方法 对30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回顾分析.结果 低血糖昏迷发病时间凌晨0-9时,发病年龄63-85岁.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老年人患者应加强夜间巡视和健康教育,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教育,更好地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昏迷的主要病因和主要表现,分析如何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及时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09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14例完全恢复,未遗留后遗症,只有1例因为发现时间晚,昏迷时间长,清醒后出现严重痴呆。结论通过加强教育和定时检测血糖及谨慎使用药物,可以减少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发生率,低血糖昏迷患者只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很少遗留后遗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