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变化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4月~2010年5月接收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氧化酶对其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并分析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水平血糖的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其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间具有正向相关性(r=0.587,P〈0.05)。对比分析健康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空腹血糖浓度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健康对照组空腹血糖为(4.8±0.9)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4.6±0.9)%。而糖尿病组患者空腹血糖为(9.8±3.9)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9.6±3.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准确评价糖尿病治疗方案是否具有合理性,从而可以避免仅仅依靠空腹血糖检测结果的片面性。在监测和治疗糖尿病方面对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进行联合检测比单独检测结果更为可靠,可以为临床上医护人员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争取时间,所以联合检测对疾病的诊断、血糖控制及治疗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在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中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湖北大冶武钢金山店铁矿职工医院收治的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40例,我院经体检确认的健康成人40例,分别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测定,然后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糖尿病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间具有正向相关性。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监控及治疗方面糖化血红蛋白比空腹血糖检测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评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指标早已得到公认,但能否用于筛查和诊断糖尿病仍存在争议。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已正式批准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作为糖尿病的一种诊断方法。本文通过回顾性方法对213例同时检测HbA1c和空腹血糖(FBG)的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诊断糖尿病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空腹血糖水平(FBG)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121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将其中78例FBG正常者设为对照组,43例FBG升高者设为观察组,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8例(18.6%)接受胰岛素治疗明显多于对照组5例(6.4%)(P〈0.05);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总计44.2%明显高于对照组16.3%(P〈0.05),观察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及巨大儿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升高会增加围生儿危险性,加强监测对改善母婴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3年3月~2004年1月,我们通过检测真胰岛素(TI)和胰岛素原(PI)。分析不同血糖水平的2型糖尿病(2DM)患者胰岛素抵抗(Honm—IR)和β细胞功能(Homa—β)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与空腹胰岛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超重及肥胖组21例[体重指数(BMI)≥25kg/m^2]和正常体重组21例(BMI〈25kg/m^2),检测其空腹胰岛素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中超重及肥胖组空腹胰岛素为(19.2±1.71)μ/ml,体重正常组患者胰岛素为(12.63±1.25)μ/ml,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水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BMI)与空腹胰岛素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结论体重指数是影响空腹胰岛素水平的重要因素,因而减轻体重有利于控制胰岛素抵抗,进而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一种以持续高血糖为基本生化特征,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的内分泌系统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重,糖尿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我国人群健康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病程的延长,如果没有很好地控制代谢紊乱,可导致心脑血管病、肾病、视网膜病、神经病变、糖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与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535例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眼底血管荧光素造影检查结果以及眼底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n=227)和对照组(n=308),根据观察组患者是否存在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将其分为研究组(n=101)和参照组(n=126),同时选取169例同期在我院接受眼底检查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比组,回顾性分析患者性别、年龄、有无糖尿病病史等基本资料,应用血清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空腹血糖。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9.23±1.17)mmol/L高于对照组(7.25±1.1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11.46±1.64)%高于对照组(8.30±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8.92±1.17)mmol/L高于对照组(7.25±0.9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11.46±1.66)%高于对照组(8.30±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参照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9%~10%患者Ⅳ、Ⅴ、Ⅵ期发生率明显高于糖化血红蛋白9%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糖化血红蛋白≥10%患者Ⅳ、Ⅴ、Ⅵ期发生率明显高于糖化血红蛋白10%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相关性,能够作为监控糖尿病眼底病变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PG)、血脂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对61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及60例健康老年体检者(对照组)进行HbA1c、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测定,对HbA1c及FPG、血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HbA1c,FPG,TC,TG,LDL-C,ApoB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组HDL-C和ApoA1明显低于对照组,HbA1c与FPG,TC,TG,LDL-C,ApoB呈正相关,与HDL-C和ApoA1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与FPG、血脂均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检测HbA1c,FPG和血脂水平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PG)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依据患者入院次日的FPG水平将386例ACS患者分为3组:A组112例,FPG2.8~6.9mmol/L;B组178例,FPG7.0~11.09mmol/L;C组96例,FPG〉11.1mmol/L。对3组住院期间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B组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两组心源性休克和心源性猝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所有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ACS患者的FPG水平与近期预后密切相关,应加强对ACS患者的血糖监测及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血清真胰岛素(TI)、胰岛素原(PI)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72例确诊OSAHS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三组,同时选择15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高度特异性的ELISA法分别检测空腹血清TI、PI水平,同时检测各观察对象的空腹血糖(FBG)水平。结果TI、PI及FBG的水平随着OSAHS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OSAHS患者血清TI、PI与血糖呈正相关。结论OSAHS患者TI、PI与空腹血糖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9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单纯空腹血糖检测、单纯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诊断糖尿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衍生物BTM-0512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胰岛素抵抗作用的影响。方法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5mg·kg^-1)结合高脂饮食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大鼠分为3组(模型组、BTM-0512低剂量组、BTM-0512高剂量组),药物灌胃3周。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基化血红蛋白(HblAC)、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和口服糖耐量(OGTT);计算HOME.IR、胰岛素敏感指数(1AD、胰岛素分泌指数(IS),以此评价胰岛素抵抗(IR)。结果BTM-0512能剂量依赖性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FBG和HblAC,改善HOME.IR和IAI,但对OGTT与IS没有影响。结论BTM0512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并改善IR。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8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口服降糖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短期胰岛素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及胰岛功能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空腹血糖( 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构.05);2组患者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观察组各指标差异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和空腹胰岛素(FINS)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差异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糖、血脂及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口服降糖药不能很好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二甲双胍联合(重组)甘精胰岛素(来得时、长秀霖)或诺和灵N治疗,比较3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3例符合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分别给予诺和灵N(n=23)、来得时(n=20)、长秀霖(n=20)睡前皮下注射,三组均联合二甲双胍口服。观察住院期间空腹血糖的变化和胰岛素剂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三组空腹血糖均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来得时组和诺和灵N组、来得时组和长秀霖组在出院时单位体重胰岛素用量相似,长秀霖组较诺和灵N组在出院时单位体重胰岛素用量多(P=0.017)。(重组)甘精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灵N组(P<0.05)。结论对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来得时或长秀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相似;来得时的短期疗效和NPH相似;来得时和长秀霖较诺和灵N有更安全的降糖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健康教育方式干预,研究组采取KTH糖尿病社区干预的健康教育模式,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患者的遵医行为变化。结果:在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的按时复诊、规范服药、血糖自我检测、选择健康生活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按时复诊、规范服药、血糖自我检测、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KTH糖尿病社区干预有利于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功能,值得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米氮平对伴2型糖尿病的抑郁障碍患者空腹血糖(FBG)的影响。方法将87例伴糖尿病的中度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29例):米氮平组(30~45 mg.d-1)、舍曲林组(150~200 mg.d-1)和心理治疗组(以认知治疗为主,每周1~2次),治疗观察期均为12 wk。3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wk 4、8、12末测定FBG进行比较。结果米氮平组、舍曲林组、心理治疗组分别脱落3例、3例、1例。米氮平组与舍曲林组或心理治疗组比较,FBG均数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而舍曲林组与心理治疗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组wk 4末FBG与基线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wk 8或wk 12末与基线相比均有非常显著差异(均P<0.01)。wk 4、8末3组间FBG异常升高率无显著差异(P=0.996、P=0.631),wk 12末3组间FBG异常升高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8),且其总体频率的95%置信区间为1.5%~2.0%。结论米氮平治疗伴2型糖尿病的中度抑郁障碍患者可出现有临床意义的FBG异常升高,且其发生可能存在一定的时间趋势。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Measurement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 remains the gold standard for the assessment of glycem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Recent investigations have studied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HbA1C levels and other aspects of glucose metabolism, specifically, postprandial glucose (PPG) and 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PPG is also important to overall glycemic control and may be a better index of glucose regulation than FPG. Further, elevated PPG value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Such evidence has led to recommendations that PPG levels be monitored as part of type 2 diabetes management, in addition to HbA1C and FPG. These glycemic parameters are differentially affected by the various classes of oral antidiabetic agent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 sulfonylureas, meglitinides, insulin sensitizers and α-glucosidase inhibitors. The sulfonylureas, for example, lower HbA1C, PPG and FPG, while the meglitinides have virtually no effect on FPG. The insulin sensitizer metformin, on the other hand, does not affect PPG levels, whereas the α-glucosidase inhibitors, in the presence of a high-carbohydrate diet, can effectively lower PPG. Many patients receive combination therapy, thereby benefiting from multiple mechanisms of glucose control, although in most cases insulin must later be added to the regime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uppress FPG. Thus, all aspects of glucose metabolism appear to be clinically relevant and should be monitored for effective diabetes management. Further study will more precisely defin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PG.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人胰岛素30R联合阿卡波糖与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使用人胰岛素30R且餐后2 h血糖(PBG)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配对法分为两组。人胰岛素30R+阿卡波糖组以人胰岛素30R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bid,起始剂量同原方案;阿卡波糖50 mg,tid,餐前即刻吞服。门冬胰岛素30组用门冬胰岛素30餐前15 min皮下注射,bid,起始剂量同原方案。疗程3个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胰岛素剂量,并记录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BG和HbA1c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所用的胰岛素剂量相当。与人胰岛素30R+阿卡波糖组相比,门冬胰岛素30组患者PBG下降更明显[(12.4±0.8)vs(11.0±0.6)mmol/L,P<0.01],低血糖发生率更低(40.0%vs16.7%,P<0.05)。结论:对使用预混人胰岛素治疗的PBG控制较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门冬胰岛素30疗效更好,并且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随访和评估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Ⅱ)后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SMBG)的依从性。方法 118例短期CSⅡ后获得临床缓解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统一的自我管理教育,评估出院后3个月,6个月,1年的SMBG执行情况,并检查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能坚持SMBG的人数比例在基线期和随访3个月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6个月及1年时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监测血糖频率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除基线和3个月时,6个月及1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SMBG及频次增加使得血糖控制获得更好控制,进而更好的控制病情,维持理想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