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氮唑类药物广泛应用,白念珠菌耐药现象快速发展,已出现药物间交叉耐药,对临床治疗带来严重威胁.近年来相继提出了许多抗白念珠菌药物作用的新靶点并成功开发出一些活性强大,疗效确切的抗真菌药,如以真菌细胞壁为靶点开发出棘白菌素类药物卡泊芬净、米卡芬净等,该类药物主要抑制β-葡聚糖合成酶,体外对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属及真菌生物被膜表现出强大的抗菌活性,又由于β-葡聚糖合成酶在哺乳类动物细胞内不存在,故具有高效低毒的临床效果,是一极具前途的新型抗真菌药;以真菌细胞膜为靶点开发出Histatin类药物,虽然作用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明了,但其作用不同于临床常用的多烯类和氮唑类,并已经发现Histatin5对两性霉素B和氮唑类耐药的念珠菌有效,并且对非白念珠菌如光滑念珠菌、克柔氏念株菌、隐球菌等也有杀灭作用;通过对植物药物的研究发现黄连素和丁香罗勒(Ocimum gratissimum L.)具有较强大的抗真菌活性,其中黄连素提取物小檗碱对24-MST抑制作用强大,并对菌丝生长形式抑制作用强于酵母生长形式.增强白念珠菌对药物敏感性的新方法包括改变细胞膜成分、改变某些基因、利用光灭活作用、使用抗菌药增敏剂以及抗真菌药物的联合使用等.本文就近年来开发的新型抗真菌药以及提出的抗白念珠菌药物作用新靶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重组小鼠γ干扰素(rmuIFN-γ)对巨噬细胞抗白念珠菌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 分别将不同浓度的rmuIFN-γ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同培养2~5天,然后测定巨噬细胞的抗白念珠菌活性。结果 rmuIFN-γ可增强巨噬细胞的抗白念珠菌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性,但随着与巨噬细胞共同培养时间的延长,其增强效应渐降低。结论 rmuIFN-γ具有增强巨噬细胞的抗白念珠菌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抗白念珠菌单抗的保护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实抗白念珠菌保护性抗体存在,为保护机制以及保护性工程抗体的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在实验动物模型中观察单抗影响珠菌感染动物存活时间、感染动物重要脏器的组织病理变化,相应组织中白念珠菌cfu等。结论1B5和3E8皆是具有保护作用的抗念珠胞壁外膜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五环三萜类活性单体(saikosaponines,Bp3)的抗耐氟康唑白念珠菌(fluconazole-resistant candida albicans,FRCA)作用及其与氟康唑的协同作用。方法对柴胡进行有效成分分离,并对其抗菌作用明确的成分进行结构测定,确定其分子结构,得到结构明确的单体Bp3,参照(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NCCLS)标准,测定Bp3对20株FRCA的最低抑菌浓度值(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其与氟康唑的协同作用。结果联合用药时显著减少了每一药物的MIC值,在20株FRCA均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方式。结论结构明确的五环三萜类单体Bp3对FRCA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与氟康唑有协同或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5.
白念珠菌与临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性。方法:采用MTT微量稀释法,检测58株白念珠菌对两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绝大部分菌株对两种抗真菌药物敏感,部分菌株为剂量依赖性敏感,氟康唑对白念珠菌的敏感率高于伊曲康唑,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并且对氟康唑耐药的菌株往往对伊曲康唑也耐药。结论:MTT微量稀释法具有结果客观、易于分析、灵敏度高的特点。本研究结果提示,临床上存在交叉耐药菌株感染现象,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8.
目的: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与二芳基庚烷类成分,在前期工作中分离得到高良姜总庚烷组分和总黄酮组分,本文对这两个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并测定其细胞毒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制备及半制备型HPLC法等手段对高良姜总庚烷组分和总黄酮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1H-NMR、13C-NMR等现代波谱技术并结合文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CCK-8法测试所分离得到化合物对MDA-MB-231(乳腺癌)、HepG-2(肝癌)、MKN-45(胃癌)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高良姜总庚烷组分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从高良姜总黄酮组分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其结构为:5-hydroxy-7-(4-hydroxy-3-methoxyphenyl)-1-phenylheptan-3-one(1)、(E)-7-(4-hydroxy-3-methoxyphenyl)-1-phenylhept-4-en-3-one(2)、5-hydroxy-1,7-diphenylheptan-3-one(3)、7-(4-hydrox...  相似文献   

9.
唾液富组蛋白抗白念珠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琪  张金廷  陈惠珍 《河北医学》2007,13(8):982-985
1 概况 富组蛋白(histidine rich protein,HRPs或histatins)是一族存在于灵长类动物腮腺和頜下腺分泌物中富含组氨酸的小分子、阳离子多肽[1~3].现有研究表明:HRPs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HRPs可能作为一组内源性多肽,在宿主非免疫防御系统中起重要作用,与多种口腔感染性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以及艾滋病的出现口腔念珠菌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并出现大量的耐药菌株,现有的抗真菌药物的副作用较大,急需找出一种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又对人体没有损害的物质.因此唾液富组蛋白的抗白念珠菌作用逐渐被重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关于细菌L型的报道日渐增多,但国内尚未见有真菌L型的正式报道。鉴于系统性念珠菌病血培养阳性率很低,推测是否真菌也存在它的L型。故本文采用酮康唑在高渗培养基上连续诱导白念珠菌C_(1g),体外成功地获取一株部分缺壁的白念珠菌C_(1g)~8,并对其生物特性加以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高良姜A lp in ia off icinarum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95%乙醇提取,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高良姜的乙醇提取物中得到8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高良姜素(Ⅰ)、高良姜素-3-甲醚(Ⅱ)、山柰素-4′-甲醚(Ⅲ)、山柰酚(Ⅳ)、槲皮素(Ⅴ)、乔松素(Ⅵ)、二氢高良姜醇(Ⅶ)、儿茶精(Ⅷ)。结论化合物Ⅵ和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快速、简便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UPLC-MS)测定高良姜中高良姜素的含量。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 ×50 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3 ml/min;采用质谱一级全扫描方式、正离子模式检测。结果高良姜素在0.04~0.15 mg/ml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应的回归方程为:y=1.927×105x+2.832×104(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85,RSD为2.43。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应用于高良姜中高良姜素含量的快速检测及高良姜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高良姜味辛性温热,善于温中散寒,有治疗脘腹冷痛,胃寒呕吐的功效,是一味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温里药.近年来,国内外对高良姜各方面的研究较多,本文就高良姜的药用植物资源、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以及应用近况进行了综述,期望为高良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南药高良姜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我国南药高良姜主产区及道地产区的高良姜资源进行调查,明确高良姜资源分布、蕴藏量、栽培现状以及综合开发利用概况,为高良姜资源保护、开发及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查阅文献、走访调查和现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结果高良姜野生资源处在濒于灭绝状态,以前文献记载有高良姜分布的区域几乎难觅高良姜的踪影。在道地产区,人工栽培、加工技术较为粗放,且因栽培高良姜周期长、收益较低,高良姜栽培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供需矛盾。结论应加大力度保护高良姜资源的生态环境,促进其种群恢复。同时,应该尽快建立高良姜规范化种植基地,完善高良姜人工栽培、加工技术,满足市场对高良姜药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高良姜总黄酮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高良姜总黄酮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角叉菜胶大鼠足肿胀模型、二甲苯小鼠耳肿胀模型、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研究高良姜总黄酮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高良姜总黄酮的镇痛作用。结果高良姜总黄酮对大鼠角叉菜胶所致足趾肿胀、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以及乙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等急性炎症模型均有明显抑制作用。高良姜总黄酮对乙酸、热刺激所诱发的小鼠疼痛均有抑制作用。结论高良姜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高良姜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霉素(STZ)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饲养过程中动态监测小鼠的血糖水平、体质量变化,待小鼠血糖水平达到实验要求后,以高良姜提取物稀释不同倍数、二甲双胍、生理盐水灌胃。30 d后测定小鼠的空腹血糖、糖耐量等指标,并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切片。结果高脂高糖饲料饲喂联合小剂量注射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小鼠,高良姜提取物能显著降低糖耐量试验2 h血糖浓度(P<0.05),对体质量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P<0.05),50 mg/kg剂量组在给药后空腹血糖表现出显著改善(P<0.05),但对肝损伤、脂肪性病变无明显改善作用。结论高良姜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黄根醇提取物体外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及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 M27-A2测定黄根醇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XTT法评价黄根醇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RT-PCR(q RT-PCR)检测黄根醇提取物作用后,ALS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黄根醇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8μg/m L;随着浓度的增加,黄根醇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增强,呈正相关性;16μg/m L黄根醇提取物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随生物膜成熟逐渐降低;q RT-PCR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后ALS2、ALS3基因表达降低(7.87±0.27比5.15±0.34;6.24±0.51比2.13±0.23,P<0.05),ALS1基因表达无明显变化(6.11±0.14比5.95±0.31,P>0.05)。结论黄根醇提取物对体外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抑制ALS2、ALS3基因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18.
抗白色念珠菌IgY的稳定性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观察抗白色念珠菌鸡蛋黄抗体IgY的稳定性与体外生物学效应。方法:用水溶法从免疫鸡蛋黄中提取抗白色念珠菌抗体IgY,ELISA法检测抗体耐热,耐酸,耐碱的稳定性,观察IgY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和抑制白色念珠菌粘附肠上皮细胞(IEC-6),结果:IgY在巴氏消毒后活性为对照的61%,在pH7.0至3.0酸性环境中活性改变不显著,在pH7.9,37℃作用150min活性仍对照的60%,IgY在10mg/ml时能明显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和对肠上皮细胞的粘附,明显降低细胞上清二胺氧化酶(DAO)释放。结论:鸡蛋黄抗抗IgY具有高度稳定性和良好的体外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9.
抗白色念珠菌鸡卵黄抗体(IgY)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鸡蛋黄中抗体的产量、纯度、来源及稳定性。方法:应用白色念珠菌作为抗原免疫25周龄Leghorn鸡,通过改良水溶法(WD)提取蛋黄中抗体IgY,双紫外光测定抗体含量,SDS-APGE电泳检测抗体纯度,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测定该抗体来源,ELISA检测热处理后的抗体活性。结果:抗体含量13mg/ml蛋黄液,抗体纯度达到95%,Western blot免疫印迹证明该抗体与鸡血清中的IgG具有相同的分子量和抗原性。ELISA检测热处理后的抗体活性,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结论:鸡蛋黄内含有丰富的抗体,通过WD水溶提取法可得到高产量,高纯度的特异性抗体IgY,证明其来源于鸡血清中的IgG,对热具有高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SAGE标签产生长片段cDNA应用于白念珠菌基因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定本实验室建立的白念珠菌LongSAGE文库。方法运用利用SAGE标签产生长片段cDNA应用于基因识别(GLGI)技术将白念珠菌的酵母相和菌丝相17bp的LongSAGE标签扩增至相应的3′cDNA端,获得数百个碱基片段,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20个标签中有15个获得稳定有效的扩增,长度在200~1000bp之间,获得的长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后,有超过95%的碱基与已知基因相同,并且包括原来17bp的SAGE标签,表明获得的序列为此已知基因。结论研究表明,用SAGE标签作为引物,可有效地识别基因。利用SAGEGLGI技术可以用来说明更多的白念珠菌的表达基因序列和其它真核生物的基因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