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肯尼亚内罗毕红宝石研究中心负责人N.R.Barot先生说,该国近来发现的两个蓝宝石矿将产出高质量的蓝宝石。其中靠近肯尼亚边境附近与苏丹、埃塞俄比亚交界处的一个宝石矿床可产出相当数量的宝石品  相似文献   

2.
橙粉色-粉橙色刚玉品种在交易中称为帕帕拉恰(Padperadschas)宝石,天然的帕帕拉恰宝石被认为是最稀有的蓝宝石品种。它们源自斯里兰卡,主要来自该国的拉特纳普拉,但也有来自埃拉荷拉和布塔拉的,本文提出的是一种根据此类宝石基本特性,如内部特征(生长构造,色彩分区以及非均匀色彩分布样式,包裹体)以及分光数据和化学特性,来区分未经处理、  相似文献   

3.
珊瑚的英文名是Coral,来自拉丁语,它是重要的有机宝石之一,也是古今中外深受人们喜爱的宝石品种。早在古代,罗马人就认为珊瑚具有防止灾祸、给人智慧、止血和驱热的功能。此外,印度和中国西藏的佛教徒视红色珊瑚为如来佛的化身,他们把珊瑚作为祭佛的吉祥物,多用来做佛珠或者用于装饰神像,是极受珍视的首饰宝石品种。红珊瑚饰品以柔美圆润的色泽与古典优雅的质感,让佩戴者展现出娟丽灵秀的时尚风情。  相似文献   

4.
正斯里兰卡是一个印度洋上的岛国,四面环海,犹如一颗珍贵的水滴形宝石镶嵌在波涛汹涌的印度洋中,被称为"印度洋上的一滴眼泪"。在我的印象中,斯里兰卡因连年内战,经济没有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十分艰苦,是一个穷得只剩宝石(该国出产蓝宝石)的国家。然而,当我来到这里后,了解到内战结束后政府努力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实行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大力发展旅游事业;看到了这里的人们敬畏自然、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这些,都让我对斯里兰卡的印象大为改观。  相似文献   

5.
杨云  杨静 《中国宝玉石》2013,(1):185-187
珊瑚是一种低等腔肠动物珊瑚虫分泌的钙质为主体的堆积物形成的骨骼,常呈树枝状产出,用于宝石工艺品中的红珊瑚以较小的分枝群体珊瑚形成,依附于海底,红珊瑚属于有机宝石,从古今中外的历史来看,红珊瑚具有着崇高的地位,在佛教中被列为佛教七宝之一,红色珊瑚被视为如来佛的化身,常被用作祭佛的吉祥物,做成佛珠,或用于装饰神像;在清代,红珊瑚曾是二  相似文献   

6.
一、金伯利-钻石的老家。 1867年,一个英国人在南非发现一群孩子在玩一块亮晶晶的石头,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块价值昂贵的金刚钻石。英国人很快找到了钻石的原生矿床,随后在矿山周围逐渐形成了一个城市,以当时英国殖民大臣金伯利的名字来命名。   二、安特卫普-钻石的加工中心。全世界现有十六个钻石交易所,其中四个设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市。   三、拉特纳普拉-宝石城。斯里兰卡因盛产宝石而被誉为“宝石岛”,拉特纳普拉就是该国的宝石生产中心。   四、鸟羽-珍珠港。鸟羽市为日本最著名的珍珠港,世界特有的“海女采珠”就在此地…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珠宝首饰业飞速发展,人工宝石业作为我国珠宝首饰业的半壁江山,也蓬勃发展。许多人把人工宝石称为人造宝石,这是不对的!根据国家标准,人工宝石的定义是:完全或部分由人工生产或制造、用作首饰及装饰品的材料统称为人工宝石。人工宝石包括合成宝石、人造玉石、拼合宝石和再造宝石。可见人造宝石只是人工宝石的一部分,故不能将人工宝石称为人造宝石。合成宝石与人造宝石的主要区分是:如果在自然界中有对应的天然宝石,且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矿物内部结构与对应的天然宝石相同,则称“合成宝石”,如合成水晶、合成祖母绿、合成…  相似文献   

8.
宝石鉴别的手段很多,然而面对化学组分和物理常数相同的天然宝石和相应的合成宝石,常规的宝石鉴定仪器常显得无可奈何。不过,由于宝石中的包裹体是宝石生长环境遗留在宝石内部的痕迹,是不同生长环境晶出宝石的佐证。为此,正确识别宝石中不同产状的包裹体,在宝石鉴定工作中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海纹石(Larimar)以其美丽的蓝白色纹理得名,市面上又称"拉利玛"、"拉力玛"等,属稀有宝石,仅产于多米尼加共和国,是该国国石。国外的资料表明,1974年,圣多明哥人Miguel Mendez和美国维和部队志愿者Norman Rilling在多米尼加共和国Barahona省附近的海水中,偶然发现了大量闪闪发亮的蓝色鹅卵石,后经美国史密森博物馆(Smithsonian)地质学家鉴定为海纹石的蓝色品种。Larimar的名字来自发现者Méndez女儿的名字  相似文献   

10.
正珊瑚是珠宝中有生命的千年灵物,在西方,与珍珠、琥珀并列为三大有机宝石,在东方佛典中,珊瑚又被列为七宝之一,自古即被视为富贵祥瑞之物。红色珊瑚被视为如来佛的化身,常被用作祭佛的吉祥物,做成佛珠,或用于装饰神像;在清代,红珊瑚曾是二品官员的顶戴;西藏的喇嘛高僧多持红珊瑚制成的念珠。可见,人们对珊瑚充满了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1.
宝石的透明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往往用色彩艳丽、光彩夺目、晶莹剔透来形容宝石的瑰丽,它们分别指宝石的颜色、光泽和透明度。在体现宝石价值的诸多因素中,透明度和光泽一样是仅次于颜色的重要因素。一.宝石透明度的含义与分类宝石透明度是指宝石透过可见光波的能力,它主要与宝石对光的吸收强弱有关,其大小可用透射系数来说明。  相似文献   

12.
水晶是大自然中有灵气的石头,古有"水玉"之称,佛书中则称莹洁晶光的水晶为"水之精灵",古往今来,水晶的雕琢受到大众的喜爱,在宝石领域内,晶莹剔透的属性在材质的表现性上尤为凸显。然而,长期以来水晶被归于低档宝石,市场上的水晶雕琢制品出现同质化,没能发挥其艺术价值。为此,重估水晶雕琢的艺术价值是迫切要面对的问题。本文从水晶的材料属性,工艺性,美学意义重估水晶雕琢的价值。水晶坚硬和脆性的材质特征,在雕琢的工艺性上具有特殊的表现张力,水晶雕琢在美学价值的层面,也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必然面对工艺美术的现代性挑战。  相似文献   

13.
打开越南宝库—越南有金、宝石和熟练的工人。目前,由于政府采取有力措施,该国珠宝产业终于跨上了开发本国巨大潜在财富之路。由于国内严重的经济管理失控和国外的军事冲突,使越南经济处于世界上最劣的国家之列。但它位于具有多种资源的地质系统中,有丰富的人力和72...  相似文献   

14.
宝石的颜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赋予宝石美丽的诸多因素中,颜色是一个主要的因素,甚至是唯一的因素。有些宝石的颜色是相对稳定的,而另一些宝石的颜色可以是变化的。我们可以根据宝石的颜色对宝石进行初步的种属的限定,缩小宝石可能的范围,从而鉴定宝石。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宝石颜色的好坏来对宝石进行评价,确定宝石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珠宝科技》1999,11(1):60-6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条例中使用的术语“宝石”是指具有宝石级的天然矿物,根据宝石的商业价值,将宝石分为下列两类:第一类钻石、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第二类其它宝石。第二条在越南境内,为调查、勘探、开发、生产和加工宝石,制造珠宝和工艺品,贸易和进出口宝石所...  相似文献   

16.
如果有人问:“‘黄宝石’是什么宝石?”对这问题,很难作出直接的回答。对于一个不懂宝石的人来说,以为“黄宝石”就是黄色的宝石。在这里,宝石的名称实际上只是一个色类的概念。显然,依照现代宝石学看,这种只以色而作宝石名称的方法,是不科学的。事实上,在宝石行业中,长期以来就存在着宝石名称的混乱现象。黄宝石这一概念,在以往珠宝行业中曾经用过,但所指并不明确。较多见的有三  相似文献   

17.
袁心强 《珠宝科技》1993,5(1):41-46
宝石的光学性质是鉴定宝石的重要依据。在鉴定中,除了要知道宝石的最大折射率、最小折射率和双折率外,还要知道宝石是一轴晶或二轴晶,正光符或负光符。应用珠宝折射仪能够在宝石的任一抛光平面上测量出宝石的这些性质。不过要达到这一目的,仅仅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是不够的,还需具备关  相似文献   

18.
彩色宝石的概念及色彩 彩色宝石,也称有色宝石.英文原名为Colored Gemstone或者是Colored Stone.是宝石大家族中除钻石外所有有颜色宝石的总称。彩色宝石不是一种宝石,而是由数十乃至上百种宝石共同构成的一类宝石。除星光效应外.只有半透明或透明且色彩鲜艳的刚玉才能称做宝石。但为了简单易记,都直接将粉红宝石、黄宝石、橙宝石、青宝石(浅绿色)或紫宝石等.统称为彩色宝石,不同颜色,可与服饰做出最佳的配搭。  相似文献   

19.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检测技术是研究分析宝石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的有效手段之一,具有准确、快速、简便、无损和仪器价格低等优点,在宝石的鉴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测试宝石样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并对所得的图谱信息进行分析,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检测有助于指导鉴定宝石的品种、天然宝石与合成宝石、天然宝石与人工优化处理宝石等方面的异同,以及宝石颜色致色机理方面的研究,对补充宝石常规检测手段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所有矿物资源中宝石具有特殊的地位,人们自古以来就使用它。就宝石和次宝石矿床资源和种类来说,苏联居世界首位。宝石矿床形成于各种地质条件中,并具有不同的成因,从岩浆成因到外生成因。根据宝石和次宝石的形成和习性的研究可追溯它们在地球上、区域上及局部范围的基本分布规律。如象其它固体矿床一样,各地的宝石矿床最主要的条件是大地构造位置和矿床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