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酵母对锗的生物富集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魏秀生 《食品科学》1992,(5):49-54,39
本文以GeO_2为锗源,试验了2种6株酵母在生长培养过程中对无机锗的生物富集作用及生物有机化作用,优选出一株葡萄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1458)在含锗 100ppm的麦芽汁培养基中对错的富集量达到821ug/g,有机化率高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2.
以啤酒酵母为生产菌种、麦芽汁玉米浆为培养基,在发酵液中添加GeO2,通过生物富集作用生产富锗酵母。由正交试验得出生产富锗酵母的最佳工艺条件,即在麦芽汁培养基中添加3%玉米浆,100mg/kgGeO2,糖度10°Bx,发酵时间为24h,锗含量达978.4μg/g。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通过向麦芽汁培养基中添加GeO2培养啤酒酵母的方法来制备富锗酵母.测定富锗酵母的生物量及锗含量来评价其品质.对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8℃,摇床转速200r/min,培养基锗离子添加浓度为100mg/L,培养基的装液量80mL/250mL三角瓶,种子液接种量10%(v/v),培养基初始pH值为为6.0,培养时间60h.优化培养条件制备所得的富锗酵母生物量可以达到(3.85+0.17)g/L,而其锗含量可以达(758.6+31.6)μg/g,其中有机锗含量为92.8%.采用红外光谱法分析空白酵母粉和富锗酵母粉,比较酵母富集Ge元素前后红外吸收峰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类和不同酵母营养剂用量对霞多丽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的影响,选择了3种酵母(X5、X16、RMS2)和3个不同质量浓度梯度酵母营养剂(THIAZOTE)(0、0.3 g/L、0.6 g/L)进行发酵试验。研究表明,土壤和葡萄汁中的氮含量与葡萄酒中的EC含量密切相关;不同酵母酿造的霞多丽葡萄酒中EC产量不同,在发酵末期阶段,与酵母X16、RMS2相比,酵母X5酿造的葡萄酒中EC产量分别增长了53.8%和17.6%;葡萄酒中的EC产量随着酵母营养剂的用量的增加而升高,在发酵末期阶段,与不加酵母营养剂的对照组相比,酵母营养剂添加量为0.3 g/L和0.6 g/L酿造的葡萄酒中EC产量分别增长了12.8%和69.2%。不同发酵处理霞多丽葡萄酒EC产量范围在2.1~3.8 μg/L,均未超过美国或者欧盟规定的EC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5.
从推迟采收的赤霞珠葡萄果实中分离出野生葡萄酒酵母,进行初筛,再经紫外线诱变、复筛,测定其各项指标.筛选出5株野生葡萄酒酵母菌株,并与对照葡萄酒酵母进行比较.初步得出结论为:IW3、IW5耐糖度达到380 g/L,耐酒精度达16%,耐SO2达120 mg/L,酒精产率达10%以上,发酵结束后陈酿速度快,酿造的甜型葡萄酒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6.
富锌酵母的制备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战勇  陈珊 《食品科技》2006,31(6):143-145
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Zn2+的方法制备富锌酵母。测定富锌酵母生物量及锌含量。对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优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8℃、摇床转速220r/min、培养基锌添加量600mg/L、接种量体积分数为10%(v/v)、培养起始pH值为6.0、培养时间60h。在此优化条件下获得的富锌酵母生物量可达到(8.712±1.033)g/L,锌含量可达(7.890±0.802)mg/g,锌总含量达到了(69.261±15.401)mg/L。对空白酵母和富锌酵母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比较了酵母富集Zn2+前后吸收峰的变化。并对富锌前后酵母中的17种氨基酸的组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利用啤酒废酵母制备富锌酵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啤酒废酵母为原料制备富锌酵母.对制备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条件为:Zn2+的浓度为500μg/mL;培养pH值为4.5:振荡培养时间为10h;啤酒酵母投加量为50g/50mL培养基.通过红外分析对空白废酵母和富锌废酵母进行比较,分析了酵母富集锌前后吸收峰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怀来和房山产区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EC)产量的差异,选择ST和BO213两种酵母进行发酵试验,比较同种酵母在不同产区酿造的葡萄酒中EC产量的大小。同时,分析比较了添加酵母助剂不同用量(0、0.3、0.6 g/L)酿造的怀来产区"美乐"和"赤霞珠"葡萄酒中EC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房山产区用酵母ST和BO213酿造的葡萄酒中EC产量均比怀来产区高。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添加同种酵母助剂在不同品种酿造的葡萄酒中EC产量不同,且"赤霞珠"葡萄酒中的EC产量高于"美乐"葡萄酒。葡萄酒发酵过程中EC质量浓度的测定结果范围为1.0~7.4μg/L,平均质量浓度为3.9μg/L,测定结果符合国际对葡萄酒中的EC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Fe2+的方法制备富铁酵母。测定富铁酵母生物量及铁的含量。对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8℃,摇床转数200r/min,培养基Fe2+添加浓度为100mg/L,装液量60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10%(v/v),pH值为6.0,培养时间72h。在此优化条件下获得的富铁酵母生物量可达到4.112g/L±0.17g/L,铁含量可达7.505mg/g±0.33mg/g。其中有机铁含量为81.4%。对空白酵母和富铁酵母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比较了酵母富集Fe2+前后吸收峰的变化,并对空白酵母和富铁酵母中的17种氨基酸的组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乳酸菌和酵母菌在豆酱发酵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用人工接种的方式研究了植物乳杆菌和鲁氏酵母对酱醅pH、总酸、乙醇含量以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后期发酵工艺。分析得稳定点为鞍点,进一步岭嵴分析确定最佳条件为:温度为32.4℃、植物乳杆菌接种量为2.87×10~6个/g、鲁氏酵母接种量为4.55×10~5个/g、酱醅pH降到5.3时接种鲁氏酵母,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豆酱,感官评定得分为91.2,豆酱品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