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TGF-β的信号转导与病理性瘢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瘢痕形成是创伤愈合的自然结局,但瘢痕异常增生则会产生病理性瘢痕,主要包括有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scar)和瘢痕疙瘩(keloid)。其特征是大量细胞增生(主要是成纤维细胞)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成分过量沉积,胶原排列紊乱。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在瘢痕形成机理方面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多种细胞因子在病理性瘢痕的形成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转化生长因子β与皮肤创伤修复后病理性瘢痕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皮肤损伤后胶原蛋白、纤连蛋白(fibroneelin FN)、氨基多聚糖(glucosamino glucoside GAG)等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的异常沉积可形成增生性维痕或瘢痕疙瘩。在此过程中,许多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β)、表皮生长因子(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EGF)、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等作为潜在介质参与其调节活动,其中TGF-β在创伤愈合过程中是关键的生物活性因子,目前的研究表明,TGF-β及其受体可由损伤处多种细胞表达,参与调节瘢痕的形成,且具有复杂的生物学功能,可影响瘢痕形成的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TGF-β1和CTGF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病理性瘢痕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9例瘢痕疙瘩患者(为A组)、32例增生性瘢痕患者(为B组)及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为C组)中,TGF-β1和CTGF两种因子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A、B组中TGF-β1和CTGF均呈高表达,与C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B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和CTGF对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可能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余文林  李勤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7):1013-1015
病理性瘢痕是以成纤维细胞为主的细胞成分过度增殖和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的皮肤纤维化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病理性瘢痕的纤维化过程与多种生长因子有关。目前普遍认为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是促进纤维化发展的最重要的生长因子之一,在随后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5.
转化生长因子—β在创伤愈合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化生长因子-β是一种与创伤愈合密切相关并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多肽因子,对愈合过程的所有阶段,包括炎症反应和基质的积聚均有重要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转化生长因子-β在创伤愈合、瘢痕形成及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和P-Smad2/3的表达情况,探讨上述细胞因子对瘢痕产生的重要性及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上述3种细胞因子在3种不同组织共36例标本中的表达,ImagePro-Plus6.0软件进行阳性面积测量和细胞计数。结果TGF-β1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均为增强高表达,而在正常皮肤中几乎不表达;Smad3在三组标本间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Smad2/3在瘢痕疙瘩中表达最强,增生性瘢痕次之,正常皮肤组织中最低。结论TGF-β1表达增强是病理性瘢痕产生的重要原因,P-Smad2/3的表达水平则可认为与瘢痕增生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转化生长因子β与瘢痕形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瘢痕的过度增生是因为创伤病变部位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反常的增加 ,使胶原过量沉积所致。目前的研究已证明 ,细胞因子在瘢痕的过度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 ,对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研究较多。TGF β是目前已知与瘢痕的形成最为密切、最具代表性的细胞因子。现就TGF β与瘢痕形成的研究及进展作一综述。一、TGF β的概况TGF β为超基因家族 ,脊椎动物有 5种TGF β基因 ,在哺乳动物中表达 3种 ,即TGF β1 、TGF β2 、TGF β3,它们是结构与功能相关的异构体。该家族成员被认为来自同一原始基因 ,有至少 7个…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病理性瘢痕表皮组织中TGF-βⅡ型受体(TβRⅡ)的基因表达.方法 20份病理性瘢痕标本收集于2007 -2009年济南军区总医院收治的20例烧伤或外伤瘢痕患者,于每份瘢痕标本中央和边缘部位分别切取1块表皮组织.每例患者留取1块距离病变部位10 cm以上的正常皮肤组织标本作为自身对照1.抽取每例患者1 ~2 mL全血并分离提取血清,作为自身对照2.另取8例无病理性瘢痕病史患者术中弃用的8份正常皮肤组织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生物素-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染色法检测3种组织标本中TβRⅡ的阳性表达.经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基因测序,对比观察各标本中TβRⅡ的基因表达.对数据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病理性瘢痕表皮组织标本中TβRⅡ阳性表达明显低于自身对照1和正常对照组织标本,主要位于表皮的基底层,而棘层、颗粒层和角质层中TβRⅡ阳性表达很少或缺失.在自身对照1、自身对照2和正常对照标本中未见TβRⅡ基因异常表达;在8份病理性瘢痕表皮组织标本中,TβRⅡ多聚A位点的片段出现条带泳动异常,基因测序显示DNA片段缺失1个A(P=0.044).结论 病理性瘢痕表皮组织中可能存在TβRⅡ基因的异常表达.瘢痕表皮回植可能会增加病理性瘢痕复发的风险,而切取瘢痕患者正常皮肤植皮修复创面可能不会增加瘢痕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CTGF与病理性瘢痕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病理性瘢痕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HS)和瘢痕疙瘩(K),它是皮肤对创伤、炎症、烧伤、外科治疗或自发的一种过度的皮肤纤维增生性疾病,目前其形成机制尚未明了。研究发现,许多生长因子与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有密切关系[1]。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tissue growth factor,CTGF)与病理性瘢痕密切相关,本文就CTGF与病理性瘢痕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CTGF的特点1.1CTGF的概况:1991年Bradham等[2]在用多克隆的抗PDGF抗体筛选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cDNA文库时,从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分离得到相应…  相似文献   

10.
增生性瘢痕中TGF—β受体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TGF-β受体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进一步认识TGF-β及其受体在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正常皮肤用增生性瘢痕中I型和Ⅱ型TGF-β受体染色,并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增生性瘢痕Fb中能检测到I型和Ⅱ型受体,而且随着病程的延长,受体表达逐渐减弱,直至消失;正常皮肤Fb未见受体表达阳性者。结论:①在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不仅TGF-β增高,Fb表面I型和Ⅱ型TGF-β受体也增高,使TGF-β作用放大;②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Fb出现表型变异,而且Fb表型随病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与创面瘢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面修复是外科领域中的重要问题.理想的创面修复是在促进创面愈合的同时,减少瘢痕的形成,因此,寻找有效调控和干预方法,是目前创面修复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瘢痕瓣治疗耳轮病理性瘢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耳轮烧伤后易出现瘢痕增生 ,甚至形成瘢痕疙瘩 ,质地坚硬 ,外形丑陋 ,奇痒无比 ,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既往多采用局部瘢痕切除 ,中厚皮片移植或非手术方法治疗 ,但极易复发[1 7] 。我们自 1995年应用耳轮局部瘢痕组织瓣(下简称瘢痕瓣 )治疗外耳轮瘢痕疙瘩 ,取得良好效果 ,随访 5年未见复发。1 临床资料本组 7例 ,12只外耳。男 5例 ,女 2例。年龄 16~ 34岁。单耳 2例 ,双耳 5例。火焰烧伤 5例 ,汽油烧伤 1例 ,酒精烧伤 1例。伤后 8个月~ 2年 ,瘢痕瓣最大 5 0cm× 1 5cm ,最小 4 0cm× 1 0cm ,术后全部成活。随访 2~ 5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模拟人体内核心蛋白多糖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接触方式,观察核心蛋白多糖固相拮抗TGF-β1刺激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效果.方法制备成纤维细胞胶原网格(FPCL)体外三维培养模型,将其分为4组.对照组向FPCL中加入培养液;核心蛋白多糖组向FPCL中混入终浓度2 mg/L的重组人核心蛋白多糖,再加入培养液;TGF-β1组向FPCL中加入含5 μg/L TGF-β1的培养液;TGF-β1+核心蛋白多糖组向FPCL中混入终浓度2 mg/L的重组人核心蛋白多糖,然后加入含5μg/L TGF-β1的培养液.在培养12、24、48、72、96 h时观察各组FPCL的收缩情况,并用蛋白质印迹法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FPCL中瘢痕成纤维细胞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各培养时相点下,TGF-β1组FPCL收缩比对照组明显增强,核心蛋白多糖组FPCL收缩则比对照组明显减弱.TGF-β1组的PAI-1、α-SMA的蛋白及相应mRNA表达水平(3 482±211、4 320±272;0.89±0.15、0.56±0.11)显著高于对照组(1 764±147、1 699±146;0.29±0.06、0.21±0.06,P<0.01);其余两组相应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核心蛋白多糖混入胶原凝胶,可显著抑制TGF-β1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刺激作用,表明在体外核心蛋白多糖具有拮抗TGF-β1的作用.提示皮肤组织损伤后,由于创面机械性缺少核心蛋白多糖,TGF-β1活性上调,可能是瘢痕增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及β-catenin和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在病理性瘢痕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半定量检测β-catenin在30例增生性瘢痕(H组)、30例瘢痕疙瘩(K组)与30例正常皮肤(N组)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β-catenin在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中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之间比较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β-catenin的过度表达与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有关,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在病理性瘢痕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病理性瘢痕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分别留取正常皮肤 5例、增生性瘢痕 15例和瘢痕疙瘩 7例组织标本 ,测定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 ,通过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图像定量分析 ,检测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 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 (2 6 .5 2± 4 .10 )、(84 .10± 1.76 )和 (92 .38± 2 .0 4 )μg/ mg,后两者与前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m RNA指数分别为 0 .0 9± 0 .2 5、0 .78± 0 .6 3和0 .84± 0 .0 4 ,后两者与前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结论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纤维化进程中可能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病理性瘢痕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基因治疗成为医学领域全新的治疗手段。2 0世纪80年代初,Auderson[1] 首先阐述了基因治疗的概况,1990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Blaese等[2 ] 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首例因ADA缺乏而导致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症的基因治疗,他们以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为靶细胞,以LASN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使ADA基因稳定整合,扩增后回输,治疗后患儿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991年我国首例基因治疗B型血友病也获得成功[3 ] 。随着病理性瘢痕相关基因研究的进展,一些参与调控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及胶原代谢的基因被相…  相似文献   

17.
病理性瘢痕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病理性的瘢痕愈合包括2种基本形式: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和瘢痕疙瘩(keloid)。由瘢痕增生及挛缩而产生的畸形及功能障碍在临床中时常遇到,在美容、整形外科中是最棘手的问题之一。瘢痕疙瘩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病理现象,是指人体某处皮肤损伤后引发或自发产生的过度瘢痕化;它不同于增生性瘢痕,具有过度生长、超过原伤口界限、呈瘤样增生且侵犯邻近组织、自始至终不退化、单纯手术切除后易复发等特点,临床上也称之为“瘢痕瘤”。  相似文献   

18.
皮肤创伤后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是美容、整形外科最棘手的问题之一,病理性瘢痕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scar)和瘢痕疙瘩(keloid)。在组织学上,两者十分相似,胶原结节HS中较K中少,但细胞的形态相似;实验室的多种检查观察结果两者虽有一定的差别,但没有一个绝对的指标;临床检查多见增生性瘢痕不超过原损伤范围,而瘢痕疙瘩超出原损伤范围,边缘向正常皮肤侵袭,持续很久且不断扩大,损伤中心常可见到变平、色浅的退化现象[1]。病理性瘢痕形成的机制尚未弄清,因此临床疗效不如人意。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病理性瘢痕…  相似文献   

19.
病理性瘢痕的鉴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scars)和瘢痕疙瘩(keloids)属于病理性瘢痕,它们是由于结缔组织对创伤的过度增生反应而形成犤1犦。长期以来,临床医生对它们的诊断和鉴别也一直停留在瘢痕的外表,组织学(是否侵犯周围组织),形态学和手术后的复发等有限方面犤2犦;而在治疗上,包括外科手术,放射疗法,药物疗法,机械压迫疗法和激光治疗等,没有一种单独的治疗方法是最有效的犤3犦,而大量的治疗方法正表明了对于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机制和鉴别上理解的缺乏犤4犦。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医学界在组织病理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病…  相似文献   

20.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胆管损伤的修复以及过度修复致瘢痕增生关系密切,是一种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及细胞间基质表达的一类多功能细胞因子,在伤口愈合早期可刺激细胞外基质的产生,抑制蛋白酶和基质酶的活性,从而促进细胞外基质沉积,促进前胶原蛋白Ⅰ和纤维素结合素的合成,为胶原蛋白的蓄积提供网络,增加整合体和其他膜受体,加强细胞与基质的相互作用,有利于炎性细胞向创伤部位移动,诱导肉芽组织形成,促进组织损伤后的修复,但如果过度作用或持续表达,将会导致瘢痕形成。对TGF-β蛋白家族组成、信号转导机制和TGF-β1在创伤愈合、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