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将多张裁切好的原版胶片摆放在一张拼版胶片上,将其正确定位并固定,即为手工拼版。而拼版之前,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制作拼版台纸。  相似文献   

2.
印刷胶片作为晒版原稿,其拼版精度直接影响印品的套准,而套准精度又是产品质量的重要检验指标之一.根据CY/T5-1 999<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的规定,精细印刷品的套印允许误差≤0 1mm,一般印刷品的套印允许误差≤0 2mm.这就意味着胶片拼版作为制版基础必须保证绝对准确.  相似文献   

3.
我公司是省级书刊印刷定点企业,在晒版过程中,通常使用激光照排机输出的文字。一般激光照排机输出的是十六开或八开胶片。在晒版前根据所印书刊开数,需裁成三十二开或其他开数,然后设计好拼版台纸,拼在一张透明片基上。这样晒版后,在每个三十二开(或其他开数)版心...  相似文献   

4.
本厂只有四开激光照排机,晒制对开版时必须拼版,另外,很多客户自带的胶片也是小规格的胶片,经常需要拼版。由于我们使用的晒版机没有二次曝光功能,因此.用拼好的胶片晒出的 PS 版上有明显的胶片轮廓线痕迹。为去掉这些痕迹,我们以前是用修版膏一点点去除,除过脏的地方在印刷时往往反脏;如果轮廓线离图文很近,除脏时稍有不慎,就会破坏图文,使 PS 版报废。且这种方法耗时费工,报纸印刷时效性要求高,更显出这种方法的笨拙。本人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一种利用光线漫反射原理解决此间题的简便易行的方法。在拼版前,用刃口为圆弧型的手术刀把胶片边缘刮成斜面,注意,要刮带有药膜的那一面。经过这样处理的胶片,拼版后晒出的 PS 版,不会再出现胶片轮廓线痕迹。这种办法既省时又有效,同行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5.
本报社印刷厂由于排版在编辑部,照排车间在印刷厂,目前是通过传版方式将报社发排的 PS 文件以及外挂图片文件传递到印刷厂,再进行拼版、出片、晒版、印刷。由于使用的是对开照排机和印刷机,而报纸版面大多是四开和八开,因此拼版就非常重要了。以前我们是采用人工拼版方式,但出现了不少问题,且效率低、质量差,胶片容易污损,不易套准,影响印刷质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使用方正文合拼版软件,通过一段时间使用,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胶片是复制印版的原版,它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制版和印刷质量效果。可以说,它是印刷质量的源头环节,其质量控制十分重要。然而,由于制版、拼版操作和使用保管不当,很容易因胶片存在缺陷而影响晒版质量,造成印刷的产品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笔者在多年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对此深有体会,特就日常生产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作些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印刷作业中,图像和文字信息的传递,都是靠感光胶片进行的。电分机和植字机分别产生图像分色片及文字块的阴图(或阳图),拼版工人则将二者按照工艺拼接形成整幅。胶片是具有很高容量的信息载体,重量很轻,移动和传递并不造成额外的负担。 电分机配接整页拼版系统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整页拼版系统具有扫描图像,并将图像用电子方式相互拼接的能力,更先进的全功能整页的拼版系统还可以同时处理文  相似文献   

8.
一次,本厂一台海德堡4色胶印机印一批活件时出现套印不准。首先检查打版试印的纸张,发现是青版与其他三色套印不好,表现为左右规矩线4色套印良好,但叼口处青色向左偏移两线宽,拖梢处青色向右偏移两线宽,看来是晒版出了问题,接下来检查了胶片。这是一套4开片,成品为16开,它有 A、B、C、D4个完全一样的成品,其中,A、C 方向一致,B、D 方向一致,A、C 与 B、D 为头对头拼版。笔者将4张胶片重叠检查,但没有发现套印不准现象,令人困惑,难道是晒版过程中青  相似文献   

9.
在书刊印刷中,由于受书刊页码数量所限,经常会出现4开书帖、8开书帖或16开书帖的情况。使用对开胶印机印32开书刊遇到这种情况,按以下方法拼版、晒版,效果较好。 1.遇到4开书帖时,将书帖反正面的页码按叠样要求绝对对应地分别拼在对开拼版台纸的左右两边,用拼好的对开版晒版,即可满足4开书帖的反正面印刷要求。 2.遇到8开书帖时,先在对开拼版台纸的中线上,画好  相似文献   

10.
案例分析案例12004年7月,我厂承印《书法艺术》一书,该书为正度16开,内文5.625印张,70g/m~2双胶纸正反面8色印刷,印量30万册,无线胶订。该书已由出版社排好版,直接提供给我厂的是胶片,拼版时发现,该活件存在工艺设计方面的问题:如0.5印张在倒数第二帖,0.125印张的单页则放在最后一帖。考虑到该书在装订时,0.125印张的单页容易出现掉页、缩页,偏斜等问题,便与出版社协商,希望更改工艺设计,要么去掉0.125印张,要么变为0.25印张,且最  相似文献   

11.
一、数字化拼版与照排系统在拼版流程中的自由拼版是专门为输出制版服务的。它将需要输出的分色文件根据照排机的输出幅面排列在固定页面上再进行输出,而且可以代替设备通过软件设定页面间距离,这样操作者可以方便直观地根据作业情况充分利用胶片,提高了输出效率,节省了输出成本,如图1。发排时可能需要同一文件不同色版拼到同一大版上出片,采用RIP后的拼版软件能完成此种类型的拼版。根据曝光系统结构,照排设备可以分为绞盘式、外鼓式和内鼓式结构。不同结构特点的照排设备在胶片曝光方面有不同特点。绞盘式结构的照排设备是先曝光再裁片…  相似文献   

12.
晒版是制版和印刷中一个承上启下的“桥梁”工序,地位非常重要。晒版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而且直接涉及到生产成本。这里仅就个人工作经验,对PS版晒版质量问题具体分析探讨,交流经验,以便提高PS版的晒版质量,提高PS版利用率。一、图像发虚和上脏1.胶片上胶带纸距图像太近,将图像垫虚,并有胶带纸脏印;拼版时片基重叠,将图像垫虚,同时也有脏痕。解决方法:尽量使胶带纸或拼版片基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垫虚。胶带纸脏迹可用除脏剂去掉或用散射膜二次曝光法去除。2.PS版上落有灰尘、砂粒等脏物,造成图像被垫虚…  相似文献   

13.
正中小学教材印刷具有印量大、周期短、加印次数多等特点。以往我公司在进行这部分业务时,是用出版社提供的胶片去晒版、印刷,但这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我们需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出版社提供的胶片进行重新拼版,且拼版费用较高;再者,胶片经反复使用后,容易使印品出现带脏、划痕、马蹄印等弊病,使印品质  相似文献   

14.
颜林  戴俊萍 《印刷杂志》2013,(11):39-40
在印刷生产流程中,拼版工作对印刷品的质量、生产成本及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影响。拼大版时,除了要综合考虑印刷、印后工艺外,同时也要考虑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纸张利用率。本文主要从三个实例来阐述如何合理优化拼版以提高纸张利用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拼版已经基本取代了手工拼版,但有些情况下手工拼版又不可替代。比如:激光照排机输出的胶片规格尺寸小于印刷机幅面的要求时,或者对于单色印刷的书刊,客户已经在word里排好版面了,这时候一般会直接打印到硫酸纸上,然后采用手工拼版的方式来晒版。本文  相似文献   

16.
彩色制版是彩色复制的前工序,是彩色复制的基础。彩色制版主要包括分色(包括电子分色机分色和计算机分色)、拼版(包括人工拼版和计算机拼版)、拷贝(将拼好的大版阴图拷贝成整版阳图分色片)、晒版(将阳图分色片原版信息晒制到PS版上)。打样等几个主要工序。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因素极其复杂,彩色制版过程中的可变因素非常多,包括原稿、环境条件、原材料、设备状况、工艺条件、操作人员的素质和质量管理的水平等。彩色制版规范化的原则应是:尽可能稳定各种可变因素;从后工序着手,为前工序提供规范。笔者曾在1998年第4期《印刷标…  相似文献   

17.
彩色制版是彩色复制的前工序,是彩色复制的基础。彩色制版主要包括分色(包括电子分色机分色和电脑分色)、拼版(包括人工拼版和电脑拼版)、拷贝(将拼好的大版阴图拷贝成整版阳图分色片)、晒版(将阳图分色片原版信息转移到PS版上)、打样等几个主要工序。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因素极其复杂,而彩色制版过程中的可变因素也非常多,包括原稿、环境条件、原材料、设备状况、工艺条件、操作人员的素质和质量管理的水平。作为彩色制版规范化的原则,一是尽可能稳定各种可变因素,二是从后工序着手,为前工序提供规范基础。下面我们来分析晒…  相似文献   

18.
在胶印印刷中,一直存在着印版耐印力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制版工序不规范引起的印版耐冲力不足。如拼版时未认真做到“三无”(即无胶迹、无措叠、无脏污):在晒制印版前未认真检查胶片的密度匀实情况:在晒版时曝光时间控制的不够准确,晒版机抽真空不够密实;在显影时显影时间掌握的不够准确,显影液的配比不够合理;在烤版时烤版时间与烤版温度控制的不够得当等。1.拼版工序的问题。有些胶片版是拼版工自己拼的如果拼版工在拼版时责任心不强,未能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当出现底片存有脏污、废屑、胶迹以及胶片…  相似文献   

19.
<正>多年来,国内出版社的出版物印制绝大多数是基于激光照排机输出胶片,再寄送分发给承印单位(代理单位或代印印刷厂)进行拼版、晒版、印刷。这种基于胶片的出版流程,可以很好地保障印刷结果  相似文献   

20.
1.晒版 晒版时吸气不均导致印版网点不实、发虚,将直接引起花版.应清洁原版胶片和晒版机玻璃,防止灰尘进入;抽气时一定要等到原版胶片和PS版吸气贴紧后才能曝光;曝光时间适中,要根据不同的版材和胶片内容选择,时间短了,则曝光不足、网点易晒糊、缺乏层次感;时间长了,则网点被晒掉,小网点被晒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