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面部病灶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以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14例面部皮肤肿物切除后,缺损范围1. 2 cm×1. 0 cm~4. 8 cm×2. 1 cm,采用A-T皮瓣修复1例,带蒂鼻唇沟皮瓣修复6例,带蒂颌下皮瓣修复3例,带筋膜蒂皮瓣修复4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14例移植皮瓣完全成活,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6个月,皮瓣色泽正常,血运良好,有触感,外观恢复满意。结论不同皮瓣修复各具优势,应根据缺损情况进行选择;就近取材或采取多个局部皮瓣进行修复,可提高皮瓣成活率,保证术后面部功能及外观的完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带蒂股前外侧皮瓣在下肢软组织肉瘤术后修复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21年8月-2022年4月,收治11例下肢软组织肿瘤患者,按手术RO标准切除肿瘤,同时切取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切取范围:12 cm×10 cm~15 cm×14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通过植皮覆盖创面。结果 11例皮瓣均顺利成活;供区一期愈合,植皮成活良好。术后随访6~10个月,肿瘤无复发,皮瓣外观及下肢功能均满意。结论 带蒂股前外侧皮瓣适用于修复下肢软组织肉瘤术后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带蒂背阔肌Kiss皮瓣修复肿瘤切除术后胸壁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0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15例胸壁肿瘤患者。男2例,女13例;年龄43~60岁,平均51.8岁。局部晚期乳腺癌11例,胸壁皮肤纤维肉瘤3例,胸壁放射性溃疡1例。病程6个月~8年,中位时间24.1个月。术中切除原发灶后,胸壁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达17 cm×12 cm~20 cm×18 cm;采取带蒂背阔肌Kiss皮瓣移位修复创面,A、B两瓣大小相等,单个皮瓣切取范围为17 cm×6 cm~20 cm×9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14例皮瓣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1例皮瓣远端坏死,经换药后延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21.6个月。术后皮瓣外观良好,蒂部无臃肿,对肩关节活动无明显影响。肿瘤患者均无局部复发,2例乳腺癌患者发生远处转移。供区切口遗留线性瘢痕。结论应用带蒂背阔肌Kiss皮瓣修复胸壁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便,供区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为后续治疗争取了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的优点及效果。方法根据个体化的原则,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对27例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修复,其中足背10例,足跟部5例,内外踝3例和胫前中下段9例。皮瓣最大面积25cm×12cm,最小7cm×6cm。结果术后所有病例皮瓣均成活,24例创面一期愈合,3例创面皮瓣下感染,换药后二期愈合。随访3-14个月,所有皮瓣外观、质地、色泽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带血管蒂腹壁下深血管皮瓣移位修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0年8月-2008年3月,收治大面积软组织缺损5例.男3例,女2例;年龄12~44岁.致伤原因:车祸伤4例,肿瘤切除术后1例.缺损位于髂前上嵴周围3例,臀部及会阴部1例、坐骨结节1例.软组织缺损范围11 cm×6 cm~22 cm×8 cm.均为感染创面.病程14~36 d.术中采用13 cm×7 cm~25 cm×9 cm带血管蒂腹壁下深血管皮瓣移位修复缺损.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5例皮瓣均顺利成活,供、受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皮瓣质地、色泽、弹性均较好.供区无腹壁疝形成,受区感染无复发.结论 带血管蒂腹壁下深血管皮瓣移位是修复髂前上嵴周围、臀部、会阴部及坐骨结节处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带蒂背阔肌皮瓣修复肘关节周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22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显微修复外科采用带蒂背阔肌皮瓣修复肘关节周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12例,其中采用部分带背阔肌皮瓣修复肘关节后外侧周围软组织缺损6例,带功能性背阔肌皮瓣联合肱二头肌动力重建肘关节前内侧软组织缺损6例。本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57岁,平均31.4岁。受伤原因:机器绞伤5例,车祸伤4例,机器挤压伤2例,高处坠落伤1例。受伤部位:右侧肘关节5例,左侧肘关节7例。软组织缺损大小为18.0 cm×10.0 cm~51.0 cm×13.0 cm,皮瓣大小为30.0 cm×7.0 cm~55.0 cm×14.0 cm。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术后随访方法:电话、微信和门诊。记录末次随访时梅奥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及受区创面均I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2年,平均18个月。1例患者术后3个月时因皮瓣臃肿影响美观再次行皮瓣减容手术。6例动力重建肌皮瓣屈肘功能肌力达到IV级,6例带部分背阔肌皮瓣修复的肘外侧部患者,皮瓣外观不臃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带蒂髂腹股沟皮瓣在治疗中老年上肢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8月-2017年12月,应用带蒂髂腹股沟皮瓣移植修复中老年上肢软组织缺损31例,其中手部软组织缺损24例,前臂缺损7例;软组织缺损面积在5 cm×6 cm~8 cm×14 cm。其中合并高血压19例,糖尿病11例,室性早搏4例,脑梗后遗症1例,低蛋白血症3例。结果 31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出现皮瓣蒂部伤口感染,经换药后愈合,余伤口均Ⅰ期愈合。31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4.5个月。其中3例因手掌侧皮瓣臃肿于术后6个月予皮瓣整形,余28例皮瓣外观、质地均较满意,患肢肩、肘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结论带蒂髂腹股沟皮瓣有手术简单、风险小、成活率高等优点,对于一些要求保肢治疗的中老年患者,是一种优先选择的手术方式,也适合一些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侧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及背阔肌Kiss皮瓣修复乳腺肿瘤切除术后胸壁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女性,年龄46~73岁,平均55.5岁,其中5例为局部晚期乳腺癌,1例为晚期乳腺癌。病程4个月至5年,中位时间20.1个月。4例患者行术前化疗。术中切除原发病灶后,局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达10 cm×15 cm^21 cm×31 cm,单独采取对侧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或联合带蒂背阔肌Kiss皮瓣修复胸壁缺损,供区直接拉拢缝合,1例患者对侧乳房体积较大,同期行乳房缩小和乳房成形术。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皮瓣情况,以及肿瘤是否复发。结果6例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切取范围为5 cm×12 cm^10 cm×23 cm,其中3例联合带蒂背阔肌Kiss皮瓣进行修复,两叶皮瓣每叶面积范围为5 cm×15 cm^7 cm×18 cm,6例患者皮瓣均成活,其中5例创面一期愈合,1例背部供区因张力稍大,出现皮下积液,经换药、引流后切口延期愈合。术后随访1~17个月,平均7.5个月,术区皮肤平整,皮瓣外观良好,对肩关节及腰部活动无影响,肿瘤均无局部复发,供区仅遗留线状瘢痕。结论应用对侧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及背阔肌Kiss皮瓣修复乳腺肿瘤切除后巨大胸壁软组织缺损,无需血管吻合,手术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带蒂足底内侧穿支皮瓣应用于跟腱损伤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对跟腱损伤合并表面皮肤软组织复合性缺损患者18例,缺损面积为4.0 cm×2.0 cm~10.0 cm×5.0 cm,均采用带蒂足底内侧穿支皮瓣转移修复跟腱表面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中12例跟腱断裂未合并明显缺损,采用传统的修复方法直接缝合固定;6例合并跟腱缺损(长度为3.0~8.0 cm),采用腓骨短肌肌腱转位(4例)和腓骨短肌肌腱转位合并腓肠肌肌腱翻转加固重建(2例)。评估缺损情况、手术成功率、并发症情况以及随访外观功能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10~42个月(平均18.5个月),供、受区创面均一期愈合;单足提踵试验呈阴性,无跟腱再次断裂;皮瓣无溃破、感染等并发症。按Thermann功能评定标准:优8例,良6例;优良率为77.8%。结论采用带蒂足底内侧穿支皮瓣转移修复跟腱损伤合并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其皮瓣质地较好,厚度适中,且耐磨耐压,是修复跟腱部皮肤缺损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胫后动脉皮支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以胫后动脉皮支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和有关问题。方法 应用胫后动脉皮支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为 3cm× 4cm~ 8cm× 12cm。设计的皮瓣面积为 4cm× 8cm~ 10cm× 13cm。结果  6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 ,创面Ⅰ期愈合 ,1例患者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 ,经换药处理后 ,创面Ⅱ期愈合 ,术后随访患者 6~ 2 4个月 ,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胫后动脉皮支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充分 ,蒂长 ,皮瓣切取面积大 ,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耳后窄蒂皮下蒂皮瓣修复耳廓内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1年7月,收治11例耳廓内肿物切除后软组织缺损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26~75岁,平均50岁。其中色素痣5例,基底细胞癌2例,混合性血管瘤2例,皮肤乳头状瘤2例。病程3~50年,平均35年。彻底切除肿物后,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5 cm×1.0 cm~3.5 cm×3.0 cm。沿颞浅动脉及耳后动脉走向,设计耳后"乒乓球拍状"窄蒂皮下蒂皮瓣,通过隧道移位修复缺损,皮瓣切取范围1.8 cm×1.3 cm~3.8 cm×3.3 cm,蒂宽0.4~0.7 cm、长2~5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局部皮瓣移位修复。结果术后供、受区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年。皮瓣质地、弹性、色泽良好,耳廓外形良好。肿瘤患者无复发。结论耳后窄蒂皮下蒂皮瓣蒂部窄长、旋转角度大、修复范围广、不含知名血管,手术操作简便,供区隐蔽,是修复耳廓内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邻指皮瓣联合同指侧方带蒂皮瓣治疗手指近节指间关节严重屈曲挛缩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2月,收治11例11指手指近节指间关节严重屈曲挛缩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20~63岁,平均32.6岁。挤压伤及电锯伤7例,烧伤及爆炸伤3例,电击伤1例。指别:示指4例,中指2例,环指2例,小指3例。病程6~24个月,平均12.4个月。按照Stern等手指近节指间关节挛缩分型标准,均为Ⅲ型。术中切除瘢痕后,手指伸直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3.0 cm×1.5 cm~5.0 cm×2.5 cm,均伴肌腱、神经、血管或指骨外露。采用大小为2.2 cm×1.8 cm~3.8 cm×2.5 cm的邻指皮瓣联合大小为1.5 cm×1.2 cm~2.5 cm×2.0 cm的患指侧方带蒂皮瓣移位修复,其中3例采用2个指侧方带蒂皮瓣。供区植皮或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及植皮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3个月。患指外形恢复满意,皮瓣质地柔软,无明显色素沉着及瘢痕挛缩。患指均可完全伸直,患指主、被动屈伸活动恢复满意。末次随访时,近节指间关节最大伸直角度范围10~15°,按照中华医学会近节指间关节活动范围标准评定:优6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0.9%。结论邻指皮瓣联合同指侧方带蒂皮瓣具有操作简便、修复面积大、术后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的优点,是治疗手指近节指间关节严重屈曲挛缩畸形较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在手指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2012年11月~2013年5月,收治9例手指创面患者,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13~68岁,平均42.5岁。致伤原因:机器挤压伤4例,压砸伤4例,热压伤1例。致伤部位:均为手指,其中拇指1例,示指4例,中指3例,环指1例,小指2例,指掌侧创面5例,指背侧创面4例,创面范围1.5cm×3cm~3.0cm×7cm,单纯皮肤软组织缺损1例,其余均伴指骨骨折、肌腱损伤、血管神经等损伤,急诊一期手术5例,延迟手术4例;然后采用大小为2.0cm×3.5cm~3.5cm×7.5cm的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缺损;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Ⅰ期愈合。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5月。皮瓣不臃肿,颜色及质地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手指外形满意。手指恢复部分浅感觉,术后6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中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获优7例,良1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88.89%。结论: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皮瓣具有术后功能、外观良好的优点,是修复手指创面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颞侧眼轮匝肌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用颞侧眼轮匝肌蒂岛状皮瓣修复眼睑及鼻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设计以眼轮匝肌为蒂,以同侧颞区无毛发区为供区的皮瓣,移位并修复上下睑外翻及上下睑和鼻部肿瘤或瘢痕切除后、鼻外伤组织缺损共30例.皮瓣面积为1.0 cm×1.8 cm~2.5 cm×4.5 cm.结果 30例巾除5例早期皮瓣远端出现静脉淤血经保守治疗好转外,全部皮瓣均完全成活,随访3个月至1年,较少遗留瘢痕及继发畸形,功能及外观满意.结论 以眼轮匝肌为蒂的颞侧岛状皮瓣是修复眼睑及鼻部小面积缺损的良好手术材料,具有易于转移、血供可靠、愈合快及供区隐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U-Ⅰ型血管蒂筋膜瓣加游离植皮修复手指背侧中远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4例(14指)手指背侧中远节软组织缺损患者,缺损范围为(2.0 cm×1.0 cm)^(4.0 cm×2.5 cm),取带掌背动脉的U-Ⅰ筋膜瓣修复创面后游离植皮,供区原位缝合。结果本组切取筋膜瓣范围为(2.2 cm×1.2 cm)^(4.5 cm×2.8 cm)。13例筋膜瓣全部成活,1例术后皮片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Ⅱ期愈合。供区均愈合良好。术后随访14例,平均8(3~18)个月。手指背侧外形丰满,不臃肿,供区外形满意,两点辨别觉平均8.5(7~11)mm;手指运动功能评价:优10例,良4例。结论 U-Ⅰ型掌背动脉筋膜瓣血管蒂长,转移覆盖范围较大,供区影响小,术后外形良好,是修复示、中、环指背侧中远节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膝降动脉股内侧穿支皮瓣修复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4月,应用游离膝降动脉股内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8例,皮瓣面积:5cm×8cm~6cm×15cm,5例以膝降动脉主干为血管蒂,3例以膝降动脉股内侧穿支为血管蒂.结果 8例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6~18个月,皮瓣外观及质地良好,感觉恢复S3级.结论 膝降动脉股内侧穿支皮瓣血管解剖恒定,皮瓣厚薄适中,操作简便,是修复四肢远端皮肤缺损有用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含皮神经的改良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带蒂皮瓣修复虎口挛缩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我科自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31例虎口中重度挛缩患者,彻底松解虎口挛缩后,以尺骨茎突上1.5~2.5 cm处为旋转点,根据虎口处软组织缺损面积设计含皮神经的改良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带蒂皮瓣逆行转移。软组织缺损面积为4 cm×...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应用新型再生可降解生物材料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修复补片(SIS)与植皮术在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共收治手部软组织缺损36例,根据缺损面积与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补片组21例,软组织缺损面积2.0 cm×1.5 cm^9.0 cm×3.5 cm,平均5.3 cm×2.1 cm,采用SIS治疗;植皮组15例,软组织缺损面积9.0 cm×4.0 cm^16.0 cm×9.0 cm,平均12.0 cm×8.5 cm,采用中厚皮片植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方法促进软组织缺损愈合的效果,记录术后14 d、21 d、28 d、3个月创面区愈合情况,并随访评估创面区愈合后的外观、色泽、弹性、感觉恢复与部分肌腱外露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3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5个月.两组创面均完全愈合,外观、色泽接近,皮肤弹性及感觉均恢复良好.补片组感觉恢复优14例(66.6%),良5例(23.8%),差2例(9.6%);植皮组感觉恢复优9例(60.0%),良4例(26.0%),差2例(14.0%).创面愈合效果补片组优14例,良5例,差2例;植皮组愈合优9例,良4例,差2例.结论 SIS能快速、有效的刺激机体再生出表皮组织,并且新生的表皮经过生长与周围皮肤颜色无明显差异,无明显瘢痕增生,是一种手部小面积浅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应用指侧方动脉皮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3月,对24例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采用指侧方动脉皮支血管链皮瓣修复创面,清创后创面缺损面积为2.0 cm×3.0 cm~3.0 cm×4.0 cm,皮瓣面积为3.0 cm×4.0 cm~4.0 cm×5.0 cm.结果 21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边缘浅表坏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二期扩创植皮后伤口愈合,另1例术后3d出现静脉危象,立即拆除部分蒂部过紧的缝合线,经换药两周后二期愈合.结论 指侧方动脉皮支血管链皮瓣是修复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0.
眼轮匝肌蒂颞部皮瓣修复颜面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用眼轮匝肌蒂颞部岛状皮瓣修复颜面部、鼻部及下睑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1994年~1999年设计以眼轮匝肌为蒂,以同侧颞区无毛发区为供区,皮瓣最大范围3cm×5cm.皮瓣带蒂岛状移位至颜面部创面,共修复下睑外翻、鼻部、面部瘢痕及色素痣切除后的组织缺损12例.结果术后12例皮瓣完全成活,随访2年,疗效良好.皮瓣宽在3cm以下时供区均可直接缝合,术后较少遗留瘢痕及继发畸形.结论眼轮匝肌是一个多元血管供血的肌肉,以其眶部肌肉为蒂的同侧颞部无毛区岛状小皮瓣是修复颜面部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一个可行方法.但颜面部组织缺损面积较大时,供区缝合困难,应慎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