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煤层含气量的测井评价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一方面可以估算煤层气地质储量,另一方面可以评价煤层气储层。利用长庆油田某区块的岩心资料和测井数据,在煤层含气量与单一测井参数模型分析基础上,利用自然伽马、体积密度和声波时差构建含气量与综合因子K的相关分析模型。研究表明,预测的煤层含气量与实测含气量吻合度很高,平均绝对误差为0.89 m3/t,平均相对误差为7.4%,证实了该测井评价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测井参数的煤层含气量预测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层含气量是决定煤层气开发效果的重要参数,准确确定煤层含气量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以沁水盆地东南部沁南东区块为依托,通过煤层含气量解吸试验和煤层气钻孔测井资料统计,分析了煤层含气量与测井参数之间的关系,选择了有效埋深的对数、体积密度、自然电位、深侧向电阻率与浅侧向电阻率比值、微球形聚焦电阻率的对数、声波时差与自然伽马和补偿中子乘积的比值等6个参数作为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基本特征量,建立了基于测井参数的煤层含气量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误差分析和应用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测井参数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极强的非线性逼近能力,能真实反映煤层含气量与测井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之间误差小,相对误差一般小于10%,采用测井参数预测煤层含气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文中以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区块为研究对象,采用吸附等温线法,分别建立煤炭工业组分V_L与P_L和的关系式,对煤层含气量进行预测;另外,结合测井曲线资料,综合密度、中子、伽马对含气量的影响,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得出适合该地区的煤层含气量计算公式,对不同预测方法的适用条件进行总结。在预测含气量的基础上,选择相关的评价参数对煤层气含量进行分级评价。  相似文献   

4.
《煤炭技术》2017,(12):38-40
基于临兴区块8+9#煤层测井资料和实验样品解吸数据,通过煤层含气量与测井参数之间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煤层含气量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及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对煤层含气量进行预测,可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准确对煤层含气量进行预测,以新景矿区3~#煤层为研究区,利用测井岩石物理分析的方法,对煤层含气量与多种物性参数进行交会分析,筛选出与含气量相关性高的参数,并得到与含气量的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叠后反演的方法,得到3~#煤层的纵波阻抗数据体,最后结合含气量与密度和纵波速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实现了3~#煤层含气量的预测研究,预测结果与实测值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阳泉矿区寺家庄井田含煤地层发育特征的基础上,优选出六层可以作为煤层气开发层位的煤层进行煤岩组分分析,并提取各取样煤层所对应的测井参数,建立了自然伽马与灰分、固定碳与灰分、挥发分与视电阻率之间的线性关系。依据煤层体积可以分成固定碳、挥发分、灰分和测井液(孔隙中充满测井液)四部分,作为对测井响应的贡献之和,建立了测井密度模型用于计算煤层有效孔隙度,结果显示孔隙度测井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差不超过10%。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煤岩工业组分分析和储层物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AVO反演技术的煤层含气量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预测煤层气含气量,结合山西寺河煤矿实际资料,在分析不同含气量AVO异常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反演得到AVO属性,建立多地震属性与含气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获得煤层含气量分布。对于含气量不同的钻井,高含气量的煤层一般能形成较强的AVO异常,低含气量的煤层AVO异常很小。基于截距和梯度属性,可获得纵波阻抗、横波阻抗、极化参数、密度和伪泊松比等地震属性。地震属性与煤层含气量之间具有相关性,其中截距、纵波速度、纵波阻抗、横波阻抗、极化参数、密度、伪泊松比等属性与含气量具有较大相关性。研究表明,井孔处煤层含气量预测结果与实测瓦斯含量预测误差低,吻合性好,表明基于AVO反演技术预测煤层含气量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多元回归和复合指数回归预测含气量误差较大,尤其针对低含气量煤层;KIM方程预测结果为饱和状态下含气量,预测效果同样较差;BP神经网络基于非线性方法进行预测,预测效果最佳。总体而言,由于含气量与各测井参数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现代数学方法必将成为煤储层含气量预测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在缺乏取心实测资料的情况下更准确地预测煤储层含气量,利用常规测井曲线,分析了灰岩的厚度、泥质含量、有效孔隙度、含水量、埋深以及灰岩与煤层的接触关系对煤储层含气量的影响特征和影响机理,建立了基于灰岩特征的煤储层含气量多元回归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煤储层含气量同灰岩有效孔隙度和含水量呈负相关,同埋深和泥质含量呈正相关;有效孔隙度是煤储层含气量的主控因素,埋深、含水量和泥质含量次之;灰岩厚度与煤储层含气量没有明显关系;局部地区灰岩与煤层间接接触,接触关系不影响煤储层含气量;回归模型实例验证效果较好,但是在盆地边缘和断层发育部位,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10.
《煤炭技术》2017,(10):81-82
以延川南区块西部地区2~#煤层测井及煤岩测试资料为基础,利用一元及多元回归方法计算煤层含气量,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声波时差(DT)、深侧向电阻率(LLD)、密度(DEN)多元回归计算煤层含气量误差相对较小,一般在10%左右,能够有效预测研究区煤层含气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煤矿安全》2015,(6):178-182
采用灰分与自然伽马正相关归位法,对韩城矿区煤芯进行了归位。并用趋势面分析法对测井资料进行了标准化,利用密度和声波计算了波阻抗曲线。在此基础上,对各井中11号煤层煤芯的煤体结构与相对应的波阻抗、中子、密度、自然伽玛等测井参数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声波阻抗和补偿中子测井响应的交汇分析方法,可以较准确地划分出煤体结构。  相似文献   

12.
煤层含气量是煤层气储层评价的重要参数,基于煤层含气量与测井参数的关系较为复杂,论文对煤层含气量与测井参数做相关分析,对于相关系数较小的参数,通过构造复合参数法,提高了含气量与参数的相关系数,最终共优选6种测井参数,建立含气量与测井信息的线性、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并对预测值进行有效性检验,证明建立的线性和二次回归方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煤层中含气量计算不仅有利于对矿井瓦斯地质条件进行预测,更是地区煤层气资源化开发利用的关键,因此计算煤层含气量至关重要。测井资料中具有丰富的煤田地质信息,其不同技术参数对煤层气具有良好的响应。通过构建测井曲线参数与实际测定的瓦斯含量之间相关关系,计算复合参数,确定相关方程,可实现对煤层含气量的计算分析,进一步有效预测煤层的含气量。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获取煤层含气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方法为地勘瓦斯含量测试法和自然解吸法,这两种方法不仅在煤层气含量测定中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在钻探取芯、取样及自然解吸时很容易丢失气量,导致煤层气测试数据不可靠。为此,本文将利用矿区内已完井的两口参数井的多个测井参数和已知自然解吸测试含气量建立回归分析进行对比分析,相互验证,以便于后期通过测井资料能快速、有效的计算出矿区内煤层气含量。  相似文献   

15.
以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3#煤层为研究对象,基于等温吸附理论和工业组分分析,建立了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3#煤层含气量预测模型,并且对模型进行了误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等温吸附和工业组分分析的KIM预测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目标区域含气量,而且能准确反映煤层含气量和各个测井参数及各工业组分之间的关系,相对误差一般小于10%,建立的含气量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对淮北某矿区72与82煤层共计65个钻孔测井资料进行统计研究发现:密度与自然伽马曲线幅值的异常可以判断煤层赋存,视电阻率与自然电位的曲线幅值异常结合可以判断煤层结构,综合视电阻率、密度与自然伽马曲线的幅值异常可以判断煤层夹矸与否。基于此,提出一种以视电阻率、自然伽马、密度与自然电位测井曲线的组合特征综合判断煤层赋存、结构与夹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煤质成分对测井响应特征的原理及段家地井田勘探阶段煤层测井资料物性特征及煤质工业分析实际数据的分析,得出了研究区煤水分、灰分、挥发分与自然伽马、密度、三侧向电阻率及声波时差的相关关系,以两者间相关性为依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了煤质工业组分,测井资料预测模型,根据该模型,利用Petrel软件平台,采用随机模拟的方法构建煤层工业分析物性参数三维地质模型。通过比对测试数据与预测数据发现,由测试离散数据构建的预测连续剖面数据更加符合正态分布,构建的三维地质模型也更加细致。  相似文献   

18.
我国煤层气资源储量十分丰富,是良好的天然气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煤层气具有多重价值。煤层含气量是评价煤层的关键参数,也是决定煤层气勘探开发选区与产能潜力大小的重要因素,利用测井技术评价含气量可以低成本获得地下煤层气关键参数,准确获得含气量对煤层气勘探开发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为了规避煤层中天然气不同赋存状态导致的密度不同和Langmuir单层吸附模型造成的含气量低估,提出了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技术评价煤层含气量的新方法,采用经过校准的核磁共振仪器测量煤层中的核磁共振信号,通过分离煤层中吸附态天然气的核磁共振信号,进而计算单位体积地层中天然气分子的摩尔数,综合体积密度测井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煤层含气量。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设计开展了实际煤样甲烷等温吸附与核磁共振联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不同的T2(横向弛豫时间)截止值可以区分煤层中不同赋存状态的甲烷气体,基于核磁共振新方法计算的与试验测量的煤层含气量符合很好,证明了新方法的有效性。实际测井资料处理解释结果表明,基于核磁测井新方法比常规测井方法计算煤层含气量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9.
以柿庄地区3号煤层的钻井取心数据为基础,划分了研究区3号煤层宏观煤岩类型,结合测井资料,分析了宏观煤岩类型与补偿密度测井、声波时差测井和自然伽马测井的相关关系,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柿庄地区3号煤层宏观煤岩类型测井解释模型,并划分了该煤层宏观煤岩类型。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能较准确地对研究区3号煤层宏观煤岩类型进行划分,为研究区煤层气甜点区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柿庄地区3号煤层的钻井取心数据为基础,划分了研究区3号煤层宏观煤岩类型,结合测井资料,分析了宏观煤岩类型与补偿密度测井、声波时差测井和自然伽马测井的相关关系,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柿庄地区3号煤层宏观煤岩类型测井解释模型,并划分了该煤层宏观煤岩类型。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能较准确地对研究区3号煤层宏观煤岩类型进行划分,为研究区煤层气甜点区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