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汽车驾驶的便捷性,自动变速器是汽车重要的装备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驾驶的体验,自动变速器具有复杂的机械结构,一旦发生故障问题就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运用专业的检测维修工作进行检测维修,因此,需要提高对汽车自动变速器故障检测维修的重视。本文首先对汽车变速器工作原理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汽车变速器常见故障检测及维修方法,为相关从业技术人员提供理论借鉴,在自动变速器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故障位置及发生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维修措施,提升汽车性能。  相似文献   

2.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齿轮轴系三维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确定了设计的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利用uG软件建立了变速器齿轮轴系模型,运用ADAMs软件建立了齿轮轴系的仿真模型,对仿真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为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汽车新技术的不断突破,自动变速器发展迅速。自动变速器技术采用了速度、加速度和节气门开度三因数控制方法,不仅改变了传统变速器的手动操作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机械结构,突破了传动功率、扭矩的限制。对现有传统自动或半自动变速器进行了总结,解析了新技术活齿CVT (HN-CVT)和磁流变双离合自动变速器(MRDCT),并对自动变速器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改变了传统汽车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换挡动力中断的缺点,使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换挡舒适性,是目前变速器技术研究新的发展方向,在分析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确定了设计的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利用UG软件建立了变速器三维实体模型,然后运用ADAMS软件建立了变速器的仿真模型,并对仿真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为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目前汽车产业中新型自动变速器—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并详细地分析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找出了控制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结合与换挡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关键点,通过分析给出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方法,并结合实验给出了变速器换挡机构电路原理图以及换挡机构程序控制流程图,并对控制双离合器的关键部件—高速开关电磁阀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控制驱动电路图。实践表明对双离合器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表明双离合器变速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从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出发,对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开发进行了研究,并对全电模式的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开发做了重点阐述.结合中国变速器的现状,对在中国进行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工程化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研究工作有助于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7.
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相关技术逐渐成熟,自动变速器的种类和形式也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汽车电子控制的自动变速器在车速档位切换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换挡冲击大,不能升挡等故障的诊断和解决一直是车辆维护和检修排除工作中的重难点。汽车行驶性能,不仅仅取决于发动机的整体性能好坏,还取决于自动变速器以及变速器与发动机的匹配程度。因此,为了提高车辆的动态有效性,文中以宝来汽车01M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进行分析,当自动变速器在换的那个过程中出现换挡冲击过大的故障时,分析故障出现的原因,提出故障诊断和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8.
自动变速器实验台测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汽车自动变速器课程电控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化教学的需要,结合企业自动变速器岗位能力要求与该课程的特点,对现有自动变速器实验台进行了改造;采用工业组态软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形成了完整的计算机测控系统,对自动变速器工作运行状态进行了信号实时采集并应用于教学;对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进行了故障设置与排除控制,实现了远程教学、自动考核评分的教学与考核一体化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较好地实现自动变速器课程的网络化教学。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新型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特点,并提出这种新型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传动方案,描述了其工作原理.对这种新型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和传统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进行对比,分析了它们在结构上和工作原理上的不同.运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NGINEER对这种新型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进行实体建模.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通过对尼桑轩逸轿车的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维修的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出一类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维修的方法和思路,并分析其中的理论和结构原理,为自动变速器维修提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轿车自动变速器机械传动方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等效杠杆法分析了行星变速器的档位及传动方案,对轿车自动变速器机械传动方案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各国生产的轿车自动变速器机械传动方案进行归纳,寻找满足设计要求的各种可能方案,为国内自主开发自动变速器作准备  相似文献   

12.
随着汽车自动变速器技术的进步,对自动变速器油(ATF)有了许多新的性能的要求.本文介绍了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对ATF磨擦性进行了研究,并对磨擦修正系数进行了实验论证.  相似文献   

13.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Dual Clutch Transmission)作为一种新型的自动变速器,综合了手动变速器效率高和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动力换挡的优势,迅速成为国际上变速器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对其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着重分析了DCT车辆的起步和换挡控制技术,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汽车自动变速器多采用行星齿轮传动,并有向多挡化发展趋势,有效分析和设计多挡变速器传动机构的方法是广大科研人员追求的目标。基于杠杆法对ZF新开发出的9速自动变速器的四排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结构和传动方案进行了分析,进行各挡传动比计算。不改变原结构,增加一个制动器,使原变速器具有3个后挡,扩展了变速器的变速范围。为多挡自动变速器传动方案设计及结构分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三自由度行星变速器传动方案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一种三自由度行星变速器方案设计方法,采用该方法对行星变速器的档位数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轿车4档自动变速器基本接合元件的布置形式,分析了行星排之间的构件连接形式,明确了变速器的输出构件只能取齿圈或行星架,给出了4档轿车自动变速器可行方案的运动简图。  相似文献   

16.
4T65-E指的是前进四挡、横向装配、产品序列和电子控制,该型号自动变速器为通用公司生产,广泛使用于包括别克在内的前轮驱动轿车中。本文研究别克轿车4T65-E型自动变速器的使用与维修,介绍该型号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特点,总结其使用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并对4T65-E型自动变速器的维修保养方式进行分析,供相关人员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汽车行驶时出现的频繁换挡问题,利用模糊推理方法对驾驶员驾驶意图进行了辨识,并对传统换挡控制策略下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换挡性能进行了研究。在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统换挡控制策略以及驾驶意图识别的基础上,提出了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模糊换挡控制策略;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模糊换挡控制策略仿真模型,通过与传统换挡控制策略下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换挡性能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基于驾驶意图识别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模糊换挡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换挡控制策略可以有效降低车辆的换挡次数,消除了车辆行驶时发生的频繁换挡现象,提高了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以及汽车行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汽车自动变速器液压系统使用与维护中容易忽略的问题,根据汽车自动变速器液压系统的内在结构与工作特点,以丰田A341E自动变速器为例,提出在自动变速器维护与检修过程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使用ATF(自动变速器油Automatic Transmission Fluid),有效控制人为污染,以及ATF使用中的相关问题解决办法等.这对正确维护和检修自动变速器,达到控制检修质量,减少故障率,延长自动档车辆的使用寿命具有现实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国外已有的和正在研究的六种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原理、优缺点、现状及发展前景后,分析了我国对自动变速器的研究基础及现状,并对我国自动变速器的研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汽车自动变速器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外已有的和正在研究的六种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原理、优缺点、现状及发展前景后,分析了我国对自动变速器的研究基础及现状,并对我国自动变速器的研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