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振东 《煤化工》2012,40(1):43-44
为提高6 m焦炉单孔装煤量,采取了缩短周转时间、调整配合煤细度、改变装煤操作方式以及改造推焦车平煤杆措施,使单孔装煤量由28.4 t提高到29.3 t以上。  相似文献   

2.
针对影响7.0m顶装焦炉单孔装煤量因素进行分析,通过采取控制配合煤细度、完善螺旋装煤制度、优化平煤制度及改进平煤杆结构措施后,炭化室有效容积由55.6m~3提高到55.9m~3,装煤堆比重由0.75t/m~3改善为0.758t/m~3,单孔装干煤量由40.8t增加到42.4t,为焦炉高效生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马钢2座7. 63 m焦炉单孔装煤现状,通过对小炉门砖槽改造、焦侧炉门衬砖改造以及优化装平煤程序等措施,单孔净装煤量由62. 56 t提高至65. 22 t,同时装煤过程炉顶冒烟现象明显减少,现场操作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JN60-6型焦炉单孔装煤量,采取了调整配合煤细度、稳定配合煤水分、规范装煤与平煤操作等措施,提高了单孔装煤量,降低了炉顶空间温度,进而提高了焦油和粗苯产率,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粉碎机前使用交叉筛前后入炉煤细度对比,证明增设预筛分设备可降低煤的过粉碎,使<0.5 mm煤粉占比降低14.68%;单孔焦炉装煤量增加1.1 t,除尘灰降低2.3 t/d,年节省备件及电耗费用90.6万元,直接经济效益达1 74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加热煤气总流量、单孔装煤计量、推焦操作及炉温监测自动记录四项新技术在 90万t焦炉上的应用情况 ,阐述了每项技术的硬件配置和相应配套软件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SCP机将捣固装置、装煤系统和推焦装置集合成一体,使分体捣固焦炉设备的单孔炭化室操作时间由20~25min缩短为11~12min.与传统的捣固焦炉炼焦设备相比,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维护量小和节能环保等优点.文中对捣固装置、装煤系统和推焦装置关键技术的优化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
在炼焦行业生产中.焦炉装煤计量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指标。顶装焦炉计量采用轨道衡或不间断电子计量秤,称量装煤车的重车和轻车重量后求得。而捣固焦炉装煤车太重,其装煤计晕尤其是单孔装煤计量是需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焦炉装煤出焦"二合一"除尘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能耗分析,提出了系统选择的计算依据和最佳节能运行方式.焦炉装煤出焦"二合一"除尘系统的应用受到单孔炭化室操作时间的限制,在焦炉孔数多的情况下不宜采用.选择焦炉装煤出焦"二合一"除尘系统时还需考虑系统投资、运行费用以及安全运行等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7. 63m焦炉装煤车装煤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从装煤量计算方式、平煤控制方式、二次补煤设定、装煤时间控制、平煤杆结构优化方面对7. 63m焦炉装煤模式进行优化,提高了装煤运行的稳定性,增加了装煤量,降低了余煤量,稳定了煤线,减少了烟尘外逸。  相似文献   

11.
采用无基坑轨道衡、双显示称重仪、计算机及红外对位等设备,在马钢5座焦炉上实现了装煤量自动累计,使装煤缺角、装煤堵眼和不正点出焦次数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太钢7.63m焦炉投产后单炉装煤量不足、炉顶空间温度高、炼焦耗热量高、炭化室压力波动大、焦炭水分不稳定等问题。通过2年多的实践与探索,解决了生产中的这些难题,现在每天出炉134炉,日产焦炭6000t,达到了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缩短周转时间、控制配合煤细度、改进装煤操作以及对平煤杆改造等措施,提高了焦炉装煤量,充分利用了炭化室的有效容积,使焦炭产量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杭钢焦化厂现有42孔4.3m焦炉2座,年产焦炭58万t。为改善企业的生产环境,公司2003年立项对焦化厂装煤、出焦过程进行除尘技术改造。其中,装煤除尘主要通过除尘装煤车自身的除尘管道连接套与装煤除尘总管(设在焦炉炉顶靠焦侧处)的翻板阀接通,捕集装煤作业中的煤尘与烟气,最后经除尘地面站的布袋除尘器进行强制除尘。  相似文献   

15.
赵光明  李斌  晋日亚 《煤化工》2006,34(4):26-28
本课题以6m焦炉为例,分析了装煤逸出烟尘的来源,计算了焦炉装煤逸出烟尘量,在检测装煤焦炉逸出烟尘主要成分浓度的基础上,计算了主要污染物的释放总量,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可为工程治理提供有用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6.
装煤与出焦二合一除尘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焦化工业的迅速发展,对焦化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焦炉在装煤及出焦过程中,污染物逸散严重,逸散的废气及烟尘污染占焦炉总污染量的60%~80%。我厂采用高压氨水无烟装煤对焦炉装煤过程中逸散的废气进行控制,效果不太理想,入炉煤挥发分高达30%,而且高压氨水系统压力;卞太稳定。去年配套的装煤与出焦二合一地面除尘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厂有5座焦炉,其中58型焦炉1座,80型焦炉4座,装煤车为JL-7型.在装煤过程中,装煤量不易控制,误差大,经常出现焦饼凹陷和缺角现象,造成炉顶空间温度过高等不良后果.由于人工操作协调速度慢,控制精度差,造成装煤时间长,烟尘多.我们曾在装煤车上安装过电阻式料位显示、电容式料位显示,均因检测装置不适应煤斗中的恶劣环境而失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高压氨水喷洒系统的改造,提高装煤过程中高压氨水的喷洒吸力;通过增加导烟车导套,精确装煤车对位操作,清理炭化室顶部石墨,畅通荒煤气导出通道;通过对煤饼整平及洒水,控制粉尘产生量,从而减轻荒煤气逸散量,实现无烟装煤。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入炉煤水分对焦炭冷热强度、粒度等的影响。比较了同高度装煤及同干煤量不同高度装煤条件下焦饼中心温度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当入炉煤水分减少时,干基成焦率提高,但焦饼收缩率降低,焦炭冷热强度改善,尤其是焦炭反应后强度提升明显,焦炭粒度呈减小趋势,焦炭均匀性改善;在保持相同干煤量的情况下,水分越少,升温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20.
正高强度焦炭的生产技术包括煤粉碎粒度的控制技术,入炉煤粉碎的越细,焦炭强度就越大,但如果过细粉碎,由于带入的微粉煤增加,焦炉装煤密度降低,从而导致装煤量和焦炭强度下降,影响炼焦生产。因此细粒煤需要控制在最低限度,以有效提高焦炭的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