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纯花生油掺伪快速鉴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国内缺乏快速鉴别花生油掺伪鉴别技术的现状,提出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纯花生油掺伪快速鉴别方法.实验分别配制了掺入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和调和油的4类掺伪花生油样品共40个,纯花生油样品5个,采集样品近红外全谱,通过支持向量机技术建立纯花生油掺伪鉴别模型.结果表明,选取径向基函数为支持向量机核函数,通过网格搜索和k折校验法确定核参数γ为1,惩罚参数c为1 024,建立纯花生油掺伪鉴别模型的识别率和预测率均达到100%,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花生油掺伪快速检测技术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气相色谱法(GC)结合化学计量学技术建立了花生油中掺入大豆油的鉴别模型以及掺伪定量分析模型.分别采用气相色谱法、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CA)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对脂肪酸色谱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利用LS-SVM构建的花生油掺大豆油的鉴别模型准确率最高,达100%;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花生油掺伪定量模型,并通过交互验证考察所建模型的可靠性,PLS模型的相关系数(R2)、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996、1.59%和2.08%,优于经典的多元线性回归(MLR)和主成分回归(PCR).这表明应用化学计量学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别花生油的真伪和检测花生油中大豆油的含量,对其他油脂掺伪检测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系统调查国内流通领域几种主要油脂脂肪酸组成的基础上,对芝麻油掺入其它油品质后脂肪酸组成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找出了芝麻油掺伪检验的定性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米糠油、大豆油和花生油的总脂肪酸以及sn-2位脂肪酸,以不同脂肪酸的含量为变量,作二维组成信息分布图,对3种植物油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对总脂肪酸含量数据分析时,分别以C16:0/C18∶0和C18∶1/C18:0为横坐标,C18∶2/C18∶1为纵坐标作图,能够准确区分3种植物油;采用sn-2位脂肪酸含量数据分析时,分别以C16∶0/C18∶0为横坐标,C18∶2/C18∶1为纵坐标和以C18∶2/C18∶0为横坐标,C16∶0/C18∶0为纵坐标作图,也能明显识别3种植物油,对比两种数据分析结果,采用总脂肪酸含量为变量制作二维图更容易区分3种油脂.  相似文献   

5.
响应面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花生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CO2流体萃取花生油的较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萃取时间和花生仁粒度等因素对花生油萃取率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花生油的较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4 MPa,萃取温度43℃,花生仁粒度20目,CO2流量20 L/h,萃取时间110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花生油萃取率达到96.16%.对SFE-CO2流体萃取的花生油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FE-CO2流体萃取的花生油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和油酸)含量高达78%以上,符合一级花生油的标准(GB 1534—2003).  相似文献   

6.
果汁饮料的真实性是评价果汁饮料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主要介绍了柑桔类果汁饮料的生产工艺、掺伪检验内容及其掺伪检验方法等三个方面的内容,从而给饮料厂及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果汁质量控制提供很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CO2萃取花生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设计和建立了一套超临界萃取试验装置,实现了用超临界CO2萃取花生油的实验,着重研究了夹带剂、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和花生仁粒度对萃取率的影响,并对萑取所得的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8.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菜籽油掺伪棉籽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菜籽油和棉籽油在结晶与熔融过程的DSC曲线具有明显区别。棉籽油的掺入量大于或等于5%时,菜籽油熔融过程的特征热力学参数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棉籽油掺入量增加,菜籽油的特征热力学参数呈现递变趋势,其特征热力学参数与棉籽油掺入量呈现良好线性关系,菜籽油结晶过程的峰值温度T_(peak1)、T_(peak2)和熔融过程的峰值温度T_(peak5)拟合程度较好(R2>0.99),其中T_(peak1)高达0.997。该法便捷、有效,适用于菜籽油掺伪棉籽油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通过Soft Independent Modeling of Class Analogy(SIMCA)模式识别方法区分花生油、大豆油、米糠油、棕榈油、菜籽油、玉米油、棉籽油、葵花籽油和芝麻油9种植物油脂.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9种植物油脂219个样品的脂肪酸,用面积归一化法得到每个植物油脂的各脂肪酸相对含量.以每种植物油脂中9个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为变量,采用SIMCA分析技术进行数据预处理,随机取2/3的样品作定标集,1/3作验证集,对9种植物油脂的训练集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并通过交互验证建立各油脂种类的PCA模型,再利用训练集样本建立的SIMCA判别模型对验证集样本进行验证.结果显示,SIMCA可以对9种植物油脂分别聚类和识别,各种植物油脂的SIMCA分析的聚类精度均为100%,除了芝麻油的验证识别准确率为75%外,其他均为100%.  相似文献   

10.
基片温度对纳米金刚石薄膜掺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以氢气稀释的乙硼烷为硼源进行了纳米金刚石(NCD)薄膜的生长过程掺硼,研究了基片温度对掺硼NCD薄膜晶粒尺寸、表面粗糙度、表面电阻和硼原子浓度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NCD薄膜的表面形貌,并通过Imager软件对原子力显微镜数据进行分析获得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及平均晶粒尺寸信息;采用四探针测量掺硼NCD薄膜的表面方块电阻,利用二次离子质谱仪对掺杂后NCD薄膜表面区域的硼原子浓度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较高的基片温度有利于提高薄膜的导电能力,但随着基片温度的提高,NCD薄膜的平均晶粒尺寸和表面粗糙度逐渐增大;此外,当反应气体中的乙硼烷浓度一定时,掺杂后NCD薄膜的表面硼原子浓度随基片温度升高存在一个饱和值.在所选乙硼烷浓度为0.01%的条件下,基片温度在700℃左右可以在保证薄膜表面电性能的基础上保持较好的表面形貌.  相似文献   

11.
利用脂肪酸分析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针对21种花生油、20种棕榈油及4种调和油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识别.以它们在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1 099 cm-1、1 118 cm-1处的吸收峰的面积作为红外特征信息;通过气相色谱分析得到每种植物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脂肪酸的百分含量,以每种油脂的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百分含量的比值为横坐标,亚油酸(C18∶2)和油酸(C18∶1)的百分含量的比值为纵坐标,用Origin 7.5软件作图;再组合红外特征信息和脂肪酸特征信息,A1099 cm-1/A1118 cm^-1为横坐标,AC16∶0/AC18∶0为纵坐标,用Origin 7.5作图.结果显示,花生油和棕榈油信息点均有各自分布区域,调和油的信息点在分布图中呈线性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不同品种的大豆和花生样品,经溶剂提取,挥干溶剂后,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辨率4 cm-1,扫描次数70,扫描范围400-4000 cm-1,经光谱预处理后,提取油脂红外吸收特征信息,将1746 cm-1和2855 cm-1处峰面积比值作为横坐标,1099 cm-1处与1119cm-1处的吸收峰面积比值作为纵坐标,用Excel软件作出二维分析图,考察两种溶剂(无水乙醚和石油醚)提取油脂对红外吸收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油脂识别效果均较理想,二者相比,红外吸收光谱的识别分析后者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3.
根据美国油脂化学协会Ce—1—62法,谷物比学协会审批方法AACC方法58—18法,采用气相色谱仪对新疆地区的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分析。并与四川部分地区油菜子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以米糠蜡糊为原料,采用4种方法对米糠蜡糊进行脱胶研究.单因素分析表明,采用单纯加入蒸馏水对米糠蜡糊脱胶效果较差,20%磷酸溶液与10%柠檬酸溶液对米糠蜡糊的脱胶效果差别不明显,DG-吸附剂对脱除米糠蜡糊中的胶质具有较好的效果.DG-吸附剂在脱胶时间70 min,脱胶温度80℃,脱胶剂用量9%的条件下可以使米糠蜡糊中的磷脂由3.61%降至0.16%,并且减轻了后续脱色的负担.  相似文献   

15.
剩余油分布地质研究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前我国大多数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剩余油高度分散阶段,产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认识剩余油、开发剩余油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油层内剩余油的富集受生产动态和地质因素的双重影响,由于地质因素在开发过程的短暂时间内变化甚微,受人为影响小,用地质方法研究剩余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剂萃取法(PEE)、水蒸汽蒸馏(HD)法及超临界C02萃取(SFE)法从短毛独活中提取精油,并对所得产物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显示3种方法提取精油的收率分别为2.67%(PEE)、2.17%(SFE)和0.78%(HD),共鉴定出了59个化学成分,同时确定了各组分的质量分数,3种方法共有20种相同组分,其中含量最多的均为虎耳草素.  相似文献   

17.
对不同系统面粉的白度、灰分、麸星含量、麸星斑点数、色度值及L*、a*、b*值分别进行了测定,并就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面粉灰分和白度之间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r=-0.735;面粉麸星含量与面粉灰分之间具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0.717,麸星斑点数与灰分之间的相关系数r=0.681;面粉麸星含量及斑点数与白度之间具有较好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779和r=-0.794;面粉色度值与面粉灰分之间具有很好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r=-0.864,面粉色度值与面粉白度之间具有很好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0.845;L*值与面粉灰分之间具有较好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r=-0.886;L*值与面粉的白度之间具有很好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0.877.面粉的b*值与灰分之间几乎没有什么相关性,相关系数r=0.116,与白度之间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r=-0.699.这说明面粉色度值(CGV)与L*值可以很好地反映面粉的加工精度指标,其与灰分和白度指标之间都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AOT/异辛烷反胶束溶液萃取法和碱溶酸沉法从葵花油料中提取的葵花蛋白产品功能特性的差异,分析了葵花籽蛋白质的溶解性、吸油性、发泡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的比较.  相似文献   

19.
以葵花籽为原料,采用葵花籽磨酱加工设备,用水代法生产葵花籽香油,产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品质优良,既可以用于凉拌各类菜肴,又可以用于烹饪各种食品.  相似文献   

20.
气相色谱法测定茶籽油中角鲨烯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茶籽油中活性成分角鲨烯的含量.结果表明:角鲨烯在10~80 μg/mL(r=0.999 6)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103.16%(n=5),RSD为1.865%(n=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