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研究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中医证素分布特点,探讨证素和盆底肌表面肌电值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262例,运用证素辨证方法,探究其证素分布特点,分析证素与盆底肌表面肌电的相关性。结果 (1)常见病位证素为肾、胞宫、心神、肝,其中肾的频数明显高于胞宫、心神、肝(P0.01)。常见病性证素为气不固、气虚、阴虚、血瘀、阳虚、血虚、气滞、寒,气不固、气虚的频数高于阴虚、血瘀、阳虚、血虚、气滞和寒(P0.05);阴虚的频数高于血虚、气滞、寒(P0.05)。(2)肾、气虚、气不固的证素积分与盆底肌表面肌电数值呈负相关。结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病位主要在肾,涉及胞宫、心神、肝;病性以虚为主,基本病理特点为气不固,发病关键为肾气不固。盆底肌表面肌电数值的下降为盆底功能障碍肾气虚、肾气不固证的一个重要表现,为其电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为辨证分型标准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方法基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临床科研共享数据采集系统"采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证候要素的临床分布特征。结果经过聚类分析将一般症状聚为25类,舌象聚为6类,共涉及证候要素17个;经过因子分析提取出公因子19个,共涉及证候要素15个。综合以上结果初步提取病位证候要素7个,分别为胞宫、肝、脾、肾、胃、心神和胆;病性证候要素7个,分别为气滞、血瘀、阳虚、气虚、湿、热和血虚。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病位胞宫、肝、脾、肾、胃、心神和胆相关性较高,与病性气滞、血瘀、阳虚、气虚、湿、热和血虚相关性较高,其中以气滞、胞宫、血瘀、脾、肝、阳虚、气虚、湿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近30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蛋白尿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探讨CGN蛋白尿的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以期对中医药诊断治疗CGN蛋白尿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CNKI中医药治疗CGN蛋白尿的相关文献,对其病性、病位证素的分布及组合规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CGN蛋白尿的病位证素依次为肾、脾、肺、肝;病性证素依次为气虚、阳虚、瘀血、阴虚、湿热、湿、精泄(亏)、热邪、风邪、水邪、气郁、风热、风寒、血虚、痰热;病性总属本虚标实;常见证素组合11个,其中气阴两虚、肾阴虚、脾肾气虚、肝肾阴虚频次占前四位。结论:CGN蛋白尿以肾、脾亏虚(气虚、阳虚)为本,以瘀血、湿热、湿浊、痰浊等为标。临床以气阴两虚、肾阴虚、脾肾气虚、肝肾阴虚等证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中医证候的分析,研究MGD中医证素特征,为MGD的系统性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提供一定借鉴与帮助。方法收集确诊为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患者300名,通过四诊合参收集患者证候资料,根据证素辨证学分析证候权值,得出各个患者的证素,进而得出MGD的中医证素分布特征及常见证型。结果病位证素为脾、胃、肝、肾、表,其中脾、胃、肝常见;病性证素为风、湿、火、燥、气虚、阴虚、血虚、血热,其中湿、火、气虚常见;证素组合常见脾+湿、脾+气虚、脾+湿+火、脾+胃+湿+火、肝+火、气虚+血虚、脾+胃+湿、表+风+火。结论睑板腺功能障碍病位主要在脾,肝与胃其次;病性以湿为主,火与气虚其次。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糖脂代谢相关疾病文献的证候分布规律,归纳临床常见证型及证候要素,进一步阐释病因病机。方法:检索CNKI(中国知网) 2006—2016年糖脂代谢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脂代谢相关疾病构成的主要证型分别为气滞痰浊证、痰瘀互结证、肝郁脾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占所有证型比例的75. 33%;主要病性证素为气滞、湿、瘀、阴虚、热、气虚、阳虚,占病性证素比例的90. 1%;病位证素主要为肝、脾、肾,占病位证素比例的84%,其中与肝相关的证候最多,为30%。结论:糖脂代谢相关疾病证候类型以气滞痰浊证最多见,其次为痰瘀互结证、肝郁脾虚、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病性类证候要素虚实夹杂,主要以气滞、痰、湿、阴虚、热为主;主要病位依次为肝、脾、肾。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证素辨证法探讨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证候、证素的分布特点,并分析不同性别患者的证素分布特点。方法纳入1584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依据其临床资料提取证候,通过证候辨证素量表,采用证素辨证法分析其病位、病性证素的分布规律及证素组合规律。结果 1病位证素:总体病位证素积分依次为脾、肝、肾、胞宫、肺、胃;男女患者对比,女性患者脾、肝、胞宫的积分较高(P0.05,P0.01,P0.01),男性患者肺的积分较高(P0.01);女性患者最主要的病位证素为脾、肝(91.79%、84.24%),男性患者最主要的病位证素为脾、肾(95.65%、76.33%);2病性证素:总体病性证素分布依次为:湿、气虚、阴虚、痰、气滞、阳虚、水停、血瘀、热、阳亢、血虚;男女患者对比,女性患者湿、气滞、血瘀、血虚、寒的积分较高(均为P0.01),男性患者痰、热、阳亢的积分较高(均为P0.01);女性患者最主要的病性证素为湿、痰、气滞(94.05%、93.32%、84.39%);男性患者最主要的病性证素为湿、痰、气虚(99.52%、99.03%、80.19%)。3组合规律:将每位患者各自的证素积分进行排序,最终整合出脾虚湿阻、脾肾阳虚、肝郁脾虚、阴虚夹瘀、痰湿内阻、胃肠腑热六种类型。其中脾虚湿阻所占总体比例较大(19.13%);女性患者肝郁脾虚类型的比例较大(20.62%),男性患者痰湿困阻类型的比例较大(30.43%)。结论女性患者以脾、肝、湿、痰、气滞、寒为主,治疗上重视疏肝理气解郁,男性患者以脾、肾、肺、湿、痰、气虚、热为主,治疗上应重视清热化痰。此外,基于证候辨证素量表的证候辨证体系为中医学临床量化辨证流程提供了思路,是促进中医学研究规范化、客观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证素分布、组合规律及疾病分期的证素演变规律。方法 通过检索公开发表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方案、论文等文献,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次频率、关联规则方法分析证素分布、证素组合规律,通过贝叶斯网络分析不同分期证素分布的条件概率。结果 共纳入相关文献42篇,212条记录。提取证候要素25个,其中病位证素12个,以肺、心神(脑)、脾为主;病性证素13个,以湿、热(火)、毒、气虚为主。证素组合分布以单一病性证素 + 病位证素、两病性证素 + 病位证素的组合形式为主;共得出寒、湿、肺,热(火)、气脱、心神(脑),气虚、肺、脾3组强关联组合。疾病初期病性证素以湿、寒、热(火)为主,病位主要在肺、卫分;进展期(中期)病性证素以毒、热(火)、湿、痰为主,病位主要在肺;危重期病性证素以毒、热(火)、气脱为主,病位主要在肺、心神(脑);恢复期病性证素以气虚、阴虚为主,病位证素主要在肺、脾。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因以湿邪为主;病位在肺,可累及脾,重症可及心神(脑),湿毒壅肺为主要病机,以“湿、毒、热、闭、虚”为主要证素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近10年抑郁症常见证候及其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为揭示该疾病常见的中医证候及其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选取2001~2010年有关抑郁症的现代文献,利用Epidata 2.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初步规范后,涉及证候名称86个,出现频率≥5%的常见证候为肝气郁结、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肝肾阴虚、肝郁痰阻、肝郁血瘀、气滞血瘀证。在此基础上提取病位类证候要素8个,病性类证候要素18个。病性类证候要素出现频率≥5%分别是气滞、气虚、阴虚、血虚、热(或火)、神、痰;病位类证候要素为肝、脾、肾、心。结论:抑郁症的证候分布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证候要素分布则相对简约。  相似文献   

9.
基于方剂数据挖掘的疾病与证候要素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研究者提出“证候要素”的概念,认为证候要素是指辨证所要认识和确定的病位和病性,是通过对证候的辨识而确定的病理本质,是构成“证”的基本要素。病位证候要素包括心、心神(脑)、肺、脾、肝、肾、胃、胆、小肠、大肠、膀胱、胞宫、精室、咽喉、口齿、鼻、耳、目、肌肤、筋骨、经络、胸膈等。病性证候要素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病因和病机,如风、寒、暑、湿、燥、火(热)、脓、痰、饮、水停、食积、虫积、气滞、气逆、气闭、血瘀、血热、血寒、气虚、气陷、气不固、气脱、血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脂异常患者中医证素与季节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证素辨证学》中证候辨证常见证量表制作四诊信息诊断量表,于1年时间内收集符合血脂异常诊断标准的临床病例528例,以24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节点,按收取病例时间分为春、夏、秋、冬四组,判定中医证素,分析血脂异常患者中医证素与季节变化的关系。结果研究中共出现病位证素19个,常见病位证素为肝、肾、脾、心。共出现病位证素22个,常见实证病性证素为湿、气滞、阳亢、血瘀;常见虚症病性证素主要为阴虚、气虚、血虚、阳虚、精亏。病位证素为脾、肝、胃、表、肌肤、经络、心神,病性证素为风、寒、燥、水停、气虚、阳虚、阳浮、阴虚、津液亏、精亏、动风在不同季节发生率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位证素肝、肾、肌肤、筋骨,病性证素气滞、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的证素贡献度分值在四季分布不全相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异常患者中医病位证素脾、肝、胃、表、肌肤、经络、心神,病性证素风、寒、燥、水停、气虚、阳虚、阳浮、阴虚、津液亏、精亏、动风在不同季节发生率不同。病位证素肝、肾、肌肤、筋骨,病性证素气滞、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的证素发展程度有季节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现代期刊文献为基础,结合现代统计学方法,对风湿性关节炎(痹证)中医证候及其证候要素的分布、组合规律进行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搜集并建立痹证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统计描述。结果:构成痹证的证候要素有20个,病性证素以湿的频率最高(42.61%),其次为寒、阳虚、血瘀、热等;作用靶点主要是肾(46.09%),其次为经络、肝。病性证素组合以两证素和三证素组合最为常见,两者累计构成比为70.43%。证候靶点以单一靶点、两靶点和无明确靶点为主。单一病性证素中以阴虚、血瘀、阳虚呈现的频次高,分别为31.25%,25.00%,18.75%。肝肾阴虚证在单病性证素和证靶结合型中出现率较高,其余为散在型。两病性证素中阳虚+寒、气虚+血虚、寒+湿、湿+热、精亏+血虚、痰+血瘀的发生率较高(10%)。两病性证素与证候靶点组合类型中肾+阳虚+寒、经络+寒+湿、经络+湿+热、肝+肾+血虚+精亏频次高。三病性证素中风+寒+湿、阳虚+寒+湿、阳虚+湿+热的发生频率高。在三病性证素组合中,主要证型为脾+肾+阳虚+寒+湿、肾+阳虚+湿+热、经络+风+寒+湿、经络+风+湿+热。四、五病性证素与作用靶点的组合规律较单一病性、两病性及三病性证素相比更为复杂且分散。结论:从文献分析看痹证主要病性证素以湿、寒、阳虚为主,其次是血瘀、热,作用靶点主要集中在肾、经络、肝。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医证候、证素分布规律及特征,为相关证候标准规范及临床诊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检索筛选符合标准的COPD文献并提取证候类型,将复合证型分解成基本的证候要素,统计各证候分布比例及证素出现频次、频率。结果:COPD病例数分布较高的中医证候为痰热壅肺、肺气虚、痰浊阻肺、肺肾气虚、肺脾两虚,稳定期证候出现频率较高的为肺肾两虚、肺气虚、肺肾气虚、肺脾气虚、肺脾两虚、肺脾肾虚,急性期证候出现频率较高的为痰热壅肺、痰瘀阻肺、痰热瘀肺、痰浊阻肺、肺脾肾虚。本病病位类证素为肺、肾、脾、心、肝,病性类证素按频次由多至少依次为气虚、痰、阳虚等。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证候以本虚标实为主要特征,肺脾肾虚贯穿于疾病始终,肺肾气虚可能成为COPD的基础证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更年期潮热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规范本病症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在对2006年—2015年近十年发表的涉及更年期潮热的文献资料进行全面检索,在此基础上,选取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涉及到更年期潮热的证候、证素及症状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分析文献139篇。涉及到更年期潮热的规范化证候38个,出现频率达5%以上的证候为:肾阴虚证、肝肾阴虚证、肾阴阳两虚证、心肾不交证、肾虚肝郁证、阴虚阳亢证、阴阳失调证、阴虚火旺证、营卫不和证、肾虚证、肝郁气滞证;其中病位类证素以肾、肝、心为主,病性类证素以虚为主。结论 "潮热"作为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症状表现,临床辨证病位多在肾、肝、心,病性以虚为主,临床从主症出发,规范辨证可为证候的规范化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李芳  赵亮 《新中医》2015,47(9):150-151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中医病位证素分布情况。方法:对12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中医病位的证素分析。结果:慢性盆腔炎病位证素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胞宫98例、脾82例、肝42例、肾25例,其病位证素的频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胞宫证素积分最高,与其他3个证素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证素积分也高于肝、肾证素积分(P<0.01)。结论:慢性盆腔炎病位主要在胞宫、脾、肝、肾,与胞宫、脾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近10年有关抑郁症现代文献的研究分析,总结抑郁症常见证候及其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通过文献检索,选取2001—2010年有关抑郁症的现代文献,利用Epidata2.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初步规范后,涉及证候名称86个,出现频率≥5%的常见证候为肝气郁结、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肝肾阴虚、肝郁痰阻、肝郁血瘀、气滞血瘀证。在此基础上提取病位类证候要素8个,病性类证候要素18个。病性类证候要素出现频率≥5%分别是气滞、气虚、阴虚、血虚、热(或火)、神、痰;病位类证候要素为肝、脾、肾、心。[结论]抑郁症的证候分布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证候要素分布则相对简约。通过文献研究,可为揭示该疾病常见的中医证候及其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提供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探讨基于文献的紫癜性肾炎中医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维普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JD)中医治疗紫癜性肾炎治疗案例及中医药治疗紫癜性肾炎经验的相关文献,在二次整理核对后,使用SPSS statistics 22统计软件对证素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共提取出紫癜性肾炎证素20个,其中病性证素13个。紫癜性肾炎的组合形式有二证素、三证素、四证素、五证素组合,其中三证素组合方式最多,占56.21%,以两病位+单病性为最多,其中脾肾+气虚出现频率最多,达194次,占18.55%,说明脾肾气虚是导致紫癜性肾炎发生最常见的病因,其次为脾肾+阳虚,频率为167次,占15.97%,所对应的证型为脾肾阳虚。排列第二的是四证素,其中肝肾+阴血虚占35.35%,频率为117次,其次为脾肾+气虚+阴虚,占16.31%,构成脾肾血虚、脾肾气虚以及脾肾阳虚证。排列第三位的是二证素,其中脾+气虚占35.74%,频数为94,其次为肾+阴虚占33.08%,频数为87,构成脾气虚、肾阴虚证。结论:紫癜性肾炎的主要病位在肾,发病与肝脾的关系密切,病机主要为患者素体本虚,加之热瘀等外邪导致血不循经而溢于脉外。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探索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的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中国中医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建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证候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13个证素中,病位证素中肺出现的频次最高,为67.8%,其次为肝(18.6%)、表(4.65%)。病性证素中,火(热)出现频次最高,为75.9%,其次为痰(32.86%)、血瘀(5.71%)。证素组合有4种形式,以两证素及三证素构成的证候为主。单一证素构成的证候主要有火热证及血瘀证,累积构成比为2.3%;单一病位证素+单一病性证素组合中以火(热)+肺、肝为主,主要证型为肺热壅盛证、肝火上炎证;两病性证素组合中,以痰+热为主,主要证型为痰热壅盛证。三证素组合情况中,两病位证素+单一病性证素组合以肺、肝+火(热)为主,主要证型为肝火犯肺证;两病性证素+单一病位证素组合中以痰+热+肺为主,主要证型为痰热壅肺证;四证素构成的证候主要有痰热瘀血阻肺证、痰瘀互结肺脾证,累积构成比为4.60%。结论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以实证为主,以痰、热等实性因素为主要病理表现,兼夹阴虚、气虚等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公开发表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挖掘证素组合规律,为临床诊疗及证型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7年1月-2016年6月CNKI和VIP中发表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通过证型术语规范及证素拆解后,应用Excel函数统计频数、频率,采用Apriori算法挖掘证素组合规律。结果:纳入文献9 730篇。简单证型占比9.40%,如血瘀证、气虚证等;2~4个证素组合的证型累积占比86.04%,如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气虚血瘀证等;挖掘出证素组合规则24条,如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结论:中医临床证型以1~4个证素组合为主;临床以多证素组合的证型为主,简单证型少见;挖掘出的组合规则符合中医临床思维,可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选取《临证指南医案》中喘病展开研究。首先对证候要素作初步筛选,筛选出病位证候要素17项,病性证候要素22项。继而提取规范共性证素,病位证素12项,分别为肺、肾、胃、脾、下焦、上焦、肝、心、大肠、小肠、膀胱和肌肤;病性证素16项,分别为气逆、气虚、阴虚、饮、痰、热、寒、阳虚、阳浮、动风、水停、湿、气闭、气滞、气不固和亡阳。然后由证素组合基本证型27项,再由基本证型或证素组合反映病案机理的复合证型。最后揭示出应用证素分析方法分析病案对于研究病案和指导临床辨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常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通过临床调查,运用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收集符合疲劳性亚健康状态判定标准者的中医症状。参照《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等相关标准,由两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根据每一位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表现进行辨证,并对辨证结果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495例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辨证结果共计81种,经过拆分后共获得24个证候类型,其中排在前10位的分别为肝郁脾虚证、肝气郁结证、肝火炽盛证、肝胃不和证、脾虚湿阻证、心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胆郁痰扰证和痰热内扰证。提取证候要素共计17个,其中病位类证候要素7个,分别为肝、脾、肾、胃、心、胆、肺;病性类证候要素10个,分别为气滞、气虚、热(火)盛、湿阻、痰阻、阴虚、气逆、阳虚、血虚和血瘀。结论: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证候类型较多,涉及虚证、实证和虚实夹杂证;病位类证候要素涉及5个脏与2个腑,以涉及肝、脾的证候最为多见;病性类证候要素虚实均有涉及,实以气滞最多见,虚以气虚最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