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提供海南省五指山山脉中药资源调查数据,全面掌握该区域中药资源现状,并制定适宜的中药产业发展规划。方法:采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方法,设立"样带、样地、样方",结合现场调查、走访等措施,收集野生和栽培中药资源种类、储量及销售情况数据。结果:海南省五指山辖区分布野生中药物种540种,隶属118个科;保亭辖区分布野生中药物种591种,隶属123个科。调查到全国重点药材物种47种,海南省重点药材19种;中国特有物种26种,海南省特有种17种。全省主要栽培药材13种,其中面积较大的为槟榔、益智、胆木、龙眼、荔枝、牛大力等。结论:海南省五指山辖区气候类型多样,野生中药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土地资源少,适宜发展林下药材种植,重点发展特色"南药"产业。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第四次全国(重庆)中药资源普查,摸清重庆长寿区中药资源,为其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主要采取样地调查、线路调查及访谈调查等方法进行。结果本次长寿区中药资源普查共采集到植物142科482属639种(包括亚种、变种),其中国家重点药材品种,即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品种119种,一般药材品种456种,共计575种药用植物。该区无与中药产业相关的管理部门,中药栽培近于空白,无药材加工利用企业,药材质量不可控。由于中药材生产成本日益增高,严重制约了该区的中药产业发展。结论重庆长寿区中药材资源比较丰富,但中药产业却近于空白。若要发展中药产业,还需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3.
采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调查方法,对重庆市大足区中药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发现药用植物369种,隶属113科;市级重点物种75种,其中野生药材53种,栽培药材15种,野生栽培皆有的药材7种。此次调查摸清了大足区中药资源分布、种类、数量等家底,为这些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产业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近年来陕西省神木市野生、栽培及收购植物类药材资源的概况及变化特点。方法:按照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要求,对神木市现有药用资源进行普查及分析,并与第三次中药资源的普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神木市现有野生药用植物64科219种,其中重点品种52种,特色品种5种。引种栽培药材51种,大面积种植5种。近年主要收购药材9种,以黄芩、远志和柴胡为主。结论:神木市适宜重点发展特色鲜明的大品种。该调查可为神木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研究四川省盐亭县中药资源、重点品种、药用植物栽培情况等,为盐亭县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全国第4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通过野外样地调查、栽培药材调查、市场调查、民间走访调查、标本采集与制作、普查数据整理等方法,对盐亭县现有中药资源进行普查、统计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总共完成了36个样地、180个样方套、1 080个样方的调查,完成重点中药材调查40种,重点中药材种质资源收集40种,调查栽培药材20种,制作药用植物标本407种。结论:盐亭县中药资源种类较为丰富,但分布较为分散,中药种植产业正处于初期阶段,栽培药材种类丰富,形成了一定规模。在此基础上,应加强盐亭县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充分发掘当地中药资源,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相似文献   

6.
采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野生重点中药资源调查方法——样方调查法,记录品种种类、数量,采集标本及药材,重点品种测量单株重,统计不同代表区域、植被类型、海拔的样方数,普查共记录药用植物品种703 种,重点品种143 种,占重庆市重点品种的74.5%,隶属于71 科,132 属,野生重点品种128 种,栽培重点品种30 种(包括15 种既有野生也有栽培),其中14 种中药材得到大规模栽培。通过此次普查有助于了解城口县重点药用植物分布情况、生长环境和资源蕴藏量,为中药资源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宜昌市猇亭区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野生与栽培情况,掌握该区域中药资源现状。方法:以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采用传统野外调查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猇亭区现有中药资源进行普查、统计分析。结果:该次普查共完成了36个样地180个样方套、1 080个样方的调查工作,调查药用植物品种311种,涉及107科263属。共采集中药材88种,采集种子标本61种。其中,重点调查物种44种,走访调查药材种植户1户,调查栽培品种1种,完成2个中药材流通点的药材收售调查。结论:猇亭区中药资源物种因工业区发展及房地产开发,物种分布减少甚至部分品种绝迹,应加强对中药资源的管理、保护、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野生重点中药资源调查方法,作者于2012年7月至10月对海南省三亚辖区的重点中药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参照海南省重点中药材名录,共确定三亚辖区分布重点药用植物69种,隶属43科。其中真菌类1科1种,蕨类植物3科3种,种子植物39科65种。野生药材38科63种,大面积栽培类药材5科6种。海南地方重点药材15种,隶属11个科。该次调查有助于了解三亚辖区重点药用植物分布状况,生长环境和资源储量等,为今后开展这些药材资源的合理开发,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及实现药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野生重点中药资源调查方法,作者于2012年7月至10月对海南省三亚辖区的重点中药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参照海南省重点中药材名录,共确定三亚辖区分布重点药用植物69种,隶属43科。其中真菌类1科1种,蕨类植物3科3种,种子植物39科65种。野生药材38科63种,大面积栽培类药材5科6种。海南地方重点药材15种,隶属11个科。该次调查有助于了解三亚辖区重点药用植物分布状况,生长环境和资源储量等,为今后开展这些药材资源的合理开发,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及实现药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彬  刘杨  李佳  包华音 《中药材》2022,(6):1316-1321
目的: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要求,对山东省莒南县中药资源现状进行调查,为当地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野外样地和样线调查、栽培基地走访调查等方法,对莒南县现存野生及栽培药用资源的种类、分布及蕴藏量等信息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莒南县域内41个样地共记录野生药用植物资源102科284属428种和栽培药用植物7种。药用植物以被子植物为主,其中菊科、豆科和蔷薇科为优势科,且以草本植物居多。重点调查植物类药材126味,涉及55科98属115种基原植物,尚未发现濒危物种。结论:莒南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相对丰富,应合理利用和开发,实现当地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依托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明确恒山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重点中药材品种及民间常用传统验方和药材栽培情况。方法:借助"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样地、样线调查和调查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归纳与总结恒山区野生药用植物和药材栽培种类、数量等数据。结果:共完成了37个有效样地,采集药用植物品种140种(分布在61科152属),制作药用植物腊叶标本513个,采集照片16472张,录制视频194个。确认重点药用植物品种21种,收集重点药用植物品种种子19种。走访收集民间传统验方6个,走访调查药材种植基地9处,栽培药材共计25种,其中栽培面积大、产量高的有蒲公英、人参、西洋参、赤芍和刺五加等。结论:恒山区野生和栽培药用资源较为丰富,在国家鼓励和支持中医药发展利好环境下,恒山区的中医药产业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中药资源现状,为该县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指导,也为有效保护并合理利用当地中药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要求,通过样方、样线和访问等调查,以及植物标本采集和鉴定,对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栽培及应用等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调查到有明确药用功效的植物共152科,533属,856种。其中,重点药材有103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122种;发现并认定新种1个。栽培面积较大的中药材主要有砂仁、草果和薏苡仁。结论:澜沧县内中药资源物种多样、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应加强合理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掌握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野生与栽培药用植物资源现状。方法:通过样地调查的方式进行外业调查,查阅植物志等书籍准确定名并统计药用植物数量。结果:完成南票区包括草丛、草甸、灌木丛、针叶林、阔叶林5个代表区域的36个样地调查,调查到南票区野生药用植物336种,隶属75科,其中重点药材40种,特色药材20种。区域内新分布药材10种。结论:南票区气候环境干旱,多为耐旱植物,荆条基本覆盖整个区域。对该地区植物资源进行分析并对该地区中药资源合理开发及利用提出建议,对于保护好中药资源,进一步提升南票区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安徽省怀宁县药用植物种类、分布、栽培与野生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当地中药资源现状。方法以安徽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采用传统野外调查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怀宁县现有中药资源进行普查、统计分析。结果本次普查掌握了怀宁县的地理环境特点及植物资源,采集植物腊叶标本1001份,收集598种植物信息,涵盖140个科,其中植物新记录7种,新分类群1种(怀宁毛茛);并收集了65种药材及46份种质资源;完成了36个样地205个样方套的调查;对怀宁县栽培药用植物进行走访调查,重点调查了辛夷、瓜蒌等特色中药的栽培技术及状况。结论怀宁县中药资源物种较为丰富,分布广泛,药材蕴藏量大,但野生资源受到很大威胁。  相似文献   

15.
新疆中药资源及其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新疆药材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就新疆地区第4次药材资源普查提出了3点建议:①高度重视维药与中药资源的比较,加强维药等民族药传统知识的收集;②栽培中药材是新疆中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特色栽培药材资源应给与高度关注;③充分借鉴第3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成果,加强新疆药材质量地理变异研究。相关建议可为新疆开展第4次药材资源普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点军区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野生与栽培情况,明确该区域中药资源现状。方法:以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采用传统野外调查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点军区现有中药资源进行普查、统计分析。结果:该次普查共完成了41个样地、205个样方套、1 230个样方的调查工作,采集药用植物品种451种,涉及102科328属。其中,重点调查物种91种,涉及中药材101种。采集种子标本35种,走访调查药材种植户3户,调查栽培品种8种,完成4个中药材流通点。收集、整理民间传统经验方28个,医学古籍23本。结论:点军区中药资源物种较为丰富,柑橘类品种有较大量的种植,部分珍稀物种分布减少,应加强对中药资源的管理、保护、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3S技术调查陕西省宜川县野生中药资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陕西省宜川县野生中药资源。方法:利用遥感技术(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指导下,结合宜川县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成果及县域内目前植被分布状态,制定普查方案。通过样线样地调查,对县域内野生药用资源进行普查登记,采集标本、药材和种质资源;通过走访,对传统知识和市场情况进行调查;对普查结果归纳整理,填报国家采集系统数据库。结果:共完成39个样地调查,195个套方,涉及35科、158个物种,其中重点调查品种44个,一般调查品种74个,特色品种3个。结论:通过这次普查,明确了宜川县域野生中药资源分布情况,为中药材资源开发及医疗保障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调查让胡路区中药资源情况,为该区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系统分层抽样方法确定调查样地,野外调查与内业整理相结合,整理并分析让胡路区中药资源分布现状.结果 调查让胡路区野生植物资源195种,采集植物标本191份,涉及48种重点中药材,并调查了 20种野生重点药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萨尔图区药用植物资源,为区域内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要求,对萨尔图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此次普查共完成36个样地,有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166种,隶属于45科118属,其中重点药材37种。结论:萨尔图区中药资源较为匮乏...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总体规划并结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进展情况,探索利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获得的药材样品开展中药材质量基本数据研究,全面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中药材品种质量基础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