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IFA300恒温式热线风速仪和六线涡量探针及其定位坐标系统,测量了HG-2008/18.2-YM2型切向炉等温模型燃烧器区的涡量场,判别了涡量探针所测炉内空间点涡矢量的大小和方向,采用条件采样技术,研究了4股燃烧器射流向火侧形成的相干结构涡。研究发现:对于单股射流,引射(卷吸)主要发生在射流两侧,从而在两侧造成负压并出现旋转方向相反的旋涡;对于两股相交射流,射流偏转,出现了射流向火侧的剪切涡,对于两股相交射流,射流偏转,出现了射流向火侧的剪切涡,以及由于横向射流干涉,在射流背部的尾迹涡,当四角燃烧器同时投运,燃烧器射流偏转且贴壁运行,射流向火侧有大的剪切涡出现,该涡即为相干结构涡;涡量场研究结果,也表明了最大的涡矢量在燃烧器射流的向火侧,相干结构涡的研究目的一为探讨涡中NOx的初生形态,二为研究涡对上炉膛内烟温偏差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型锅炉四角切向燃烧器射流偏转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理论分析和冷态模化实验的方法 ,研究了大型四角切向燃烧锅炉中导致射流偏转的两个因素 :射流自身的卷吸作用和炉内横向气流的冲击作用。然后从这两个因素出发 ,找出影响射流偏转的参数 ,为改善炉内空气动力学特性 ,设计和改造锅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射流卷吸作用影响射流偏转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型四角切向燃烧锅炉中 ,从四角燃烧器喷口喷出的射流总是要不可避免地偏离其设计方向 ,射流偏转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射流两侧存在静压差 ,而射流的卷吸作用是射流两侧产生静压差的根源。本文根据射流的卷吸性质 ,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 ,计算出了燃烧器喷口射流两侧的静压差Δps,并找出影响压差Δps 的因素 ;计算出Δps 与射流流速u2 的关系 ,并用冷模实验对此结论作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正>1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偏差产生的原因四角切圆锅炉的炉膛截面多为矩形,接近正方形,它的长、宽比在1.18~1.2之间,直流摆动燃烧器通常将喷嘴置于炉膛四角,各喷嘴出口中心线与炉膛对角线间偏转一定角度,喷嘴中心线相切于炉膛中央的较小圆周取名切圆。四角射流同时射入炉内,各自受上游射流推动向水冷壁面偏转,  相似文献   

5.
王金枝  肖明 《华东电力》2004,32(9):31-34
在大型四角切向燃烧锅炉中,从四角燃烧器喷口喷出的射流总要不可避免地偏离其设计方向。针对造成燃烧器区射流偏转的两大因素:射流自身的卷吸作用、炉内旋转气流对射流的横向冲击作用,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燃烧器射流进行研究,分析燃烧器射流的开启角度及喷口数对燃烧器区空气动力场的影响,从而为改善炉内工况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大型四角切向燃烧锅炉中,从四角燃烧器喷口喷出的射流总是要不可避免地偏离其设计方向,射流偏转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射流两侧存在静压差,而射流的卷吸作用是射流两 生静压差的根源。本文根据射流的卷吸性质,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计算出了燃烧器喷口射流两侧的静压差△ps,并找出影响压差△ps的因素;计算出△ps与射流速u^2的关系,并用冷模实验对此结论作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前言目前,在国内外电站锅炉上,四角布置切向燃烧方式的直流燃烧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喷入炉内的气流,在炉膛中心形成一个假想切圆。实际上,自燃烧器喷入炉内的气流,只有在单股气流射入的情况下,才会和假想切圆相切。一般情况下射流并不沿设计方向轨迹前进,而是在允许的范围内有一定偏转,超过一定范围,便可能影响锅炉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因此,研究四角燃烧炉内气流的流动特性,特别是研究影响一次风射流的偏转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理论分析和冷态模化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大型四角切向燃烧锅炉直流煤粉燃烧器结构布置、燃烧器的高宽比、运行参数对燃烧器区炉内空气动力场和一号角两相邻炉墙的压力分布的影响,借助于燃烧器区流场及射流两侧压力分布,分析炉内旋转气流对四角切向燃烧锅炉燃烧器区射流偏转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9.
切向燃烧锅炉燃烧器区流场及壁面负压的试验与数值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在HG-2008/18.2-YM2型四角切向燃烧锅炉的冷态模型上,对燃烧器区的流场和水冷壁附近两相邻炉墙的压力进行了实测。实测结果表明:(1)燃烧射流根部压差大,射流两侧的压差明显减小;(2)燃烧器射流的几何轴线与前墙夹角a增大时,射流两侧的压差就减小;(3)随顺高宽比(h/b)的增大,面区域相对压力的绝对值增大气流越易贴壁;(4)燃烧器只开1个喷口时,射流偏转比开4个喷口时的小得多。数值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四角切圆燃烧煤粉锅炉变工况运行时对实际切圆大小的要求及其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基于弹簧偏转挡板的气力式负荷自适应燃烧器代替现有固定结构燃烧器,以在变工况运行时自动调节炉内实际切圆的大小,从而使燃烧处于最佳工况.文中详细介绍了这种新型燃烧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冷态实验结果.试验表明:这种新型燃烧器对出口射流的偏转角度具有良好的调节性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六角切圆燃烧煤粉锅炉存在的水冷壁及炉膛出口过热器区域结渣问题,借鉴四角切圆锅炉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对射流偏转情况和结渣原因进行理论分析,并结合燃烧器区域气固两相流动的PDA(Particle Dynamics Analyzer)冷态模化试验,提出了工程技术改造方案,取得了很好的工程应用效果。研究表明,适当地采用一、二次风同心双切圆形式布置,能够有效地改善炉内的流场分布,从而抑制受热面结渣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利用某六角切圆燃烧煤粉炉燃烧器区域流场的数值模拟数据,研究燃烧器区域静压力分布对射流偏转的影响,并针对燃烧器改进前后的流场分布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赵玉晓  李剑波 《电站系统工程》2001,17(6):359-360,365
利用某六角切圆燃烧煤粉炉燃烧器区域流场的数值模拟数据,研究燃烧器区域静压力分布对射流偏转的影响,并针对燃烧器改进前后的流场分布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大气压下均匀稳定的大尺度低温等离子体射流,用交流(AC)和纳秒(ns)脉冲电源激励在氦气中产生一维射流阵列放电,比较两种电源激励射流阵列的放电均匀性、瞬时功率、平均功率和发射光谱强度等放电特性和参量,并通过拍摄气流通道的纹影图像和估算射流单元之间的库仑力作用,研究和分析射流阵列的射流单元之间的流场和电场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采用ns脉冲电源可以有效地提高射流阵的均匀性,增加等离子体羽长度、瞬时功率和粒子谱线强度,降低平均功率。不同于AC激励射流阵列,ns脉冲激励的射流阵列中两侧的射流单元几乎不发生偏转。采用ns脉冲激励可以同时减少气体加热作用和库仑力的排斥作用,从而有效地抑制射流单元之间的流场和电学相互作用,是提高射流阵列均匀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多孔横向紊动射流涡量场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realizable k-ε紊流模型并结合SIMPLEC算法,分别对单圆孔、双圆孔和四个圆孔的涡量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近壁区流动的处理采用两层模型的壁面函数法,计算得出了不同工况下的剪切层涡、马蹄形涡和反向涡旋对(CVP)。结果表明:在多孔射流中,由于前面射流的遮挡作用,使得后面射流剪切层涡发生的位置升高;在多孔射流中,当多股射流合并为一股新的射流之后,才出现马蹄形涡的雏形,并最终发展成为马蹄形涡;剪切层涡的破裂导致CVP的形成,马蹄形涡和尾迹涡都影响CVP的发展。当多股射流合并为一个新的射流之后,CVP的形状才逐渐发生变化并趋于规则。  相似文献   

16.
提出新型自调喷气式迷宫密封,在密封齿上布置微型喷嘴,贯通前后密封腔,利用自然压差作用形成射流实现流动的自调控制。建立包含微型喷嘴的迷宫密封数值分析模型,应用基于微元理论的密封动力特性系数识别方法,对比研究了喷嘴逆向、同向及直喷3种布置方式对密封动静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喷嘴偏转角度与周向布置数目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嘴同向布置能更好抑制气流激振,其有效阻尼提高至原结构的224%。喷嘴偏转角度对交叉刚度的影响较显著,而周向布置数目对直接阻尼的影响较显著,可通过增加喷嘴周向布置数目与调整偏转角度提升密封系统稳定性。新型自调喷气式迷宫密封泄漏量较传统结构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7.
采用热线风速仪对四角切向燃烧锅炉中的四角组合射流流场进行了冷态模化试验,研究了带侧二次风的直流燃烧器中一次风动量对一次风射流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对电子束曝光机偏转象差进行全面校正时标记采样结点,包括电子束斑形状和标记位置的检测方法。推导了通过测量四个方向上的束斑“直径”便可计算束斑形状的椭圆参数公式,从而使得对偏转散焦进行精确校正成为可能,这在以往的文献中不多见。论述了测量标记采样结点数据与确立偏转象差校正方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高时空分辨率的高速摄像技术,通过精确记录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溶液静电雾化多股射流模式下射流破碎的显微形貌特征,研究了电导率、粘度、电场强度及无量纲体积流量对稳定多股射流破碎形态的影响及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聚合物溶液的电导率,发现了曲张模式、鞭状射流模式及分枝射流模式这3种破碎形态的稳定多股射流,而粘度主要影响射流液丝的破碎。随着电场强度的上升,稳定多股射流的射流倾斜角增大,射流单锥液面向喷嘴尖端收缩,且液面的轮廓形状为凹面,而射流的破碎模式保持稳定。此外,无量纲体积流量的增加会增强射流径向扰动,射流直径也随之增大,且在稳定极限流量内,射流破碎长度随无量纲体积流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并联磁芯常数D_1、D_2给出了计算偏转磁芯有效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运用这公式计算了四种偏转磁芯的有效截面。计算结果与SJ—1333—78号文件中所提供的数据进行了比较,表明本文所提供的计算方法更为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