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工程概况斗龙港闸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三龙镇,1966年6月建成运行,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洪水排涝入海的重要控制工程。该工程为大(2)型排涝挡潮闸,设计日均流量200m~3/s,设计最大流量1260m~3/s,控制流域面积4428km~2。截至2017年底,斗龙港闸累计开关闸15909潮次、排水696.59亿m~3,为保障流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里下河四港排水能力分析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射阳河、新洋港、斗龙港、黄沙港(以下简称为四港)是里下河地区排水入海的主要通道,排水量占里下河地区入海总排水量的60%以上。自1956年逐步建挡潮闸后,闸下港道普遍发生了淤积,四港排水能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闸下港道的淤积问题一直困扰着里下河地区的建设与管理,保港保闸的任务艰巨。本文笔者通过有关资料,对四港的淤积状况与排水能力变化进行分析,提出闸下港道的治理思路,为里下河地区水利治理方案研究提供技术支撑。一、四港闸下港道的淤积状况据盐城市水利工程管理处2005年资料,四港闸下港道的断面特征变化情况及港道淤积情况如表1、…  相似文献   

3.
陈锡林  闻余华 《治淮》2008,(4):9-11
一、引言 里下河地区涉及盐城、扬州、泰州、南通、淮安5市,总面积21497km^2,耕地面积1678万亩,人口1291万人。该区以纵贯中部的通榆河为界,河西为腹部水网区,呈四周高、中间低的特点,区内排水主要由四大港等港闸东排入海,以及由江都、高港、宝应抽水站抽排入江。河东为沿海垦区,沿海垦区以斗龙港为界,又分成斗北、斗南垦区,其排水主要通过区内港闸排水入海。  相似文献   

4.
射阳河、新洋港、黄沙港、斗龙港统称"四港",是苏北里下河地区排水入海的主要通道.自20世纪50年代"四港"陆续建闸后,改变了潮水大进大出的自然状态,加之地处淤长型海岸,闸下港道淤积严重,并呈逐年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5.
凌家荣 《治淮》1995,(1):36-37
射阳河、新洋港、黄沙港、斗龙港在江苏盐城市中部横穿入海,担负着里下河地区1.18万平方公里的挡潮御卤、防洪排涝、蓄淡灌溉任务,积极有效地抗御了1991年的特大洪涝和1994年的特大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袭击,为里下河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里下河四大港闸下引河的变化和清淤保港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概述 盐城市射阳河闸、新洋港闸、黄沙港闸和斗龙港闸,担负着苏北里下河地区11 000多km~2和66.7万hm~2农田的排灌任务。 2 闸下淤积的泥沙来源和变化特点 2.1 泥沙来源 里下河四大入海河口建闸后闸下河段的淤积是一个严重而又普遍的问题。这四大河口均处于淤涨型  相似文献   

7.
新洋港是里下河地区引水灌溉、防汛排涝、通航运输的骨干河道,与射阳河、黄沙港、斗龙港并称里下河"四大港",承担着里下河腹部地区和斗龙港以北大部分垦区约11300 km2的涝水自排人海任务.  相似文献   

8.
为探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主要排涝入海通道射阳河、黄沙港、新洋港、斗龙港等闸的下游港道在近几年工情发生变化后的冲淤规律,利用2008年至2013年4月港道监测以及排水量资料分析得出,在非汛期,除射阳河外,黄沙港、新洋港、斗龙港等3条港道的淤积量与排水量、阶段平均排水流量高度相关;在汛期,射阳河等4条港道冲淤量、单位水量冲淤量与河床容积明显相关;得到各港道基本维持冲淤平衡或冲刷的阶段平均排水流量,并提出将阶段平均流量与淤积量的乘积作为易淤指标,以判断不同港道淤积特性。分析成果为改进四大港闸调水冲淤运行、尽可能减轻淤积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查红 《江苏水利》2008,(8):33-35
盐城市地处江苏省中部沿海、淮河入海尾闾,下辖9个县(市、区),总面积16972km^2,总人口809万。气候处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域,兼受海洋影响,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全市面平均年降水量1010mm。全市为平原地貌,地势低平,真高一般在2.0~4.0m左右(废黄河基面,下同);境内有淮河下游的里下河水系和沂沭河水系,射阳河、黄沙港、新洋港、斗龙港是淮河流域洪水和里下河区洪水的主要入海通道;按水系划分为沂南、渠北、里下河腹部、斗北、斗南5个分区。  相似文献   

10.
朱国贤 《治淮》2009,(2):22-23
射阳河、新洋港、黄沙港、斗龙港统称“四港”,是淮河流域下游的独立区域——苏北里下河地区排水入海的主要通道。自20世纪50年代“四港”陆续建闸后,改变了潮水大进大出的自然状态,加之地处淤长型海岸,闸下港道淤积严重,并呈逐年增长态势。据2008年5月(汛前)测量资料,“四港”闸下港道较2007年10月(汛后)淤积达722万m^3。  相似文献   

11.
周晓强 《治淮》2014,(9):6-7
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沿海垦区的斗龙港闸、新洋港闸、黄沙港闸、射阳河闸合称里下河“四大港”闸。“四大港”闸通过上游河道分别与引江北输工程通榆河相交,并与通榆河西侧里下河水网区相连,多年来担负着里下河腹部区大约70%的排涝人海职责。因此,有针对性地探求典型年大水期雨水情对“四大港”闸排水能力的影响状况,可为今后进一步科学实施水利规划、河道治理、防洪排涝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周志勇 《治淮》2023,(7):72-73
近年来,江苏省里下河“四大港”中的射阳河闸、斗龙港闸先后发现闸墩伸缩缝漏水现象。2022年射阳河闸、斗龙港闸对闸墩伸缩缝进行了应急处理,修补效果良好。本文以斗龙港闸闸墩伸缩缝应急处理为例,通过对闸墩伸缩缝检查情况展开分析,针对闸墩伸缩缝破坏原因、机理进行探讨,介绍了应用LW聚氨酯压浆技术修补该处伸缩缝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陈锡林  黄利亚 《治淮》2007,(7):17-19
一、里下河地区概况里下河地区总面积21497km2,由三个分区组成,以纵贯中部的通榆河为界,通榆河以西为腹部水网区,占里下河地区总面积的55%,该区域内有溱潼、兴化、建湖三大洼地。通榆河以东为沿海垦区,占里下河地区总面积的45%,地势南高北低,且以斗龙港为界,分为斗南垦区和斗北垦区两片。  相似文献   

14.
兴化县地处苏北里下河腹部,素有锅底洼之称。历史上,为适应西有五坝(指里运河东堤上五座分洪的归海坝)、东有五港(指原有排水入海的川东港、王港、竹港、斗龙港、新洋港)的地理特点,县境内有相对应的五条东西向干河,形成排洪行水的通道。车路河就是其中的一条。随着治淮事业的发展,基本上摆脱了洪水危害,加之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和入海港  相似文献   

15.
浅议里下河腹部地区治理与清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里下河腹部地区是有名的“锅底洼”,历史上是个水旱灾害多发的重灾区之一。湖荡是天然的滞蓄水库,近些年来,被盲目围占的情况愈演愈烈,里下河湖荡面积锐减,使涝情加剧、旱情突出。 一、里下河腹部地区概况 该区位于我省中部,东临通榆河,西贴里运河,北起苏北灌溉总渠,南至老通扬运河。总面积11665km~2,耕地约66.67万hm~2。射阳河、黄沙港、新洋港、斗龙港(简称“四港”)横贯东西,是本区涝水自排入海的通脉。全区是个四周高中间低的碟形洼地,四周地面高程3.0~3.5m(废黄河零点,下同),局部高地5.0m左右,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盐城市四港港道监测管理所担负着苏北里下河“四大港”(射阳河、新洋港、黄沙港、斗龙港)及盐城地区西潮河港道监测管理、清淤保港及泥沙淤积规律研究的公益性社会任务。单位编制99人.实际在编97人,提前离岗14人。笔者根据多年在一线工作的实践.对基层水管单位人才资源开发谈一点看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1概述盐城市西连湖荡、东临黄海。西部里下河腹部地区,地势低洼,水网密布,河沟交错,水系不清,流向不定,水面比降小,有四大港向东穿越垦区入海;东部垦区,地势平坦,有20多条地区性排水干河分别建闸排水入海。本区地处平原水网,加之受涵闸启闭和潮汐影响,水文条件十分复杂。为了探  相似文献   

18.
感潮河口建闸后,河口区的潮波运动形态发生改变,径流与潮流间的能量平衡重新调整,引起闸下港道淤积,导致泄洪不畅,加剧洪涝灾害损失。为最大限度地减轻闸下港道淤积带来的危害,在进行工程整治的同时,必须弄清闸下港道泥沙运动规律,找到一条科学、合理、有效的治理方法和途径。以江苏省里下河地区的射阳河、新洋港、黄沙港、斗龙港为范例,提出挡潮闸下港道监测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19.
戴清华  夏军  杨敏 《江苏水利》2004,(1):16-17,19
1 工程概况。淮河入海水道渠北片原属里下河地区水系。苏北灌溉总渠形成以后。截断了原排入里下河湖荡的涝水出路.后经多年治理,排涝条件有所改善.但仍存在着地势低洼、排水出路不足、排涝标准偏低等问题:入海水道近期工程的实施,将妇女河入排水渠的口门切断.为解决妇女河涝水及滨海县城区污水的外排出路.兴建  相似文献   

20.
1概述 江苏沿海射阳河、新洋港、黄沙港、斗龙港统称“四港”,是苏北里下河地区排水人海的主要通道。自20世纪50年代起“四港”陆续建闸后,港道泥沙冲淤平衡规律被打破,“四港”挡潮闸下港道淤积状况日趋严重。为有效改变此种情形,“四港”管理单位早在1967年就开始了对清淤机具的研制和应用试验。经过从单面齿耙到双面齿耙再到掺气耙的多次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