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2 毫秒
1.
目前对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方法不少。大张皮片移植虽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但在色泽和质地上与四周正常皮肤差异大,且皮片收缩常很严重,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抗挛缩措施而再发挛缩,需手术矫治。游离皮瓣修复时技术复杂,术后吻合口又有栓塞之嫌。作者采用胸前筋膜皮瓣修复严重颈部瘢痕挛缩畸形5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皮片及皮瓣移植治疗手瘢痕挛缩畸形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鹏程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486-1487
目的:探讨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形治疗方法。方法:1990~2005年我院收治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50例,行瘢痕切除矫形后固定.皮片及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结果:48例随访1~3年,所有受累关节得到完全或大部矫正,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整形手术应在瘢痕稳定后及早进行。创面无肌腱、骨骼裸露者宜用全厚皮片修复。需皮瓣修复者,手、足部皮瓣修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五瓣法在腋窝瘢痕挛缩松解术中的优点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8月至2012年10月,腋窝瘢痕挛缩患者60例,男45例,女15例,平均年龄26.4岁,均应用五瓣法行腋窝瘢痕挛缩松解,12例辅以自体全厚皮片移植修复,临床随诊4个月~2年,平均12.4个月,观测术后局部情况及肩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均取得了良好效果,53例皮瓣全部成活,7例出现部分皮瓣尖部坏死,均换药处理后愈合,12例辅以全厚皮片移植病例皮片完全成活,60例病例腋窝瘢痕挛缩得到充分松解,肩关节上举均达到95度以上。结论应用五瓣法松解腋窝瘢痕挛缩有着设计及手术操作较简单、松解充分、并发症少、效果可靠的优点,是处理腋窝瘢痕挛缩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颈部瘢痕挛缩的手术方法及康复。方法 自1998年4月~2004年12月,对56例2岁~12岁之间的Ⅰ一Ⅳ度颈部瘢痕畸形患者采用局部皮瓣、皮肤扩张术、局部皮瓣转移加全厚或中厚植皮等手术方法整复,并结合术后的颈托固定、理疗等防止瘢痕挛缩措施及主动及被动锻炼等综合治疗措施至少6个月。结果Ⅰ度畸形采用Z改形、五瓣成形术等10例;Ⅱ度患者采用局部皮瓣扩张后转移修复加中厚植皮5例,局部皮瓣转移加全厚或中厚植皮17例;Ⅲ一Ⅳ度惠者采用局部皮瓣转移加全厚或中厚植皮共24例。术后近期效果良好,随访6个月~2年,4例颈部后仰活动轻微受限,6例所植皮片轻度挛缩。结论 对儿童颈部瘢痕畸形,手术治疗结合功能锻炼,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颈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睿文  王达利 《中国医药》2006,1(5):301-302
目的探讨颈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的治疗效果。方法颈部瘢痕挛缩患者14例,行瘢痕松解后以颈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皮肤缺损,皮瓣面积最大38cm×18cm,最小22cm×10cm。结果全部存活12例,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更换敷料后痊愈,术后随访3个月~2年,皮瓣色泽好,外形满意,颈部功能恢复好。结论颈浅动脉皮瓣是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一种较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烧伤后最常见的后遗症是瘢痕增生和瘢痕挛缩,其中瘢痕挛缩所致的功能障碍和外貌的改变,出院后很难重返家庭和社会,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下降。在治疗上,多需瘢痕松解或切除,通过皮片移植、皮瓣转移等方法修复创面,手术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手术本身,还与术后的护理有着密切的  相似文献   

7.
自 1992年以来 ,我院对 36例烧伤后严重瘢痕挛缩畸形患者 ,采用自体瘢痕皮片游离移植或回植到供皮区 ,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我们的治疗体会作一介绍。1 临床资料1.1 病例资料 本组 36例。男 2 5例 ,女 11例。火焰烧伤后瘢痕 19例 ,热液烫伤后瘢痕 15例 ,化学烧伤后瘢痕 2例。 31例系大面积深度烧伤后 ,全身无正常皮肤可做为供皮区的整形患者 ,且畸形涉及到两个以上功能部位 ,5例系自体中厚皮片修复畸形后 ,以瘢痕皮片回植到供皮区的整形患者。其中颈部畸形 7例次 ,腋部畸形 52例次 ,肘部畸形 4 3例次 ,手畸形 14例次 ,会阴部畸形 8…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指侧方皮瓣及中厚游离皮片植皮治疗手指瘢痕挛缩屈曲畸形的疗效。方法手指瘢痕挛缩屈曲畸形30例,手术“Z”字形彻底松解瘢痕,矫正畸形,克氏针骨膜下固定,中厚皮片打包加压。结果随访3~6个月,植皮全部成活,切口及皮瓣皮缘无坏死,屈曲畸形矫正率均达90%以上,无继发屈曲挛缩,关节功能恢复较好,皮片感觉有部分恢复。结论手指侧方皮瓣及中厚游离皮片植皮是治疗手指瘢痕挛缩屈曲畸形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秦芹  姚广东 《安徽医药》2019,23(5):959-960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加植皮术结合创面负压治疗颈部中重度瘢痕挛缩畸形的效果。方法 采用局部皮瓣加植皮术结合创面负压治疗15例颈部中重度瘢痕病人。结果 本组15例病人中感染1例,切口延迟愈合2例,经换药等对症处理后基本痊愈。术后随访2月,皮片无回缩,颈部活动度良好,效果满意。结论 局部皮瓣加植皮术结合创面负压治疗是解决颈部中重度瘢痕可靠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02例颈部瘢痕挛缩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根据102例颈部瘢痕挛缩患者的瘢痕大小、形态及挛缩程度等选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颈部局部整形术46例,采用瘢痕切除加局部皮瓣整形术,彻底松解颈部瘢痕挛缩状态;全厚皮及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术24例,5例患者因血供障碍致皮肤部分边缘坏死,经换药后痊愈;皮肤扩张皮瓣21例,手术效果满意,外形达到预期效果;人工真皮加自体表皮移植术11例痊愈,无色素沉着。结论颈部瘢痕挛缩的治疗仍然比较棘手,本文就颈部瘢痕挛缩的不同程度,选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希望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全世明  王昱  徐佳  童德迪  温春泉 《安徽医药》2021,25(7):1347-1349
目的 探讨烧伤后耳廓瘢痕畸形的严重程度的分级方法及对应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对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整形科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165例烧伤后耳廓瘢痕畸形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并按照病人耳廓瘢痕范围,耳廓位置与颅耳角有无异常,耳轮、耳垂、耳甲腔、耳屏等耳廓结构的缺损情况,耳廓结构的辨识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四级评级分类.并分析手术方式与烧伤后耳廓瘢痕畸形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一级轻度耳廓瘢痕畸形74例,二级中度耳廓瘢痕畸形51例,三级中重度耳廓瘢痕畸形27例,四级重度耳廓瘢痕畸形13例.一级轻度耳廓瘢痕畸形最常采用瘢痕切除术,二级中度耳廓瘢痕畸形最常采用瘢痕切除+植皮术,三级中重度耳廓瘢痕畸形最常采用瘢痕切除+局部皮瓣转移+植皮术,四级重度耳廓瘢痕畸形最常采用瘢痕切除+皮瓣转移+植皮+耳廓成形术.结论 本研究首次建立烧伤后耳廓瘢痕畸形的分级标准,有利于畸形严重程度判断,并能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此分级标准简单易行,适合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腋部瘢痕挛缩的整复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轻度患者一般采用五瓣法或 Z成形术整复 ,重度患者采用肩胛旁轴型皮瓣 ,侧胸岛状皮瓣或全厚皮加邻近皮瓣整复术。结果 :术后配合功能锻炼 ,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五瓣术或 Z成形术是修复轻度腋部瘢痕挛缩的有效手术方法 ,肩胛旁轴型皮瓣、侧胸岛状皮瓣或全厚皮片加邻近皮瓣整复术是修复重度腋部瘢痕挛缩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人工真皮修复慢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慢性创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3例:予抗感染,改善微循环,聚维酮纱外敷,经换药治疗创面未愈者行植皮或皮瓣修复术.观察组33例:予抗感染,改善微循环,早期应用VSD处理创面,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后植入人工真皮(皮耐克),待其肉芽生长满意后行植皮术.结果 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55.3±1.2)天,其中植皮或皮瓣修复术修复30例,创面换药愈合者3例,创面愈合后疤痕增生明显.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31.6±1.2)天,其中20例患者创面较大,经外敷人工真皮,肉芽生长满意后予植皮手术,其余患者经植入人工真皮换药,创面治愈后外观满意,疤痕增生轻或不明显.结论 VSD联合人工真皮修复慢性创面可以有效的促进慢性创面愈合,减少疤痕增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种转移皮瓣在糖尿病足创面中的应用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Wagner分级3级创面的143例糖尿病足患者,并根据皮瓣手术方法不同分成3组,分别采用了局部皮瓣、带蒂穿支及营养皮瓣、游离的股前外侧皮瓣3种类型转移皮瓣修复创面,术后随访至少4次以上,观察皮瓣术后修复疗效。结果143例中,治愈85例,有效40例,无效为18例,修复效果不佳的病例绝大多数出现在带蒂穿支及营养皮瓣和游离的股前外侧皮瓣中。结论转移皮瓣在糖尿病足中应用效果是有效可行的,其中局部皮瓣转移存活率明显优于其他两种,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作为糖尿病足封闭创面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扩张腹部轴型皮瓣修复上肢大面积瘢痕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手术分3期进行,第1期根据上肢瘢痕部位及面积,选择旋髂浅动脉、腹壁浅动脉、腹壁下动脉的脐旁穿支、肋间后动脉外侧穿支中的一组腹部轴型皮瓣预先扩张;经过3~4个月的注水扩张后行第2期手术,将预扩张的腹部轴型皮瓣以带蒂转移的方式修复上肢瘢痕切除后的皮肤缺损;3周后再行第3期手术,即皮瓣断蒂。结果本组12例患者应用预扩张腹部轴型皮瓣15例,其中3例患者应用双侧预扩张腹部轴型皮瓣,皮瓣全部存活,外形不臃肿,颜色、质地与周围皮肤接近,患肢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预扩张腹部轴型皮瓣是修复上肢大面积瘢痕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能取得外形及功能均为满意的结果;但治疗周期长,需分次手术为其缺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在治疗四肢大面积瘢痕治疗方法。方法 20例应用皮肤扩张技术取得"多余"皮肤,将扩张皮肤作为供皮区,扩张后的皮瓣取全厚皮植于瘢痕区,治疗四肢大面积瘢痕。结果病例植皮成活98%,术后皮片收缩程度低于中厚植皮,供皮区瘢痕较隐蔽。结论利用皮肤扩展技术取全厚皮治疗四肢大面积瘢痕是一种合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局部转移皮瓣联合应用在手部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8例42指损伤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指,根据手指损伤的部位、形状、面积设计局部转移皮瓣,修复创面.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9个月,皮瓣质地优良,无明显疼痛,指间关节活动正常.结论 局部转移皮瓣联合应用是修复手部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皮瓣转移在胫骨骨折慢性骨髓炎并皮缺损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本院收治胫骨骨折慢性骨髓炎并皮缺损患者23例,均采用一期清创应用邻近皮瓣覆盖、滴注引流,感染控制半年后行切开植骨内固定治疗骨折。结果:第1次术后23例皮瓣均成活,供区愈合良好。骨折植骨内固定术后,经皮瓣切口处皮肤愈合良好。术后随访1年半,骨折均愈合,无骨髓炎复发情况。结论:皮瓣一期覆盖皮缺损并行滴注引流、二期切开植骨内固定,是治疗胫骨骨折慢性骨髓炎并皮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深度烧伤创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应用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应用自体断层皮片修复深度创面的2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创面植皮存活率、术后6个月植皮皮肤色泽、皮肤厚度、血管分布情况、柔软度、瘢痕生长情况、功能部位活动情况,并用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SS)进行评分。数据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创面植皮存活率为(95±5)%,术后6个月植皮皮肤色泽评分为(1.64±0.38)分、厚度为(2.13±0.44)分、血管分布为(1.75±0.46)分、柔软度为(2.78±0.53)分,瘢痕增生不明显,功能部位活动正常。对照组创面植皮存活率为(74±7)%,术后6个月植皮皮肤色泽评分为(2.57±0.35)分、厚度为(2.92±0.48)分、血管分布为(2.69±0.56)分、柔软度为(4.36±0.68)分,瘢痕增生明显,3例患者功能部位活动受限。两组患者皮片存活率、VSS评分(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既可解决患者自体皮源不足的问题,促进创面愈合,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皮肤的外观及功能,又能解决中厚皮或全厚皮供区遗留瘢痕的问题,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