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加强药物合理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期间发生的66例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结果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复杂化,累及人体多个系统.以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及皮肤过敏反应多见.结论临床医生在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同时,应该高度重视其不良反应,合理用药,提高该药用药安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填报的97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静脉炎最常见;过敏性休克、心跳呼吸骤停,急性心肌缺血、跟腱炎、肝损害虽少见,但程度严重.结论:临床应重视合理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及其用药监护,以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52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从而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52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患者中给药途径均为静脉给药,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大,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时间与临床表现各有不同,以输液时间>180 min发生不良反应比例最小。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发生的不良药物反应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我院上报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发生的不良药物反应相关因素包括护理操作技术、住院时间、导管堵塞、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结论:左氧氟沙星的各种不良反应随着使用的广泛而逐渐增加,临床应重视这些不良反应,尽快明确诊断及时给予对症治疗,以达到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查阅、汇总、分析医药文献所报道的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结果: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有皮肤反应、消化系统反应、循环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结论:临床应重视合理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及完善不良反应处理措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2010年7月~2010年12月采用左氧氟沙星致24例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反应,其次为胃肠道反应和全身性损害等.结论 提示医师和药师要在临床工作中注意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合理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发生机制、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报道并分析1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抽搐病例。结果左氧氟沙星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较为常见,临床医师应用时需谨慎。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可致严重中枢不良反应,医师在临床应用中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高危因素等,谨慎选择,避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邓敏 《当代医学》2011,17(32):141-142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以感染科2009年6月~2010年6月使用左氟沙星注射液(规格为0.3g/100ml)并出现不良反应的742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不良反应的有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在胃肠道症状、全身性损害和过敏反应等。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9.
王德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3,(31):4197-4198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保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并分析其中发生的182例不良反应。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中,31.32%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hDP.)发生在消化系统,17.03%的ADR发生在皮肤和附件,66岁-77岁年龄组别中ADK发生率最高达26.37%。多因素L0函dc回归分析显示不合理用药、联合用药、过敏史是导致ADK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为了减少ADR.的发生,临床上应规范左氧氟沙星的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析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时间分布规律。方法 :对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均使用了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这些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其时间分布规律。结果 :治疗结束后,在这180例患者中,其消化系统、皮肤附件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较多,不良反应主要发生于患者服药后的30~60min和60min~24h两个时间段。结论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患者的消化系统和皮肤的伤害较大,该药导致的不良反应与患者用药的时间密切相关。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对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导致的不良反应进行有效的监测,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应用中的不良反应,进而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医院感染科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后,主要的不良症状表现在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心血管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肝功能异常反应以及其他方面,其中,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和心血管反应所占比例最多,124例患者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7.90%、25.81%、20.16%。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临床的应用中,临床医师和药师需要针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认真分析,给予重视,确保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并做好用药护理,这样才能将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作用最大的发挥出来,提高用药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且经发生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的5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分析出不良反应发生因素。结果①对各患者临床资料研究后发现,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有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手臂血管红肿疼痛、胸闷头晕、局部皮肤反应等。②男性与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意义(P0.05);50岁以上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高于50岁以下患者(P0.05);日剂量600 mg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高于300 mg患者;疗程5 d以上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高于5天以下患者(P0.05);有过敏史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高于无过敏史患者(P0.05);有合并用药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高于无合并用药患者(P0.05)。③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得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与50岁以上人群、日剂量600 mg、有过敏史及有合并用药有着直接的关系。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和胃肠道反应为主,发生不良反应因素与50岁以上人群、日剂量600 mg、有过敏史及有合并用药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左氧氟沙星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延安大学校医院应用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和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2009年第22期)警惕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的典型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左氧氟沙星临床不良反应多。结论利用左氧氟沙星治疗作用的同时,应该高度重视其不良反应,注意观察用药反应,随时调整用药方案,提高左氧氟沙星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06年5~7月份左氧氟沙星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生32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对比药物使用量,其发生率:利复星注射液为0.2%,来立信为0.03%,可乐必妥注射液为0.2%,利复星片为0.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老年人高于其他年龄段人,女性患者高于男性,门诊患者高于住院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是皮肤黏膜症状30例(42.9%),其次是神经系统症状27例(38.6%)、消化系统症状11例(15.7%)、肾损害1例(1.4%)、血液系统症状1例(1.4%)。结论:临床医务工作者对ADR要有足够的认识,在给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时,掌握其不良反应,对曾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合理用药,在患者用药过程中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密切观察,一旦出现用药后的任何不适,应尽快查明原因,必要时应停药,对症救治,从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致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报告。结果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最常见;过敏性休克、跟腱炎、肝损害虽少见,但程度严重。结论临床应重视合理使用左氧氟沙星及其用药监护,以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总结44例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患者临床不良反应的护理提出用药前应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合理选择血管;用药时注意血管的护理;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适当调整用药顺序,从而达到安全使用的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选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近5年《中国医药论坛报》报道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系统、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血液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等。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案例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近6年二、三级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案例资料121例,和近几年有关医学杂志报道案例35例进行统计综合分析。结果: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累及8大系统的器官,涉及23种表现。以皮肤及附属器官、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不良反应居多。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属器、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累及居多。  相似文献   

19.
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探讨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8~2010年本院药剂科临床药学室收到的263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共累及10个系统器官,发生率达5.74%.结论 左氧氟沙星所致不良反应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临床上应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20.
左氧氟沙星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但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由于患者个体差异,使得部分患者发生了不良反应。现对我院住院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时的出现的不良反应共60例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患者在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后出现不良反应患者60例。1.2方法按照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药物不良反应判断标准,对不良反应所涉及到的患者资料、用药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