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急性鱼胆中毒所致重要脏器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胆中毒系指吞服新鲜鱼胆后引起的急性化学性中毒,鱼胆中毒的损害是多器官的,可以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肝功能受损、肺部感染和消化道出血等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严重时可发生多器官衰竭。我院全军中毒救治中心最近成功救治了1例急性重度鱼胆中毒患者,并观察了其重要脏器功能的变化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草纲目》等医学书籍中载鱼胆可明目、益听、镇咳、止喘及消炎祛痰等,人们便用它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高血压及顽固性眼病。但由此而导致的中毒病例不断发生,有的甚至酿成恶果。 引起鱼胆中毒的以青鱼、草鱼多见,此外尚有鲢鱼、鲤鱼、鳙鱼、银鲳、鳊鱼、鲫鱼、鲩鱼、小米子鱼等鱼的胆汁。不同鱼种的鱼胆,其毒性仅有程度上的不同。吞服生熟鱼胆或泡酒饮用均可引起中毒。当鱼胆进入人体后,首先出现中毒性胃肠炎症状,在肝脏解毒时则引起中毒性肝炎,通过血液循环可酿成中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急性溶血性贫血,同时可损害神经系统,甚至发生脑水肿及中毒性休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鱼胆中毒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8例鱼胆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表现,对辅助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胸片及双肾B超进行研究.结果 全部患者均出现了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血红蛋白、肝、肾功等生化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或P<0.05).结论 鱼胆中毒可至多脏器功能损害,受损以肾、肝、心及胃肠道为重,血液透析为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16例鱼胆中毒的护理邱菊红近几年我科收治吞服生鱼胆引起急性中毒16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肝、心功能损害。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6例中男11例,女5例,年龄18~58岁,均因眼疾、慢性气管炎、高血压等病用白酒或米酒生吞鱼胆发生急...  相似文献   

5.
谢虎林 《健康必读》2006,5(8):71-72
目的 探讨鱼胆中毒的护理体会总结经验.方法 成功抢救26例急性重症鱼胆中毒患者,及时观察病情、血液透析、护理等方法获得满意效果.结果 26例患者完全康复,痊愈出院,无后遗症.结论及时正确的抢救与精心护理是患者完全康复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急性鱼胆中毒致急性肾衰的抢救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鱼胆中含有生物毒素,包括细胞毒和神经毒。若生食鱼胆,这些毒素被机体吸收,可引起多脏器损害。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中毒性肝炎,甚至危及生命。我科自1994年3月至今,共收治5例生食鱼胆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经过积极保守治疗和血液透析,均治愈出院。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男1例,女4例,年龄28~50岁。1例曾患有黄胆型肝炎,已治愈,既往均无肾功能损害病史。1例生食鱼胆2颗,重约40g,余者均生食鱼胆1颗。5例患者都在生食3-12小时后出现眼睑、面部浮肿、腰酸,随后4例少尿。体检:体温正常,心率…  相似文献   

7.
生食鱼胆发生中毒易导致多脏器功能损害,是一种严重的临床急症.我院从2001年7月~2004年6月,采用血液透析疗法对12例急性鱼胆中毒患者进行抢救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2014年7~10月我科收治的6例毒蕈中毒导致肝损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6例均表现为肝功能损害,经过积极保肝等综合治疗,4例临床治愈,1例死于心功能衰竭,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提示毒蕈中毒致肝损害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农村流传生食鱼胆汁以“清肝明目” ,因而发生鱼胆中毒情况屡见不鲜。鱼胆中毒可导致多脏器损害甚至死亡 ,需引起临床上的重视。我院1997年以来收治鱼胆中毒12例 ,均出现多脏器损害 ,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例 ,其中男7例 ,女5例 ;年龄12~52岁 ,平均27 6岁。均因生食草鱼、鲤鱼、青鱼、鳙鱼、链鱼胆1~4个而中毒发病。从出现中毒症状至入院治疗时间最短为1小时 ,最长为5天 ,平均3 2天。全部病例均以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为首发 ,其中6例腹泻稀水便 ,每日3~5次 ,偶伴里急后重 ,均于数小时~2…  相似文献   

10.
鱼胆是一种生物毒素,生鱼胆食后引起中毒的现象在农村时有发生。鱼胆中毒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在临床中最为常见。ARF临床分为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据资料统计多尿期死亡人数占ARF死亡总数的25%[1],故加强多尿期的治疗、护理对获得良好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急性鱼胆中毒是一种并不少见的急症 ,其病情发展迅速 ,病死率高。自 1981~ 2 0 0 0年共收治了 36例食用鱼胆而致中毒的患者 ,经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 ,均痊愈出院 ,现将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表现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对年龄、性别及城乡情况 ,中毒发病季节、鱼的大小、鱼种类、服用鱼胆的数量和服用方式进行了调查。 36例食用鱼胆中毒患者中男性 15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1~ 72岁 ,青壮年较老年多 ,农村较城市多。食用中毒者中冬季占 83.3% ,集中在春节前后服用较大鱼的鱼胆易出现中毒 (表 1,2 )。表 1 鱼胆中毒者情况调查年 龄≤ 45岁 …  相似文献   

12.
鱼胆中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鱼胆中毒系指吞服新鲜鱼胆后引起的急性化学性中毒 ,最早见诸文献的是 196 5年〔1〕。鱼胆中毒的发生是散在的 ,主要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1~ 1 5〕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亦有住院患者 5例 ) ,也可见于受我国习俗影响的相邻国家和地区〔1 6〕。由于鱼胆中毒的损害是多器官的 (尤以肾脏为最 ) ,病死率高 (平均 9.8% ) ,至今住院病例报告屡见不鲜 ,且其口服鱼胆的动机纯属愚昧所致 ,故将其综述如下 ,以期引起各方的关注。1 流性病学特点收集 196 5~ 1999年国内 (除台湾省外 )文献报道鱼胆中毒住院患者报告 379例 (含宜昌市 5例 ) ,其中男性…  相似文献   

13.
鱼胆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钱世庆1季友兰2(1无为县卫生防疫站2383002无为县人民医院)1病例简介患者,女,26岁。为治眼病,生服3.5kg草鱼的胆1个,3小时后,出现阵发性上腹部绞痛,头昏,恶心,频繁呕吐,腹泻,伴晕厥1次。腹泻为绿色胆汁样液...  相似文献   

14.
急性鱼胆中毒引起急性肝肾损害程度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对其中毒患者无需等待出现重要器官功能损害即可行血液透析,可以阻止病情发展,加快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重度三氯甲烷中毒合并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1例确诊为急性重度三氯甲烷中毒合并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先后进行血液灌流术(HP)及血浆置换术(PE)治疗各1次.结果 患者在接触三氯甲烷38 d后急性发病,主要症状为黄疸、纳差、腹胀,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均增高.同工种357人中112人(31.4%)有肝功能异常.在内科常规护肝、降酶、退黄及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先后予HP及PE各1次,住院42 d后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急性重度三氯甲烷中毒合并急性肝衰竭患者应及早进行PE和HP等人工肝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王仲和 《工企医刊》2003,16(6):27-27
我院自1990年1月2002年1月收治重症鱼胆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伴严重肝损或/和心脏损害符合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10例,均以腹膜透析(腹透)方法抢救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文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8岁~63岁,平均42岁。10例均以生食鱼胆后出现消化道症状。次日  相似文献   

17.
鱼胆中毒致肝肾损害4例报告四川石油局总医院职防所(610212)李景光民间常吞服生鱼胆以治眼疾或止咳,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现将我院近几年来收治急性鱼胆中毒致肝肾损害4例临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4例均为女性,年龄46~69岁。4例均吞服生草...  相似文献   

18.
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成人口服最小致死量为5~10 g[1].口服后中毒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口腔黏膜水肿、胃肠道出血,甚至出现肝功能损害、心功能抑制和循环衰竭等.我们收治1例吞服高锰酸钾粉剂致口腔、咽部腐蚀水肿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急性有机溶剂中毒常导致中枢神经功能损害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多脏器功能衰竭,临床表现凶险,病情进展迅速.2008年4月,我们应用血浆置换术结合常规化学毒物中毒救治疗法成功救治1例因误服醇酸漆专用稀释剂导致的急性二氯丙烷和三氯丙烷中毒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庄会芹 《职业与健康》2005,21(6):961-962
乙醇中毒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但并发多器官损害者少见,据报道本病的病死率高达30%~100%,随着器官损害的增多,其病死率增加.其中两个系统功能损害持续24h以上者,病死率60%;3个或3个以上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持续3 d以上者,病死率达98%.2002年12月,我科收治了1例重度乙醇中毒并发多器官功能损害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