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以AZ91D镁合金为基体,采用化学沉积方法制备了Ni-P合金镀层。利用维氏硬度仪、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及Autolab电化学工作站等检测方法,分析了镀层的硬度、显微形貌、镀层成分及耐蚀性。结果表明,HF质量浓度为200 m L/L、活化t为15 min、镀液p H为7.30时能有效提高镀层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2.
《辽宁化工》2021,50(9)
利用了脉冲电沉积的方法制备了Ni-TiC复合镀层,通过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复合镀层的硬度、耐蚀性和耐磨性进行观察和分析,系统研究了电流密度、温度以及镀液中TiC颗粒的质量浓度对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为5A·dm~(-2)时耐蚀性和耐磨性最好;电镀温度为45℃时硬度、耐蚀性和耐磨性最好;TiC颗粒质量浓度为20g·L~(-1)时耐蚀性和耐磨性最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稀土氯化镧(LaCl3)对Ni-P化学镀层的沉积速率、表面形貌、成分、显微硬度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i-P镀液中LaCl3.7H2O的质量浓度为25mg/L时,Ni-P镀层的沉积速率提高;且此时镀层表面更加致密、平整,镀层的显微硬度提高;此外,镀层中P元素的质量分数也有所增加,镀层表面缺陷更少,镀层的耐蚀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在机械泵旋片用45Mn钢板表面制备了化学镀Ni-P/PTFE复合镀层,并研究了PTFE的质量浓度对化学镀Ni-P/PTFE复合镀层的沉积速率、耐磨性、耐蚀性及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加PTFE的质量浓度,有利于加快沉积速率,提高化学镀Ni-P/PTFE复合镀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化学镀Ni-P/PTFE复合镀层表面呈胞状形貌,PTFE均匀分布在表面。当PTFE的质量浓度为8 g/L时,化学镀Ni-P/PTFE复合镀层具有最佳的耐磨性和耐蚀性。  相似文献   

5.
《辽宁化工》2021,50(8)
采用复合电镀工艺在碳钢试片表面制备了耐蚀性优良的Ni-Co-B合金镀层,通过正交试验对电镀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的最佳合金电镀工艺为:硫酸镍180 g·L~(-1)、硫酸钴60 g·L~(-1)、四硼酸钠3 g·L~(-1)、硼酸30 g·L~(-1)、氯化铵25 g·L~(-1)、十二烷基硫酸钠3 g·L~(-1)、糖精钠2 g·L~(-1)、温度50℃、p H为5.0、电流密度8 A·dm~(-2)、时间4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得的Ni-Co-B合金镀层的耐蚀性优于工艺优化前的镀层。  相似文献   

6.
镁合金化学镀镍前浸镀锌-镍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镁合金表面无氰浸镀锌-镍合金后直接化学镀Ni-P合金新工艺.分析了化学镀Ni-P合金镀液主盐质量浓度、还原剂质量浓度、镀液pH及温度对镀速和镀层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工艺可以在镁合金表面获得均匀致密的浸镀层,最终得到的化学镀镍层硬度高,具有良好结合力和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复合电沉积技术制备了Ni-Fe-TiO2复合镀层.通过正交实验对复合电沉积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所得镀层的硬度、耐蚀性等综合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TiO2的质量浓度为3g/L时,镀层的耐蚀性最好,硬度明显提高,此时TiO2微粒沉积在镀层中.  相似文献   

8.
为了优化镁合金直接化学镀镍工艺,把沉积时间作为变量参数,采用SEM,XRD和NSS等方法对不同沉积时间下获得的镍磷镀层进行了检测,并分析了沉积时间对沉积速率、沉积过程、相结构、硬度、耐蚀性等方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施镀时间为40 min时,所获得的Ni-P镀层的综合性能最佳。镀层由非晶态和少量微晶组成,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和较高的硬度。  相似文献   

9.
化学镀Ni-P-Al2O3复合镀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Q 235钢表面制备Ni-P-Al2O3复合镀层的工艺条件,并表征了Ni-P-Al2O3复合镀层的组成、形貌、硬度及耐蚀性等性能。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温度85℃,pH值4.6,Al2O330g/L。SEM和EDS研究表明:Al2O3微粒在镀液中会被活化,在进入复合镀层的过程中,其表面沉积有均匀的镍层。镀层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镀层的硬度和耐蚀性均明显优于Ni-P镀层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改善化学镀Ni-P镀层的显微硬度和耐蚀性,将FeSO4加入到化学镀Ni-P镀液中.通过金相显微镜测试了FeSO4对Ni-P镀层表面形貌的影响;采用显微硬度计测试了镀层的显微硬度;采用电化学技术测试了FeSO4对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镀液中FeSO4的质量浓度小于1.0 g/L时,镀层的沉积速率虽然降...  相似文献   

11.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AZ31B镁合金表面沉积Ni-P/SiO_2镀层。以Ni-P/SiO_2镀层的腐蚀速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化学镀工艺参数为:镀液温度80℃,化学镀时间100min,SiO_212g/L。对最优Ni-P/SiO_2镀层进行腐蚀分析。结果表明:与AZ31B镁合金相比,相同条件下最优Ni-P/SiO_2镀层表面更难发生腐蚀,腐蚀速率低且腐蚀坑小。最优Ni-P/SiO_2镀层能够提高汽车用AZ31B镁合金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2.
以镀液稳定性、沉积速率、镀层孔隙率、显微硬度和耐蚀性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硫代硫酸钠、2-巯基苯并噻唑以及DL-半胱氨酸三种稳定剂对Ni-P纳米TiO_2复合化学镀的影响,研究所采用的基础镀液配方及工艺条件为:26 g/L六水合硫酸镍,32 g/L次亚磷酸钠,15 g/L乙酸钠,20 g/L一水合柠檬酸,10~30 mg/L表面活性剂,1~2 g/L纳米TiO_2,θ为(88±1)℃,pH为4.8±0.2,反应t为1 h。结果表明,硫代硫酸钠对镀层耐蚀性、显微硬度和镀液稳定性的效果都较差,不适合作为本体系的稳定剂;DL-半胱氨酸作为稳定剂时虽然对镀层显微硬度和沉积速率比2-巯基苯并噻唑稍好,但镀液稳定性和镀层耐蚀性不佳。实验表明2-巯基苯并噻唑更适合作为本体系稳定剂,且作为稳定剂时的最佳用量为6.0 mg/L,在该用量下,镀层的沉积速率可达144.6 g/(m^2·h),镀层孔隙率为1.5个/cm^2,显微硬度可达682.5 HV。  相似文献   

13.
采用脉冲电沉积技术在铜基表面制备Ni-SiC纳米复合镀层。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显微硬度计及电化学测试,研究了纳米SiC微粒的质量浓度对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组织结构、显微硬度以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SiC微粒的质量浓度为6~9g/L时,制备的复合镀层组织细密,显微硬度最高可达7 730MPa,并且耐蚀性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G105钻杆用钢表面制备了Jκ为3~7 A/dm~2范围内的Ni-P合金镀层。采用极化曲线、结合力、耐磨性、硬度及厚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G105钻杆用钢表面电沉积Ni-P合金镀层的耐蚀性、厚度、结合力、耐磨性和硬度等,并利用X-射线衍射对镀层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电沉积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改变电流密度,得到的Ni-P合金镀层的性能也不相同。当Jκ为6 A/dm~2时,镀层的综合性能指标达到最佳。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镀层为非晶态合金。  相似文献   

15.
采用柠檬酸钠与乳酸组成复合配位剂在AZ 31B镁合金上酸性化学镀镍-磷合金.研究复合配位剂的质量浓度比对镀层沉积速率、表面形貌、镀层成分、显微硬度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钠与乳酸的质量浓度比为0.6时,镀速较快,镀层表面光亮、均匀、致密,镀层中磷的质量分数高,镀层显微硬度及耐蚀性较AZ 31B镁合金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ZM5镁合金表面制备了化学镀Ni-P合金镀层,并对其微观形貌、成分、相结构及电化学腐蚀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学镀Ni-P合金镀层的厚度约为25μm,表面均匀、平整,内部致密无缺陷,与基体结合紧密,其结构为非晶态。与ZM5镁合金基体相比,化学镀Ni-P合金镀层的自腐蚀电位正移了1.171 V,自腐蚀电流密度减小了近3个数量级,表现出良好的耐蚀性。化学镀Ni-P合金镀层在阴极极化电位和自腐蚀电位下的阻抗谱均由两个容抗弧半圆组成,表现为均匀腐蚀。而阳极电位下化学镀Ni-P合金镀层的阻抗谱由容抗弧和Warburg阻抗组成,表现为局部腐蚀。化学镀Ni-P合金镀层在自腐蚀电位和阴极极化电位下工作能显著提高耐蚀性,并且在自腐蚀电位下的耐蚀性更好。而化学镀Ni-P合金镀层在阳极极化电位下的耐蚀性较差,不利于镀镍镁合金的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17.
(Ni-Fe)-ZrO2复合镀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在硫酸盐溶液中制备了(Ni-Fe)-ZrO2复合镀层。讨论了ZrO2微粒含量对复合镀层硬度的影响规律,对镀层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ZrO2质量浓度为8 g/L时镀层的硬度最高,复合镀层的耐蚀性明显提高,表面形貌测试明显看出有ZrO2微粒沉积在镀层中。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钢材耐蚀性,采用中温酸性化学沉积的方法,在镀液中添加LaCl_3制备Ni-Cu-P合金镀层,并利用维氏硬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及微取向系统、X-射线衍射仪及Autolab电化学工作站分别对镀层的硬度、微观形貌、成分、结构及耐蚀性检测。结果表明:1)镀层硬度随LaCl_3质量浓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小;2)随镀液中LaCl_3含量的增加,Ni-Cu-P合金镀层结构由非晶态转变为晶态,在LaCl_3质量浓度为0.10 g/L时,所得镀层的晶胞尺寸较小;3)镀液中LaCl_3质量浓度为0.05~0.15 g/L范围内增加时,测得镀层的腐蚀电流密度有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在排球收纳车用Q235钢表面制备了化学镀Ni-P/Cr_3C_2复合镀层,并对化学镀Ni-P/Cr_3C_2复合镀层的厚度、表面粗糙度、硬度、耐蚀性及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学镀NiP/Cr_3C_2复合镀层的厚度和表面粗糙度分别约为8μm和0.835μm,满足中度腐蚀环境的要求。化学镀Ni-P/Cr_3C_2复合镀层呈现出块状颗粒形貌,颗粒之间夹杂着碳化铬,大大提高了化学镀NiP/Cr_3C_2复合镀层的硬度和耐蚀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Ni-P化学镀层的抗腐蚀性能,在由NiSO4·6H2O25 g/L、NaH2PO2·H2O 25 g/L、C6H5O7Na3·2H2O 12 g/L和CH3COONa20 g/L组成的Ni-P镀液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无水硫酸铜,制备了Ni-Cu-P镀层.通过浸泡、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EIS)考察了Ni-Cu-P和Ni-P镀层在5%(质量分数)H2SO4溶液中的耐蚀性,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镀层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加入CuSO4后得到的Ni-Cu-P镀层比Ni-P镀层结晶更细小、致密,在硫酸溶液中表现出更好的抗腐蚀性能.当镀液中硫酸铜质量浓度为0.50 g/L时,得到的Ni-Cu-P镀层晶粒最小、致密性最好,其膜电阻和电荷转移电阻达到最大,分别是Ni-P镀层的4倍和3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