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人民黄河》2016,(9):107-110
分析渐扩式水跃局部阻力系数随一般二元水跃局部阻力系数变化的规律,利用能量方程推导渐扩式水跃跃后水深的计算公式,得出了渐扩式水跃新的计算方法和跃后水深新公式,通过实际工程和已有公式对其正确性进行了验证。分析认为,在工程应用范围内(扩散角θ9°),渐扩式水跃局部阻力系数与二元水跃局部阻力系数呈对数关系;提出的共轭水深新公式能满足工程运用要求,并且计算的跃后水深随着跃前断面弗劳德数的增大与已有公式计算的跃后水深值的偏离程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
水跃消能是水利工程中经常用到的消能形式,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水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工程实践中发现,c型折坡水跃的水力特征值与规范方法计算得到的值有较大差异。文章针对c型折坡水跃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结合量纲分析和数值分析方法,得出以斜坡段坡角θ为参数的c型折坡水跃跃后水深、水跃长度的计算公式,并利用水槽试验数据和实际工程水工模型试验对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得公式的计算误差不超过±12%,可供工程设计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3.
由于泄水建筑物下游的地形条件,突扩散水跃被广泛地应用于泄水建筑物下游消能防冲设计。文章建立了突扩水跃方程并用实验验证了它的直接解。在分析水跃段水流形态的基础上对突扩式水跃始端端墙断面压力作出假设,认为回流平均压力是水跃跃首压力、水跃跃末端压力及水跃扩散比的函数。然后,根据动量原理推导出突扩式水跃共轭水深的水跃方程。通过实验给出了回流水深计算式中有关参数的经验公式。建议了突扩式水跃共轭水深水跃方程的显式直接解。突扩式水跃共轭水深水跃方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的对比表明,平均误差为5.564%,具有高的精度;与改进前突扩式水跃共轭水深水跃方程的计算结果对比说明,误差小于5%的实验组次增加了15组,占总实验组次的比例提高了16.5%,计算精度明显提高。而且计算过程简单,因此,可以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水力计算。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种对梯形明渠水跃共轭水深的简化计算方法。这一计算方法是在梯形明渠水跃共轭水深的迭代计算的基础上,在单宽流量q=1~100m~2/s和渠道边坡m=0~3的范围内,从近500个算例中,以数理统计归纳整理而成的。此计算方法的适用条件是,两个共轭水深的比值η=h_2/h_1>3时的颤动水跃、稳定水跃和强水跃。而对η≤3时的弱水跃,简化计算值只能作为梯形明渠水跃共轭水深迭代计算的初始值使用,这样可以简化迭代计算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水跃长度作为消力池设计的重要参数,对消力池安全稳定以及经济合理的影响效果显著。通过建立水跃区水体质点的运动方程,研究密排加糙床面消力池水跃旋滚长度和水跃长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水跃旋滚长度和水跃长度计算的理论方法,并根据已有文献的试验数据对所推公式涉及的物理参数进行率定。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密排加糙床面消力池水跃旋滚长度和水跃长度均随跃前断面弗劳德数、跃前断面水深和水跃共轭水深比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床面当量粗糙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经验证发现,水跃旋滚长度和水跃长度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接近。  相似文献   

6.
当溢流坝下游水深超过临界水跃的跃后水深时,跃首向反弧方向推移形成坝下淹没水跃,它与通常所指的闸下平底淹没水跃不完全相同,例如它具有完整的跃前水深,水跃底部为一反弧曲壁。这种类型的水跃或可称为反弧曲底水跃。它在工程上是常见的。我们拟对其底部的脉动压力变化规律进行一些探讨,因为研究建筑物所受的脉动荷载及  相似文献   

7.
梯形渠道水跃共轭水深直接计算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工程实践中水跃函数各部分的相对比例,通过对水跃方程的数学变换,应用迭代理论提出快速收敛的共轭水深直接计算方法,使用方便准确,克服了查图查表法精度低、试算法繁琐应用不便的缺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能量方程研究R型突扩水跃局部水头损失系数,完善水跃跃后水深计算的理论方法,为消力池跃后水深的计算提供新的思路。通过建立消力池出口扩散断面和跃后断面的能量方程,分析R型突扩水跃局部水头损失系数和水跃水深比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R型水跃相对局部水头损失系数是突然扩散断面弗劳德数和消力池突扩比的函数;相对局部水头损失系数既服从线性分布,又服从乘幂分布;水跃水深比是跃前断面弗劳德数和消力池突扩比的函数。提出了局部水头损失系数和水跃水深比的计算公式,并分别对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矩形扩散水跃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分析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某些工程试验资料,提出了矩形扩散水跃长度和共轭水 深的简易计算公式。文中还将前人的几个公式与本文提出的公式进行对比,并以实测资料给予验 证。 矩形扩散水跃水力计算的主要内容是确定水跃长度及共轭水深。本文结合一些工程试验所取得的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简单可行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平底距槽水跃共轭水深的计算,是一个较费时而繁复的工作。用手算水跃共轭水深需要反复试验,而用计算机作水跃的精确计算,则考虑到时间和费用,仅限于重大的水利工程。用图表求解水跃共轭水深,常需先作一系列假设的计算、辅助性数学计算及此例插补等工作。  相似文献   

11.
波状床面消力池水跃特性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波状床面水跃共轭水深和水跃长度对于波状床面消力池的设计极为重要。根据已有文献关于波状床面消力池水跃特性的试验资料,分析波状床面消力池共轭水深、水跃旋滚长度、水跃长度和水跃区消能率随跃前断面弗劳德数、壁面粗糙高度、跃前断面和跃后断面水深的变化规律。给出了波状床面水跃跃后水深的半理论公式和水跃旋滚长度、水跃长度的拟合公式,并对其进行验证,水跃共轭水深的平均误差分别为4.5%和3.3%,水跃旋滚长度和水跃长度的平均误差分别为7.4%和5.9%。研究表明,水跃跃后水深和水跃长度不仅是跃前断面弗劳德数的函数,还是壁面粗糙高度的函数;波状床面消力池水跃区消能率远大于一般混凝土壁面消能率,在相同弗劳德数情况下水跃区消能率随着壁面粗糙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跌水建筑物控制堰跌口宽度、跌水消力池水力计算原理及方法进行分析,对消能计算经验公式及水跃方程公式进行比较论证,认为水跃方程根据动量定理推导而出,理论依据充分,成果可靠,而经验公式缺乏理论支撑,与水跃方程公式计算成果相差较大,建议跌水建筑物水力计算宜选用水跃方程公式。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计算确定跌水控制堰跌口宽度、消力池池深、池长参数,供读者借鉴。  相似文献   

13.
对于洞内水跃发生的判断,以往大多以试验研究为主,本文结合龙头石水电站1号泄洪洞工程实际,采用水力学方法来分析洞内水跃发生的可能性,经试验验证说明采用水力学方法是确实可行的;同时,根据水力学计算和试验结果,得到了要使龙头石水电站1号泄洪洞洞内在不同闸门开度下不发生水跃的下游控制水位,为闸门开启运行方式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水跃消能是水利工程中经常采用的消能形式,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水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工程实践中发现,泄水陡坡后消力池内水跃的水力特征值与规范方法计算得到的值有较大差异。通过对不同坡度的陡坡后消力池内水跃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结合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陡坡消力池内陡坡坡度与水跃长度的关系,并对比了数值模拟所得的水跃长度值与经验公式及模型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相对误差较小,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误差较大。因此,在今后实际工程设计中,可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陡坡后消力池长度进行初设。  相似文献   

15.
扩散水跃共轭水深的计算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散水跃由于水流的扩散使得跃后水深小于普通二元水跃的其轭水深.其水力计算的要点在于确定侧墙反力的计算模式,而侧墙反力的计算又取决于水跃表面轮廓的形态.早期的一些计算方法多假定水跃轮廓为简单的几何图形(如矩形、梯形以及折线形等),或者完全忽略侧墙反力,以简化计算,其结果为计算的跃后水深不是过分偏小就是过分偏大,有的甚至大于二元水跃的跃后水深,从而导致错误的结果.本文根据试验研究,以1/2次抛物线为水跃轮廓,求出了侧墙反力的表达式,并应用动量原理导出了矩形扩散水跃的理论公式.最后,以试验数据为准对各家公式作了对比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目前,部分满流圆管水跃问题的研究进展很小。莱恩和金德斯瓦特(1938)曾收集过有关管流下游为部分或全部满流时的水跃资料。结果表明,共轭水深比值的计算值略高于观测值。西尔维斯特(1964)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雷贾拉特南于1964年提出了跃首的侧部结构,并于1965年分析了指数型和圆形过流断面的水跃,但没有提供任何试验资料。唯一的部  相似文献   

17.
倒虹吸在小流量运行条件下,由于水头损失小,进水口尾水位高程将会低于上游渠道或进水池水位高程,发生跌水、水跃等不良流态,不利于倒虹吸管道运行。文章针对倒虹进口水跃发生的原理进行分析,得出水跃是由于进口水流不淹没、发生远驱式水跃导致的结果,并据此提出在满足工程安全运行及经济合理性条件下的工程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用“附加动量”水跃理论分析齿墩与消力池联合应用的消能机理 ,用跃后水深、水跃长度或单宽水跃容积减少的百分数 ,估计新增消能设施的经济效益。并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消能的理论分析 ,计算了新增设施的消能量、跃后水深、水跃长度或单宽水跃容积减少的百分数。结果表明 :采用齿墩设施 ,可增进消力池的消能作用 ,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达到了附加动量水跃理论所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顺坡折坡水跃方程的评述与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学功  左敦厚 《水利学报》1999,30(9):0045-0051
推导顺坡水跃方程的两种基本假定,实质上都是水跃区水面线直线化的处理。在这样假定基础上,本文近似地视折坡水跃为tgθ的顺坡水跃,得到了试验资料[2]的验证。  相似文献   

20.
用附加动量理论分析齿墩与消力池联合消能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附加动量"水跃理论分析齿墩与消力池联合应用的消能机理,用跃后水深、水跃长度或 单宽水跃容积减少的百分数,估计新增消能设施的经济效益。并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消能 的理论分析,计算了新增设施的消能量、跃后水深、水跃长度或单宽水跃容积减少的百分数 。结果表明:采用齿墩设施,可增进消力池的消能作用,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达到了附加动 量水跃理论所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