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辨质论治体现了中医整体病理观的思想,是中医学一大优势和特色,贯穿于疾病的预防、诊断、立法、处方、用药等各个环节,对其加以深入研究和探讨,在临床诊疗中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辨质论治和辨证论治、辨病论治相结合,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是发挥中医药整体调节及预防、善后优势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与个体素质有着密切关系,因而治疗法则也有着一定规律。本文以素体脾阳虚人为例,揭示其易感病邪性质、发病、病机、病性及其治则都具有一致性和对应性。中医临床学若在确定病名的基础上进行辨质论治,将辨质论治和辨证论治有机结合在一起,便能更准确地认识疾病的本质,提高诊疗水平。同时,在未发病前,辨质防治,也将赋予中医预防学以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颜芸  顾勤 《河南中医》2009,29(12):1152-1155
体质差异不但是决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与否的关键,也决定其各种质型。辨别体质结合病因病机,依据证候兼夹,确定临床立法、处方用药,即进行“辨质论治”。只有把“审机论治”、“辨质论治”、“辨病论治”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将治疗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辨质论治中医整体观的治疗思想的重要体现之一,是中医学一大优势和特色,近年来,中医、中西医结合辨病辨证论治中,对体质因素越来越重视,笔者就自己近些年来应用辨质论治在小儿疾病防治过程中的切身体会,对此做一浅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张剑  邓永琼  杨茜  叶田  杨春艳  胡祥宇 《新中医》2011,(12):146-147
杨文信系泸州医学院教授,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副院长,泸州市首届十大名中医,四川省名中医。杨教授多年来潜心致力于各种疑难皮肤病的临床研究,尤其是以辨质论治慢性荨麻疹经验丰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有幸师从杨教授学习,获益良多,现将其辨质论治慢性荨麻诊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基于整体观念的五辨论治思维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整体观念作为中医思维的灵魂,贯穿于中医思维的全过程,无论中医如何传承与发展都离不开以整体视角考量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宗旨。目前,中医既迎来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发展瓶颈,而只有立足于整体观念,凝练出中医思维的特质才能真正发挥中医优势。"辨"是中医临床思维的核心特征,也是中医诊断最基本的过程,五辨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基础上,凝练中医诊治疾病的特点与精髓而提升出的中医临床思维,其包括辨症论治、辨证论治、辨病论治、辨人论治、辨机论治,熟练掌握五辨是中医有效治疗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郑宏  郑攀 《中医研究》2011,24(2):7-8
辨质论治的"质"是指体质而言,即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1]。辨质论治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通过对体质状态的综合评估,结合疾病的状态以及当前的症候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预防、治疗及调护方法。  相似文献   

8.
“辨质论治”与儿科临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中医、中西医结合辨病辨证论治中,对体质因素越来越重视。相同的病,相同的证给予相同的法,相同的方药治疗,未必得到相同的结果。原因何在?源于不同的体质,故应“辨质论治”。它在临床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中与中医辨证论治相得益彰,更显重要。尤其在儿科学临...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溯源、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探讨从脾胃论治慢性稳定性冠心病(SCAD)的可行性,并阐述其临床应用。认为SCAD的治疗应立足脾胃,运用健脾和胃、疏肝健脾、健脾益心、健脾祛瘀等多种治疗方法,兼顾五脏,整体调理;提出健脾、降脂、抗凝的辨病论治方法并强调病证结合论治;结合体质,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并采用中药代茶饮的方式悦脾和胃、降脂抗凝,提高患者依从性。从脾胃论治SCAD,建立辨病-辨证-辨体相结合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是增强SCAD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李静  王伟  高琴 《中医研究》2023,(1):87-92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病因复杂。西医常规以抗过敏或对症治疗为主,部分停药后易复发。中医药对该病有着数千年的认识,强调从整体辨证论治,形成了不同角度的论治方法,具有一定优势。基于古今各医家对荨麻疹的记载和认识,主要对荨麻疹的病因病机、论治方法进行梳理、总结。首先,综述了国内外治疗现状和情况,为中医药治疗荨麻疹奠定了优势。其次,阐述了古代文献对荨麻疹的认识、病名记载和病因病机。病名记载既包括发病特点又包含临床表现,病因病机也由最初的外感六淫、邪气上升到内外合邪、脏腑虚实、禀赋异常等。然后,着重阐述了现代医家对该病的辨证论治方法,从各医家的观点、辨治依据、处方用药、临床疗效等层面探讨了从风论治,从脏腑论治,从六经、卫气营血论治,从玄府论治,从气血论治,以及从发作时间论治,从而更加有效地证实中医药治疗方法众多,辨治方法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符合疾病的发展变化。通过综述,总结临证论治方法,表明中医药治疗荨麻疹的优势,体现病机及辨证立足于整体,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随匡师近12年妇科临诊,今总结、归纳其辨质论治总则、细分步骤及遣方、用药特色。阐述女性体质及病因特点。列举匡师妇科临床典型医案;剖析其辨质思路;分析、总结其用方、遣药经验;进而解密其临床显效方、药之医理及药理。  相似文献   

12.
仝小林 《中医杂志》2013,54(2):93-95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在古代医学诊断技术不甚发达的情况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辨证论治并不是中医唯一的辨治方法,也无法解决所有的临床问题.过度强调和追求辨证论治往往容易造成辨治思维的局限.完整的辨治方法应包括辨证论治、辨症论治、辨病论治和审因论治.分别阐述了辨证、辨病、审因、辨症的内容及其在临床中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3.
胃癌前病变(PLGC)是胃炎向胃癌(炎癌)转化的中间环节,其中西医诊治体系尚未完善,传统中医辨治多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然PLGC为病理诊断,临床常无症状,单纯的辨证论治不能完全适用,故辨病、辨证、审因、辨症论治缺一不可,即所谓四维辨治模式。辨病论治是基于PLGC的诊断,把握疾病的整体病机及所处阶段,才能药中肯綮,祛除沉疴;辨证论治即结合胃镜、病理像,四诊合参,准确判断PLGC所属证候,调和阴阳,对证施治;审因是审查PLGC的诱因,追溯疾病的根源,祛除病因,正本清源;辨症论治则是对于有临床症状的PLGC患者,辨别疾病发于个体的外在表现,对症下药,缓解症状。只有联合以上四种辨治模式,才能最大化发挥中医特色优势。  相似文献   

14.
认为本病多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恣情纵欲所致,提出了"肾虚是根、阴虚为本、血瘀为标"的病机观。中医治疗有三方面优势:病证结合、整体辨治,有助于改善全身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局部辨症、审因论治,有助于消除局部病灶,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缓缓图治,有助于巩固远期疗效。临床治疗有三要素:辨病审因,积极治疗原发病;病证结合,首辨脏腑和虚实;分期论治,辨证治疗出血灶。  相似文献   

15.
桥本甲状腺炎是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主要原因,由于其病程长、临床症状及病机复杂多变,辨治上存在一些难点。“三辨”诊疗模式是以辨体论治为切入点,将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一种临床诊疗模式。在“三辨”诊疗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依体预防,辨体施治”“衷中参西,辨病议药”“脏腑定位,辨证分型”,灵活地将辨体预防、辨病分期和辨证分型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分析桥本甲状腺炎的证型演变及证治规律,提高临床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16.
梁惠平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1800-1802
"三辨论治"法是石家庄华光肿瘤医院院长、国家级名中医张士舜教授辨病因病机论治,辨病理、病位论治、辨证论治的"三辨治癌"法则。笔者在张师"三辨论治"理论的指导启发下,将"三辨论治"法应用于脑血管病的预防与急性期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阐述了朝医学四象辨证体系的诊断要点,临床辨象论治及四象方剂的特点,以及预防保健方法,从而对辨象论治体系的临床应用做了初步的探讨及论证.  相似文献   

18.
提出继承传统中医学、发展现代中医学的关键是要创新与完善现代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现代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除了必须发展微观辨证,实行整体辨证、局部辨证和微观辨证相结合以外,还必须发展辨病论治,实行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辨病论治有利于对疾病的性质与预后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辨病论治应根据病情实行阶段论治,注意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无论是辨病论治,还是辨证论治,都必须整体辨证、局部辨证和微观辨证相结合,都必须坚持整体观念、系统思维、辨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运用“气逆三脏”辨证论治胃食管反流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位一体”辨证的特点是强调中医临证需证、病、症三者结合,其核心是以证为本,病为枢,症为标。广义的“三位一体”辨证是指“天一地一人”的三才整体模式;狭义的“三位一体”辨证是指“辨证、辨病、辨质”相结合的临床思维模式;更狭义的“三位一体”辨证是指“三脏同治”、“二脏一腑”、“三腑同治”及分期调理的辨证模式。“气逆三脏”属于“三位一体”辨证的“三脏同治”模式。拳支重点介绍临床运用“气逆三脏”辩证论治胃食管反流病,分别从藏象学和经络学的角度阐述它提出的科学性。最后,从“辨证、辨病、辨质”三位一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肝-牌-肺”三脏分期用药这两方面来论述“气逆三脏”提出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部符合条件的患者,将156例PMOP患者随机分为辨证论治组、辨病论治组和基础治疗组,每组52例。辨证论治组经中医辨证分型给予相应中药免煎制剂联合钙尔奇D;辨病论治组,即不辨证,只辨病,给予以滋补肝肾为治法的中药免煎制剂联合钙尔奇D;基础治疗组单用钙尔奇D治疗。各组在相应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健康教育和运动疗法。持续治疗2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评估中医证候积分、腰椎骨密度(BMD)、血清雌二醇(E2)的改变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的BMD、E2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6个月,中医证候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辨证论治组、辨病论治组优于基础治疗组(P0.05),辨证论治组优于辨病论治组(P0.05)。辨证论治组与辨病论治组腰椎BMD、血清E2含量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基础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辨证论治组与辨病论治组优于基础治疗组,辨证论治组BMD、E2优于辨病论治组(P0.05)。各组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P0.01),辨证论治组与辨病论治组优于基础治疗组(P0.05),辨证论治组优于辨病论治组。治疗过程中,各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血常规、尿常规和心电图等检查,其改变无临床意义。结论中医辨证论治PMOP可减少中医证候积分,提高BMD和血清E2、其临床疗效优于辨病论治及单用西药钙剂。并且在提高BMD、E2和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具有优势。同时,其在预防、延缓PMOP发生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证实了早期规范化辨证论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