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6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30例,采取个性化护理。结果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对照组疗效低于实验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护理可提高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降低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根据实际效果加以分析。方法在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所接收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中任选100例,对照组的患者50例,以常规方式护理(即降温、保持呼吸通畅等措施),另5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则辅以个性化护理(即用药、饮食、运动以及心理方面的护理),为观察组。针对治疗效果间差异加以对比。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病率高于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病率(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可以通过个性化护理方式,能将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病率得到有效的降低,拥有较大的推行和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按循证护理方案护理.比较2组临床疗效,体温恢复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过程后效果显著,快速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诊治的肺部感染患儿共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体征康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体征康复时间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6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抗生素使用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症状改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必要且有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7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5例。干预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总满意度、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总满意度、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显著提高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及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儿科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40例儿科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70例接受循证护理为研究组,另70例仅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退热时间为(4.26±0.74)d,憋喘缓解时间为(3.09±1.07)d,肺部音消失时间为(5.15±1.26)d,住院时间为(6.67±1.3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89±1.27)d、(5.24±0.79)d、(6.74±1.77)d、(9.26±1.07)d(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取循证护理,有助于患儿早期康复,减少并发症,减少患儿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万爱英 《河北医药》2013,(21):3343-3344
小儿支原体肺炎属于儿科的常见疾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季为主,该病每隔3~7年可发生地区性的流行,一般持续的时间较长[1]。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一般症状较为轻微,初始不做血清学检查容易出现漏诊,一般以学龄儿童较为常见,临床表现为刺激性的咳嗽、伴有发热等,患儿病程相对较长,肺部体征明显,目前临床上一般以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但是在输液过程中容易出现不良反应[2,3]。我院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于威 《中国医药指南》2023,(12):167-169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肺炎支原体患儿预后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本院为单位,在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间,选取肺炎支原体患儿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预后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另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与对照组(75.56%)相比,显著偏高(P <0.05)。观察组发热、肺部啰音、咳嗽、喘息消退时间相比对照组,均偏短(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较对照组(20.00%),明显偏低(P <0.05)。观察组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5.56%)与对照组(75.56%)相比,偏高(P <0.05)。结论 针对肺炎支原体患儿,通过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加速症状消退,提高预后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家属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行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08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体温、心率、肺部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比较,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参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6%、22.2%,经统计比较,参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患儿作为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4.44%、饮食护理评分(24.15±0.01)分、心理(23.68±0.48)分、咳嗽(23.72±0.22)分、体温(24.07±1.36)分,优势显著(P0.05)。结论:以饮食护理、咳嗽护理及体温护理等为代表的个性化护理的实施,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康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关于个性化护理应用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6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6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分别通过个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进行护理指导,评价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退热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均P <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通过个性化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对患儿的影响,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对促进患儿病症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实验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参照组患儿采用红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结论:阿奇霉素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方法和结果,以此作为研究有效治疗疾病的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50例小儿肺炎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整理和总结其临床检验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中,62例患者显示血沉、白细胞以及CRP有明显升高现象。冷凝集试验显阳性50例,阳性率33.3%。痰培养支原体显阳性30例,阳性率20%。同时还出现心肌酶谱有较大改变、出现蛋白尿和肝功能轻微损伤等症状。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重要病原主要为肺炎支原体,在多项检验中变化较明显,在综合分析多项检验结果过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对提高诊治率有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方法和结果,以此作为研究有效治疗疾病的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50例小儿肺炎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整理和总结其临床检验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中,62例患者显示血沉、白细胞以及CRP有明显升高现象。冷凝集试验显阳性50例,阳性率33.3%。痰培养支原体显阳性30例,阳性率20%。同时还出现心肌酶谱有较大改变、出现蛋白尿和肝功能轻微损伤等症状。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重要病原主要为肺炎支原体,在多项检验中变化较明显,在综合分析多项检验结果过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对提高诊治率有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某院耳鼻喉科治疗的120例变应性鼻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均进行肺炎支原体(MP)抗体IgM检查,确诊为MP抗体IgM阳性,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抗M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变化、各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鼻塞、鼻痒、流清水样涕、咳嗽、眼痒等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4、IL-13、IL-17、IL-23明显较对照组降低,而IFN-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采用抗支原体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调整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调节Th1/Th2之间的平衡,缓解患儿呼吸道变应性炎症,利于病情的缓解,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个性化护理对提高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1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儿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儿童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以及家属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的儿童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对提高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儿童患者具有显著疗效,提高护理的总有效率和家属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相关喘息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一步为临床诊治MP感染喘息儿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岁以上MP感染及非感染喘息患儿各180例,MP感染组加用阿奇霉素治疗,所有随访病例急性发作时选用支气管扩张剂及布地奈德雾化治疗。两组病例按选用长期控制的药物不同分为三组(n=60):即孟鲁司特组、孟鲁司特组+ICS组、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和治疗6月后的临床指标。结果:(1)MP感染患儿:孟鲁司特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eNO和EOS检测阳性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孟鲁司特+ICS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急性发作、肺部体征阳性例数、FeNO、IgE、EOS、过敏原、肺功能阳性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孟鲁司特+ICS组与孟鲁司特组治疗后急性发作、肺部体征、FeNO检测阳性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非MP感染患儿:孟鲁司特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肺功能检测阳性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孟鲁司特+ICS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急性发作、肺部体征阳性例数、FeNO、IgE、EOS、肺功能阳性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孟鲁司特+ICS组与孟鲁司特组治疗后肺部体征阳性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常用的孟鲁司特或孟鲁司特+ICS的治疗方案对MP感染诱发喘息的治疗是有效的,孟鲁司特+ICS的联合治疗对MP感染后诱发喘息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单用孟鲁司特。今后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临床长期随访研究,以期能进一步明确MP感染导致儿童哮喘的发生机制以及对哮喘儿童的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5年9月在某院收治的9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6%及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7%及2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5岁以下川崎病(KD)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选取于2013年12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合并MP感染的25例KD患儿为观察组,无M 感染的167例KD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1周后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C 反应蛋白(CRP)水平、降钙素原(PCT)水平,并比较两组辅助检查及转归。结果:观察组发热天数、杨梅舌比例高于对照组。治疗前观察组WBC、CRP、ESR、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LT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儿WBC、CRP、ESR、PCT均降低,PLT均增高;观察组肺部X线和(或)CT、心电图、心脏彩超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所有患儿预后均良好,未见复发患儿。结论:MP感染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KD的发生有关。在5岁以下KD患儿中,应重视排除是否存在MP感染,以便早期使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根除MP,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