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1 毫秒
1.
环氧化天然橡胶增韧聚氯乙烯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环氧化度为50%的环氧化天然橡胶(ENR-50)增韧聚氯乙烯(PVC)体系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防老剂4010与增塑剂DOP对PVC/ENR增韧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NR有较好的增韧效果,且对PVC的强度影响不大;DOP既可增塑也可增韧,但DOP的加入将影响ENR对PVC的增韧作用;防老剂4010可阻止ENR的老化,改善PVC/ENR-50共混物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日本旭化成工业公司使其目标在于代替—些高端应用中的软质PVC(f—PVC)的系列乙烯—丁烯—苯乙烯材料工业化。据报道这种所谓的超级烯烃弹性体(SOE-SS)系列具有等同于f—PVC的柔软性和机械性能。在相同的条件下,SOE-SS材料可以在f—PVC的加工设备上加工,并显示出优于f—PVC的耐划痕和磨损特性。  相似文献   

3.
日本Kaneka公司成功地开发出一种无先例的新型树脂,该树脂具有聚氯乙烯(PVC)和丙烯酸树脂的特征。这种新产品是一种丙烯酸接枝聚氯乙烯,其商品名为Prictmer。在无需掺混增塑剂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相当于软质到半硬质PVC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用O2-TPD、CO2-TPD和TPR-TPO技术研究了Li-La-Mn/TiO2(I)和Li-La-Mn-W/TiO2(Ⅱ)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对氧的吸附能力、表面酸碱性和表面氧化-还原性能,并结合这两个催化剂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性能进行了讨论。O2-TPD、CO2-TPD和TPR-TPO结果示出,Ⅱ号催化剂对氧的吸附能力比I号催化剂强得多;I号和Ⅱ号催化剂都具有较强的碱性位,但Ⅱ号催化剂的强碱性  相似文献   

5.
丙烯氧化制环氧丙烷催化剂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合成的TS-1分子筛催化剂的环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当n(SiO2)/n(TiO2)为35-45,n(OH^-)/n(SiO2)为0.2时,合成的TS-1分子筛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民生和选择性。在分子筛合成前体中,添加少量四乙基溴化铵(TEABr)模板剂可大幅度提高分子筛的结晶产率和对环氧丙烷(PO)的选择性及活性。循环利用母液中的残留模板剂,可以有效地降低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模  相似文献   

6.
以十二胺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钛酸四丁酯为钛源,于室温下合成了含Ti中孔分子筛Ti-HMS。通过改变Ti的用量得到了一系列不同硅/钛摩尔比(n(SiO2)/n(TiO2))的样品,采用XRD、TEM、XRF、UV-Vis等手段对这些样品进行表征;利用二苯并噻吩(DBT)和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氧化反应、丙烯环氧化反应、1-丁烯环氧化反应、环己酮氨氧化反应评价了所得样品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Ti-HMS分子筛多为20~70nm的球状颗粒,且具有2~3nm的蠕虫状(Worm-like)孔道;随着合成原料中Ti量的增加,进入Ti-HMS的骨架Ti量增多,但非骨架Ti也增多;随着骨架Ti含量的增加,样品的催化性能提高;Ti—HMS在大分子反应中的催化活性较高,在小分子反应中的催化活性不及TS-1。  相似文献   

7.
用O2-TPD、CO2-TPD和TPR-TPO技术研究了Li-La-Mn/TiO2(Ⅰ)和Li-La-Mn-W/TiO2(Ⅱ)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对氧的吸附能力、表面酸碱性和表面氧化-还原性能,并结合这两个催化剂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性能进行了讨论。O2-TPD、CO2-TPD和TPR-TPO结果显示出,Ⅱ号催化剂对氧的吸附能力比Ⅰ号催化剂强得多;Ⅰ号和Ⅱ号催化剂都具有较强的碱性位,但Ⅱ号催化剂的强碱性位数量比Ⅰ号催化剂多,而且出现强碱性位的位置显著地向低温方向移动,同时Ⅱ号催化剂的氧化能力也比Ⅰ号催化剂强。从而使得Ⅱ号催化剂比Ⅰ号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C2烃收率,最佳反应温度也降低了80℃,同时最佳空速也显著增大。Ⅱ号催化剂比Ⅰ号催化剂性能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8.
采用DMA、DSC、SEM等手段研究了水悬浮法制备的GF(玻璃纤维)/PVC(聚氯乙烯树脂)复合材料中PVC与悬浮液高分子粘结剂的相容性,并探讨了其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与I,Ⅲ,Ⅳ号悬浮液高分子粘结剂均具有一定的相容性,其中Ⅳ号最佳,而与Ⅱ号几乎不相容。采用Ⅳ号配制悬浮液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
AM/AMPS/AA/HMOPTA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丙烯酰胺/2-丙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酸/2-羟基-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AM/AMPS/AA/HMOPTA)共聚物,并对共聚物的泥浆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AM/AMPS/AA/HMOPTA共聚物具有较强的降滤失能力,抑制性和抗温盐能力。  相似文献   

10.
AM/AMPS/MAA三元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AM/AMPS/MAA)三元共聚物作为钻井液处理剂。初步评价了此三元共聚物的泥浆性能,结果表明,AM/AMPS/MAA三元共聚物具有较好的降滤失和耐温性能,较强的抗盐和抗钙,镁离子污染的能力,以及较好的防塌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发现:PVC后加工中提高混料温度、延长混料时间,可以减少制品"鱼眼"数,且可调节范围较宽;提高加工温度可以减少透明膜的"鱼眼"数,但可调节范围较小。  相似文献   

12.
C9石油树脂的改性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本文涉及的改性石油树脂是用C9石油树脂与马来酸酐的加成物再与异辛醇反应后得到的。由于在改性石油树脂中引入了柔性和极性基团,使其与聚氯乙烯(PVC)具有良好的共混性,提高了PVC的抗冲性能。本文研究了C9石油树脂改性反应的最佳条件,以及改性石油树脂的用量对共混物机械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尚超 《石化技术》2014,(2):8-12
本文主要阐述了软质聚氯乙烯用色母粒的研制过程。通过实验确定软质聚氯乙烯用色母粒的生产工艺条件,对产品的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复合热稳定剂和特殊加工改性剂,用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可连续、稳定地生产软质聚氯乙烯用色母粒。产品质量稳定,耐热性、分散性好。  相似文献   

14.
氢氧化铝阻燃剂的表面改性及其在软质聚氯乙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的表面改性剂对氢氧化铝进行湿法表面改性处理,研究了氢氧化铝阻燃剂对软质聚氯乙烯(PVC)体系的阻燃性能和机械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阻燃协效剂对软质PVC体系的阻燃性能和机械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表面改性剂为硬脂酸钠,氢氧化铝阻燃剂的添加量为60g/g时体系的综合性能较好。加入阻燃协效剂后,体系的阻燃性能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多步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以BA、EHA、BDA为核组分,MMA、EA、BDA为壳组分的核-壳聚丙烯酸酯(ACR)乳液,制备了ACR存在下的氯乙烯(VC)接枝乳液共聚胶乳。讨论了ACR乳液用量对共聚胶乳粒径及共聚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用SEM、TEM、DMA对共聚物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VC在ACR粒子表面聚合增长,DMA证明其两相之间有较好的相容性。随着ACR含量的增加,低温处材料的tgδ峰变宽并移向高温。含7 3%ACR共聚物的缺口抗冲击强度为纯PVC的14倍,TEM照片清楚显示:ACR在基体PVC中具有高度的分散性,两相界面模糊。  相似文献   

16.
采用低温聚合法研制聚合度为1700的PVC树脂,确定了适宜的聚合配方与工艺条件。中试样品性能检测结果显示,树脂力学性能较好,介于2500和1300PVC树脂之间,可达到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MBS树脂改性PVC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不同类型及用量的MBS树脂对PVC抗冲击性、光学性能、拉伸性能及加工塑化性能的改性效果以及加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低用量条件下 ,随MBS树脂含量增加 ,MBS/PVC抗冲击性能有所提高 ,光学性能略有下降。此外 ,MBS/PVC制品的拉伸性能和加工性能受MBS树脂类型及用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Сommercial petroleum diesel, distilled biodiesel and jet fuel JP8 were used to prepare the new fuel blend with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meeting the petroleum diesel standards. The proposed fuel blend consisted of 75% (v/v) petroleum diesel, 20% (v/v) distilled biodiesel and 5% (v/v) jet fuel JP8. The humidity of the prepared fuel blend was regulated using the distilled biodiesel. The key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fuel such as density, kinematic viscosity, conductivity and water content were measured using standard ASTM methods. The storage stability test for the studied samples showed that they remained unchanged even after 30 and 120 days from the preparation moment. The suggested fuel blend composition may be recommended for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due to the benefits of adding 20% of the distilled biodiesel. The composition of the fuel blend meets the European directive which proposes adding up to 20% (v/v) of biodiesel to the petroleum based fuels.  相似文献   

19.
对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粘釜机理、研制基础、试验过程、质量分析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多元酚类兰色防粘釜剂的开发,在实验室研制的能满足防粘釜要求的多元酚类兰色防粘釜剂的基础上进行工业试验。根据工业试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对兰色防粘釜剂的配方进行分析和调整,生产出性能优良、质量稳定的兰色防粘釜剂,实现多元酚类兰色防粘釜剂的工业化生产。在悬浮法聚氯乙烯实际生产中应用此产品,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