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菌根菌是一种能提高植物根系活力的菌根活性生物物质。对试验古银杏接种菌根菌后,分别在1年后和4年后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结果表明:接种菌根菌1年后土壤的pH、EC值、有机质几乎没有变化,土壤的微生物变化也不显著,但土壤的速效氮增加迅速;接种4年后土壤的pH降低;土壤的有效磷、总氮、总磷有效聚集,使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显著增加,土壤肥力增强。接种内生根菌是促进古银杏良好生长的一种途径,可推而广之。  相似文献   

2.
上海古树生长环境的土壤质量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上海14个区32个古银杏、古香樟的样点进行了土壤质量调查、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古银杏、古香樟生长环境的土壤总体上含水量偏高,密度偏高,通气孔隙度低,通气性差;土壤pH值中性偏碱性;有机质、氮、磷含量偏低。这些因素会对古银杏、古香樟的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3.
古树是城市园林绿化的亮点,本身也是一个独立的景观。银杏(Ginkgo Biloba)是我国特有的景观树种,也是上海市古树资源中数量最多的古树树种。为了分析古树周边景观对古树健康的影响因素,文章运用上海市古银杏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古银杏健康程度值进行计算,分析古银杏健康指标的得分情况;得出影响古银杏健康的因素,结合评价结果阐述相应古树周边景观设计策略。结果表明,影响古树健康的因素主要有覆盖物影响、树冠缺损率、树皮完整率、周边人类活动影响、根部生长空间等。基于此,从景观设计元素空间布局、铺装类型、植物选择三个方面分别总结设计策略,以期为古树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使曲水园的古银杏、古白皮松、古桧柏更好生长,对它们接种菌根菌。结果表明接种菌根菌能使土壤pH、EC值降低,促进树木对土壤中的有机质的吸收;促进树木对土壤中速效N、有效P的吸收,促进古树根系对Ca、Mg、Fe的吸收;使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显著增加。相关结果可为古银杏等古树的生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研究沿海城市人工湖沿岸带绿地土壤质量特征及影响因素,对沿海城市沿岸带绿地建设和管理技术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滴水湖沿岸带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分析沿岸带绿地土壤理化性质以及不同剖面土壤特性,并选取滴水湖沿岸带裸地和上海中心城区绿地土壤为对照,分析植被以及不同地理环境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滴水湖沿岸带绿地土壤偏碱,EC值和有机质较低,土壤容重较大,土壤孔隙度和持水量较低,土壤质地以粉砂壤土和粉(砂)质黏壤土为主。表层土壤理化性质明显优于中层和深层土壤;沿岸带绿地土壤理化性质较裸地土壤好,较中心城区绿地土壤差。沿岸带绿地植被对土壤的改良作用显著,但受沿海地理环境影响,沿岸带绿地土壤质量易退化。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
为研究在石油的开采中被污染的土壤利用及利用前后土壤物质变化,试验采用大面积种植披碱草、苜蓿、无芒雀麦,对污染草原进行综合利用与利用前后石油污染对土壤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有机碳、pH等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石油污染草原土壤的综合利用来看,披碱草利用的效果最好;从利用前后石油污染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来看,苜蓿的修复效果最优。说明牧草综合利用可以加速石油污染草原土壤生态环境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福建省内土壤制样粒径大小对土壤检测及土壤分析结果的影响,为福建省土壤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比分析法,以过2 mm和过1 mm筛的土壤样品对比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结果,从闽北、闽中、闽南地区选取部分代表性土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制样粒径的土样对结果的精密性和准确性存在不同的影响:(1)土样中不同的粒径大小对测定pH和有机质的结果影响不大,(2)过1mm筛土样测得的水解性氮及速效钾高于过2mm筛的土样,(3)过2mm筛的土样所测的有效磷高于过1mm筛的土样。因此,在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分析时,建议先均分土样后筛分不同大小的粒径进行制样,检测有效磷含量时采用过1mm筛的土样。  相似文献   

8.
采用模拟酸雨淋溶实验,研究了不同pH值条件下模拟酸雨对三峡库区灰棕紫泥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pH值越低对土壤酸化影响越严重;不同酸雨淋溶经不同层次土体的收集淋出液的电导都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淋出液的pH值却显示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土壤pH值和CEC含量越高,淋滤液的电导率越大;土壤盐基离子的淋失量随模拟酸雨pH值的降低而增加,而土壤铝的淋溶量随酸雨pH值下降而上升。经不同的酸雨淋洗后,对不同层次土体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长春市街路土壤分析与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崇宝 《中国园林》2004,20(10):42-44
对长春市街路栽有行道树的几个样点的土壤养分、理化性状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长春市街路土壤养分含量过低、紧实度较大、总水量较低、土壤呈微酸性.当务之急是采取施肥、改土等手段,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从根本上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的理化及生物学性质.  相似文献   

10.
土壤酶活性影响因素及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殷陶刚  李玉泽 《矿产勘查》2019,(6):1523-1528
土壤酶是土壤生态系统代谢过程的重要动力。本文综述了土壤酶活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总结了土壤微生物、土壤理化性质、农业措施等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土壤酶活性的测定是进行土壤酶研究的基础,但目前土壤酶活性的测定还没有统一的方法。本文归纳了土壤酶活性测定的不同方法,详细对比了传统测定方法与新型测定方法,并对土壤酶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土壤酶的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浙江遂昌县为调查对象,分析其野生玉兰分布状况、生长现状及生境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野生玉兰植物资源较少,但玉兰古树有39株,说明遂昌具有悠久的玉兰种植历史;由于森林抚育、人为破坏等原因,森林范围内未见野生玉兰幼年树,且接近人居的玉兰古树未得到更好的保护。分析了遂昌县玉兰资源的保护现状,并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了建议性保护措施,为玉兰资源保护与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周婧海  蒋春霞 《园林》2020,(5):22-27
玉兰是中国传统观赏花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白玉兰是上海市花,更是上海城市文化的代表。但在沪上,以玉兰景观为主题的公园屈指可数。本文以上海最大的玉兰特色公园——闵行文化公园为例,分析了园内主要玉兰品种、种植及景观营建方式等;同时,运用"文化建园"的理念,使玉兰景观与玉兰文化相结合,为沪上玉兰景观的应用和玉兰特色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to predict ground movement around tunnels with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Surface settlement above a tunnel and horizontal ground movement due to a tunnel construction are predicted with the help of input variables that have direct physical significance. A MATLAB based multi-layer 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model is developed, trained and tested with parameters obtained from the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f different tunnel projects published in literature. The settlement is taken as a function of tunnel diameter, depth to the tunnel axis, normalized volume loss, soil strength, groundwater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ruction methods. The output variables are settlement and trough width. Parameters for the prediction of horizontal ground movement include diameter to depth ratio (D/Z), unit weight of soil and cohesion. The neural network demonstrated a promising result and predicted the desired goal fairly successfully.  相似文献   

14.
盾构掘进对隧道周围土层扰动的理论与实测分析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21  
在城市环境中,如何控制地层移动以保证隧道周围临近建筑物以及地下市政设施等的安全,是设计以及施工中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通过对盾构施工对地层扰动的一般性状的分析认为,地层的移动在盾构隧道周围呈现区域性的不同特征,而且随工作面压力的不同,各扰动区域间的分界面发生变化。另外。由于已有地下污水管道自身具有一定的刚度,它的存在对盾构掘进引发的地层移动产生一种遮拦作用而使地层移动特征发生变化。以上海地铁二号线工程为工程背景,通过在地下污水管道周围的地层中测定地层的超孔隙水压力和土层的移动(包括地层的分层沉降以及地层在两个方向的水平位移)。研究了盾构法隧道穿越地下污水管道时盾构推进与地层移动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在盾构掘进接近、穿越以及远离测孔区3个施工阶段,隧道周围不同区域的土层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移动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土壤污染危害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因此治理土壤污染问题尤其重要。本次以某化工厂危废埋设物为研究对象,运用工程物探方法圈定了埋设物的平面位置及深度范围。此次危废埋设物主要为有机物,根据其物理特性,选择多频电磁探测法、高密度电法及探地雷达方法探测埋设物的分布范围。文中简要介绍了多频电磁探测法、高密度电法及探地雷达方法的工作原理、方法特点、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并对各方法的探测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探测取得的重要成果可为后期的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甘凤伟  王菁菁 《矿产勘查》2018,9(5):1023-1030
有色金属矿区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地区之一,本文主要基于土壤重金属元素基准值、土壤理化特征、土壤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土壤重金属元素形态特征、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同位素示踪等方面调查,为生物修复,物理、化学和联合修复的不同修复方法选择及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GDS动态循环三轴仪施加竖向循环荷载对武汉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老黏土进行试验研究,主要分析了老黏土在模拟地铁振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通过对孔隙水压力变化和残余应变发展曲线的分析,探讨了下不同固结比、动应力比、卸荷比等因素对老黏土动力特性的影响,并综合各因素总结出老黏土的动力响应规律;通过与软粘土和淤泥质土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与讨论,提出了合适老黏土的孔隙水压力发展模型及残余应变经验公式。本文的研究对地下工程设计中认识老黏土的物理力学特性等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The soil reinforcement by geosynthetic is widely used in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s: embankments on compressible soil, slope on stable foundations, embankments on cavities and retaining structures. The stability of these structures specially depends on the efficiency of the anchors holding the geosynthetic sheets. Simple run-out and wrap around anchorages are two most commonly used approach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vailable knowledge of the anchorage system behaviour, experimental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This paper focuses on a three-dimensional physical modelling of the geosynthetics behaviour for two types of anchors (simple run-out and wrap around). The pull-out tests were performed with an anchorage bench under laboratory controlled conditions with three types of geosynthetic (two geotextiles and one geogrid) and in the presence of two types of soil (gravel and san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n optimum length for the upper part of the geosynthetic for the wrap around anchor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