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饮食摄入与血清瘦素及全身炎症状态的相关关系,探讨“细胞因子-瘦素”在COPD营养不良中的作用。方法观察81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急性加重期治疗前组(治疗前)、治疗两周后临床恢复期组(恢复期)的饮食摄入量、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变化,以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作为对照。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瘦素、TNF-α,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OPD治疗前饮食摄入量显著低于COPD稳定期及恢复期。COPD治疗前与对照组、恢复期的血清瘦素、TNF-α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恢复期与对照组的血清瘦素、TNF-α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COPD治疗前血清瘦素与TNF-α明显正相关,r=0.451,P〈0.01。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饮食摄入减少与瘦素及全身炎症状态有关,“细胞因子-瘦素”作用机制可能参与COPD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甲状腺激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中的意义。方法观察COPD临床稳定期患者148例,根据体质指数(BMI)、理想体质量百分比(NW%)、三头肌皮皱厚度(TSF)、上臂中点臂围(MAC)、血清白蛋白(ALB)、总淋巴细胞(LYM)等营养参数,分为COPD营养不良组(COPDⅠ组)47例,COPD非营养不良组(COPDⅡ组)101例,另选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瘦素、TNF-α,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甲状腺激素(T3、T4、FT3、FT4、TSH),并探讨上述因素在COPD营养不良患者中的作用及相互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OPDI组BMI、NW%、TSF、MAC、ALB、LYM与COPDⅡ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Ⅰ组瘦素水平分别与COPDⅡ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Ⅰ组、COPDⅡ组TNF-α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COPDⅠ组与COPD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I组T3、T4分别与COPDⅡ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OPDⅡ组T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OPDⅠ组、COPDⅡ组BMI、NW%、TSF与瘦素水平呈正相关(P〈0.01),瘦素水平与TNF—α、TSH呈正相关(P〈0.05)。结论COPD患者营养不良与血清瘦素水平、TNF-α及甲状腺激素有关,瘦素受TNF—α系统调控,瘦素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之间存在相互调节关系,三者共同参与了COP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瘦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颜颜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2):1758-1759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营养不良的关系并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HPD)的临床意义。方法80例CRF患者分为三组:未血液透析组26例(Ⅰ组),常规血液透析组(CHD组)30例(Ⅱ组),高通量血液透析组(HPD组)24例(Ⅲ组)。2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生化指标,ELISA法测定其血清瘦素水平。同时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结果三组CR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Ⅰ、Ⅱ组分别较Ⅲ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增高(P〈0.01)。三组CRF患者的体脂百分比均与其血清瘦素水平显著正相关(P〈0.01,〈0.05和〈0.05)。三组客观营养指标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Ⅱ组和Ⅲ组血清瘦素水平分别与其血清白蛋白显著负相关(P〈0.05)。SGA评估表明CRF患者存在明显的营养不良,其营养状况越差,血清瘦素水平越高(P〈0.01)。Ⅲ组SGA积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和P〈0.05)。结论CRF患者存在高瘦素血症,其增高与CRF患者的营养不良有关。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有助于CRF患者血清瘦素的清除,从而进一步改善CRF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4.
张爱丽  霍颖芳  李宁  杨晶 《河北医药》2011,33(13):1954-195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状况与全身系统炎症的相关性。方法稳定期COPD男性患者31例,综合评价例患者营养状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清瘦素、TNF-α水平,方差分析比较各营养参数、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的差异,分析瘦素与TNF-α以及各营养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15例(48.39%)发生营养不良,COPD营养正常组瘦素浓度高于营养不良组和正常对照组,营养正常组及营养不良组TNF-α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血清瘦素与体重、理想体重百分比(%IBW)、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MAMC)、Alb、TNF-α浓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COPD患者常合并营养不良,炎性细胞因子-瘦素作用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肥胖高血压病患者瘦素水平与代谢紊乱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建学  王绍欣 《中国医药》2008,3(3):137-138
目的探讨肥胖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脂肪组织中瘦素水平与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选取腹部手术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肥胖高血压痛患者(肥胖高血压组)及单纯肥胖患者(单纯肥胖组)各24例,测定血压、体质指数、腰围臀围、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以及血清和大网膜脂肪组织瘦素水平。结果肥胖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清瘦素、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均显著高于单纯肥胖组(P〈0.01),血清胰岛素敏感指数、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单纯肥胖组(P〈0.01)。肥胖高血压组患者大网膜脂肪组织瘦素水平与单纯肥胖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瘦素与性别、体质指数、腰臀比、收缩压和舒张压、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呈显著正相关。脂肪组织瘦素水平与上述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瘦素水平与肥胖程度、血压、胰岛素抵抗存在相关性;脂肪组织瘦素水平与血清瘦素水平、肥胖高血压患者的代谢紊乱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正常人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和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正常对照组20例,T2DM58例按体重指数(BMI)又分为正常体重组(16例)、超重组(22例)和肥胖组(20例)。测定正常对照组和T2DM各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APN、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超重组和肥胖组的APN显著降低(均P〈0.01),肥胖组APN较超重组显著降低,超重组APN较正常体重组显著降低(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各组HOMA-IR显著升高(均P〈0.01)。所有研究个体APN与BMI(r=-0.538,P〈0.01)和HOMA-IR(r=-0.459,P〈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T2DM患者血清APN水平显著降低,并以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降低更为明显;APN与HOMA-IR和BMI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缓解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健康宣教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前和治疗后6、12个月时监测患者的生存质量积分、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①生存质量:治疗前,两组SGRQ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呼吸症状和疾病影响方面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②肺功能: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6个月时,仅FEV,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后,FEV1、FEV1%及FEV1/FVC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或P〈0.01)。③血气分析指标: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6个月后,除PCO2外,PO2和SaO2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12个月后,PCO2、PO2和SaO2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呼吸功能训练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血气、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项简单易行、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与内分泌激素间的关系以及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妇女血清瘦素(Leptin),雌激素(E2),孕激素(PROG),胎盘泌乳素(HPL),C肽及胰岛素水平,新生儿抽取脐带血测定瘦素、胰岛素、C肽水平。结果(1)妊娠期糖尿病(GDM)组孕妇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妊娠期糖耐量受损(IGT)组及正常妊娠组(P〈0.01);GDM组新生儿脐带血瘦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及IGT组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P〈0.01)。(2)正常妊娠组、IGT组和GDM组孕妇E2水平高于非妊娠组(P〈0.01);各个妊娠组之间E2,HPL,P无显著性差异(P〉0.05)。(3)正常妊娠组、GDM组孕妇血清瘦素水平与PROG有相关性(P〈0.01,P〈0.05);GDM,IGT孕妇血清瘦素水平与胎儿宫内窒息有相关性(P〈O.05)。结论(1)妊娠期间瘦素与内分泌激素互相调节。(2)瘦素水平的升高参与了GDM的发病过程,瘦素可作为GDM围产期监护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李晓南  陈荣华  Tommy Olsson  Olle Hernell 《江苏医药》2005,31(12):914-916,I0001
目的 探讨脂肪细胞因子在成人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应用即刻定量PCR方法测定16例成人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中瘦素、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抵抗素的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皮下脂肪组织瘦素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网膜组织(P〈0.01);正常组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水平较皮下组织有升高趋势(P=0.07);TNF-α和抵抗素mRNA表达水平低下且无显著部位差异。无论皮下或网膜脂肪组织瘦素表达水平均与体重指数(BMI)成正相关(皮下:r=0.68,P〈0.01;网膜:r=0.71,P〈0.01)),而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表达与BMI呈明显负相关(r=-0.60,P〈0.05)。结论 基因编码的一些细胞因子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呈部位特征,肥胖时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瘦素过度表达,而内脏脂肪组织脂联素表达下调,这可能是肥胖相关的胰岛素抵抗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月-2008年10月60例临床拟诊COPD的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孟鲁司特钠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并设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孟鲁司特钠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10mg,每晚1次,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肺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结果COPD的患者血液流变学较健康组均明显升高(P〈0.01);第1S用力呼吸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和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较健康组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孟鲁司特钠组治疗后FEV1%及FEV1/FVC(%)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孟鲁司特钠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明显下降,FEV1%及FEV1/FVC(%)明显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孟鲁司特钠对COPD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治疗及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对性康复治疗方案在不同严重度老年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老年COPD患者分为COPDⅠ~Ⅲ级,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给予针对性康复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6个月内COPDⅢ级患者干预组急性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Ⅰ、Ⅱ级患者各干预组FEV_1%pred较治疗前升高(P<0.05),BODE指数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均优于各对照组(P<0.05);Ⅲ级患者干预组治疗后FEV_1%pred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对不同病情程度老年COPD患者实施针对性康复治疗可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腹腔液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探讨其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60例EMS患者(Ⅰ、Ⅱ期34例,Ⅲ、Ⅳ期26例)及30例对照组(同期非EMS患者)腹腔液和血清IL-6、TNF-α水平. 结果 EMS患者腹腔液和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Ⅲ、Ⅳ期EMS患者腹腔液及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P<0.01). 结论 EMS患者腹腔液和血清IL-6、TNF-α在EMS的发生、发展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使用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COPD合并CAP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痰液量、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治疗后痰液粘稠度,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痰液量为(3.21±1.46)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02±1.53)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aO2和FEV1%pred分别为(115.69±5.78)mm Hg(1 mm Hg=0.133 kPa)、(73.58±10.1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8.64±3.75)mm Hg、(60.48±9.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痰液粘稠度Ⅰ度16例、Ⅱ度18例、Ⅲ度6例;研究组患者痰液粘稠度Ⅰ度27例、Ⅱ度11例、Ⅲ度2例。研究组患者痰液粘稠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6.40±2.7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59±3.4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合并CAP患者采用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能有效改善其痰液粘稠度,促进气道痰液排出,减少肺部痰液量,改善机体血氧水平及肺功能,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联合检测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的血清肿瘤标志物(TM)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多家合作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首次确诊病例)63例设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分为鳞癌、腺癌组;排除非小细胞肺癌,其他肺部疾病患者37例设为对照A组;正常健康体检者33名设为对照B组;分别检测观察组并根据肿瘤分期系统(TNM)不同分期的NSCLC患者及对照A组、对照B组患者的血清CYFRA21-1和CEA水平.结果 血清CYFRA21-1、CEA与肿瘤组织学类型相关,肺腺癌组CEA水平显著高于肺鳞癌组(P< 0.05),肺鳞癌组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肺腺癌组(P<0.05);临床分期中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并且结果显示为Ⅳ期>Ⅲ期>Ⅱ期>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FRA21-1、CEA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及准确度均显著地高于单一检测.结论 血清CYFRA21-1、CEA水平与NSCLC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存在关联,CEA在肺腺癌中水平较高,而CYFRA21-1在肺鳞癌中水平较高.肿瘤临床分期越晚,TM水平越高,TM单一检测敏感度低,血清CYFRA21-1、CEA联合检测能够有效地提高敏感度、正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肾上腺髓质素(ADM)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50例,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4组,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肾上腺髓质素(ADM)水平,并记录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等指标。同时与13例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①COPD组血清NO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组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血清NO、ADM值随COPD分级增高而变化,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NO与FEV1、PaO2呈正相关,与PaCO2呈负相关;ADM与FEV1、PaO2呈负相关,与PaCO2呈正相关;NO与ADM呈负相关。结论 NO和ADM作为肺脏重要的舒血管因子,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和影响了COPD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血浆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疾病进展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内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并确诊为帕金森病(PD)的患者102例作为PD组,按发病年龄早晚分为早发病组、晚发病组,按认知功能障碍评估情况分为PD伴认知功能障碍组及PD不伴认知功能障碍组,根据运动功能障碍评估分为Ⅰ、Ⅱ、Ⅲ、Ⅳ、Ⅴ期,Ⅰ~Ⅱ期为早期、Ⅲ期为中期、Ⅳ~Ⅴ期为晚期;并将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02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各组人员进行血浆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检测.进行统计学处理,各亚组间及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PD病例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早发病组与晚发病组比较,血尿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PD伴认知功能障碍组血尿酸水平低于不伴认知功能障碍组(P<0.05);早中晚各期患者血尿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亚组血尿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各亚组间及各亚组与对照组比较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血浆尿酸水平低于健康者,低血浆尿酸水平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血浆尿酸水平减低与帕金森病的疾病进展无明显相关性,但可能与认知功能损伤有关.尿微量白蛋白与帕金森病的发生与发展无明显相关.对血尿酸水平进行适当干预可能有助于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节省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7.
陈锐  周期  谢海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4):3342-3343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不同给药方式对支撑喉镜手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75例择期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会厌或喉肿物摘除活检的全麻成年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5例.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喷喉组;Ⅲ组为静脉用药组.观察患者手术期间呛咳的发生率和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结果 Ⅱ组呛咳发生率低于Ⅰ组和Ⅲ组(P<0.05).Ⅱ组拔除导管时MAP、HR低于Ⅰ组和Ⅲ组(均P<0.05).Ⅰ组和Ⅲ组拔除导管时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利多卡因充分喷喉对预防和减轻支撑喉镜手术中患者呛咳和心血管反应有明显作用,其效果优于利多卡因静脉内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预给药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其对术后IL-6、IL-10、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行扁桃体摘除术的患儿90例,ASA Ⅰ~Ⅱ级,随机将其分为三组,每组30例,Ⅰ组为预给药组,于手术前30 min单次应用氟比洛芬酯1 mg/kg;Ⅱ组为术后给药组,于手术结束时单次应用氟比洛芬酯1 mg/kg;Ⅲ组为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5 ml.观察术前、术后1h、2h、4h、8h、12h、24 h VAS疼痛评分和OPS评分.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切皮后6h、12h、24 h抽取外周静脉血2ml,离心后取血浆,测定IL-6、IL-10、TNF-α浓度.结果 与Ⅲ组比较,Ⅰ组、Ⅱ组术后各时点VAS疼痛评分、OPS评分均降低;与Ⅱ组比较,I组术后各时点VAS疼痛评分较低,I组术后4h、8h、12 h、24 h OPS评分较低低.与术前比较,Ⅰ组、Ⅱ组IL-10、TNF-α于术后6h升高,术后12h达到峰值,术后48 h恢复到术前水平,而IL-6 Ⅰ组仅于术后12h显著高于术前,Ⅱ组术后12h、24 h显著高于术前(P<0.05);与Ⅲ组比较,IL-10、TNF-α Ⅰ组和Ⅱ组于术后6h、12h、24 h显著低于Ⅲ组(P<0.05),IL-6 Ⅰ组于术后12h显著低于Ⅲ组,Ⅱ组术后12 h、24 h显著低于Ⅲ组(P<0.05);与Ⅱ组比较,Ⅰ组IL-10、TNF-α于术后6h、12h、24 h均显著低于Ⅱ组,IL-6术后12h显著低于Ⅱ组(P<0.05).结论 术前或术后给予氟比洛芬酯用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术能有效的抑制炎症反应,镇痛效果确切,并且预给药明显优于术后给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MMA)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12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组)、MMA Ⅰ组、MMA Ⅱ组、MMA Ⅲ组。C组不给镇痛,Ⅰ组仅术前给予氟比洛芬酯(经静脉)和舒芬太尼(经硬膜外),Ⅱ组术后给药,Ⅲ组术前和术后均给药。记录术后6、12、24 h VAS评分和术前、术后24、72 h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外周血CD4+/CD8+、CD25+比例、NK细胞(CD3-CD16+CD56+)比例。结果 MMA Ⅰ组、MMA Ⅱ组、MMAⅢ组术后12、24 h 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MMA Ⅲ组术后24 h VAS评分显著低于MMA Ⅰ组、MMA Ⅱ组(P<0.05)。MMAⅠ组、MMAⅡ组、MMAⅢ组术后24、72 h IL-6和TNF-α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MMAⅠ组、MMA Ⅱ组显著高于MMA Ⅲ组(P<0.05);术后24、72 h MMAⅠ组、MMA Ⅱ组、MMA Ⅲ组IL-6和TNF-α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5);MMA Ⅰ组和MMA Ⅲ组CD4+/CD8+术后72 h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MMA Ⅲ组NK细胞术后72 h恢复到术前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 h血清IL-6、TNF-α水平和外周血CD4+/CD8+、NK细胞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术后72 h血清炎性因子和外周免疫细胞相关性不明显。结论 MMA有效改善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