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肿瘤化疗病人骨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目的 探讨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因化疗所致骨髓功能抑制的恶性肿瘤病人骨髓造血功能重建的临床意义。 2方法 从健康人脐血中纯化制备造血干细胞 ,每例病人每天静脉输注 2× 10 9个造血干细胞 ,连续5 d.以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进行疗效评价。 3结果 治疗前白细胞计数为 (2 .78± 1.72 )× 10 9/ L,治疗后第 7天为(4.5 5± 1.0 1)× 10 9/ 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F=18.5 0 ,q=6 .95 ,P<0 .0 1) ;治疗前血红蛋白含量为 (12 1.5 6±11.2 7) g/ L,治疗后第 14天为 (130 .72± 12 .5 8) g/ 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F=14.0 2 ,q=4.90 ,P<0 .0 1) ,且治疗后第 2 1天比治疗后第 7天增高 (F=14.0 2 ,q=6 .2 6 ,P<0 .0 1) ;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为 (192 .38±18.2 1)× 10 9/ L,治疗后第 2 1天为 (2 0 1.5 7± 17.86 )× 10 9/ 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F=9.0 1,q=3.99,P<0 .0 1)。 4结论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重建或改善骨髓造血功能有一定疗效。提升白细胞速度较血红蛋白及血小板为快。  相似文献   

2.
陈积 《海南医学》2003,14(4):32-33
目的 观察益血生胶囊治疗由肝硬化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和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肝硬化并血小板减少症及贫血患者 5 6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5例 )用一般护肝药加益血生胶囊治疗 ,对照组 (2 1例 )仅用一般护肝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血小板在治疗 6周后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 97.1%、37.1% ,高于对照组 (13.6% ,4.8% ) ,两者差异非常显著 (均P <0 .0 1) ,6周后治疗组的血小板计数为 (88.1± 45 .2 )× 10 9/L ,高于治疗前的血小板计数 (19.6± 9.1)× 10 9/L和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 (2 0 .3± 2 3.2 )× 10 9/L ,两者差异非常显著 (均P <0 .0 1) ;治疗组的血色素在治疗 6周后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 81.3%、5 0 .0 % ,高于对照组 (7.7% ,2 3.1% ) ,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5 ,P<0 .0 1) ,6周后治疗组的血色素为 (114± 32 )g/L ,高于治疗前的血色素 (62± 17)g/L和对照组的血色素 (72± 2 1)g/L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均P <0 .0 5 )。结论 益血生胶囊治疗由肝硬化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和贫血有明显的疗效 ,纯中药制剂 ,无明显副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大剂量丙种免疫球蛋白 ( HD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ITP病人 2 9例随机分为 3组 :A组 ( 12例 )单纯 HDIVIg治疗 ,B组 ( 7例 )使用 HDIVIg加强的松治疗 ,对照组 ( 10例 )使用强的松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 A、B两组分别为 91.7%和 10 0 %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 5 0 %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 ( P<0 .0 5 ) ;血小板计数对照组为 ( 5 2 .8± 3 5 .1)× 10 9/L,低于 A组 ( 76.9± 42 .6)× 10 9/L( P<0 .0 5 ) ,也低于 B组 ( 118.0± 78.75 )× 10 9/L ( P<0 .0 1) ;A、B两组间相比 ,后者高于前者 ( P<0 .0 5 )。结论 :HDIVIg治疗 ITP疗效优于强的松治疗 ,HDIVIg加强的松联合治疗 ITP对疗效的保持与巩固优于 HDIVIg组 ,是一种较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IL-8 IL-17与支气管哮喘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白介素 - 8(IL - 8)及白介素 - 17(IL - 17)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搜集 3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后及其缓解期和 2 0例健康者的静脉血 ,离心后取血清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 - 8、IL - 17的浓度 ,同时测定出所有受试者 (急性期治疗前后、缓解期、正常人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 - 8浓度 (70 1 5 3± 12 1 34)pg/L与缓解期 (2 2 8 5 3± 5 7 5 8)pg/L及对照组 (2 0 2 87± 31 14 )pg/L比较 ,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 - 17浓度 (76 0 1± 4 35 )pg/L与缓解期 (2 0 85± 3 6 8)pg/L及对照组 (16 30± 3 0 8)pg/L比较 ,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12 34±2 9)× 10 9/L与缓解期 (5 9± 1 39)× 10 9/L及对照组 (3 87± 0 83)× 10 9/L比较 ,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后 ,血清IL - 8浓度 (4 2 2 6 7± 88 9)pg/L明显低于治疗前 ;血清IL -17浓度 (4 4 0 2± 4 82 )pg/L也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清IL - 8、IL - 17浓度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γ =0 6 34、γ =0 5 94 )。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素 (ET)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 WF)水平的影响。方法 :正常组 2 0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4 0例采用完全随机化方法分成对照组 (n=2 1)和治疗组 (n=19) ,在常规抗凝、扩血管治疗基础上 ,对照组予苯那普利 (10 mg/ d× 3d)口服 ,治疗组服卡维地洛 (40 mg/ d× 3d) ,在治疗前后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和 ELISA法测定 ET及 v WF值 ,同时记录血压和心率。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 ET(10 1.8± 2 8.9、110 .6± 4 3.5 ) ng/ L ,v WF(16 2 .6± 5 5 .6、172 .9± 37.8) %较正常组 ET(81.2± 34.0 ) ng/ L、v WF(142 .0±4 9.4 ) %明显增高 (P<0 .0 5 ) ,对照组用药后 ET(10 6 .3± 38.2 ) ng/ L和 v WF(15 5 .4± 5 4 .2 ) %与用药前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治疗组在用药后 ET(89.2± 4 5 .5 ) ng/ L及 v WF(12 9.2± 4 8.8) %与用药前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P<0 .0 5 )。结论 :卡维地洛可显著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 ET和 v WF水平。  相似文献   

6.
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肝炎肝硬化并发血小板减少症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炎肝硬化并发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 对 31例肝炎肝硬化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并观察其疗效 ,全部患者术后随访 2个月。结果 术后 3d、7d、2个月血小板的平均值分别上升为 ( 76.5 5± 38.32 )× 1 0 9 L、( 1 5 3.2 6± 1 0 6.81 )× 1 0 9 L、( 1 41 .68± 79.42 )× 1 0 9 L ,与术前血小板数比较 ,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在肝炎肝硬化并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心肌梗死患者白细胞增多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福  闭奇 《广西医学》2003,25(7):1120-1121
目的 :探讨白细胞计数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关系。方法 :测定 4 3例AMI患者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数 ,并与 4 3例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AMI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9 77± 8 4 1 )× 1 0 9/L比 (7 1 8± 5 2 7)× 1 0 9/L ,P <0 0 1〕 ;AMI组的中性粒细胞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6 2 4± 2 4 5 )× 1 0 9/L比 (3 81± 1 36 )× 1 0 9/L ,P <0 0 1〕。结论 :白细胞增多与AMI关系密切。动态观察白细胞的变化 ,可能成为AMI患者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8.
腹水浓缩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腹水浓缩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 :利用腹水浓缩机对 38例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腹水进行浓缩后经静脉回输体内。结果 :腹水浓缩前后血清总蛋白为 (5 4 .2 0± 4 .93) g/L和 (6 0 .5 8± 4 .4 4 ) g/L ;白血球数为 (0 .6 9± 0 .11)× 10 9和 (0 .84± 0 .0 9)× 10 9;腹水总蛋白为 (12 .0 5± 4 .2 4 )g/L和 (4 6 .0 0± 10 .6 5 ) g/L ;腹围为 (86 .80± 5 .38)cm和 (75 .79± 5 .30 )cm ;尿量为 (781.32± 97.6 5 )ml和 (135 6 .5 0± 2 2 1.36 )ml;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腹水浓缩回输后 4例出现发热 ,5例出现蛋白凝集 ,堵塞管腔。未发现低血压、肝昏迷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结论 :腹水浓缩回输可大量回收腹水蛋白 ,克服了腹水直接回输的局限性 ,可作为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血小板指数变化在小儿川崎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分析川崎病患儿血小板数 (PLT)、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 )的变化。方法 取疾病组 30例及对照组 30例静脉血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指数。结果 疾病组PLT为 (42 1.4± 15 2 .7)×10 9/L ,明显高于对照组 (2 39.0± 119.3)× 10 9/L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MPV为 (9.15± 1.99)fl明显高于对照组(8.17± 0 .6 3)f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PDW为 (15 .8± 2 .5 )fl明显高于对照组 (11.5± 1.1)fl,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 <0 .0 1)。结论 血小板指数对川崎病高凝状态的诊断、抗凝药物治疗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均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SARS患者T细胞和免疫球蛋白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研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患者免疫功能及其在病程中的变化。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12 4例不同病程SARS患者外周血CD3+ 、CD4 + 和CD8+ T细胞计数 ,同时测定免疫球蛋白 ,另设 5 1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患者和 5 7名健康人为对照组 ;对SARS患者进行病程分组 ,比较不同病程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SARS组CD3+ [(5 89± 4 35 )× 10 6/L]、CD4 + [(316± 2 6 7)× 10 6/L]和CD8+ T细胞 [(2 15± 16 5 )× 10 6/L]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116 3± 32 4 )× 10 6/L、(6 4 1±186 )× 10 6/L和 (4 0 5± 14 6 )× 10 6/L],但CD4 + T细胞高于AIDS组 [(15 3± 10 5 )× 10 6/L],CD3+ 和CD8+T细胞则低于AIDS组 [(112 2± 5 72 )× 10 6/L、(96 9± 5 4 6 )× 10 6/L](P值均 <0 0 1)。SARS组和AIDS组分别有 5 4例 (4 4 % )和 39例 (76 % )CD4 + T细胞 <2 0 0× 10 6/L。SARS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计数在病程 10~ 12d达最低值。SARS组血清IgG(15 1g/L± 8 5g/L)和IgE(0 6g/L± 0 9g/L)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 (12 4g/L± 2 2g/L ,0 3g/L± 0 6g/L)。结论 SARS患者CD3+ 、CD4 + 及CD8+ T细胞均显著减少 ,病程 10~ 12d为最低值阶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大剂量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 (Iv Ig)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SL E)继发血小板减少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分组对照研究 ,对比不同治疗方案对 SL E继发血小板减少的疗效 :对照组口服 1mg/ (kg· d)强的松 静脉滴注 0 .8~ 1.0 g/ 3~ 4周环磷酰胺 ,其余 3组除给予相同剂量的强的松和环磷酰胺外 ,分别给予连续 3d的 Iv Ig(2 0 g/ d)、甲基强的松龙 (MP)冲击及 Iv Ig MP冲击。结果  Iv Ig、MP冲击、Iv Ig MP冲击联用组血小板达高峰时间分别为 (6 .2± 4.4)、(7.3± 4.9)、(3.8± 2 .4) d,均较对照组 (31.0± 17.8) d明显缩短 (P<0 .0 1) ;Iv Ig MP冲击联用组血小板达高峰时间亦显著低于单纯 MP冲击组 (P<0 .0 5 )。Iv Ig、MP冲击、Iv Ig MP冲击 3组血小板计数峰值分别为 175 .1± 89.2、12 6 .8± 10 7.4及 12 8.4± 78.6 (× 10 9/ L)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97.1± 6 1.3(×10 9/ L) (P<0 .0 5 )。结论  Iv Ig对 SL E继发血小板减少有显著疗效 ,且与 MP冲击联用有协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莉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1):1260-1261
目的 :研究川崎病患儿C反应蛋白与血小板计数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用全自动免疫比浊定量分析法和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 2 9例川崎病患儿CRP水平和血小板计数及其动态变化。结果 :川崎病患儿首次测定的CRP(52± 18)g/L及血小板计数 (586± 12 8)× 10 9/L均显著高于急性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但急性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二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动态观察发现 :川崎病组未并发冠脉病变组二项参数均较治疗前低 (CRP及血小板成对比较的t值分别为 13 6与 16,P <0 0 1) ,而并发冠扩组CRP与血小板计数持续升高 ,与治疗前无差异 (CRP及血小板计数的成对比较t值分别为 0 86与 0 0 8,P >0 0 5)。结论 :CRP水平与血小板计数的动态测定有助于对川崎病患儿并发冠脉损伤的早期判断  相似文献   

13.
白塞病患者抗淋巴细胞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舒展 《华中医学杂志》2004,28(4):251-252
目的 探讨白塞病 (BD)患者免疫功能失调的机制。方法 用微量淋巴细胞毒法检测 2 5例BD患者抗淋巴细胞抗体 (ALA) ,用光镜观察淋巴细胞形态及计数。结果  2 5例BD活动期患者有 2 0例 (80 % )ALA阳性 ,淋巴细胞肿胀变性 ,胞膜毛糙 ,失去折光性 ,淋巴细胞计数为 (1.5 3± 0 .6 2 )× 10 9/L ,而经秋水仙碱和丹参治疗病情缓解后ALA阳性且淋巴细胞肿胀变性者仅 9例 (36 % ) ,淋巴细胞计数上升为 (3.5 3± 1.0 1)× 10 9/L。前后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 ,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BD患者活动期有 80 %体内存在ALA并导致淋巴细胞变性 ,细胞数目减少 ,提示BD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失调。免疫抑制剂秋水仙碱和丹参治疗可逆转上述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征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45例孕产妇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孕产妇合并血小板减少 ,孕前均无血小板减少病史 ,均于妊娠 2~ 4周建立“围产期保健档案”时查血小板计数 ,发现血小板低。其中 12例为 ( 80~ 99)× 10 9/L ,7例 ( 60~ 80 )× 10 9/L ,4例 ( 5 0~ 60 )× 10 9/L ,12例 <5 0× 10 9/L。分娩时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 血小板计数在妊娠期间大于 5 0× 10 9/L或在妊娠晚期维持在 ( 3 0~ 5 0 )× 10 9/L者可不必治疗 ;若血小板数在妊娠期间小于 5 0× 10 9/L或妊娠晚期在 ( 10~ 3 0 )×10 9/L或有出血现象 ,则应给予治疗  相似文献   

15.
韦君年 《医学文选》2001,20(3):344-344
我院 1993年以来 ,采用间隔小剂量人血丙种球蛋(IVIG)联合强的松治疗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PT) 14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按第五届血栓与止血会议标准诊断 IPT 2 8例 ,均为初治患者。男 16例 ,女 12例 ;年龄 5~ 14岁 ,平均 9.3岁 ;病程 3~ 6个月 ;3个以上部位出血 10例 ;治疗前血小板计数 <10 0× 10 9/ L 12例 ,~ 80× 10 9/ L 9例。~ 6 0×10 9/ L7例。随机分为 IVIG联合强的松组 (治疗组 ) 14例和强的松组 (对照组 ) 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治疗前血小板计数等影响疗效的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IVIG)与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 (HD MP)联合治疗对抢救极重度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价值。方法 对 32例入院时PLT <10× 10 9/L、出血倾向严重的极重度急性ITP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①IVIG+MP组 ,IVIG 4 0 0mg/kg·d-1连用 5d及MP15~ 30mg/kg·d-1连用 3d后改为强的松口服。②IVIG组 4 0 0mg/kg·d-1连用5d ,改为强的松口服。结果 IVIG +MP组用药 2 .1± 1.2d出血开始减轻 ,4 .5± 1.8dPTL上升至 10 0× 10 9/L ,6 .7± 1.3dPTL达到峰值 2 74± 75× 10 9/L。IVIG组用药 3.5± 1.4d出血倾向开始减轻 ,6 .8± 1.6dPTL上升至 10 0× 10 9/L ,9.1± 1.2d达到峰值 196± 72× 10 9/L。两组 3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在极重度急性ITP伴严重出血倾向患儿的抢救中 ,IVIG、MP联合治疗比单用IVIG治疗作用更迅速 ,疗效更好 ,可替代新鲜血及血小板输注治疗严重出血倾向患儿。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与自身血循环中白细胞计数的关系 ,设原发性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 ,均采静脉血进行白细胞计数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组白细胞计数 (6 .84± 1.38)× 10 9/L与对照组 (4.70± 1.6 5 )× 10 9/L ,有显著差异 (P <0 .0 1)。提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循环中白细胞计数较正常人偏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 (ILIB)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 12 0例患者按 1∶1配对随机分为ILIB组 6 0例和常规组 6 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ILIB组在常规组的治疗基础上辅以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 ,每日 1次 ,每次 30分钟 ,共用 10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血小板表面颗粒膜蛋白 (GMP - 14 0 )水平变化 ,并评估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ILIB组治疗后GMP - 14 0水平 (2 1.35± 3.4 6 )ng L ,较治疗前 (37.6 4± 5 .2 1)ng L下降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常规组治疗后 (2 4 .6 9± 3.82 )ng L较治疗前 (36 .74± 6 .0 3)ng L下降 ,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两组之间血浆GMP - 14 0水平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临床疗效ILIB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93.33% ,常规组为 76 .6 7%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ILIB具有抗血小板活化作用 ,急性脑梗死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可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中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s,RP)百分率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噻唑橙(TO)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RP百分率,测定20例正常人和30例各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包括ITP 3例,TTP 1例,AA 7例,未治疗白血病4例,白血病缓解期5例)RP百分率。结果:20例正常人RP百分率和RP绝对值分别为3.66±2.27%和7.78 ±4.53 ×10~9/L;ITP或TTP组分别为21.04±12.73%和4.36±3.09 ×10~9/L,RP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AA组和急性白血病初发组的RP百分率和RP绝对值分别为2.71±1.32 %、0.75±0.48×10~9/L,和2.51±1.45%、0.64±0.42 ×10~9/L,RP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轻度减低,差异无显著性(P>0.05)。白血病缓解组RP百分率无明显改变。结论:RP反映骨髓血小板生成能力,检测RP百分率有助于对血小板减少症病因的鉴别,特别是鉴别骨髓造血减少和外周血血小板破坏增多所致的血小板减少,并可作为疗效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氨力农对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的影响 ,探讨氨力农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 :重度CHF6 5例随机分为氨力农组 (35例 ) ,对照组 (30例 )观察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后血浆TNFα及心脏排血指数 (CI)的变化。结果 :心脏排血指数 (CI) :氨力农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明显升高分别是为 (1.86± 0 2 1,2 .17± 0 .4 2 )和 (1.88± 0 .2 2 ,2 .18± 0 .5 8)P <0 .0 5有显著性差异 ;治疗前两组比较 (1.86± 0 .2 1,1.88± 0 .2 2 )P >0 .0 5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后两组比较 (2 .17± 0 .4 2 ,2 .18± 0 .5 8)P >0 .0 5无显著性差异。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在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下降 ,氨力农组 34.2± 10 .88降到 2 4 .6±6 .6 3,对照组 33.4± 10 .4 6降到 2 8.2± 7.84均P <0 .0 5有显著性差异 ;两组治疗前 (34.2± 10 .88,33.4±10 .4 6 ,P >0 .0 5 )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后氨力农组与对照组 (2 4 .6± 6 .6 3,2 8.2± 7.84 )P <0 .0 5有显著性差异 ,氨力农组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氨力农治疗重度CHF除了改善血流动力学 ,纠正心衰 ,降低TNFα外 ,可能还通过其他途径抑制或减少重度CHF的TNF2水平 ,达到调节CHF细胞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