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海拉尔盆地呼和诺仁油田贝301断块的强水敏储层,对注水开发试验井组进行现场试验研究,优选出粘稳剂类型为5号,注入浓度为0.8%的注入方式,推广至全区,见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跟踪现场试验,对开发方案中的井距、开发层系和转注时机进行了深入研究,进一步确定出合理的开发技术界限。通过研究,解决了强水敏储层的注水问题,形成了强水敏储层注水开发技术.实现了贝301区块高效开发的目的,同时为类似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宝北区块强水敏地层油层保护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宝北区块为一典型的低孔低渗油藏,注水开采造成油层伤害严重,针对该油田强水敏地层的特点.开展了防水敏伤害的油层保护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造成地层强水敏伤害的矿物主要为高岭石和蚀变云母:通过实验评选出了性能较好的粘土稳定剂,提出了防水敏伤害的油层保护措施,并在现场进行了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低孔低渗且强水敏储层注水井油层损害的机理、保护油层的注水井预处理技术室内研究及现场试验取得的效果情况,为低孔低渗渍气田强水敏储层的注水开发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低孔低渗且强水敏储层注水井油层损害的机理、保护油层的注水井预处理技术室内研究及现场试验取得的效果情况,为低孔低渗油气田强水敏储层的注水开发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段六拨油田注水过程储层损害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段六拨油田注入矿化度较低的清水后,注水压力持续升高、注水量逐渐下降,造成区块注水困难,欠注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该地区的储层特征、粘土矿物含量、岩心敏感性、注入水性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试验,并结合实际注水压力、注水量、吸水指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造成该油田注水过程中储层损害的主要原因是低矿化度注水产生的水敏损害。  相似文献   

6.
王庄油田郑408块强水敏性稠油油藏注防膨水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王庄油田郑408块强水敏稠油油藏常规注水效果差的问题,在储层敏感性评价和油层保护研究的基础上,优选出了适合强水敏油藏的防膨剂,成功实现了注防膨水开发。现场应用后区块开发效果得到改善,有效地补充了地层能量,提高了油井产能,区块产油量由25t/d上升到59t/d。该试验的成功对水敏油藏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于注水开发,如何注好水,实现油田的稳油控水成为关键。通过对低渗透油区贝301区块注水开发效果的分析,总结出适合该类油田注水开发的措施,为实现低渗透油田稳油控水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针对海拉尔油田苏301区块低渗透储层的特点,开展了大井距、小排距的矩形井网整体压裂注水开发现场试验,通过人工裂缝与井网的匹配,导流能力与地层渗透率的匹配,裂缝剖面与储层厚度的匹配,压裂液与储层物性的匹配,实现了区块的整体有效动用。现场施工39口井98层,施工成功率达到98.8%,压后平均单井日产油2.6t,采油强度0.41t/(d·m),水井平均单井日注水15m3,达到了产能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1.贝301区块地质特征海拉尔油田贝301区块属于砂砾岩油藏,其储层物性变化大,孔隙度为8.1%~28.0%,空气渗透率为4×10-3~102.4×10-3μm2。该区块位于贝尔凹陷西南诺仁构造带中部,主要受三条NE向反向正断层控制,是一继承性断鼻构造。开发目的层为南二段上部和中部,油层埋深1110~1  相似文献   

10.
海拉尔盆地贝301区块注水开采室内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海拉尔盆地贝301区块为中.低孔渗储层,储层敏感性矿物含量高。通过大量的静态与动态模拟实验,对储层的伤害机理与防治措施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考虑在注水过程中控制粘土矿物的水化膨胀和分散运移,稳定注水井的注入能力。通过室内实验对现场即将使用的多种粘土稳定剂进行评价,优选出了与贝301区块油藏配伍的粘土稳定剂,形成了由室内实验到现场应用的注水开采技术。  相似文献   

11.
水驱油田合理注采压力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合理注采压力系统优化研究是开发水驱油田关键环节之一。以往采用的算法均存在缺陷:①“吸水、产液指数法”未考虑注采不平衡问题、油水密度差异及体积系数;②“吸水、产液指数及注采比法”未考虑油水密度差异及体积系数;③“吸水、产液指数比及注采压差法”不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④“考虑单井及地层压力变化法”未考虑注水井启动压力、采油井启动压力对油田开发效果的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水驱油田注采压力剖面,提出了优化研究水驱油田注采压力系统的新方法。与以往的算法相比,新方法综合考虑了注采不平衡、油水密度差异、体积系数、注水井启动压力、采油井启动压力梯度等方面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新方法可适用于水驱油田任何油藏类型、任何油层压力分布状况条件下的合理注采压力系统参数计算。运用新方法对胜坨油田胜一区沙河街组二段1-3砂组油藏进行了合理注采压力系统参数计算,得出了该油藏合理油、水井数比为1.42,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为17.29 MPa,此时合理采液量为14 572.41 m3/d,比调整前增加12 452.41 m3/d,合理注水量为15 906.88 m3/d,比调整前增注13 566.88 m3/d,提液增注效果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新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渤海油田注水井在注水过程中普遍存在储层堵塞,导致注入压力高,注水量达不到配注要求。针对渤海油田注水井存在的问题,经过室内实验,研发出了一种新型BDF–01多效复合酸液体系,该体系在渤海油田3口注水井中采用单步法施工工艺进行了现场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体系酸化后视吸水指数是酸化前的1.9~3.8倍,取得了良好的解堵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江苏低渗透油田开发面临水井注水难、注水压力高的问题,开展了注表活剂降压增注研究。研制了超低界面张力表活剂体系(0.5%RD-06+1.0%助剂A),能与江苏原油形成10-3mN/m数量级超低界面张力,并具有抗稀释抗盐能力强、稳定性好的特点。岩心降压模拟实验表明,表活剂复配体系可使注入压力平均下降38.3%;岩心含油饱和度越高,驱替压力下降幅度越大,该配方适应注水井近井地带含油饱和度大于40%的注水井降压增注。  相似文献   

14.
超深稠油注水井生物解堵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克沁油田是一个深层稠油油田,进行常温注清水开发,取得了较好开发效果。但随着油田累计注入量增加,注水压力已接近地面系统压力,水井欠注日趋严重,采用常规酸化进行降压增注有效期短,经济性差。本文针对稠油水井堵塞机理研究,提出了生物解堵工艺,通过应用,效果显著,为稠油油田水井降压增注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思路,具有广阔的推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利用缩膨剂提高文东油田储层注水能力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东油田由于储层具有低渗透、地层水矿化度高、粘土矿物含量高的特点,开发过程中水井高压欠注问题严重,普通的酸化难以达到降压增注的效果,因此,研究应用了缩膨降压增注技术。在文东油田4个区块的欠注水井实施缩膨降压增注技术8口,平均单井注水压力下降2.6 MPa,注水量提高23 m~3/d。对应油井累计增油量为510.4 t,平均单井增油63.8 t,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腰西区块是腰英台油田最早开发区块,腰西区块注水井肩负着周边油井稳产的任务。由于腰西区块注水系统投产时间较早,现在不断出现各种问题。为保证腰西区块地层压力和原油生产平稳,从“注水井远程控制计量系统技术”、“小泵增压注水”、“注水泵房建立分压注水系统”、“恒流配水器的应用”、“注水井工艺管网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对腰西区块注水系统进行了优化,解决了腰英台油田老井区注水难、注水效率低的问题,使腰西区块2010年与2009年相比原油产量基本持平,未出现大的产量波动。  相似文献   

17.
胡尖山油田安201区块长61油藏属于典型的裂缝性油藏,自2009年投入开发以来,暴露出部分区域高水饱、主向井裂缝性见水、侧向油井见效缓慢,低产井比例高、合理生产压差不确定、水驱动用程度低、产量递减较大等问题,削约了油田高效开发.论文针对安201区块开发中暴露出的主要矛盾,通过对开发方式、井网系统、注采压力系统、注水参数等综合分析研究,提出适合该类裂缝性油藏合理的开发技术,为同类油藏后期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三叠系延长组是长庆油田主力开发层系,油藏在纵向上表现为多套小层叠合。受到超前注水、笼统注水等因素影响,两层笼统合采油井层间压差较大,层间矛盾突出,分采泵分层采油是消除合采油井层级间干扰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鉴于长庆油田三叠系油藏饱和压力低、地饱压差小、油井气油比高,研发了一种“上泵抽下层,下泵抽上层”的防气式分采泵,为分采油层分别提供了排气通道,对高气油比油井适应性强。现场试验应用表明,油井防气式分采泵分采效果明显,为长庆油田叠合油藏的高效开发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绥中36-1油田注水井注入压力普遍偏高,导致注水量下降,地层能量亏空,油田开发受到影响。注水井注入压力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地层受到堵塞,此文从注水水质、储层敏感性和工艺措施三个方面分析了绥中36-1油田注水井堵塞的原因,提出了解除注水井堵塞的对策,并以D17井和E7井为例论述了氟硼酸体系对绥中36-1油田注水井解堵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免投死嘴高压分注工艺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高压分层注水井因投捞调配困难、分注工艺成功率低的问题,对免投死嘴高压分注工艺进行了研究。研制的配水器具有设定压差开启机构,可将水嘴暂堵,研制的封隔器坐封压力低,耐压高;管柱下井低压坐封封隔器,不需投捞死嘴即可实现高压分注。和常规分注工艺相比,一方面减少了多次投捞死嘴、配下水嘴工序,减少了投捞遇卡机会,另一方面,避免了管柱憋高压坐封、拔死嘴注水时的压力波动,注水管柱工作平稳,管柱蠕动量小。同时,还可以通过流量计分层测试辅助验封,施工工艺简便,成功率高,目前在河南油田高压分注井应用150井次,工艺成功率90%,解决了高压分注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