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娟  刘君  杨燕 《医学文选》2013,(6):764-765,719
血液透析室是医院非常重要的科室,是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主要方法,然而对于大多数终末期肾病患者需要进行长期血液透析.感染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感染是导致维持性终末期肾衰竭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因此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加强护理干预,降低血液透析室感染率显得十分必要.现将本院的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本院血液透析病房医院感染现状及其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医院感染(NI)特点及其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本院从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开始血液透析的患者179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5.1%,其中呼吸道感染占55.6%,皮肤软组织感染占14.8%,胃肠道及泌尿道感染各占11.1%。医院感染潜在危险因素为患者严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年龄、侵袭性治疗操作、输血和透析时间等因素,其中多次输血是血透患者高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氏菌。结论:血液净化中心应该作为NI监控的重点。加强对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监控管理。  相似文献   

3.
田淑侠  徐平  于维芹  王艳丽 《吉林医学》2007,28(8):1005-1005
医院感染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那么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会较高,将严重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及生存质量[1].为了寻找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部位的分布和特点,以便采取预见性的措施,降低感染率,我院加强监测,仔细研究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5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的88例医院感染病例进行了追踪调查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9年8月-2010年1月在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丙肝感染的病例特点,探讨其感染原因和应对处置措施。方法:对我院检出丙肝的透析患者共64例,从首例发现到集体暴发,从临床表现、体征、应急措施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丙肝感染可能原因,并从应急处置、善后处理和医学治疗等方面进行讨论。结果:血液透析过程造成丙肝病毒医院感染是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重复使用透析管路、透析器和共用透析机,是丙肝病毒在透析过程中传播的主要传染途径,感染管理是预防和控制丙肝病毒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医院感染的关键。结论:血液透析过程造成丙肝病毒医院感染是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重复使用透析管路、透析器和共用透析机,是丙肝病毒在透析过程中传播的主要传染途径,感染管理是预防和控制丙肝病毒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0年6月住院透析患者1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多见于慢性肾功衰,好发部位为下呼吸道,常见病原菌G^-杆菌。结论 对血液透析感染的预防措施主要为充分透析,提高免疫力,完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脏替代疗法,尤其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但近年来获得性感染逐年增高,在血液透析中被感染已成为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我们在血液透析中针对控制和预防医院内感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现报告如下。1血液透析的管理(1)制度管理:医院制定了血液透析室的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并随时检查监督。(2)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人员进入血液透析室需更换拖鞋、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操作前洗手、戴手套,医护人员必须熟悉操作程序及仪器使用和消毒隔离制度;医务人员应定期体检…  相似文献   

7.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法近年来已成为各医院血液净化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主要方式.对于使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半永久性导管)长期进行血液净化的患者来说,防止导管内血栓形成和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简称CRBSI)[1]是保证充分有效血液透析的关键,同时也是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监控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对9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率49.5%,60岁老年患者占57.8%,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1%。原有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及病死率均高,与多因素有关,主要原因是原发病导致营养状况差、机体免疫力低下及抗生素的使用。预防应从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着手,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正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生存的主要之路,一周最少有2-3次透析,长期血液透析易导致消瘦、食欲减退、机体抵抗力下降、贫血,加上导管的置入、内瘘的反复穿刺致皮肤不易愈合,均是导致感染的重要途径,一旦发生医院感染不仅住院时间长,增加患者的经济、心理负担,而且影响透析质量。因此,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特别重要,不可忽视,现将我院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报道如下:1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医院感染指的是医院职工、探视者、病人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并出现症状。血液透析是是慢性肾病终末期替代治疗的重要方法,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透析室内透析时间长、人员更换频率快、医疗设备残留血液,很容易滋生细菌,再加上患者免疫力低下,导致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频有发生。文章分析了血液透析室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探析了血液透析室内医院感染的质量控管对策,旨在为血液透析室内医护人员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邓行爱  黄爱珍 《医学文选》2002,21(6):878-879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 CDC)统计 ,美国每年约有 2 0 0万人发生院内感染 [1] ,可见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影响医院综合指标和医疗质量的主要因素 ,并且严重威胁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和预后。因此 ,控制医院感染势在必行 ,刻不容缓。1 医院感染与护理相关因素   1有创的诊疗技术和护理操作 如各科手术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 ,各种注射法 ,采、输血操作、血液透析、脑室引流、…  相似文献   

12.
周锡芳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1):1279-1281
随着血液透析水平的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但各种并发症亦明显增加,感染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严重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和生活质量。2007~2008年,我院5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8例,现就其护理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输血传播性病毒 (TTV)感染情况 ,对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PCR技术检测 8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TTV感染情况 ,并对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间是否有输血史、输血次数、透析时间 ,透析器重复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TTV感染率为 5 3 .49% (4 6/86) ,其原因与输血史有关系 (P <0 .0 1) ,也与输血次数、透析时间、透析器重复使用次数有关 (P均 <0 .0 5 )。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严重的TTV感染 ,避免接受输血与重复使用血液透析器或者减少其次数 ,加强血液透析机的消毒 ,对预防和减少发生TTV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尿毒症患者抵抗力差,在医院易发生感染,而影响其预后.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治对延长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时间有重大影响,我院血液透析中心在医疗过程中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管理和控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冯凌云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3):677-I0001
血液透析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之一,近年来,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事件时有发生,为了规范血液透析室的管理,卫生部制定颁布了《2010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现将基层医院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佑贵  郑益华 《吉林医学》2010,(26):4492-449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69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胸部X线检查、血尿便常规、B超、血培养。结果:发生医院感染的血液透析患者有37例,分别是呼吸道感染18例次、血管通路感染11例次、胃肠道感染7例次、泌尿道感染4例次,其他3例次。结论:避免引起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因素,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加强护理措施对预防各种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周志红   《中国医学工程》2012,(12):149+151-149,151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院的感染状况,了解预防感染的措施以及有关危险因素。方法综合2010-2011年所选出的90例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在医院感染诊疗的临床情况。结果 90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中被感染的有46例,感染率为51.1%;血液透析患者属于医院的易感人群,大多数发生感染的位置在呼吸道(53.22%),也有一些感染为中心静脉置管感染(24.87%)、尿路感染(13.45%)和肠道感染(8.46%);对于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其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贫血情况较严重、白蛋白较低、患者年龄大的被感染率高,与其他进行比较差异明显(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增强医院血透室和医护人员的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对血透室施行血液透析的规章化管理强化,了解感染的危险性,进行相关的防护准备,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感染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正>血液透析是使用血液透析机及其相应配件,利用血液透析器的弥散对流和吸附超滤原理给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措施。血液透析室是医院感染监控的重点科室。患者多为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免疫功能低下,是院内感染的易感宿主,因此要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1布局设施合理,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透析治疗间是患者进行治疗的场所。应光线充足,布局合理,干净舒适,通风良好,保持安静,有调温和空气消毒装备。通道畅通,允许抢救车辆或移动床直接进出。每个透析单元即一台透析机和一张床占地面积不少于3.2 m。室内设有流水洗手设施并远离患者,防止污染。清洁区、半污  相似文献   

19.
血液透析感染风险的护理管理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文先  郑俊巧 《当代医学》2010,16(36):133-133
血液透析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是急危重症患者积聚的场所,同时也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因此加强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采取护理对策有效预防血透病人感染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血液透析室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透析患者、透析机、透析环境、透析用物品、透析用水以及医疗废物等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有效的管理与科学的预防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院将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渗透到每个环节,制订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感染措施,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风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