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谢尔(shell)气化工艺生产合成氨的过程中产生了含氰废水,采用汽提法处理该废水,由于原料渣油中含有Ni2+,Ni2+与CN-生成稳定的络合物,污水汽提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不能将CN-的含量降到所要求的设计值的范围里,将污水的pH值调节到4左右,可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简单介绍了汽车用氧传感器,总结Mg2+,Fe3+,Al3+,Li+,Ag+,Mn2+,Cu2+,Ni2+等受主离子掺杂对钛酸锶氧敏性能的影响.综合比较铁、镁掺杂钛酸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任万福  苏会东 《当代化工》2014,(8):1411-1414
以粉煤灰、水泥、石灰、石膏为主要原料,以CaCl2、Na2SO4、Na3PO4为复合添加剂,在制备陶粒过程中加入吸附Ni2+后的硅藻土,采用蒸气养护法制备出缓慢释放微量Ni2+的生物陶粒,并研究其对废水厌氧处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陶粒对Ni2+的释放量与陶粒负载Ni2+质量、陶粒蒸养时间有关,陶粒释放平衡时间为9 d,起到了很好的缓释效果;通过在厌氧生物反应器中空白对照组与添加缓释Ni2+陶粒组的对比实验表明,添加缓释Ni2+反应器的COD去除率最高达到89.8%,比空白对照组高出23.6%,缓释陶粒释放出的Ni2+离子能够被微生物很好的吸收利用,提高废水厌氧处理效果,而不会造成水质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通过小试实验和污水处理厂(SBR工艺)的现场实验研究了投加聚合氯化铝(PAC)对生物脱氮除磷的影响。结果显示,铝盐对生物释磷和吸磷过程有显著的影响,硝化过程中铝盐主要对氨氧化细菌(AOB)产生短时影响。小剂量PAC对生物硝化作用影响较小,投加量大于100 mg/L时硝化作用几乎完全消失。但加药一段时间后硝化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化学药剂在活性污泥中的积累会产生持续的影响,因此化学辅助除磷时推荐采用间歇加药方式,11 d为一个周期,其中7 d投加PAC,4天停止投加药剂。  相似文献   

5.
刘越  彭轶  李鹏章  侯红勋  彭永臻 《化工学报》2015,66(3):1133-1141
N2O是一种强效的温室气体,而污水生物脱氮过程是N2O产生的一个主要人为来源。在本研究中,向生物处理出水中投加NH+4、NH2OH及NO-2,研究了NO-2对NH+4及NH2OH氧化过程中N2O产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H+4及NH2OH氧化过程的最初30 min内(总反应时间180 min)产生的N2O占总N2O产生量的25%以上。在NH4+或NH2OH氧化完成前的30 min内,N2O的净产生量仅有0.2 mg·L-1。NH2OH的氧化是短程硝化开始阶段产生N2O的途径,此后NH+4或NH2OH氧化为AOB提供还原NO-2电子,引起的反硝化作用是产生N2O的主要途径。在实际生活污水短程硝化试验过程中,由于部分COD的存在,在低氧条件下,可能会出现异养菌的反硝化作用。同时,由于氧气及NO-2对氧化亚氮还原酶(NOS)的抑制,使得在生活污水进行短程硝化时,N2O的净产量比上述出水试验时增加了17%以上,总产量最高达到了11.07 mg·L-1。这一途径对N2O产生的贡献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6.
在流量60L·d-1、曝气量0.48L·min-1的条件下,以碎石为填料,研究了容积负荷和运行方式(升流式和降流式)对污水土地好氧生物过滤处理系统去除人工生活污水中COD和NH4+-N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污水土地好氧生物过滤处理系统可同时去除有机物和NH4+-N,升流式和降流式污水土地好氧生物过滤处理系统对COD的去除效果差异不大,均在COD容积负荷为0.089 kg·m-3·d-1时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分别为96%和97%;污水土地好氧生物过滤处理系统对NH4+-N的去除效果随着容积负荷的逐渐升高而下降,且降流式对NH4+-N的去除率比升流式高出11.1%~28.3%.以罗丹明B作为脉冲示踪剂进行流态试验,结果表明升流式和降流式污水土地好氧生物 过滤处理系统均为完全混合式反应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以D2EHPA/煤油/HC1形成的微乳液体系在中空纤维膜接触器中萃取NiCl2水溶液中Ni2的过程,考察了D2EHPA和Ni2+浓度、水溶液酸度、两相流速对溶液中Ni2+的萃取率和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D2EHPA/煤油/HCl形成的微乳液体系能有效萃取NiCl2水溶液中的微量Ni2+,增大微乳液中载体D2EHPA浓度和料液pH都能提高Ni2的萃取率和过程的总质系数,增加料液流速能显著提高Ni2+的萃取率和过程的总质系数,表明过程的传质阻力主要在水溶液相.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工业石膏为原料合成羟基磷灰石(HAp)的方法,并考察了所制备的HAp对水溶液中Pb2+, Cu2+, Zn2+和Ni2+四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 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90℃、磷酸氢二铵和工业石膏物质的量比为1:2的条件下,反应24 h便可以得到较纯的HAp. 所制备的HAp在pH 7的条件下对水溶液中的Pb2+, Cu2+, Zn2+和Ni2+均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其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095, 86.76, 64.68和67.90 mg/g. 该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9.
从节能减排目的出发,新疆油田开始采用采出污水配制聚合物凝胶调剖体系。根据新疆油田石南21#站污水水质现状,对污水中的有害成分对聚合物凝胶体系(聚丙烯酰胺/有机铬交联剂)成胶性能的影响开展了室内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矿化度及二价阳离子对成胶性能有一定影响,需控制矿化度在10 000~30 000 mg·L-1之间,Ca2+、Mg2+含量在200mg·L-1以内;还原性物质S2-、Fe2+对成胶性能影响很大,需分别控制在1mg·L-1及0.5mg·L-1以内;悬浮固体及原油对体系成胶性能影响相对较小。加入沉淀剂除去Ca2+、Mg2+,加入氧化剂除去S2-、Fe2+,可以增强聚合物凝胶体系成胶效果。该研究对于油田污水处理及改进聚合物凝胶体系配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海水对污泥沉降性能及脱氮除磷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BR工艺就添加海水改善生物处理系统污泥沉降性能及对生物脱氮除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海水进入生物处理系统可以显著改善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当海水与生活污水的体积比为1:4时,污泥沉降比由86%降为34%,污泥絮凝成团状结构,丝状菌含量下降,且对生物处理系统的氮、磷脱除效果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中以NaHSO3作还原剂,重金属捕集沉淀剂DTCR做螯合剂,处理含有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水。用正交实验确定了各因子的最佳控制条件,对处理前后废水中的Cr3+,Cu2+,Ni2+等金属离子浓度进行了检测,并将生成的螯合物进行了溶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同时处理多种重金属离子,工艺简单,条件温和,螯合剂可直接投放入池,无需增加特殊设备,效果好,处理后的废水达国家排放标准,且沉淀溶出率低,化学性质稳定,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这是一种有效的电镀废水处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石家庄化纤公司己内酰胺生产废水的水质状况,指出该废水属高含氮、高浓度有机废水,虽然可生物降解性能较好,但因处理水在好氧硝化池(O1)中水力停留时间不够,难以达到硝化阶段,导致了原有生物处理工艺A/O/A/O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根据生物脱氮原理,提出了以SBR法作为处理工艺主体的ENSBR/BDAR/PCOR三段生物处理工艺。实验数据和生产运用表明,高含氮高浓度有机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绍兴市工业园区某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接收的主要是印染废水,以及部分酸性化工废水。由于化工废水的pH低,成分复杂,色度高,可生化性差,对生物处理系统冲击较大,为此,开展了催化铁内电解法处理酸性化工废水,出水与印染废水混合后进行混凝的研究。结果表明,pH是影响催化铁内电解体系对化工废水pH的调节能力、Fe2+产生浓度、COD去除率以及B/C的主要因素。催化铁内电解法处理酸性化工废水2 h后反应出水的铁离子质量浓度在800~2 500 mg/L,将其与印染废水混合后进行混凝,混凝的最适反应条件为pH≥8,Fe2+质量浓度120 mg/L。其处理效果与投加亚铁盐混凝相当,既充分利用了催化铁预处理所产生的高浓度铁离子,并且提高了化工废水的B/C,减小了其所含难降解污染物对生化系统的不利影响,又减少了碱的用量,同时亦实现了化工与印染废水的综合预处理。  相似文献   

14.
采用从铀钨废水中提取出的一种米根霉菌(OR菌)吸附电镀废水中的镍,探讨了反应时间、溶液pH值、吸附剂用量、溶液Ni2+初始浓度等对OR菌吸附Ni2+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不明显,吸附剂用量和溶液Ni2+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显著;在试验的温度范围内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在发制品废水处理中常用的单元技术,包括微电解法、混凝法、吸附法、高级氧化法和生物处理法,分析了它们的处理机制、处理效果及优缺点,并对处理发制品废水的组合工艺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优化适合发制品废水特点的高效混凝、高效厌氧、强化硝化、高级氧化等单元技术,并进行合理的技术集成是今后发制品废水处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原位合成层状双氢氧化物处理含镍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志敏  刘景丽  陈天虎  吴克  金杰  许田 《硅酸盐学报》2006,34(11):1420-1424
利用配制的含镍模拟废水,研究了金属离子在层状双氢氧化物(layer double hydroxide,LDH)结构中的嵌入作用和利用原位合成LDH方法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的可行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pH值、温度、Mg2 与Al3 的摩尔比值对镍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镍离子去除效率的因素主要是Mg2 与Al3 的摩尔比、pH值及镍离子初始浓度,且主次关系为pH值>Ni2 初始浓度>Mg与Al摩尔比.当pH在8.5,Mg2 /Al3 比值为1~2时,镍离子去除率最高,Mg2 ,Al3 利用率也较高.同时沉淀出的固体样品经X射线衍射和红外图谱分析证实为LDH晶体结构,Ni2 取代了部分Mg2 嵌入到LDH的八面体层板中.  相似文献   

17.
高浓度氨氮废水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结合高浓度氨氮废水的特点,评述了主要的氨氮处理技术,包括折点氯化法、吹脱法、选择性离子交换法、化学沉淀法及传统生物脱氮技术,同时还评述了硝化反硝化、亚硝酸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以及亚硝酸型硝化一厌氧氨氧化等新型生物脱氮技术,介绍了它们的处理原理、研究现状、适宜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指出了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黄原酸盐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纤维素黄原酸盐处理重金属废水,对纤维素黄原酸盐的用量、pH值、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L含氰电镀废水(含Cr3+15mg/L、Cu2+3mg/L、Ni2+9.2mg/L、Zn2+6mg/L),加入2g纤维素黄原酸盐,调节pH8,搅拌1h,过滤,处理后的废水中Cr3+、Cu2+、Zn2+、Ni2+残余浓度分别为0.08mg/L、0.03mg/L、0.12mg/L、0.10mg/L。含有重金属盐的残渣,可用硫酸或硝酸处理,以回收重金属。  相似文献   

19.
基于ORP的控制策略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废水生物处理的过程中,氧化还原电位(ORP)与污染物的浓度以及生化反应进行的程度有着良好的相关关系,其对判断反应器的运行状态,节省能源,提高反应器的运行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介绍了ORP作为有机物降解过程及硝化过程的控制参数在好氧生物处理中的控制策略,ORP作为反硝化过程的控制参数在缺氧生物过程中的控制策略,以及O...  相似文献   

20.
汽车涂装废水处理工艺改进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德坤 《广州化工》2011,39(7):32-33,35
汽车涂装废水包括磷化废水、脱脂废水、电泳废水、喷漆废水,具有浓度高、成份复杂,水质水量变化大等特点。本文研究了处理汽车涂装废水的两种可行方法:单纯的物化法和物化+生化相结合的处理方法。经研究发现单纯的物化法存在诸多的不足,而物化+生化法却能很好的克服这些不足而广泛应用。工程实践表明,对物化+生化处理工艺进行优化与改进,能使废水处理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出水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