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得到了早期诊断。现报告用血管内支架治疗SSS1例如下。1病例女,59岁。因发作性头晕4d于2005年8月2日入院。患者于4d前突发头晕,每日发作多次,发作与体位有关,无复视、恶心、呕吐、耳鸣及听力下降。既往有高血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血管内介入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观察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45/53例(84.90%)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和8/53例(15.09%)完全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均成功进行了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症状明显缓解。53例患者中发生手术并发症5次(9.43%),但未出现神经功能缺损和危及生命的手术并发症。锁骨下动脉闭塞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7.50%)较锁骨下动脉狭窄(4.44%)显著升高(P0.05)。随访50/53例患者,随访率94.34%,平均随访时间(18.6±1.2)个月。1例患者术后12个月再狭窄率超过90%,行二次球囊成型;其余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具有微创、安全、高效优点,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近年来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研究的热点,颈动脉的支架植入术的治疗效果已较为肯定。现将我院应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成功治疗1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与血管内支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的临床特点以及血管内支架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15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SSS患者的临床表现、颈部血管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相关资料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情况,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血管内支架置人的疗效。结果 (1)临床疗状中以头晕最常见,共12例(80.0%),体征中以锁骨上区血管杂音最常见,共12例(80.0%)。(2)15例患者中左侧锁骨下动脉狭窄8例,闭塞4例;右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3例,左侧椎动脉重度狭窄1例。15例患者成功置入血管内支架16枚,其中15枚为锁骨下动脉支架,1枚为椎动脉支架。术后同侧上肢脉搏、血压恢复;随访3~41个月,再狭窄发生率低。结论 SSS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和体征,血管内支架置入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病因、二维超声表现、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特点,评价超声对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 Sonos 4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5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椎动脉颅外段、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双上肢动脉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其超声表现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15例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12例,大动脉炎3例。完全性盗血8例,部分性盗血7例。结论SSS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大动脉炎,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SSS作出明确诊新、有效评价其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超声和影像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获得了早期诊断和治疗。本文通过分析2例SSS患者的诊治全过程,探讨SSS的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迂曲所致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Twisted 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TSSS)的发病机制。方法通过对1例特殊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血管迂曲所致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TSSS)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向我们介绍了一种以探讨导致此类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原因。结果先天血管畸形及血压波动可能是TSSS的重要原因,此外还包括年龄、糖尿病等原因。结论 TSS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先天的血管畸形及血压的巨大波动可能是其发病原因,年龄、糖尿病等可能也参与其发病。  相似文献   

8.
右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是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SCA)起始段或无名动脉发生狭窄或闭塞时,健侧椎动脉(vertebra artery,VA)血流经患侧VA逆行流入阻塞的SCA远端并供应其上肢,从而导致椎-基底动脉及患侧上肢供血不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以左侧最为常见。1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因“发作性意识不清、黑矇和耳鸣20余年”于2005-06-12入院。患者1981年起无明显诱因出现一过性眼前黑矇、耳鸣,随之出现意识不清,每次发作可持续30~50 s,近1个月发作较频繁。发作后自觉视物旋转,无明显头痛、呕吐及抽搐。…  相似文献   

9.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临床可表现为不同类型的综合征,如考虑不周或经验不足,常易误诊。现将近年来笔者经治5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例,女4例。年龄35~56岁,平均46岁。干部2例,农民2例,工人1例。病程1天者2例。1~5年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锁骨下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收治的慢性锁骨下动脉完全闭塞且存在病变侧上肢远端肢体乏力等缺血症状或明确诊断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患者的...  相似文献   

11.
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锁骨下动脉盗血患者的椎动脉血流速度及频谱的改变,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意义及可靠性。方法: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及观察频谱的变化,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是否存在血管的闭塞或狭窄。结果:患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对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快或正常范围内,部分盗血者频普收缩峰反向或完全盗血者患侧椎动脉呈典型的全心动周期反向血流频谱;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正常或与健侧椎动脉血流速度代偿性增快。束臂试验阳性。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可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可以提高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可靠性,为临床及早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表现,并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探讨TCD对于SSS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分析69例经TCD诊断为SSS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根据患侧椎动脉(VA)频谱特点将盗血分为Ⅰ、Ⅱ、Ⅲ期盗血。初步判断盗血途径,分为健侧VA和/或基底动脉(BA)参与盗血。其中部分患者(39例)行DSA检查,根据DSA检查结果将锁骨下动脉(SubA)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狭窄程度≤50%)、中度狭窄(狭窄程度51~75%)、重度狭窄(狭窄程度76~95%)和闭塞四组。并将各组检查结果与TCD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研究。结果在TCD检查示Ⅰ期盗血的6例患者中,DSA示SubA轻度狭窄患者3例,中度狭窄3例;TCD检查示Ⅱ期盗血的16例患者中,DSA示SubA中度狭窄患者8例,重度狭窄7例,闭塞1例;TCD检查示Ⅲ期盗血的17例患者中,DSA示SubA中度狭窄2例,重度狭窄8例,闭塞7例。TCD检查所发现的盗血程度与DSA检查发现的SubA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78)。结论 TCD是诊断SSS敏感而可靠的方法,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全脑血管造影观察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患者的颅外侧支循环代偿模式及血管内支架治疗的疗效。方法:通过全脑血管造影对5例SSS患者的颅外侧支循环代偿模式进行观察,行血管内支架治疗并随访2~13个月,观察术后疗效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患者共置入6枚支架。颅外侧支循环代偿途径中,出现枕动脉与椎动脉肌支吻合血管开放4例,无吻合1例;吻合后向颅内供血1例,双向供血1例,向颅外供血2例,其中1例同时伴后交通动脉开放前循环向后循环供血;1例锁骨下次全闭塞患者因术中多次行球囊扩张而术后并发非感染性动脉内膜炎。结论:血管内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安全有效,在颅外侧支循环代偿途径中,枕动脉与椎动脉肌支间吻合发挥重要作用,且有多种不同代偿模式,重度狭窄行血管成形术时应警惕非感染性动脉内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椎—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椎—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在临床上虽较少见,但有时可作为唯一的症候群出现。本文综合文献对其命名、局部解剖学特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问题等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并强调局部解剖学和血液动力学等改变与临床症候有密切关系,认为手术治疗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5.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盗血程度及类型的关系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分析锁骨下动脉(Sub-A)起始段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盗血程度和类型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152例经TCD检查诊断的Sub-A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其中45例进一步行DSA检查).根据同侧椎动脉(Ip-VA)TCD检测的血流方向,将盗血程度分为无盗血(Ip-VA完全正向)、Ⅰ度盗血(Ip-VA收缩期有切迹)、Ⅱ度盗血(Ip-VA收缩期反向,舒张期正向)和完全盗血(Ip-VA完全反向).盗血途径基底动脉参与盗血(基底动脉呈盗血频谱)或不参与盗血两种.根据DSA管径大小将Sub-A狭窄程度区分为50%~74%,75%~95%和闭塞三种情况.结果(1)96例有临床缺血表现,其中VBI占76%,同侧上肢缺血症状占9%,两种症状均有占14%.83%患者两侧收缩压差≥20 mm Hg(1 mm Hg=0.133 kPa),而仅有33%患者舒张压差≥20 mm Hg,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45例进一步行DSA检查患者的Sub-A狭窄严重性与椎动脉盗血程度成正比(P<0.05).(3)TCD检查无盗血34.2%,Ⅰ度盗血19.9%,Ⅱ度盗血15.8%, 完全盗血30.1%.VBI与盗血程度无关(P=0.54).152例患者中52例(34.2%)基底动脉参与盗血,基底动脉参与盗血的患者中38例(73%)出现VBI,而基底动脉未参与盗血的患者中只有35例(35%)出现VBI,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TCD是诊断SSS敏感可靠的方法,能使更多的临床和临床下患者得到诊断,收缩期血压差较舒张期血压差改变更明显,VBI与盗血程度无关,而与基底动脉参与供血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度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侧支代偿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为重度SS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SSS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头晕、视物旋转、跌倒等,活动同侧上肢后症状加重;DSA示左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10例,双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2例;侧支代偿途径椎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10例,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8例,颈外动脉-枕动脉下支-椎动脉肌支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9例。8例患者行锁骨下动脉支架成形术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例患者因锁骨下动脉闭塞及对侧椎动脉中度狭窄而接受对侧椎动脉支架成形术,术后症状减轻;随访3个月~2.5年,症状无复发。结论重度SSS临床表现主要为发作性头晕,侧支代偿途径主要为椎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支架成形术可纠正血流动脉动力学紊乱,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分析2008年至2010年9月我科收治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5例,就其临床表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以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TCD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的及早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DSA是确诊锁骨下动脉盗血的金标准。结论锁骨下动脉盗血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漏诊,确诊依靠DSA。DSA结合临床表现,对诊断SSS和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支架成形术治疗因锁骨下动脉、颈内动脉狭窄导致的脑内盗血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血管内支架植人术对16例经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脑动脉重度狭窄引起的盗血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其中11例为锁骨下动脉盗血,5例为颈内动脉盗血;术后随访并采用Malek评分法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价。结果支架植人后即行DSA检查,影像学见7例狭窄血管基本恢复正常,6例狭窄〈10%,3例残余狭窄〈20%,平均随访10个月,其中发生前循环梗死2例,后循环梗死3例。结论支架成形术可有效治疗脑动脉重度狭窄引起的脑内盗血综合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3月~2016年6月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的70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这些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为锁骨下动脉盗血, 并根据椎动脉血流频谱特征将SSS分为3型,即隐匿型、部分型、完全型。结果(1)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为63例,大动脉炎为7例;(2)44例后循环供血区缺血的SSS患者中出现头晕为38例(86%); 34例患侧上肢缺血的SSS患者中表现为麻木20例(59%);(3)51例测得双上肢血压差的患者中双上肢收缩压差≥20 mmHg为48例(94%),而双上肢舒张压差≥20 mmHg为34例(67%);(4)30例术后进行随访的患者1~3年后再通率分别为93%、87%和80%; 发生再狭窄的患者中遵医嘱进行规律服药的患者仅40%。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的首要病因; SSS患者临床症状以后循环供血区缺血和患侧上肢缺血为主,其中以头晕和患侧上肢麻木最常见; 双侧收缩压差≥20 mmHg较双侧舒张压差≥20 mmHg提示SSS更敏感; 未遵医嘱进行合理二级预防可能是再狭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诊断特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对超声检测出并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23例SS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23例患者中发现隐匿性SSS 2例,部分性SSS5例,完全性SSS 16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SSS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尤其是椎动脉频谱及血流方向的改变是提示SSS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