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8月—2014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5 d为1个疗程,共持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15、30、60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60 d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中基本痊愈8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8例,无变化9例,恶化5例,死亡2例;研究组患者中基本痊愈16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10例,无变化3例,恶化1例,死亡0例,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5、30、60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60 d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内脏出血及明显胃肠道反应等。结论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且安全性较高,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1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8.12%(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血压、血糖、血脂、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异常。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58例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40mg,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30~50ml,两药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qd连续14d。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4d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低切全血黏度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变形性显著增高,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低切全血黏度下降和红细胞变形性升高幅度,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小板聚集率的下降作用,治疗组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显著地降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增加红细胞变形性,作用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高压氧治疗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2005年12月—2015年1月收治的中重度急性CO中毒患者1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和治疗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高压氧及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清醒率、意识恢复时间、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清醒率高于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对照组,APTT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DEACMP发生率为3.7%,低于对照组的18.1%(P=0.004)。结论舒血宁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高压氧治疗中重度急性CO中毒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加快患者清醒时间、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DEACMP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1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照2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研究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和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内皮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14 d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较对照1组和对照2组明显升高(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内皮素(ET)和C反应蛋白(CR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NO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ET和CRP显著降低,NO明显升高(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血流流变学及内皮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辅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VBIV患者112例,根据治疗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入院后,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同时口服氟桂利嗪胶囊和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长春西汀,14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辅助治疗VBIV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用丹参和脉络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性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和血细胞比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应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肺源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3月在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COPD伴肺源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试验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耗氧量(VO_2)及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肺动脉压力[包括肺动脉舒张压(PADP)、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平均肺动脉压(MPAP)]、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全血低切黏度及全血高切黏度)、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血清炎性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CO、VO_2、血清NT-proBNP水平及FEV_1%、FVC%、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LVEF、CO及FEV_1%、FVC%、FEV_1/FVC高于对照组,VO_2及血清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DP、PASP、MP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O_2及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及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TNF-α及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COPD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强患者心肺功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性心房纤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0月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职工医院收治的100例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1年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脑卒中、外周动脉栓塞、死亡)。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13/50),低于对照组的56.0%(28/50)(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0%(4/50),对照组为10.0%(5/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抗凝治疗能有效改善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抗凝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5月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低流量吸氧、营养支持治疗及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予以早期抗凝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右心室心肌壁厚度、肺动脉收缩压(PSAP)、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随访1、3年内患者肺源性心脏病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右心室心肌壁厚度、PS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右心室心肌壁厚度小于对照组,PSA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 O2、Pa 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 O2高于对照组,Pa CO2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3年观察组患者肺源性心脏病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抗凝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液黏度,改善患者预后,减少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生脉合黄芪注射液对不同病因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3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Ⅱ级~Ⅳ级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洋地黄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40 ml~80 ml、黄芪注射液40 ml~60 ml,配以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250 ml或0.9%氯化钠注射液150 ml~200 ml,每日1次,静脉输注,2周后休息2 d或3 d.两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个疗程后,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6.96%(P<0.05),两组治疗后HR、SBP、LVEDD、LVESDD、LVEF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可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重要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2.
红花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眩晕症患者133例,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红花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连用7 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9%(60/66),高于对照组的77.6%(52/67)(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眩晕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14.
15.
应用强力宁、茵栀黄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黄痘型病毒性肝炎38例,总有效率达94.7%。退黄、降酶有效率分别为97.4%、94.7%,均优于对照组的75%、68.75%(P<0.01)。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TIA患者96例,将其按照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胞磷胆碱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44/48),高于对照组的77.1%(37/48)(χ2=6.173,P=0.046)。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TIA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19.
Assisted injection among injection drug users (IDUs) remains understudied. We recruited 1,056 IDUs using respondent‐driven sampling in Tijuana, Mexico. Participants underwent HIV and syphilis testing and structured interviews. One‐quarter (25%) sought injection assistance in the past 6 months. Seeking injection assistance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being female (adjusted odds ratio [AOR]= 2.59;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73–3.90), being born outside Baja California (AOR = 1.75; CI = 1.26–2.42), having recent abscesses (AOR = 2.59; CI = 1.93–3.47), using syringes previously used by others in the past 6 months (AOR = 1.99; CI = 1.45–2.71), and ever being arrested for carrying sterile syringes (AOR = 1.55; CI = 1.15–2.09). (Am J Addict 2010;00:1–7)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