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纤溶酶联合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U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比索洛尔、辛伐他汀、硝酸酯类药物口服及低分子量肝素静脉滴注等),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纤溶酶200 U,以0.9%氯化钠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0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较治疗前延长(P<0.05).试验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0.9%(40/44),对照组为81.8%(36/44);试验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75.0%(33/44),对照组为63.6%(28/4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试验组未增加出血事件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纤溶酶,能有效控制UAP发作,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纤溶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纤溶酶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及心电图改变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小板计数与凝血酶原时间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比较无差异(P>0.05),但纤维蛋白原含量方面,治疗组含量减少(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纤溶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司马菱 《工企医刊》2001,14(6):42-42
自1996年2月~1999年12月,我院在临床上采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108例,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符合1979年WHO制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对照组82例。其中男128例,女62例,年龄45岁~75岁,平均年龄61.5岁。 1.2 治疗方法 LMWH治疗组予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生产的依诺肝素钠Enoxaparin(商品名Clexane克塞)40mg腹壁皮下注射,q12h,7天~10天为1疗程,与对照组均常规使用阿  相似文献   

4.
赵爱茹 《中国保健》2009,(15):589-589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6例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变而确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82例,在服用阿司匹林和抗心绞痛常规治疗上加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对照组44例给予阿司匹林口服和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根据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变化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而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5.
6.
我院2008年3—12月,用辛伐他汀和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68例,疗效满意,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68例UA符合1979年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0.5岁,男42例,女26例。劳累性心绞痛29例,自发性心绞痛21例,恶化性心绞痛18例。心绞痛发作时均有ECG缺血改变,表现为ST段下移≥0.1mV,T波压低、倒置或假性正常化,排除肝肾功能衰竭,近期有出血史和使用抗凝剂及他汀类药物有禁者。  相似文献   

7.
孙宇 《现代保健》2009,(15):184-185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继发病理改变,使局部心肌血流量明显下降,造成冠状动脉周期性、不完全性闭塞病变而发生缺血性心绞痛。临床治疗的首要目的是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控制心绞痛发作,使病情趋向稳定。低分子肝素(LMWH)可有效地预防血栓形成,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笔者2007~2008年对5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陈统才  梁岩 《现代医院》2008,8(12):30-31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中、高危险组的疗效。方法将78例符合中、高危险组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及对照组,在一般内科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4000u皮下注射,q12h,15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病程疗程、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心绞痛、心电图心肌缺血恢复程度和范围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明显,值得提倡。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中、高危险组的疗效。方法将78例符合中、高危险组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及对照组,在一般内科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4000u皮下注射,q12h,15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病程疗程、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心绞痛、心电图心肌缺血恢复程度和范围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明显,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和辛伐他汀,观察比较各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研究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变。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和心电图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速碧林,葛兰素史克)100U/kg体重,1次/12h皮下注射,睡前口服辛伐他汀(舒降之,默沙东)20mg。以14d为1个疗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4%,治疗组为9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病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在常规抗缺血治疗基础匕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及辛伐他汀三种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UAP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在抗缺血治疗基础上未联合应用上述三种药物,治疗组在抗缺血基础上联合应崩上述三种药物,随访6个月,评价心绞痛改善情况及心脏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1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65%,治疗组总有效率96%,且其心脏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及辛伐他汀联合治疗UAP,可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心脏血管事件发生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和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根据WHO的UAP诊断标准,对66例UAP患者随机选用低分子肝素或尿激酶,以心绞痛发作次数、常规心电图∑ST、24小时缺血总负荷作为评定标准.结果低分子肝素组、尿激酶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分别为每天(5.7±2.7)次对(2.2±1.5)次,(5.2±2.4)次对(2.3±1.7)次;常规心电图∑ST分别为(3.1±1.4)mm对(1.6±1.5)mm、(3.5±1.4)mm对(1.8±1.2)mm;24 h缺血总负荷分别为(1774±504)mm·s对(1039±483)mm·s、(1806±449)mm·s对(1049±470)mm·s(P均0.05).低分子肝素组治疗期间无急性心肌梗死(AMI)、无死亡;尿激酶组发生AMI3例(9.4%),死亡1例(3.1%),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对血小板、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均无显著影响.结论低分子肝素和尿激酶对UAP均有较好疗效,但前者更安全.  相似文献   

14.
黎秀武 《现代保健》2011,(16):143-144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在常规抗缺血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及辛伐他汀三种药物临床疗效.方法 50例UAP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在抗缺血治疗基础上未联合应用上述三种药物,治疗组在抗缺血基础上联合应用上述三种药物,随访半年,评价心绞痛改善情况及统计心脏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1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且其心脏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及辛伐他汀联合治疗UAP,可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心脏血管事件发生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方秋华 《中国保健》2009,(20):842-843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8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片100mg,1次/d,美托洛尔片25mg,2次/d,硝酸异山梨酯片10mg,3次/d,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1次/12h,共用5—7d,住院观察期间静滴硝酸甘油,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化硝酸甘油0.3mg。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20mg,每晚睡前服用1次。4w后观察两纽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①心绞痛疗效比较:治疗纽40例中显效20例(50.0%)、有效15铆(37.5%)、无效5例(12.5%),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40例中显效8例(20.0%)、有效15例(37.5%)、无效17例(42.5%),总有效率为57.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蓼心电图改善比较:治疗组40例中显效10例(25.0%)、有效21侈II(52.5%)、无效9例(22.5%),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40例中显效4例(10.0%)、有效16例(40.0%)、无效20例(50.0%),总有效率为5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莫小雄 《现代保健》2010,(17):89-90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5月~2009年5月不稳定型心肌梗死患者10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只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片、美托洛尔、阿司匹林、降脂药等,同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 U,每天1次,连用5 d.有变异型心绞痛发作者可给予地尔硫卓.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20 mg口服,每天3次,连续服用14 d.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12 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博璞青) 0 .6ml,2次/日,共10日,以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ECG的变化,血液流变学参数和血小板计数评价该药的疗效。结果 显效5 4例(42 .9% ) ,有效6 0例(47.6 % ) ,无效12例(9.5 % ) ,总有效率90 .5 %。治疗后全血粘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较为理想药物,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田志斌 《现代保健》2010,(23):82-83
目的 研究内科规范化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意义.方法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8例,治疗组在应用抗心绞痛药物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及辛伐他汀.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莫基敏  林道波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7):3587-3588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以及探讨他们的药理作用。[方法]将68例不稳定型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34例。两组均常规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及低分子肝素。[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肌缺血时间及血脂的变化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结合自身I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理心绞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法,以奉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ST变化、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水平、心电图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ST变化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指标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ST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纤维蛋白原水平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