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经胸CT确定心室电极位置,分析右室间隔起搏与心尖起搏对左心功能及心室同步性的影响。方法:82例需安装永久起搏器并需心室起搏依赖的患者随机分为右室间隔起搏组(RVS组,40例)和右室心尖起搏组(RVA组,42例)。RVS组术后行胸CT检查并分析测量电极顶端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两组均于术后1个月和9个月时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主动脉流速积分(AVTI),测量并计算室间机械延迟(IVMD)及左室各节段的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结果:经胸CT确定在后前位下,电极的理想位置为横向上三分之一和纵向三区之间的区域;术后1个月及9个月随访时,两组LVEDD、LVEF和AVTI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术后9个月两组IVMD及Ts-S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QRS波时限与达峰时间差及Ts-SD呈正相关。结论:对心功能正常的起搏依赖患者,右室间隔起搏与心尖起搏短中期时左室功能未见明显不同,但右室间隔起搏有益于维持室间及室内收缩同步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右室不同起搏部位对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并植入双腔心脏起搏器患者共59例,根据右室起搏部位随机分为右室间隔起搏组(RVSP)和右心室心尖组(RVAP),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的QRS波群宽度、左房内径(LA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结果两组术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RVSP组LVEDD及QRS波宽度低于RVAP组,LVEF高于RVA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S组患者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不利影响低于RVA组,是比较理想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右心室不同比例及部位起搏对老年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植入体内埋藏式双腔心脏起搏器的患者64例,根据术后1年起搏器程控仪上显示的右心室起搏比例将患者分为A组(≥50%)和B组(50%)各32例,将A组分为A1(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和A2(右室心尖部起搏)两个亚组各1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A,B两组及A1,A2两亚组术后1年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房内径(LAD)。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x-strain软件测量并比较两亚组术后1年左室室间隔各段及左室中段室间隔各层的心肌应变率。结果 A组男性18例,女性14例,平均(78.5±5.1)岁;B组男性22例,女性10例,平均(77.1±4.9)岁。A1组共16例,平均(78.8±5.4)岁;A2组共16例,平均(78.0±5.1)岁。A,B两组术前LVEF、LVEDD和LA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年时A组LVEF下降,LAD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VEDD无明显改变(P0.05),B组LVEF、LVEDD和LAD均无明显改变(P0.05);术后1年时A组LVEF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EDD和LA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1和A2亚组术前LVEF、LVEDD和LA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年时A1亚组LVEF、LVEDD和LAD均无明显改变(P0.05),A2亚组LVEF下降,LVEDD和LAD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A1亚组LVEF高于A2亚组,LVEDD和LAD低于A2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A1组左室室间隔基底段和中段于收缩期、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的心肌应变率高于A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左室中段室间隔的内中外3层于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的心肌应变率高于A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入心脏起搏器的老年患者,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相比,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更加稳定,对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4.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1,37(5):440-446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心脏不同起搏部位对心室电及机械同步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0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因房室传导阻滞或心房颤动(房颤)伴缓慢心室率行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左室射血分数(LVEF)40%的患者53例。根据心室电极植入位置分为希浦系统起搏24例,其中包括希氏束起搏(HBP)组14例,左束支起搏(LBBP)组10例;右室间隔起搏(RVSP)组15例;深部室间隔起搏(DVSP)组14例。测量术后QRS宽度及左室激动达峰时间(LVAT)。术后1年起搏器程控评价心室电极参数并行心脏彩超检查及临床不良事件随访。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并计算胸骨旁短轴水平左室18节段收缩期径向应变达峰时间平均值(Trs-AVG)、标准差(Trs-SD)及最大差(Trs-Dif),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情况。结果:患者术后QRS时限、LVAT、Trs-AVG、Trs-SD、Trs-Dif相比,HBP与LBBP起搏组无明显差异;DSVP组较希浦系统起搏组上述时限均延长并出现统计学差异。DVSP组较RVSP组患者上述时限均显著缩短,两组术后QRS时限:(120.7±7.4) ms∶(152.1±7.4) ms, LVAT:(80.6±6.6) ms∶(108.1±3.4) ms, Trs-AVG:(366.5±32.3)ms∶(422.3±43.9) ms, Trs-SD:(43.5±8.4) ms∶(67.6±9.7) ms, Trs-Dif:(146.6±35.3) ms∶(257.6±47.2) ms,P0.01。起搏术后QRS宽度与Trs-SD强相关(r=0.895)。与LBBP、DVSP、RVSP组相比,HBP组导线起搏阈值高(2.4±0.9 V/0.4 ms),R波振幅低(4.6±1.1) mV,P0.01。RVSP组患者术后LVEF较其余3组相比略减低(P=0.023),4组患者术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希浦系统起搏及DVSP的左室电及机械收缩同步性均优于RVSP。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基于自身房室传导的单独左心室起搏(LVP)与双心室起搏(BVP)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后的心功能、心室同步性、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植入CRT的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CHF患者31例,在术后前3个月进行BVP,于第4个月随机分为2组,分别程控为BVP(BVP组,n=14)和LVP(LVP组,n=17)。分别于术前、术后3月、术后6月测量两组患者的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限、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二尖瓣反流面积(MRA)、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间的收缩延迟时间(SPWMD)。结果 两组间术前、术后3个月同时段比较,QRS波时限、LVEF、LVEDD、MRA、SPWM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术后6个月同时段比较,QRS波时限、LVEF、MRA及SPWM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VP组的LVEDD小于LVP组[(52.71±4.60)mm比(56.29±3.22)mm,P<0.05)];两组术后3个月...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患者安装起搏器的不同部位的调查,分析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及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接受心脏起搏器治疗的18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VOT间隔部起搏组(简称RVOT组)93例和RVA起搏组(简称RVA组)9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采集两组患者心电图QRS波群时限、QT间期,于术前、术后1年行心脏超声检查,采集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参数。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对两组患者使用汉密尔顿焦虑评分量表(HAR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用于患者的心理评估。结果 RVA组及RVOT组术后QRS波群时限、QT间期较术前均延长(P<0.05),且RVA组QRS波群时限、QT间期较RVOT组延长显著(P<0.01);RVA组术前LVEDD、LVEF、LAD与术后1年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RVOT组术前LVEDD、LVEF、LAD与术后1年相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RVA组术前及术后1周HARS及HD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1年有显著差异(P<0.05),RVOT组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1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RVOT组较RVA组对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影响更小,为临床更适宜选择的起搏器植入部位。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究右室间隔部(RVS)起搏与右室心尖部(RVA)对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功能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99例于2007年1月至2012年5月入我院诊治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因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功能不全导致心律失常而接受起搏器植入治疗。根据患者起搏模式的不同,分成DDD起搏模式组和VVI起搏模式组,再根据心室电极固定部位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RVS起搏组与RVA起搏组,收集整理不同起搏模式下2组患者术前、术后2年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期内径(LVEDD)、左室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超声参数,术后2年新发房颤比例、心衰发病住院比例等临床资料,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心功能及远期预后与起搏部位的关系。结果 与RVA起搏组相比,RVS起搏组的术后2年LVESD、LVEDD明显减小,LVEF显著上升,心衰发病住院比例较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LAD、新发房颤比例无明显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不同起搏模式下,与RVA起搏方式相比,RVS起搏部位更靠近生理起搏部位,能减少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关键词】右心室;起搏部位;心律失常;心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主动电极在右室间隔(RVS)不同位置起搏的QRS波宽度、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探索右室间隔最佳起搏部位。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8年2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符合人工永久起搏器植入适应证、行单腔起搏器植入的17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在X线前后位透视下心室主动电极植入部位与脊椎影高度对比,将患者分为右室高、中、低位间隔组,其中高位间隔组54例,中位间隔组68例,低位间隔组55例。记录术前及术后QRS波群宽度、血清NT-proBNP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在起搏器植入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左心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检验。结果 各组术前QRS、血清NT-proBNP、LVEDD、LVEF、LVFS及S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QRS均较术前增宽,组间比较中位组术后QRS波最窄,低位组最宽(P<0.05)。中位组术后NT-proBNP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高位组及低位组术后6个月及1年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高位组及低位组术后6个月及1年LVEDD均大于中位组(P<0.05);中位组术后LVEDD小于术前,低位组术后LVEDD大于术前(P<0.05)。中位组术前与术后LVEF、LVFS、SV无明显变化(P>0.05);中位组术后6个月SV及术后1年LVEF、LVFS、SV较低位组明显升高,与高位组相比则仅有术后1年LVEF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 右室中位间隔部位对心功能影响较小,是最合适的右室间隔起搏位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室起搏依赖的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希氏束起搏(HBP)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心室起搏依赖(心室起搏比例高于40%)而植入永久起搏器且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132例。HBP成功者44例为HBP组,传统起搏组88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QRS时限、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指标及起搏器参数的变化情况;根据基线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再将各组患者分为射血分数保留(HFpEF,LVEF≥40%)患者及射血分数降低(HFrEF,LVEF<40%)患者,再次评价两类患者中HBP和传统起搏的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术前比,HBP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QRS时限缩短、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LVEF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减小、二尖瓣反流(MR)程度减轻、左心房内径(LAD)缩小(P均<0.05);传统起搏组三尖瓣反流(TR)程度较术前加重(P<0.05),LVEF、LVEDD、MR程度、LAD均较术前无显著改善(P均>0.05)。132例患者中有HFrEF患者47例,其中HBP组20例,传统起搏组27例,HBP组HFrEF患者术后QRS时限缩短、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LVEF升高、LVEDD减小、MR和TR程度均减轻、LAD缩小(P均<0.05);传统起搏组HFrEF患者QRS时限延长(P<0.05)。HFpEF患者共85例,其中HBP组24例。HBP组HFpEF患者术后NYHA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P<0.05);而传统起搏组HFpEF患者的LVEF较术前下降、MR和TR程度均加重(P均<0.05)。结论:对于心室起搏依赖的心力衰竭患者,与传统起搏相比,HBP均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这些临床益处在射血分数减低的患者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右室间隔部(RVS)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功能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因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功能不全导致心律失常而接受起搏器植入治疗的患者299例。按心室电极固定部位的不同,将患者分为RVS起搏组与RVA起搏组,收集整理不同起搏模式下2组患者术前、术后2年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超声参数,术后2年新发房颤比例、心力衰竭发病住院比例等临床资料,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心功能及远期预后与起搏部位的关系。结果:与RVA起搏组相比,RVS起搏组术后2年LVESD、LVEDD明显减小,LVEF显著上升,心力衰竭发病住院比例较小(均P0.05);术后2年LAD、新发房颤比例无明显不同(均P0.05)。结论:双腔起搏器(DDD)和心室起搏器(VVI)2种起搏模式下,RVS起搏部位比RVA更靠近生理起搏部位,更能减少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与低位右室间隔起搏组的临床差异。方法收集23例行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分出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与低位右室间隔起搏组,对比两组间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起搏阈值阻抗、术后QRS波群时限、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等指标。结果两组间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起搏参数、LVEF值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低位右室间隔起搏组QRS波群时限明显短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短期内心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低位右室间隔起搏术植入成功率高,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有一定优势,是安全有效的,将其作为一种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方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左束支起搏(LBBP)与右室间隔部起搏(RVSP)对电-机械同步性、起搏参数、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行永久双腔起搏器的患者,根据起搏部位分为LBBP组和RVSP组。比较两组起搏前后QRS波时限变化,起搏术前/术中、术后1及6个月、1年起搏参数(阈值、阻抗)及心脏结构及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共入选136例,其中LBBP组74例,RVSP组62例。LBBP组QRS波时限术前、术后无差异[(112.7±20.8)ms vs (114.9±10.9)ms,P>0.05],RVSP组术后QRS波明显延长[(142.0±14.9)ms vs (111.1±22.3)ms,P<0.01],术后RVSP组较LBBP组时限明显延长(P<0.01)。两组的阈值、阻抗在术后1个月较术中明显下降(P<0.01),后达到稳定,且两组相比无差异(P>0.05)。LBBP组术后6个月及1年LVEDD、LAD较术前降低,LVEF较术前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2例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右室心尖部起搏,观察组给予右室间隔部起搏,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室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结果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QRS波时限(QRSd)、收缩达峰值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左室的收缩功能影响较小,缩短了左室不同部位收缩达峰值时间,减小了QRSd宽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室高位室间隔(HRVS)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为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具有行永久性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指征的77例患者,根据心室起搏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随机分为HRVS起搏组(40例)和RVA起搏组(37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8个月,通过询问病史、查体、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患者的一般临床状况、QRS波群时限(QRSd)、左右室射血前时间差值(LRVPEI)、室间隔与左室后壁收缩延迟时间(SPWMD)、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观察随访。同时运用起搏器程控仪对患者术后3个月和18个月的起搏房室间期、心室起搏比例等起搏相关参数进行监测和调控。最后对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及术前各项观察指标均无明显差别。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起搏相关参数均无显著差别(P<0.05),△HRVS起搏组的△QRSd、△LRVPEI和△SPWMD均明显小于RVA起搏组(P<0.05),LVEF无显著差别(P<0.05)。术后18个月时,两组患者间起搏相关参数没有明显差别,△QRSd、△LRVPE...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单纯左室起搏与双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窦性心律、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0.35、QRS波时限≥120 ms的CHF患者36例,成功植入心脏再同步化(CRT)起搏器后,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先以右房左室起搏模式治疗(LV起搏模式)7天,然后以右房双室起搏模式治疗(Biv起搏模式)7天;第二组先以Biv治疗7天,然后以LV治疗7天。收集术前、术后第7天、第14天的临床资料,所有数据应用交叉设计资料方差分析及单变量一般线性模型分析。结果 6 min步行距离、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限、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间隔部与侧壁基底段收缩期达峰时间差值等6种评价指标的结果相似:评价指标测量值在处理效应即LV、Biv两种起搏模式上、在顺序效应即两种起搏模式顺序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在阶段效应即术后第7天、第14天两阶段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左室起搏与双心室起搏治疗CHF的疗效相仿;对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CHF患者,单纯左室起搏可作为CRT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心室再同步化治疗(CRT)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例CRT病人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7例)与右室间隔部起搏组(RVS组,9例)。观察两组病人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心电图中QRS波群时限变化,起搏器程控参数、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右室内径(RV)。结果 RVA组与RVS组的起搏器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个月、6个月脑钠肽水平均明显下降,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年后RVS组脑钠肽水平与RV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6个月LVEF、LAD、LVEDV、RV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后RVS组与RVA组LVEF、LAD、LVEDV、R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T右室间隔部起搏改善病人心功能的远期疗效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近期疗效差异性较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比较右心室心尖部及不同间隔部位(室间隔高位、中位、低位)起搏患者血浆N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QRS时限,探讨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植入VVI或DDD型起搏器患者122例,按照右心室不同起搏部位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P)组、右心室间隔面起搏高位组(RVSP1组)、右心室间隔面起搏中位组(RVSP2组)、右心室间隔面起搏低位组(RVSP3组),观察4组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前及术后18个月心电图QRS时限、血浆NT-proBN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以及出现心血管事件等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导线和起搏器植入,并完成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RVSP2组较RVAP组显著减低(4.5%对40%,P<0.05).术后RVAP组QRS时限最宽,RVSP2组起搏QRS时限最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患者RVAP、RVSP1、RVSP3组NTproBNP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RVAP组最高(P<0.05);4组患者LVEDV术后18个月与术前比较,RVSP3组与RVAP组有不同程度增加(P<0.05),其中RVAP组增加显著(P<0.05);术后18个月RVSP组LVEF均无显著减低(P>0.05),而RVAP组显著减低(P<0.05).结论 选择右心室中位间隔部起搏,起搏QRS时限最窄,患者NT-proBNP水平低,可能为起搏器植入患者理想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右室间隔起搏(RVSP)和右室心尖部起搏( RVAP)对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CAVB) 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87例因CAVB植入起搏器的患者, 其中45例行RVSP术(RVSP组),42例行RVAP术(RVAP组),分别对术前及术后6、12和18个月,患者的QRS波时限、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 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加速度指数(ACI)进行检查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12个月随访, 79例完成18个月随访。术后RVAP组QRS波时限较RVSP组明显增宽(P<0.05),术后12个月RVAP组LVEF、SV、ACI均较RVSP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18个月RVAP组LVEDD较RVSP组明显增大(P<0.05),RVAP组CI均较RVSP组降低,但尚未达到显著性差异。结论:RVSP较RVAP有利于CAVB患者心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本研究采用不同部位的右心室起搏,观察各组起搏后QRS波时限及血浆心房利钠肽(ANP)的变化.方法 将60例植入起搏器患者分为右室心尖部(RVA)组、右室间隔部(RVS)组和对照组,各20例.测量术后的心电图QRS波时限,分别测定患者术前、起搏1周及起搏3个月后静脉血浆ANP,比较不同时期不同起搏方式下ANP水平变化.结果术后RVS组和RVA组QRS波时限分别为(112.25±15.02) ms、(146.95±20.27) ms,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ANP水平,RVS组为(144.97±29.07) pg/mL,RVA组为(220.89±40.96)pg/mL,对照组为(132.68±23.13)pg/mL.RVA组与RVS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RVS组术后3个月ANP水平与RV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术后3个月ANP水平较RVA组低;对照组与RV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S起搏QRS波时限较RVA起搏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室电极植入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有症状的慢-快综合征需置入起搏器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5例,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B组45例,采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1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对比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及心电图胸前导联QRS波宽度。对比两组起搏参数和心电图QRS间期相关资料。结果 A组手术平均时间(50.51±6.52)min,B组手术平均时间(63.52±7.34)min,B组手术时间略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F、LVEDD、IVS、LVPW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RVS起搏阈值、感知阈值、电极阻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二尖瓣血流E峰和A峰最大充盈速度比值(E/A)明显高于B组,A组起搏的QRS波宽度窄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起搏相比,RVS起搏时心电轴、QRS波群与正常心室激动顺序的QRS波群形态相似。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同期左心室功能、同步性与血流动力优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者,右心室室间隔起搏更有利于保持患者心功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