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相参雷达和非相参雷达的概念进行阐述。通过详细分析两种体制雷达在应用上的主要区别,侧重介绍相参雷达的优点。相参性方面重点介绍多普勒效应具有的特性,从信号接收和信号处理上重点讨论了相参性雷达拥有的速度测量功能,在速度模糊和距离模糊上详细比较了两者的差别。通过实践证明,相参雷达的应用范围比非相参雷达的范围广阔得多,但价格不菲。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雷达信号仿真的方法,讨论了各种雷达信号模拟器的结构,对模拟器的主控台软件设计也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雷达侦察和雷达对抗侦察各自优缺点的论述,阐明了雷达情报系统和雷达对抗情报系统在战争中的地位和面临的威胁。为了提高系统生存能力,充分发挥雷达和雷达对抗侦察设备的效能,分析研究了雷达情报与雷达对抗情报协同独特的优点和巨大的应用价值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体制雷达-MIMO雷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IMO雷达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体制雷达,它利用空间分集技术,有效地克服了目标RCS起伏影响,提高了雷达的性能.本文对MIMO雷达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对其编码形式和信号处理过程进行了分析.最后对MIMO雷达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与SIAR做了简单的对比.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信号环境中,基于传统的雷达信号特征描述方式很难对复杂体制雷达辐射源进行准确描述和识别。提出一种新的雷达参数样本图的描述方式,并研究了基于参数样本图的雷达辐射源识别算法,利用脉冲序列与雷达参数样本图进行匹配识别,给出了参数类型匹配及参数样本图匹配的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张俊辉  王凯 《电子科技》2011,24(4):85-88
从雷达方程的角度讨论雷达作用距离的影响因素.推导了匹配滤波的改善因子,得出了单个脉冲信号的作用距离方程;对比了步进频率信号脉压后和单脉冲脉压信号相参积累后的作用距离;借助计算机仿真对理论推导结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7.
基于作用距离衰减的雷达间电磁兼容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更好地判定雷达问的电磁兼容性,分析了远距离支援干扰的效能评估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雷达最大作用距离衰减系数的概念,建立了最大作用距离衰减系数与天线增益等六大参数的定量关系.最后,针对两部雷达间的干扰情况做了算例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降低天线副瓣增益、增加雷达间距离以及提高受扰雷达压制系数均可以获得较好的雷达间电磁兼容性.这种将最大作用距离衰减系数用于雷达间电磁兼容判决的模型,能够真实、定量地反映出雷达间的干扰情况.  相似文献   

8.
提高雷达模拟器生成回波信号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需要实时采集一些重要的雷达工作状态参数,如雷达工作时的天线方位角和高低角信号、主脉冲信号、锥扫基准信号和载波频率信号等。这些信号分别为模拟回波信号的生成提供了天线增益大小、时间基准、相位基准和载波频率大小等重要的参考信息。通过对这些信号性能参数的分析和研究,提出模拟器与雷达系统接口电路设计方案。雷达实验可以证明该设计性能稳定、可靠、成本较低,很好地实现了接口电路的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管理与优化雷达有限资源的应用中,目标的雷达截面积的起伏会对资源分配后的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对目标的雷达截面积进行预测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回波进行处理以获取目标雷达截面积的测量值,进而通过概率密度转移的方法对目标在下一个时刻的雷达截面积进行预测。通过对来自3种飞机的雷达实测数据的计算,验证了该预测方法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预测值。最后,建立功率分配的优化方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对雷达截面积准确的预测能够提高功率分配后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0.
尹健  蔡德荣  孙明珠 《电讯技术》2007,47(1):134-137
在分析和考察雷达辐射源(Radar Emitter)多特征模式识别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雷达图(Radar Chart)中向量夹角余弦值的分类识别算法,借助雷达图实现了雷达辐射源空间特征向量向平面向量的转换,实现对雷达辐射源型号的自动识别,给出识别置信度.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到大于85%的正确识别率,进一步验证了算法在雷达辐射源识别工程中的可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雷达软件化技术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对现役雷达装备的缺陷及未来雷达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未来雷达应具备的重要特征,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实现雷达软件化。提出了雷达软件化硬件平台的构想并对实现雷达软件化应解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100多年以来,无线电探测与测距(RADAR)一直是一项全球众所周知的技术,它最初基于德国工程师克里斯蒂安.候斯美尔在1904年4月第30届柏林皇家专利会上获得了发明。按照传统习惯,他将其技术创新起拉丁语名为电动镜。雷达的历史始于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的理论工作,随后生于德国汉堡的亨里希.赫兹通过很多试验以弄清电磁波的特性。舰艇间的避撞是这项技术的首次应用。然而,今天讨论的是汽车间的避撞应用,但这仅仅是汽车雷达系统成功应用的开始。  相似文献   

13.
Metal shields (or fences) are useful in reducing the ground clutter received by a radar. The design of a clutter shield for an L-band monopulse radar employing a 60-ft parabolic reflector with Cassegrainian geometry is verified by scale-model measurements at Ka-band. It is shown that a 100-ft fence, at a distance 500 ft from the radar, will give a nominal one-way clutter reduction of 20 dB. Tracking is expected to be virtually unaffected down to about 7.8° in elevation, but the low limit on useful performance is about 4.8°. More than 10 dB additional clutter reduction can be achieved by cutting rectangular slots in the top edge of the fence. However, polarization dependence and antenna geometry yield an average clutter suppression of 5 dB. In addition, the slots as other periodic structures are subject to "grating lobes." These place a restriction on the fence geometry. This i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on the scale model and explained by a mathematical analysis. A nonperiodic edge treatment is expected to be free of this troublesome effect.  相似文献   

14.
雷达信号的物理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利用标准仪表和计算机组合构成的宽频带复杂雷达信号模拟系统,试验表明该系统不仅性能优异,而且易于组合和功能扩展,为雷达系统的调试和评估提供了可靠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雷达目标模拟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卫健  陈定阶 《现代雷达》2000,22(1):55-57
简述了雷达微波目标模拟器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用途。诙目标模拟器已成功地用于跟踪雷达,达到了预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在雷达兵作战指挥过程中,指挥员往往根据经验来决定雷达的开机时序,随意性大,缺乏决策的科学性.特别是在复杂的干扰情况下,决策目标众多,雷达开机时序的确定就更加困难.文中针对这些问题,根据雷达的作战使用原则和开机时间要求,对雷达开机时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建立了雷达网开机时序模型.  相似文献   

17.
针对组网雷达工作的复杂性,为快速有效地判断出网内各雷达辐射源的威胁程度,论文以电子干扰机掩护战机突防为背景,当干扰资源有限时,针对如何选择优先干扰对象,研究了战机突防过程中的组网雷达辐射源威胁等级评估问题,论文充分考虑各雷达的战术威胁度、探测威胁度及其在组网系统中的重要性,构建了组网雷达辐射源威胁等级评估指标体系,并给出各指标的量化模型,提出了基于AHP的组网雷达辐射源威胁等级评估算法,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A fully polarimetric borehole radar system using four combinations of dipole and slot antennas was developed to acquire fully polarimetric data sets in drilled boreholes. First, to implement radar polarimetry analysis, a processing scheme suitable for analyzing a single-hole reflection data set acquired by the system is presented. This processing consists of antenna-characteristic compensation, migration for image reconstruction, and time-frequency analysis for single-frequency data set construction. Two polarimetric target decomposition methods, namely: 1) Pauli decomposition and 2) eigenvector-based decomposition, are applied to characterize the scattering problem of the subsurface fractures. The Pauli decomposition method provided important radar polarimetry information of fractures, and the eigenvector-based decomposition method ma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understanding the scattering mechanisms from different fractures with different properties. Furthermore, information about fracture classification can be obtained by analysis of the H-alpha distribution provided by eigenvector-based decomposition of local radar image regions. The potential of polarimetric target decomposition techniques to fracture characterization is shown, which, in turn, provides valuable information about water permeabilities of fractures in hydrogeological studies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新测量船C波段合建站脉冲雷达与统一系统同时工作的原理,提出了脉冲雷达海上角度标校新方法和新工作模式,比较了新标校方法与原有标校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新工作模式的测量精度.新标校方法降低了标校条件,提高了标校精度.新工作模式能够满足实战任务要求,可作为执行航天测量任务的备份手段,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汤俊  吴洪  魏鲲鹏 《雷达学报》2015,4(4):481-489
该文首先提出了软件化雷达(Software Radar)这一新技术概念, 并对软件化雷达的定义、定位、技术特点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系统阐述。文中指出, 数字化雷达、软件化雷达和智能化雷达是现代雷达系统技术发展的3个不同阶段, 目前正处于从数字化雷达向软件化雷达过渡的重要时期。软件化雷达的核心特征体现在:标准化、模块化和数字化特征, 开放式的体系架构以及以软件技术为核心, 面向应用需求的开发模式。和传统的以硬件技术为核心, 面向专用功能的开发模式不同, 软件化雷达注重软件和硬件的解耦, 从而使得可以通过软件定义方式快速开发雷达系统, 并灵活地实现系统资源配置、功能扩展和性能提升, 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然后, 为了进一步阐述软件化雷达系统的技术特点, 该文对清华大学研制的软件化雷达信号处理系统RadarLab2.0进行了介绍。最后, 结合对空情报雷达的应用需求, 对软件化雷达技术的发展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