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的功能性肠病,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1]。IBS是世界性的常见  相似文献   

2.
1定义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本病是最常见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在普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有IBS症状者欧美报道为10%-20%,我国北京和广州的报道分别为7.26%和5.6%。  相似文献   

3.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以腹痛或者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或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症状持续或间歇发作,但无形态学或生化检查异常。在我国IBS患者占消化专科门诊的1/3以上,其中以腹泻型(IBS-D)较常见[1-2]。西医针对IBS-D  相似文献   

4.
双歧杆菌治疗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5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的功能性肠病.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  相似文献   

5.
<正>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的功能性肠病,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1]。IBS是继感冒之后的第二大常见疾病,亚洲国家的IBS患病率在5%~10%之间[2],仅美国每年治疗IBS的相关费用就高达300亿美元[3],且24.8%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等精神障碍[4]。笔者采用推拿疗法联合药饼灸治疗脾肾阳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本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在普遍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有肠易激综合征症状者欧美报道为10%-20%,国内北京、广州分别为7.3%,5.6%.患者以中青年居多,50岁以后首次发病少见.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临床可分为腹泻型和便秘型。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胃肠动力学异常和内脏感觉异常,而造成这些变化的机制则尚未阐明。所以西医在治疗上还是以对症治疗为主,疗效亦不够理想,我们近年研制的肠宁胶囊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初晨 《安徽医学》2013,34(7):1053-1055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可缓解),常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粪便性状改变,且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的功能性肠病[1]。据发达国家的统计,IBS在消化科专科门诊的患者中占三分之一以上[2],该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消耗大量医疗资源,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尽管  相似文献   

9.
池小仙  余云龙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4):1137-1138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须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IBS的诊断是基于腹痛,腹部不适,腹胀和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异常等胃肠道症状,另外部分患者还表现为焦虑不安,精神抑郁甚至癔病发作。其机制是肠道对刺激高敏感性和高反应性而致肠道的运动或分泌功能异常,绝大多数患者伴有明显的神经官能症状,往往病程长,反复难愈。笔者对83例IBS患者,随机分组,42例服用四君子汤合剂,41例运用常规治疗,2组都同时运用心理疏导,现将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自拟中药方治疗肠易激综合症81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对普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有IBS症状为10%~20%,我国北京和广州的报道分别为7.3%和5.6%。无特效治疗方法,笔采用自拟中药方治疗肠易激综合症81例,收到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