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健脾调肝补肾方药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肝硬化腹水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调肝补肾方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腹围、体重、24h尿量、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腹部B超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29%,对照组为70.59%;两组患者腹围、体重、24h尿量、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腹部B超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45例。单一组接受恩替卡韦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对比两组腹水改善效果及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肝功能指标胆红素、白蛋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胆红素、白蛋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均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腹水改善有效率高于单一组(P<0.05)。结论:采用前列地尔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腹水症状,促进患者肝功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肝豆状核变性(HLD)脾大脾亢行脾切除术患者肝功能的变化及其对脾虚证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健脾活血中药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一科80例HLD脾大脾亢行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肝功能对HLD脾切除患者脾虚证形成的影响,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ALB)水平。并比较2组中脾虚证患者(观察组35例,对照组29例)的症状评分。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与术后第1天ALT、AST、TBIL以及术前ALB水平与脾虚证形成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第1天、第7天肝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4天,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ALT、AST、DBIL水平显著下降,ALB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运用健脾活血中药治疗脾虚证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与术后早期肝功能是影响HLD脾切除患者脾虚证形成的重要因素,健脾活血中药显著地促进了脾切除术后肝功能恢复,同时对脾虚证的改善具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7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及中医组,每组38例。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中医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护理前后肝脏弹性、肝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护理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肝脏弹性值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中医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低于常规组,中医组T0、T3、T6肝脏弹性值低于常规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有效提高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改善患者肝脏弹性,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医护同组责任制护理对肝硬化腹水病人肝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的肝硬化腹水病人76例,按随机对照、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医护同组责任制护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肝功能指标变化,对两组病人遵医率进行调查,采用满意度评分表由病人或其家属对护理及医疗服务进行满意度评分,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干预后TBIL、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度评分为92.45分±6.23分,对照组病人满意度评分为85.67分±5.8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腹水病人实施医护同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可提高病人遵医行为,改善病人肝功能,且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将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腹腔置管放腹水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接受新鲜血浆输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围、体质量及白蛋白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腹围、体质量及白蛋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腹腔置管放腹水联合新鲜血浆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能够促进患者肝肾功能的改善,有助于患者康复,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腹水的干预效果。方法将76例乙肝肝硬化合并腹水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以及体质量、腹围、尿量差值,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腹胀、下肢水肿、纳呆、尿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干预前后腹围、24 h尿量、体质量的差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腹水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能够显著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腹水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柴胡当归散治疗少阳太阴合病证乙肝肝硬化腹水的疗效,为柴胡当归散治疗乙肝硬化腹水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柳州市中医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113例在消化科收治的少阳太阴合病证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柴胡当归散,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综合疗效(水肿、腹围、24 h尿量、体重)、腹胀缓解时间、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6.49%,对照组总有效率80.36%,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腹胀缓解时间、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柴胡当归散治疗少阳太阴合病证乙肝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乙肝肝硬化代偿肝郁脾虚夹瘀证应用通络消癥汤治疗的效果与预后。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代偿肝郁脾虚夹瘀证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通络消癥汤治疗。比较两组中医症状评分、肝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中医症状评分及AS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LT、ALB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代偿肝郁脾虚夹瘀证患者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通络消癥汤治疗,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指标,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58例,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基础上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统计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比较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为82.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痛、发热、腹水、腹胀等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给予微生态制剂治疗,有利于正常菌群的重建,缩短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改善肝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温阳消饮汤在脾肾阳虚证肝硬化患者临床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月收治的131例肝硬化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与观察组6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阳消饮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白蛋白)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较对照组的75.3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均降低,白蛋白均升高,但观察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消饮汤用于脾肾阳虚证肝硬化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肝功能,提升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纽曼系统干预在肝硬化腹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收治的10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纽曼系统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肝功能指标及Child-Pugh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PSQI各因子评分及总分、SAS评分、SDS评分、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及Child-Pugh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纽曼系统模式干预能有效改善肝硬化腹水患者睡眠质量,缓解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肝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芒硝外敷辅助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芒硝脐部外敷,30 d为一疗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ALB)、24 h尿量、腹围大小等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及腹围较前降低,24 h尿量有所升高,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对照组ALB水平治疗前后未明显改善,观察组则较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硝外敷辅助治疗肝硬化腹水可更好地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个性化中医营养护理干预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实施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将纳入对象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使用个性化中医营养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出院时和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出现恶心和(或)呕吐、食欲不振、腹胀乏力以及下肢浮肿的比例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同期对照组更高(P均<0.05),腹围和腹水深度均较同期对照组更小(P均<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总胆红素水平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2组的营养状况、腹水消退情况和肝功能指标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P均<0.05)。结论个性化中医营养护理干预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临床症状和腹水消退以及肝功能提升均可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个性化中医营养护理干预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实施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将纳入对象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使用个性化中医营养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出院时和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出现恶心和(或)呕吐、食欲不振、腹胀乏力以及下肢浮肿的比例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同期对照组更高(P均<0.05),腹围和腹水深度均较同期对照组更小(P均<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总胆红素水平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2组的营养状况、腹水消退情况和肝功能指标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P均<0.05)。结论个性化中医营养护理干预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临床症状和腹水消退以及肝功能提升均可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益肝泄浊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辨证为血瘀水停、脾虚湿盛证患者66例分为2组.对照组22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4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益肝泄浊汤.观察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影像学、不同程度腹水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改善肝功能以及腹水远期疗效方面也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拟益肝泄浊汤对肝硬化腹水疗效确切,安全平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乙型肝硬化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复合辅酶、异甘草酸镁等一般综合治疗及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治疗后定期复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清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变化及Child-Pugh评分变化,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变化与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后第4周,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血清ALT、AST、ALB、PTA均有明显改善(P<0.05),TBIL改善无显著差异。4周后治疗组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乏力改善20例(76.9%)、食欲改善16例(61.5%)、腹水减少或完全消失22例(84.6%),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近期安全有效,患者肝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8.
胡月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11):1713-1715
目的 评价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183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92例、试验组91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其护理质量。结果试验组腹胀缓解时间、腹水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腹围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肝硬化腹水患者效果显著,促进护理质量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就诊的64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疏肝健脾方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及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疏肝健脾方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可有效改善肝纤维化及肝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20.
王晶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9):7078-707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利尿剂使用时机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输注人血白蛋白后予呋塞米入壶,对照组在输注人血白蛋白前予呋塞米入壶,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和腹水消退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B超检查指示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利尿剂使用顺序,有助于患者腹水消退和肝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