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网络游戏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根据IDC的市场报告,网络游戏市场在近几年每年会有30%~40%的增长,庞大的下载流量使得网络游戏运营商不堪重负。本文首先介绍了对等网的体系结构,分析了几种主流网络结构的优缺点,然后结合当前网络游戏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集中式服务器架构的P2P网络来提高用户下载客户端程序、升级包以减轻服务器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IOCP机制在P2P网络游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网络游戏作为一种分布式系统在高峰时要承载巨量用户在线负荷,这就对大型网络游戏通信系统的设计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如何提高系统玩家承载量,使系统具有良好的伸缩性,以及如何利用有限的带宽为玩家带来一致而平滑的游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当前游戏开发技术的考察发现:在传统的网络游戏开发过程中,多是基于C/S模型,服务器在多人在线的情况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虽然也有基于P2P的网络游戏,但是对多个玩家同时在线支持不够。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将IOCP的模型应用在对等网络(P2P)模型的客户端中,以增强对等网中每个节点计算机的承载能力,从而降低主服务器的负载量。  相似文献   

3.
网络游戏中分布的玩家利用多播机制将游戏状态的更新通知给同一兴趣域中的其它玩家,从而维护玩家之间游戏状态的一致性。研究了目前提出的几种典型的基于结构化P2P覆盖网络的应用层多播方案,并提出了一种基于SIM-MOG模型的适合于大型网络游戏的应用层多播方案。  相似文献   

4.
石祥滨  杜玲  邢元胜 《计算机工程》2007,33(16):86-87,9
P2P技术在解决大规模网络游戏的伸缩性方面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但是由于节点的计算能力和带宽方面的异构性,网络游戏系统应该具有一定的负载均衡能力,即能够以较小的负载迁移率动态地将负载从超载节点迁移到轻载节点中。该文提出了一种在游戏动态运行过程中的一种动态负载均衡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均衡负载分布和降低负载迁移率。  相似文献   

5.
程伟  杨寿保  韦冬  武斌  郭良敏 《计算机工程》2008,34(22):135-137
基于一种改进型的Chord路由模型,将层次分类技术应用到P2P结构中,设计了一种名为CTI-Chord的P2P文件共享机制。利用Chord高效定位优势,引入层次分类方法,将分类树作为模型的中心数据结构,形成新型P2P框架。用户信息发布、获取和更新不再基于关键字而是依赖于类别属性,实现了对模糊搜索的支持。树结构的可扩展性也十分有利于所构建模型的可扩展性。由于分类树具有良好的可重构性,用户可以部分下载自己所感兴趣的子树,组装成自己的个人分类树,进行个性化的共享信息定制。  相似文献   

6.
很多单位和企业用户都采用局域网共享一条Internet线路上网工作模式,但局域网内如果有人经常使用P2P工具下载文件,如BT,Baidu下吧和PP点点通等,就会占用大量的网络带宽,甚至影响其它用户正常上网,因此网管必须严格管理网络带宽资源。  相似文献   

7.
由于P2P文件共享系统具有自组织的特点,其行为特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系统可靠性和性能。为了解这种性质,利用统计方法研究了Maze系统用户行为特性分布模型及特点。结论表明,用户上传流量和下载流量、上传带宽和下载带宽可以使用对数正态混合分布来描述,活跃时间和传输时间可以使用对数正态分布来拟合,而请求次数和被请求次数可以使用指数分布和Pareto分布的混合分布来表达。  相似文献   

8.
详细分析了P2P下载原理。针对P2P下载应用侵占大量带宽的问题,给出了一些常见解决方案并讨论其适用范围和缺陷,证明一项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云存储服务在内容分发过程中的数据传递协议通常采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当大量客户端在短时间内向云存储服务器发出下载同一文件的请求时,会造成云服务端带宽压力过大以及客户端下载过慢的问题。为有效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Peer-to-Peer (P2P)技术的云平台快速内容分发方法,在内容分发过程中构建动态的HTTP和P2P协议转换机制,实现快速内容分发。选取用户类型、服务质量、时间收益、带宽收益等四种协议转换度量指标,并基于OpenStack云平台实现了所提出的动态协议转换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仅使用HTTP或P2P协议的内容分发方式相比,动态协议转换方法能够保证客户端用户总是获得较短的内容下载时间,同时,当P2P客户端数量较大时能够有效节约服务提供商的带宽资源。  相似文献   

10.
李国敬  温涛 《微型机与应用》2011,30(7):50-52,56
基于增量CRL证书撤销机制,提出了基于P2P共享下载模式的证书撤销机制。在Delta-CRL的发布周期内,CA发布Base-CRL和Delta-CRL,用户除初始化外,其他时刻只需下载Delta-CRL即可。当用户提出请求,通过洪泛机制查询相应节点和资源的信誉度记录,找到最优记录节点,建立P2P连接。然后,将下载的CRL模块在客户端重构以获得完整的CRL。与其他CRL相比,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少CRL的下载尺寸,真正降低通信载荷以及系统的峰值请求率,提供更为及时的证书撤销信息。  相似文献   

11.
《南方都市报》日前刊文《故事的结局,P2P极速下载谁最受伤》指出,在P2P极速下载中最受伤的是用户。因为不少网站和论坛发布的BT种子文件都被捆绑了广告,甚至是病毒和间谍软件,用户下载到电脑后通过特定的操作激发了病毒程序,将导致隐私数据和信息被盗。  相似文献   

12.
百度下吧是百度最新推出的一款P2P工具,通过它我们可以方便、快捷、安全地与互联网中的其他用户相互传输下载大容量的电影、游戏、音乐、软件、图片等文件资源,在下载的同时,用户也可以将自己的资源上传共享给其他用户。和多数P2P软件不同,百度下吧无需注册,安装后就能立刻使用,而且它还支持现在非常流行的BT下载,比原版的BitTorrent软件更节省资源。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P2P(Peer-to-Peer)点播流媒体系统中数据调度算法未能充分利用每个用户节点自身的特性.在分析典型数据调度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可选度的数据调度算法(SSP算法).该算法一方面在调度下载数据块时综合考虑了邻居节点带宽能力及其所拥有的数据信息.另一方面对服务节点的请求处理过程进行了优化.SSP算法有利于提高用户节点播放视频的连续性,降低流媒体服务器的负载压力,从而改善P2P点播流媒体系统的整体服务质量.仿真结果和实际应用表明算法性能良好,适用于用户节点能力差异较大的P2P点播流媒体环境.  相似文献   

14.
陈宝钢  许勇  胡金龙  张凌 《计算机科学》2007,34(12):122-125
利用含有用户请求和下载信息的P2P文件共享系统Maze的日志数据,对P2P文件共享系统中的用户行为进行了分析,论证了一些关于用户行为特性的已有观点,并从新的角度考察了一些行为特性,最后对行为的一些相关性进行了比较和研究。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用户的流量大小与其活跃时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而带宽高低对流量及用户请求次数的影响并没有绝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控制局域网内P2P软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桂香 《个人电脑》2005,11(10):175-175
P2P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好处.所能找到的网络资源更加丰富,下载速度也更快。但P2P技术的广泛使用.也给公司网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个局域网中如果有35个用户在使用P2P软件.将会使整个局域网的带宽消耗殆尽,其它用户的上网速度会变得异常缓慢,如何有效控制局域网用户使用P2P软件呢?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用户行为与P2P系统的相互作用,提出一种P2P文件共享系统的数学模型。将系统引导策略引入P2P用户行为建模,综合考虑用户下载文件前后的行为特征,分析引导策略对用户行为和系统性能的影响,比较3种引导策略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引导能有效提高用户首次选择高质量文件下载的概率,减少重新下载的次数和下载总流量。  相似文献   

17.
P2P(Peer—to—Peer,点对点)下载技术是校园网带宽控制的技术热点,此技术的应用占用了校园网大量的出1:2带宽,80%的出口资源被20%的用户所占用,造成了校园网带宽的瓶颈。分析P2SP(Peer-to-Sever&Peer)技术原理,结合校园网络的设计及使用的特点,提出了利用基于时间的ACL(Access Control Lists,访问控制列表)来控制用户访问P2SP资源索引服务器以控制下载流量的具体实现方法。校园网出口实际测试结果显示.本方法能准确控制P2SP流量。  相似文献   

18.
clie 《电脑迷》2009,(23):45-45
P2P下载已经成为用户常用的下载手段,不过在下载时,P2P软件往往大量消耗网络带宽,导致网络资源不足,浏览网页慢等等,影响正常的使用,尤其对一些网游用户来说,更是如此。P2P下载导致联网速度慢,游戏中不流畅等现象,大大影响游戏成绩和玩游戏的心情。  相似文献   

19.
对于传统的数字版权保护系统,内容提供商是通过FTP等C/S模式下的协议来发布媒体文件。但是数字媒体内容大都是音视频文件,文件相对都比较大,用传统的分发方式分发数字媒体文件会对服务端造成很大的网络流量压力,因此提出并实现了基于P2P的数字媒体版权保护系统,采用了基于P2P的下载技术来分发数字媒体内容,减少服务器的负载,提高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武金刚 《玩电脑》2004,(12):39-40
点对点下载是近几年新兴起来的一种下载方式。使用P2P下载的用户.不再只是作为一个客户端。同时也是服务器端,供其他用户下载.让软件下载更加顺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